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華】地理說課稿合集五篇

說課稿1.7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理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地理說課稿合集五篇

地理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第一節“認識地球”第一課時的內容。今天我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圍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和說課堂總結、說達標檢測六個環節進行。

一、說教材。

本節教材包括地球的形狀、地球有多大、地球儀、地球的運動等四部分容。 “地球的形狀”對應的課程標準是“瞭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地球有多大”對應的課程標準是“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地球儀”對應的課程標準是“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和緯度的劃分;在地球儀上確定某地點的經緯度;“地球的運動”對應的課程標準是“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轉和公轉;用地理現象說明地球自轉和公轉”。因此,依據課程標準確定“地球儀”是本節的教學重點;“地球的運動”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2、知道地球的大小,會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3、運用地球儀,找出地軸、南北兩極、經線、緯線、赤道、南北迴歸線和南北極圈。

(二)過程與方法:

1、透過對課文的閱讀,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2、透過組織學生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透過觀察事物和製作地球模型,鍛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人類逐步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使學生受到科學史教育,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

二、說教法。

新教材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爲重點,以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爲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學生的實際,因此我根據本節教材的特點採取了以下幾種教學法:

1、情境引導法: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地球被確定爲球形這個艱難漫長的過程,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索的積極性。

2、直觀教學法:透過觀察地球儀和多媒體演示,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空間想像力,深入掌握地軸、南北兩極、經線、緯線、赤道、南北迴歸線和南北極圈等方面的知識。

三、說學法指導。

1、透過辨圖、識圖讓學生掌握學習地理的基本地理技能。

3、透過完成課堂練習,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說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蘇東坡有這樣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以前正是因爲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人們無法看到地球的全貌。那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個什麼形狀呢?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引入熱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這一環節大約需要1分鐘。

2、教學新課:

由於“地球的形狀”對應的課程標準是“瞭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爲此我這樣設計:

(1)展示PPT:地球衛星圖片。

(2)展示ppt:蓋天說和渾天說的圖片。

(3)展示對媒體動畫:麥哲倫環球航行示意圖。

讓學生們閱讀課本 “認識地球形狀閱讀”部分的內容,瞭解最初對地球認識的三個過程:“蓋天說”、“渾天說”、球體。然後設定問題:我們現在都認爲地球是球體,那麼有

沒有誰能舉出生活中見過的事例來說明地球是球體呢?給學生一分鐘小組交流。設定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形成觀察生活現象的習慣。

(4)透過展示ppt上的圖片:

事例一:人觀察船向遠處航行所觀察到的船身的變化情況。

事例二:月食觀察月球上地球的影子。

事例三:從不同緯度看北極星與地球的高度角。

來補充學生的討論結果。這一環節大約需要8分鐘。

(5)透過過渡語:我們認識了地球的形狀,再來認識一下地球的大小。從而引入到下一個學習內容:地球有多大。這部分對應的課程標準是“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爲此,我這樣設計:

出示圖片“地球基本數據”,讓學生嘗試用語言描述。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一環節大約需要3分鐘。

(6)透過過渡語:地球這麼大,研究起來不方便,怎麼辦呢?人們想了一個辦法,按照一定比例將地球縮小形成一種儀器叫———地球儀。從而引入下一個學習內容————地球儀。“地球儀”對應的課程標準是“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和緯度的劃分;在地球儀上確定某地點的經緯度;

爲此我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給每一個小組一個地球儀,要求各小組觀察小地球儀,合作完成下列內容:

1、找出北極、南極、赤道、地軸、南北迴歸線、南北極圈。

2、觀察緯線和經線並歸納出它們特點。

3、觀察緯度和經度的劃分,並歸納出緯度和經度的變化規律。

4、閱讀課本,找出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由於這部分內容難度挺大,加上初一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較低,所以預先準備好導學案,讓學生參照導學案來合作完成,這樣就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最後讓各小組分別呈現合作結果,師生共同總結、評價。由於這部分內容是重點,而且難度大,爲此我設計了一個反饋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來鞏固所學內容。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這一環節大約需要25分鐘。

