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華】說課稿集合八篇

說課稿2.15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說課稿集合八篇

說課稿 篇1

教學背景:

我們湖北一年四季盛產品種多樣的蔬菜瓜果,我們不僅能品嚐到它們鮮美的滋味,而且還能觀賞到它們鮮豔的色彩和各種形態。此外,我們還能在各種宴席上,看到廚師運用巧手將蔬菜瓜果雕刻成龍、鳳、魚、兔等各種美妙的形象。現在正值春季,爲什麼不將這有利的條件運用到我們的教學中?爲此,我在人教版的小學美術課本第四冊第十一課《蔬果變變》中,進行了一次“開放式”、“研究式”大膽的教學嘗試。本課《蔬果變變》正是基於蔬菜瓜果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繫的特徵,使學生更多地關注生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能力。

教學理念:

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新的美術課程標準,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蔬果變變》是人教版第四冊當中的一堂設計·運用課。在教學中緊緊圍繞自主學習、與人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挖掘創造潛能,並使學生在動腦、動手的進程中充分享受成功所帶來的快樂。

課程描述:

一、教材分析:

在我們生活中,有這麼多色彩鮮豔、造型獨特的蔬菜瓜果,稍加改變後,就可以成爲情趣盎然的藝術品。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蘊含着美的源泉,藝術來源於生活,一個個造型獨特的蔬菜瓜果給了孩子們太多的啓迪,在這裏孩子們找到了理想的立足點,擦亮了思維的火花,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激發了創造美、表現美、點綴美好生活的興趣和慾望。

二、教學分析:

本課是一節設計·運用課,我以故事遊戲爲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強調透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並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造型,設計、運用,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究慾望,體驗愉悅感和成就感。本節課透過學生親眼觀察、親手觸摸充分展開想象,運用自己的小手將收集到的各種蔬菜瓜果,運用各種工具、方法進行創作,體驗設計·運用的樂趣。在教學中我大膽地讓學生嘗試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挖掘學生的創造力、表現能力,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教案設計:

課 題:蔬果變變

學習領域:設計·運用

教學對象:小學二年級學生

人文主題:藝術與生活

課 時:1~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按照學習要求收集所需的蔬果材料。

2.充分展開想象,將收集到的蔬果製作成各種立體的作品。

3.同學之間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作品。

4.讓學生走進生活,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設計知識,透過幾種方法進行構思設計。

2.蔬果的製作方法,透過示範解決。

學具準備:蔬菜、水果、牙籤、切刀、刻刀、彩紙

教具準備:磁帶,示範作品及蔬菜、水果、切刀、刻刀等。

教學過程:

一、故事趣味性展開匯入法

師:小朋友們,今天森林裏舉辦了一個動物狂歡節。聽!音樂響起(CAI課件播放《動物狂歡》音樂會,一些可愛的蔬菜瓜果蹦蹦跳跳地一會兒組成了水果娃娃,一會兒變成了可愛的小動物聚集在舞臺歡快的歌舞起來。)(由動畫激發學生的興趣)。

師:今天的森林動物狂歡節熱鬧嗎?

生:熱鬧!和平時的狂歡節不一樣。

師:怎麼不一樣呢?

生:這些動物、娃娃是由蔬菜和水果變成的。

師:小朋友觀察的可真仔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蔬果變變的世界裏。

板書課題:蔬果變變

二、講授新課:

1.欣賞作品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把動物狂歡節那些可愛的動物、娃娃們請到了現場。(放音樂,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動物、娃娃們進場)(同學們有節奏地拍手歡迎小客人)

師:這些小客人漂亮嗎?它們美在哪?

(學生自由發言:是由水果、蔬菜組合而成的,顏色鮮豔,造型美、生動有趣)

總結:沒想到平時這些吃的蔬菜瓜果,可以變化成美麗可愛的動物、娃娃。

師:小朋友們,今天森林動物狂歡節邀請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參加它們的晚會,你們想參加嗎?

生:想。

師:可它們要求用蔬菜瓜果造型來參加晚會?怎麼進行蔬菜瓜果造型呢?

