博文谷

記承天寺夜遊考察設計

《記承天寺夜遊》文章寫的是蘇軾晚上睡不着覺,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張懷民,兩人一起賞月。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讀準字音,讀懂文意,掌握重點實詞及重點句子的意思。

2. 品讀文字,領悟意境。

3. 朗讀揣摩,體會作者的特殊心境。

(二)過程與方法

1.創設情境,走近美麗的月夜,並能描繪月夜美景。

2.朗讀,讀出月夜的恬淡,讀出作者的欣喜孤獨曠達。

3.知人論詩。提供相關資料,深刻理解此文及蘇軾。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蘇軾及其背景知識的學習,領悟“閒”的含義,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48人,優秀學生有23人,中等生20人,5人屬於後進生。八年級學生學習文言文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大部分學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方法,但對文言文閱讀分析還不夠到位,特別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懷的文章,因此本課翻譯以學生自學爲主,教師可做指導,對於寫景及思想感情的把握作爲重點引導。對於後進生,在小組討論中採取互幫互助的方法,優生帶差生,達到都能學會的目的。

3重點難點

1.寫景句子的賞析與品味。

2.“閒人”所包含的複雜微妙的思想感情。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感受蘇軾的才華

引入新課

北宋時期,有一個人在京城會考時,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的時候被這個人華麗絕讚的文風所傾倒,他當時很想選這篇文章爲第一名,但是由於卷子是無記名的,他又覺得此文很像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就給了第二名,一直到發榜的時候才知道這個人不是曾鞏,後悔不已,但這個人一點兒計較的意思都沒有,他的大方氣度和出衆才華讓歐陽修讚歎不已,並真正收他爲弟子。大家知道這個人是誰嗎?(蘇軾)由這個故事可見蘇軾是個什麼樣的人?(才華橫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蘇軾的文章——《記承天寺夜遊》,感受一下蘇軾的才華。(板書標題)

(引課的內容讓學生首先感受到蘇軾的才華,爲學習課文內容做了鋪墊。)

活動2【講授】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大家對蘇軾瞭解有多少呢?(學生髮言)然後教師補充,多媒體顯示。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蘇軾是一位通才,在詩、詞、文、書畫方面都是開派的人物。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他的詩和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並稱蘇辛;他是“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畫開創了湖州畫派。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

背景:元豐二年,蘇軾由於和當時主張變法的王安石政見不同,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這就是有名的“烏臺詩案”。出獄後,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一個有職無權的閒差,於是他在郡城舊營地的東面開荒種地,遊樂于山水間,詠唱江山,感懷英雄,抒發鬱悶心情。本文就真實的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

活動3【活動】初讀文字

(四)初讀文字

1.找學生到黑板上寫出這些字的拼音,其他學生點評。

遂( ) 寢( )

相與( ) 藻荇( )

(然後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注意節奏。

多媒體顯示: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活動4【活動】翻譯課文

(五)翻譯課文

我們讀準了字的讀音、節奏,還要讀出感情,這需要理解句子的意思,下面我們結合課下注釋翻譯句子,有不懂的提出來。

1.多媒體出示重點句子,讓學生翻譯句子並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