五、說課堂總結:

透過讓學生談這節課有什麼收穫。

地理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美國》是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章的主題是西半球的國家。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國叫做北美,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因爲通用語言都屬於拉丁語,被稱爲拉丁美洲。美國作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學習這部分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爲接下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說學情

初中階段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學生邏輯思維迅速發展。初中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要抓住學生特點,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指出其領土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土部分。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運用地圖和資料,比較美國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的基 本特點,理解美國在工業化和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與教訓。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學生提升了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美國的領土組成和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的 比較。

難點:

分析美國在工業和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教訓。

五、教法和學法

說教法:根據教學內容目標和地理科教學特點以及有關的教學規律,主要採取了讀圖法,直觀教學法和討論式教學法。

說學法:地理新課標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必須是課堂的引導者,創造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情趣動機,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求索反思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採用直接匯入法匯入本課:出示美國國旗,設問:“這是哪個國家的國旗?”繼續提問:同學們對美國知道多少呢?今天開始,我們將踏上西半球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

(二)新課講授

讓學生自讀課文內容,把自認爲重點的知識劃下來。然後讓同學們學生回答美國國旗的名稱、星區和條紋區的含義。

小結:

美國領土由本土48個州和1個特區、2個海外構成。

學生自讀教材內容,透過讀統計圖分析、討論、總結的方式思考:美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是怎麼樣?可以從工農業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的角度進行思考。

學生歸納自己的觀點,教師補充:美國的經濟概況部分可以分爲兩個層次:一是國內的工農業總產值,二是對外貿易。三個要點:一是工農業總產值一直居世界第一位,二是對外貿易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 最大的國家,三是世界上進口 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透過教師講解,瞭解美國的工業特點

一方面是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是新技術的研製與開發居世界領先地位。這說明美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最強的國家。介紹美國“夕陽工業”與新興工業的競爭狀態,指出美國的三大工業區。

(三)小結和作業

本堂課主要學習了美國的農業和工業情況,並對美國的地理位置進行了瞭解。請同學們課後蒐集美國的相關資料,結合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想一想,爲什麼美國是世界上的經濟大國。

地理說課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次說課的內容“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節的教學內容,本課題在必修1、2、3的教學中起到了承前啓後的作用。承接了必修1第二、三、四章有關自然地理環境的要素—大氣、水、地貌,並在此基礎上,講述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對地理環境作綜合分析,從整體來認識地理環境,所以本節內容是對前面知識的階段總結。同時,本節又是學習必修2,3的前提和基礎,因爲只有瞭解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也才能在生產、生活中因地制宜地處理好人地關係。可以說:本節教材是高中地理關於人地關係教學的轉接點。

2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內涵及體現。

教學難點:地理環境要素間的相互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基本內涵;能舉例說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學會利用地理過程圖說明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關係。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掌握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形成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透過創設情境及組織學生討論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能從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視角去分析一些自然現象,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繫的觀念,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培養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三、教法、學法分析

1、教法: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採用案例法、問題引導式教學法、歸納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如果將課題突兀地交給學生去“探究”,學生會無從着手,但如果將問題分解爲一個個梯級深入的小問題,則探究自會水到渠成。充分調動學生的舊有知識儲備,在激活學生舊有知識的基礎透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按照從個別到一般、從現象到規律的歸納法,幫助學生獲得新知。

2、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體會到,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必須教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他們“會學習”。在學法的指導方面,我加強了對學生的看圖、讀圖以及獲取有效的地理資訊的訓練,着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地理思維能力。每一個主要知識點的教學,我都遵循:地理現象———地理規律——地理理論的教學步驟,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既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四、教學過程分析

1 複習舊知識,引入新課。

複習知識:水循環的意義、大氣環流的意義、地殼物質循環的意義。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選取較淺的知識點喚起學生的記憶,使學生對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爲整體性的教學做好鋪墊。

2 講授新課

第一個教學目標: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的概念內涵。

(1) 利用93頁的活動進行小組討論,分析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以及要素間的物質交換分析。使學生初步瞭解自然地理環境由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組成。