2.分析、討論、找方法。

師:請每一小組根據你們喜歡的蔬果變變作品,共同討論找方法,也可以試着做做!(分小組討論、試做)。

生:鱷魚是黃瓜做的,用一條黃瓜做身軀,再用小黃瓜切四條腿,用牙籤插在軀體上就做成了。

豬是用藕做的,切兩片藕作耳朵,用一段藕作身,採紙剪眼睛,就成了可愛的小豬。

師:這些可愛的動物、娃娃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呢?

生:材料用了各種蔬菜瓜果、牙籤、彩紙、固體膠;方法是用牙籤插接、粘貼彩紙、固體膠。

3.示範

師:材料和方法我們已經找到了,那應該怎樣做呢?

(出示整個茄子)看看這個茄子像什麼?

生:茄子像蝸牛的身體、小帆船、鯊魚的身體……

師:要做成這些形狀還缺少什麼?誰來想想辦法?

生:還缺蝸牛的殼、眼睛……可用洋蔥做蝸牛殼,小蕃茄做眼睛。

師:怎樣將這一個個的零件(蔬果)組裝起來呢?

師:可以用我們剛剛找尋到的牙籤插接法。(教師示範:教師透過視頻展示臺演示)

4.討論你準備製作什麼?

自選蔬果,分小組討論可以做什麼?怎麼做?

三、學生創作,教師巡迴輔導。

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囑咐學生注意安全。作業:利用各種蔬菜瓜果進行造型。

(視屏出示一些優秀作品,並播放音樂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

四、展示、互評。

每組選一個代表介紹作品,同學之間互評作品的不足之處和優點。參加動物狂歡節,並評選出狂歡節最佳嘉賓。

五、收拾與整理。

先將用剩下來的牙籤,小樹枝等物品收集在一起,再將其他物品歸類收拾,將桌子擦洗乾淨,注意安全。

反思

1.教學思想的創新

教學思想決定着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優劣。本課透過一系列教學創新手段(故事趣味性匯入法,實驗操作、故事想象、人性化的互評方式等等),開發學生的想象、創新能力。教學中不以灌輸知識爲重,而讓學生透過觀察、各種實驗活動和創設情景,找尋方法步驟,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探究實踐能力,體現出“以人爲本”的課改理念,符合美術課程標準精神,是新的教學理念在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實踐。

2.教學方式的靈活性

教學方式的靈活性,是體現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具體化。傳統的教學形式完全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得不到重視;探究能力與想象能力經常被忽視。而小學生有着好動、好幻想的特點,其內心世界和情感都是極其豐富的,本案例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形式:故事遊戲匯入→實驗創作→自我找尋方法→進入故事想象創作;營造一個寬鬆,探究的課堂學習氛圍,每一個環節都是在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中完成的,充分體現了教師靈活精心的教學設計和引導啓發。這節課的課堂氣氛是十分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也是相應和相互統一的。

3.教學評價的個性化

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往往只看學生作品的優劣,而對於學生的作業過程並不很關心。學生學習的評價也完全是取決於教師對學生單一的美術作業的肯定與否來進行的。因而,壓抑了學生的學習創造空間和情感的發展,在作業展評中讓學生互評的形式互相欣賞、交流、評價,把自己的作品與大家分享,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透過交流展示,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學習精神,體現出人際間的交流與關懷。

說課稿 篇2

設計思路: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同樣,藝術源於生活,生活處處蘊藏藝術的美。我縣是全國有名的茉莉花之鄉,茉莉花娉婷玉立,潔白無暇,在草長鶯飛的四、五月,我們的小城就開始飄溢着茉莉花的清香,而且成功的舉辦過四屆全國茉莉花茶交易會,今年8月份又將舉行全國第五屆花交會,我們的小城洋溢着歡樂的氣氛。以花會友,以茶待客,我們的孩子就這樣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成長。我選取了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茉莉花》,把茉莉花的形態、清香遷移到日常的音樂活動中來,不僅可以增強孩子們的體態韻律的表現能力,同時用身體和這種合作遊戲的方式,創造性的表現音樂的情緒、情感。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韻律的興趣,感受《茉莉花》音樂的優美、柔和。