(2) 閱讀92頁“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作用”文章,並透過填空提問的練習方式,讓學生明白地球上生物的出現,使地球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而形成了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

(3) 透過92頁案例1的分析,利用學生在生物課學到的有關生物循環的知識,透過讀圖分析使學生明白生物循環把自然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繫起來。

(4) 歸納小結: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第二個教學目標: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體現。

(1) 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如生產功能、平衡功能。

閱讀課本94頁的文章,完成下面的探究問題。透過閱讀文章培養學生有效提取地理資訊的能力。

探究問題:A請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什麼,並說明它們之間的關係?請分析羚羊的減少原因。

B羚羊的數量在無人干擾的情況下基本恆定的現象,說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產生了什麼功能?

(2) 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利用課本95頁的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統一變化過程

探究問題:A用圖表的形式,總結歸納案例中表達的演化過程中,地貌、水文、地面組成物質等均發生了什麼變化?

B 這些變化是怎麼發生的?

C 水土流失的例子是怎樣說明統一演化規律的?

(3)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透過書本96頁案例3,閱讀圖文“東北森林變化導致了環境的整體變化”,並利用一副地理事物聯繫圖,將森林變化而出現的環境的整體相應發生變化表現出來,培養學生利用圖表準確分析地理事物如何相互聯繫的思維能力。

(3) 歸納總結: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一、地理要素間進行着物質與能量交換

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三、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四、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歸納總結的目的是點明本節課的知識體系,並強調學生注意掌握本節的重難點知識。

4 知識遷移,拓展能力。

(1)利用西北內陸環境整體性表現比較突出的案例,利用地理事物聯繫圖,使學生重新複習鞏固新課內容—整體性的概念,並更加明確“牽一髮而動全身”整體性表現的內涵。

(2)閱讀資料“以色列的沙漠奇蹟”,回答下列問題:

A、以色列人透過什麼途徑改變了自然地理環境?

B、這個案例說明人類活動對自然地理環境產生怎樣的影響?

這兩個問題的設計是呼應了前面教材分析中提到的本節教材是高中地理關於人地關係教學的轉接點,因爲只有瞭解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也才能在生產、生活中因地制宜地處理好人地關係。所以我設計了這兩道題目。爲即將開始學習必修2做好伏筆。

5 佈置作業

1.陸地環境整體性表現在(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滲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變化不一定導致其他要素的變化

C.氣候會影響植被,但不會影響土壤

D.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與植被破壞無關

2.在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中,人們必須考慮其是一個相互聯繫、相互制約、互爲環境的資源系統,這主要依據自然資源的( )

A.分佈的地域差異性 B.整體性

C.不可替代性 D.數量的有限性

3.下列關於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關係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樹綠化可以調節局部小氣候

B.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與植被遭嚴重破壞有關

C.我國西北地區乾旱的氣候導致土壤發育差,有機質含量少

D.陸地環境各要素是獨立發展的

4.“牽一髮而動全身”生動地闡述了自然環境中的哪種規律?

A.整體性 B.地域差異

C.地帶性 D.非地帶性

5、1944年美國科學家在聖馬太島放養了29只馴鹿,由於無天敵,環境好,10年後達到1000只,20年後達到6000只,又過了三年只剩下42只,這一變化體現了地理環境的什麼功能:

A、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功能 B、自然地理環境的生產功能

C、自然地理環境的平衡功能 D、“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功能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滲透

B.地質作用不會對氣候產生影響

C.氣候要素直接影響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等要素不會影響氣候D.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的變化

地理說課稿 篇4

在活動教材部分安排了四項活動,編者設計的意圖是透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但題中第3項練習要求將我國的省級行政單位,按地理方位排列找出名稱和簡稱,由於學生還沒有學過地理分區,本身就增加了難度,不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所以,這道題作了如下處理:要求學生沿黃河、長江干流,沿大陸海岸線、沿北迴歸線等找出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簡稱。經過這樣處理後,不僅降低了難度,而且還有利於學生對各省級行政單位空間位置的掌握,爲以後的教學作必要的鋪墊。本節教學沒有難以理解的知識,但是要辨認34個省級行政區的相對位置,有大量的概念、地名及其空間分佈需要記憶,這成爲本節教學的難點。因此,確定本節的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目標是:

教學重點: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位置。

教學難點:34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行政中心及空間分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瞭解我國的三級行政區劃,記住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2、能力目標:能在中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關心祖國以及實現和維護祖國統一是我們的神聖職責的情感。

教學方法分析

1、教法策略(說教法):

基於本節課的特點,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應着重採用地圖教學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遊戲法等。即“讀(看)——議——講——練”結合法,重點突出一個練字。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啓發導學的原則,透過精講多練,講練結合,反覆運用地圖、開展遊戲活動等,把“死”知識,變成一幅“活”的中國政區圖。

2、學法指導(說學法)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應用“一圖五法”突破難點。即:一張中國政區圖,採取歌訣記憶法、特徵記憶法、形象聯想法、拼圖遊戲法、填圖練習法五種方法。抓住初中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的特點,積極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3、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中國地理拼圖板輔助學習。在教學中,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和地理拼圖遊戲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多思考、多探究、多發表見解,多動手練習,實現課標要求。

課堂教學設計

本節總體設計的依據:

1、充分體現新課標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原則;

2、突出體現使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學校周圍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學習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認識能力,使所學的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用。

3、在教學中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在學生看書、讀圖基礎上,透過教師導學,運用多種教法和學法,培養地理學習方法,激發學習地理的熱情,開發學生智能。關注每一名學生,力求使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發展。同時透過課堂活動及課後開展拼圖比賽,調動學生積極性,變“要我學”爲“我要學”,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教學實施過程:

匯入(1分鐘):利用多媒體展示畫面:中國政區圖。問:你知道中國有多少個省級行政區嗎?學生由於有小學自然課學過的中國地理知識以及日常的瞭解,會積極地回答出有34個。再問:你知道我國的行政區劃是怎樣劃分的嗎?學生會帶着這個疑問進入新課。運用觀察匯入法,直觀形象,開門見山,便於迅速切入主題,爲後面的活動留出更多的時間。

地理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人是一切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於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的這個結論,學生已瞭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佈的不平衡,分析爲什麼存在這麼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本章從人地關係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爲今後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人口的增長、分佈及人口問題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識,也是學習本章各部分知識的基礎。

1、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理解人口增長、分佈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學生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狀況。透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瞭解世界人口問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並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 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

(2)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教學難點: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

(3)人口問題及對策。

二、說教法。

以"讀圖+練習"的教學方式爲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創設情境、啓發,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另外本節內容主要運用FLASH課件來講述,集錄像、圖表於一身,變抽象爲形象,讓學生更易於接受。

三、說學法。

讀圖分析、推理、比較、討論、辯論,從量到質地認識和理解世界人口狀況。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六個環節,分別是:問題——設疑、討論——辨析、歸納——總結、演繹——鞏固、遷移——深化、昇華——結束。

第一環節:我用(視頻)《復活節島》的故事引入,從感觀上吸引學生,激發探求新知識的好奇心理。

第二環節:從認讀數字6500000000入手,透過以下活動了解世界人口。

(一)資料分析。

培養學生運用文字材料,分析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計算討論。

變抽象爲形象,讓學生從感觀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並培養他們分析、總結的能力。

(三)情景表演。

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人口的增長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問題。

(四)換位思考。

讓學生換位成國家人口政策的宣傳員,設計宣傳語和宣傳畫。這樣培養了他們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五)讀圖分析。

培養學生利用地圖綜合地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第三環節:我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和感想。

第四環節:爲了激發學生的答題興趣我讓他們以小組爲單位,用競賽的方式進行練習,並對答對的同學進行獎勵。

第五環節:我安排了兩項作業

(一)我家的人口

(二)家鄉的人口分佈情況調查

以達到理論聯繫實際的目的。

最後我用激情和語言結束全課,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並播放動畫《夢》,呼籲希望這個可怕的夢不會成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