2、嘗試用柔美、舒展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3、運用肢體語言表現茉莉花的不同造型,體驗空間造型帶來的美和結伴造型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茉莉花圖片、錄音機、有關茉莉花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音樂。

1、觀察茉莉花圖片。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非常漂亮、清香的茉莉花,我們一起來欣賞吧。(放音樂)

2、傾聽音樂。

老師用優美語言進行講解。(茉莉花仙子醒了,慢慢地舒展着腰身,隨風擺動,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茉莉花仙子的清香,伴着溫柔的音樂,輕輕飄着飄着……)

二、根據音樂進行律動活動。

1、聽音樂,用手錶現、想象自己就是一株茉莉花:

(1)觀察幼兒的表現,把好的動作反饋給大家。

(2)重點指導手指造型和變化。引導幼兒茉莉花兒開在……(身體的各個部位)

2、啓發幼兒用身體來造型。

(1)出示一朵花的圖片:剛纔我們用手來做出了美麗的茉莉花了,現在我們嘗試用身體來表現表現。鼓勵孩子用柔美、舒展的動作隨音樂自由發揮。

(2),出示兩朵花的圖片:鼓勵孩子兩兩結伴做動作,隨時提醒孩子花的各種形態,注意提煉孩子的動作。

(3)嘗試3-4個孩子一起配合做出各種茉莉花的動作。

三、送花香,自然結束。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牛津英語"教材把語言結構、語言功能和主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所以語言的資訊輸入量大,選材廣泛、主體有序、內容集中,學習內容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本課主要讓學生了解迪斯尼樂園,瞭解華特迪斯尼,這兩項內容也是學生較爲熟悉和感興趣的。課文本身內容比較簡單,所以我要求學生直接藉助於網絡進行查閱相關資料,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使學生的資訊量有了大大的增加,由學生的被動的接受變成了主動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單詞create,character,amusementpark,應該說這些單詞的掌握並不難,開學初我已把單詞全部教完,在此只是重現和鞏固。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自然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透過香港迪斯尼樂園明年將在香港開幕這一契機,讓學生扮演一位經理在開幕式上發言,透過這一環節,增強學生的民族榮譽感。

二、說教法

(一)教學設計的原則

1堅持“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原則

教師打破了以教師爲中心,單項灌輸的陳舊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儘可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精神,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更重要的是在頻繁的交流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

2遵循英語教學的交際性原則

交際性原則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指導性原則,教學最終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在交際性練習中培養交際能力,而培養這種交際能力,就是反映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以主人翁態度,積極、主動、大膽地參與英語課堂練習活動的主體意識上。

3追求和諧的課堂活動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體現,更要在科學,和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課堂教學不僅要處理好老師、學生、教材等關係,還要儘可能地發揮三者各自的特長,這就是教學的最優化。在課堂教學中,既要有意識的讓學生去感知、理解,又要讓學生不斷地感悟。

4拓寬學生的視野

現代外語教學理論認爲,一定量的語言輸入是語言輸出的基礎,即語言的輸出有賴於語言的輸入。只有在大量吸收的基礎上才能提高表達的技能,也只有在吸收資訊和表達自己意願的過程中才能培養語言交際的能力。因此,教師根據教材做了很大的擴展,要求學生儘可能用英語向同學展示你學習後的成果,你的愛好及緣由等,使教學更趨向真實。

(二)教學手段

1、直觀性:本課時最大的特點就是運用副語言行爲,即透過教師親切的語調,鼓勵的目光、幽默的舉止,自然的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克服交際中的心理障礙。另外,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用一些色彩豔麗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直接興趣,使學生更加踊躍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

2、趣味性:對於課程學生非常熟悉,但是如果一味讓學生說,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教師儘可能把枯燥的內容形象化,把課堂知識由學生的間接需要變成學生的直接需要,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說教學程序

Step1Pre—taskpreparation

教師圍繞本課的內容,先透過一段學生喜歡的卡通片引出課文中出現的人物,並讓同學們進行親切的交流,談論他們最喜歡的卡通人物,縮進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帶着輕鬆的心情融入課堂

Step2While—taskprocedure

透過卡通人物的呈現,順利的匯入WaltDisney,讓同學小組討論WaltDisney和DisneylandPark,繼而讓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交流,這其實對是同學們透過網絡自查和歸納總結的成果的展示,也是對他們自我學習,合作學習的一種肯定。隨後讓同學們透過回答問題,完成關於WaltDisney和DisneylandPark的表格,這樣教師對他們學習成果也進行檢查,從一定程度上也爲課文的快速閱讀並理解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在此基礎上,邊聽課文邊完成Task1—Trueorfalse並進行校對。基於剛纔的交流,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已經迎刃而解。之後,學生讀課文,進一步的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鞏固。隨後根據課文中的內容,完成Task2—ClozeTest,這其實也是對知識的鞏固和運用。

Step3Post—taskactivity

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抓住了同學們比較感興趣的香港迪斯尼樂園這一契機,,讓同學們進行討論,如果你是一個經理,你會在開幕式上如何發言,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們的民族榮譽感。

Step4Homework

牛津英語的作業形式是多樣的,開放式的作業是牛津教材最明顯的特點,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我把課開始播放的一段動畫片作爲要求,讓他們根據故事情節寫一則故事,既鍛鍊了它們的寫作能力,也符合他們的興趣愛好,他們也樂意去做。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本課以彩虹爲主題,創設了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從自然景象觀察其形狀和色彩,從而掌握本課的知識要點(彩虹的色彩與成因);並提供機會,讓小朋友利用各種工具和材料表現彩虹。教材提供的畫家作品,其中《折斷的虹》充滿了童話的浪漫,表現內容能激發小朋友的想象和創作衝動。課程的設計很好地體現了關注學生經驗和興趣的理念。

二、教學目標:

1、 認知領域:認識彩虹,瞭解彩虹的形成,感知人與自然的關係。

2、 操作領域:較熟練的使用工具作一幅有彩虹的想象畫。

3、 情意領域:透過彩虹的認識與聯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並有意識的灌輸人際交往和環保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彩虹的形狀、色彩與形成。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啓發學生進行彩虹的聯想。

四、本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是:

《七彩飛虹》在課程設計上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同時,因爲教材建議在一定程度上要向“趣味性和活動性”的教學形式傾斜。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上,轉變了傳統教學中過分注重美術本體意識的思想,適度淡化學科的學習,加強美術與人文、自然科技的交流整合,強調學習興趣的.培養,重在活動過程的體驗。設計了線條聯想、實驗操作、欣賞交流、創作表現等教學環節來充分表現學生的探究精神和想象能力。並在美術學習的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與人際交往方面的教育。

五、教學過程:

一、 線條聯想,啓迪思維。

1、用形體表現線條。

2、學生用“彎線”作近似物的聯想。

(我的設計意圖是: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本環節是採用線條的趣味遊戲活動,營造一個開放的、寬鬆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聯想,開啓學生思維。同時,爲後面的彩虹聯想做好鋪墊。)

二、 解析課題,實驗探究。

1、 閱讀課題,學生分析“七彩”含義。

2、 師生實驗1:還原陽光色彩:紅、橙、黃、綠、青、藍、紫。

3、 師生實驗2:製造彩虹,探究彩虹的成因:陽光穿過水霧,就會形成彩虹。並適時進行環境教育。

(我的設計意圖是: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也是《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之一。本環節的設計是與自然、科技活動相結合,老師和學生一起開展實驗活動,營造探究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發現能力,讓學生在玩中求知,樂中求真。)

三、 欣賞交流,激發情感。

1、 因勢利導,鼓勵學生畫出七彩飛虹,選出一組講臺演示。

2、 欣賞彩虹圖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感,引發學生聯想。

(我的設計意圖是:情感性是美術的一個基本品質,也是美術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特徵。本環節設計首先是在實驗探究的情感基礎上訓練學生運用色彩的基本技能;然後透過豐富的圖片素材,展現給學生一個有美麗彩虹的自然景象,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並透過生活中彩虹近似物的圖片展示,爲學生思維提供豐富的營養,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

四、 說說想法,激發創造。

1、 欣賞作品,啓發學生思考“彩虹出現,你會怎麼做?”。

2、 學生交流故事,激發創作慾望。

教師引導:如何組織畫面?

(我的設計意圖是:《美術課程標準》認爲,美術課程應該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本環節設計採用“說自己”的形式來內化學生對彩虹的情感和認識,並透過教師的啓發激發出學生的各具特色的想象,引導學生更深層思維的活動,爲學生下一步的創作做好準備。)

五:添畫故事,創作表現。

鼓勵學生採用多種形式進行彩虹畫的創作:彩筆畫、剪貼畫或剪、畫結合的形式;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獨立完成。

教師加強輔導巡視,及時評議。

(我的設計意圖是: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是美術課程的一個重要特徵。本環節鼓勵學生可採用多種形式進行彩虹畫的創作,既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同時,照顧到學生在表現能力上的個體差異,徹底解放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可以更加放心大膽的進行想象創作。)

六:展示交流,評價鼓勵。

1、 作品展示交流活動:把自己的故事與別人分享,體驗成功的樂趣。

2、 師生評議:重在畫面的想象力和學習的過程。

(我的設計意圖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的發展是美術評價的基本目標。本環節設計以交流展示與師生共議的形式進行課堂評價,改變傳統的美術課堂評價方式,強化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的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即積極思考和積極實踐的過程,評價形式活潑自由。事實上,評價也貫穿了整個學習活動過程。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教科書第97—98頁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例1。在此之前,同學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麪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學好這一局部內容,對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推導和麪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響。在學習和研究這一內容後,讓同學初步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計算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在小組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同學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同學勇於探索,培養同學的探索精神。讓同學透過動手實踐,交流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爲了突破重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得出採用讓同學人人動手拼擺,列表觀察,分析推導的方法進行。在同學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大膽猜測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同學學習數學的興趣,誘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同學積極、主動、發明性的思維。

2、學習目標:

⑴、認知目標:

①、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並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②、培養同學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滲透“實驗——猜測——驗證”的數學學習方法,爲今後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⑵、情感目標:

①、讓同學動手實驗操作、大膽猜測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②、透過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異同,滲透事物間相互聯繫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

3、學習重點:讓同學透過動手實踐、交流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面積計算公式。

4、學習難點: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二、說教法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同學“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教學要從同學已有的經驗動身,讓同學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籠統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向同學提供充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獲得數學經驗;而教師只是同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參與和了解同學的學習過程中起着對同學進行積極的評價、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水平和情感態度,促使同學向着預定的目標發展的作用。因此,我運用了“擺一擺——猜一猜——驗一驗——用一用”的教學法,讓同學知道身邊的數學問題隨處可見,能把自身的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事情,培養同學的發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同學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說學法

同學分小組活動:用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拼成後圖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並作好記錄。小組彙報拼擺結果,觀察統計的數據,小組討論:透過擺一擺,你們有什麼發現?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猜測,討論小結出長方形面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上透過典型和有意義的資料,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生長5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讓同學大膽猜測、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同學在活動中拼擺、觀察、猜想、驗證總結。這樣,即培養了同學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了同學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透過小組的拼擺——猜想——驗證,讓同學經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發明,培養了同學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優秀教案

1、溝通知識,建立聯繫(擺一擺 )

①同學估計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釐米面積大約有多大?

②同學把準備好的學具(面積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來擺各種長、寬數據不等的長方形,想一想:自身擺出來的圖形面積是多少?

2、自主探索,領悟方法(猜 一猜)

①教師準備幾種不同的長方形,每組選擇一種進行探究。

一種:一個長3釐米、寬4釐米的長方形

二種:一個長4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

三種:一個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

②同學以組爲單位進行研究,想方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同學先討論、交流想法,再在練習本上求長方形的面積

③同學以組爲單位進行彙報交流,說出自身的方法。(可能出現的情況:用1平方釐米來丈量或只丈量長和寬再相乘……)

④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麼有關係呢?(教師相機指導)

透過拼、量,同學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有關係,並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利用遷移,探究知識(驗一驗)

①引導同學猜測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師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的過程;讓同學去猜測、發現其面積的計算方法。

②同學交流、驗證計算公式的發生過程是否正確?

③小組交流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聯繫。

同學在交流、討論中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就是兩條相鄰邊長的積;只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需知道長和寬的長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積只需要一條邊長的長度。

4、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用一用)

①請你幫老師配玻璃:老師辦公桌上的一塊玻璃面積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碎了,我想配一塊和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你們幫助算一算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②學校有一塊邊長16米的正方形園地,中間有一個邊長4米的正方形花壇,周圍是草坪。請你算一算草坪的面積。

在本節課中,我以小組合作學習爲基礎,讓同學操作,觀察討論,猜測驗證;在活動探究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充沛創設情境、提供協助、啓發誘導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只要我們積極組織活動,變被動的教爲讓同學主動的學,那麼教與學就能碰撞出發明的火花,我們的同學就會萌發創新意識,就會富有創新意識,就會富有創新能力。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介:《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介紹克隆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過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文章分四個版塊先介紹克隆的含義,接着寫克隆的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後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思考。

(二)、教學目標簡介:根據教材定位特點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課設計兩課時,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目標:

A、學習閱讀科普文章,瞭解克隆知識。

B.初步瞭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2、能力目標:

A.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資訊並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C.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並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和辨證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

由以上目標我指定本課教學重點如下: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資訊,初步概括內容要點。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四) 教學難點:

1.結構安排巧妙新穎。

2.文章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科學道理深入淺出。

二、說學生。

1、學生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本文介紹克隆知識很有條理,語言形象、生動、典雅,貼近生活。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本文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本文蘊含的克隆知識以及個別專業術語較深奧,初二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應結合生物常識重點突破。2、能力分析:學生對說明常識的把握沒有問題,並且能夠透過反覆閱讀、品析語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內涵。

3、一般特點與學習風格差異:學生習慣在小組內交流後再發表看法,因此應該適當的給學生多創造一些合作學習探究的機會。

三、說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

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1、朗讀法。生動的說明易於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基於這一點,我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2、討論法、點撥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過程中我做以適當的點撥。

3、競賽激勵法。初中生有好勝心理,在訓練學生快速篩選資訊時,宜用此法,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4、涵泳品味法。對語言的理解運用尤須如此。

5、延伸拓展法。對克隆人的看法的討論,便於把課堂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

1、教學思路安排 本單元說明文的教學是在前一單元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說明文的體裁、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應引導學生了解本文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徵,理清說明的順序、條理,理解說明事物時所運用的語言的特點。

2、教學環節安排.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十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整堂課以“我知道、我發現、我整理、我歸納、我想象、我思辯”作爲線索,體現新課標中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試圖實現學生與文字之間的充分交融進而達到共鳴的目標。

3、下面就具體環節作簡要說明。

第一環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個羅納爾多;假如你是音樂愛好者,你當然願意再擁有一個帕瓦羅蒂;再有一個愛迪生、愛因斯坦也是許多人所夢想的。古希臘有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世上不可能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換句話,以上的夢想都只能是空想,沒有實現的可能。但是,現在情況卻有了變化,有一種新興生物技術“克隆”,或許可以做到這一點。那麼,克隆是什麼呢?它奇妙在哪裏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克隆” (匯入語的設計從學生平日的的興趣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爲後面的交流創設情境,做好鋪墊。)

第二環節:交流查找的資料,初步瞭解。師:課前大家一定收集到很多有關克隆的資料,誰願意來說說我們身邊哪些動、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領?(交流的過程,目的爲引導學生養成收集資訊、篩選資訊、利用資訊的學習習慣,實現了師生學習資源的共享,豐富學生對克隆技術的感性知識。)

第三環節:感知課文內容,深入瞭解。課文裏有關克隆的知識還有很多,請同學們仔細閱讀全文,把你在書上獲得的有關克隆的知識劃出來,等一會兒,試着用簡潔的話告訴大家你從中瞭解了哪些有關克隆的知識。

(學生默讀,邊讀邊在書上圈點勾畫)師:(自讀完畢)相信大家透過自讀,已有了自己的心得,能不能介紹給大家你所知道的有關克隆的知識呢?(由課外的生活常識再回復到課內的知識,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

4、剛纔大家已經講了很多,看看我們整理一下,能否把下面的內容填寫完整。屏幕顯示:我整理,能快速地完成下表。有關於本文的說明對象、說明順序、實驗對象、研究成果、時間、說明方法。(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考慮到話題的陌生性時間的有限性,設計了一個表格,以降低要求。)

5、本文作爲一篇科普說明文在寫法上很有特點,請同學們仔細思考,你覺得可從哪些方面來探討?相互討論。(這樣就能比較全面而快速地整理有關說明文的閱讀要求,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也是一個導向。)

6、“我從課文哪些語句中感受了科學家們怎樣的態度與精神” (嚴謹、求實、鍥而不捨)(學生不僅從中獲得科學知識,而且受到教育,得到啓迪。)

7、假如你也掌握了克隆技術,你想克隆什麼?爲什麼要克隆它?

要求:1)想法要奇妙;

2)想法要有益於人類;

3)表達要有條理。(“我想象”這一環節,意在引導學生展開大膽、合理的想象,透過協作學習互相啓發,互相提高,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羣體互動等多元互動,重視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的交流,儘可能挖掘學生口語交際中的閃光點,並給予充分的肯定,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

8、文中寫道:“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談談你對克隆技術能否造福人類這個問題的理解。(投影顯示):(最後一個思辯性的活動,目的在於鼓勵學生利用收集的有關克隆資料展開辯論,讓他們學會在口語交際中熱烈參與討論,耐心細緻地聽,大膽發表見解。同時培養學生鍥而不捨的精神。)

說課稿 篇7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14課《一路花香》,這課是則寓言故事,主要講了兩隻水罐的故事。一隻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卻告訴它:從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花。向我們揭示了: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的價值,我們既不能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損的水罐漏水的特點形成的美好景象。課文分爲三個自然段:

1.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結果

2.有裂縫的水罐因漏水而慚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時注意路旁的花。

3.破水罐看了花後,仍然爲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訴他:是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了美麗的花。

說教法:新課程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運用電化教學,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更好的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

2.朗讀體會法。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訓練,唯有多讀,才能理解課文,纔會運用。透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分不同角色讀,幫助學生感受不同3.品析詞句法。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深刻了解故事寓意,用“讀、找、品、畫”的學習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水罐的表現,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說學法:本課是則寓言,教學寓言時,要讓學生讀懂文章內容,理解文章的寓意,這是寓言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對寓言本身充滿了興趣,但對寓意的理解會存在很大難度。爲此,教學時我主要透過讓學生反覆朗讀,分角色朗讀來感受不同水罐的表現,結合文章的重點詞句,理解文章的寓意,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說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4)情感目標: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瞭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一點也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說設計:本課我設計了兩個課時來完成這篇寓言的教學。今天我說的是第二課時的設計。

第二課時:

學習二、三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品析課文,總結全文。在課前準備上,我準備了教學課件,輔助教學。

本次着重說第二課時的內容,針對教材及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課程。

1.複習引入

思考:說說兩隻水罐的不同之處,想象它們會說些什麼?好水罐爲什麼會如此驕傲?從哪個詞看出挑水工的勤勞?

板書:完好水罐驕傲自大、破損水罐自卑自責

師:破水罐真的沒有用嗎?

過渡學習第二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自讀,畫出好水罐驕傲自大的詞語,讀一讀體會。

本段的重點在第一次對話,抓住“道歉、慚愧”體會破水罐的自卑。(同桌演讀,讓學生透過語速和語調錶現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受到感染,內化課文的語言。)在學習中,學生可能還會遇到不理解的詞,這時我鼓勵學生自己互相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由挑水工爲什麼要破罐注意路旁那些美麗的花,過渡學習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課文的重點,採用以讀代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抓住“那隻破水罐……感到一絲快樂”出示課件,讓學生透過畫面感受美好的景象。破水罐和挑水工的第二次對話是全文的重點。爲了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出示挑水工的一段話,“難道你沒有注意……主人那能欣賞到這美麗的花朵呢?”組織學生自讀、集體演讀、分角色讀、把自己的感受帶進去讀、指導再讀。對朗讀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教師要及時糾正。讀中抓住“一絲、再一次”等詞指導學生讀懂破罐此時仍有自卑,(讓學生想一想,寫一寫感想)”畫一畫詞句,說一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小組討論:讀了挑水工的話,你知道了什麼?舉例說說。

教師總結: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教師板書)

接下來設立談話環節:兩隻水罐,你喜歡哪一隻?正確引導:好水罐能圓滿完成任務應肯定,至於驕傲當然不對,但如自己努力地去做一件事終於取得成就,感到自豪也未嘗不可。破水罐對自己要求嚴格,但老是自卑自責是不行的,要儘早解脫,看到自身的價值。

作業設計:拓展活動:現在聽了挑水工的一番話,你認爲破水罐會怎樣?

板書:

14一路花香

完好水罐驕傲自大

破損水罐自卑自責

教育:

要看到自身存在的價值(紅筆寫)

說課稿 篇8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已具有一定獨立識字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語言文字積累,在學習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積澱,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欣賞美、辨別美的能力,能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語文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理解“萬年牢“的內涵,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2)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爲人和做事的道德風範,像文中的父親一樣做事認真、實在。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三個“萬年牢”的含義,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指出:略讀課文重在略讀方法的指導,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葉聖陶先生也提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思想,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略讀與精讀”相融合,既粗讀文章,瞭解大意,又抓住重點、精彩之處,引導學生細細品讀,做到粗中有細,層層推進,使教學過程變成一個教師指導下,學生自行探索,自行發現的過程。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重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我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了自主探究法,集體交流法,總結反思法。

教學過程安排

(一)走進“萬年牢”首先我展示一組冰糖葫蘆的圖片,讓學生說說他們的感受,引入課題。

(二)粗讀“萬年牢”學生自瀆課文,瞭解課文的大意,我將文中比較難讀的幾句話,用課件展示出來,請學生把它們讀準。

(三)品味“萬年牢”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那麼,略讀課文教學的課堂更應該是學生積極思考的天地。這一環節的教學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因此,我將緊緊抓住文中出現的三次“萬年牢”精心設計,使學生於輕鬆、活躍之中領悟“萬年牢”的含義。

課堂展示理解第二個“萬年牢”:孩子們,大聲齊讀這句話,你現在對“萬年牢”又有了什麼新的理解?。咱們再去讀讀五、六自然段,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天津南市舊日租界的一家大字號,聽聽父親與老闆在爭論什麼?誰來代父親說出他的心聲?誰又來說說老闆的心裏話?完成了這個練習,再聯繫生活,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走正道”的?

學生要完成這一小練筆,就必須認真閱讀課文,把父親做人做事的態度銘記在心。學生所寫的內容,是他們對道德的一種判斷,是他們的真實想法,這一過程,學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旅程,徹底的人文的薰陶,原本枯燥的語言文字訓練也生動活潑的走入課堂共落實處。

(四)銘記“萬年牢”學生對三個“萬年牢”已有深刻理解,銘記“萬年牢”已是水到渠成了。學生們能聯繫到自己實際,說說在學習中、生活中,在與同學、朋友、親人的交往中應該怎麼做。學生們都能有感而發,課堂達到高潮。

板書設計

萬年牢

糖葫蘆——————萬年牢

做生意——————萬年牢

做人———————萬年牢

實實在在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新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該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爲他們的終生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所以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注重人文內涵上的遷移延伸,力求達到文與道同構共生,工具性與人文性得到和諧統一,既培養了他們的語文素養,也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