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華】說課稿合集10篇

說課稿3.34W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說課稿合集10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是來自蘇州工業園區康佳青劍湖一線老師覃建超,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選自我園科學課題“中班科學遊戲資源庫”而改編的科學活動《油和水》,望各位同仁在聆聽的同時,多提意見和建議,這是您給我的最大支援和幫助,謝謝!

下面我將從“教案分析”“設計思路”“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這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分析:

《油和水》這節科學活動它符合中班幼兒認知發展,能提高幼兒在科學領域的知識技能,也能展現我園科學特色的一個幼兒自由探索活動。其次日常生活中幼兒對水有着濃厚的興趣喜歡玩水。 油在家中和超市也能常見到的。受此啓發我選擇了油和水這一來自幼兒生活的、熟悉的、好玩的事物作爲切入點,讓幼兒透過實驗操作,發現油和水裝在一起,會產生分離的神奇現象。透過活動的深入幼兒能用語言和記錄的方式表達自己看到的現象。

二、說設計思路:

此次科學活動運用了談話法、觀察法、記錄法讓幼兒在做中玩、做中思、做中議、做中學等各種教學手段來完成整個教學過程:第一步猜一猜:教師拋出問題,讓幼兒結合已有的經驗大膽猜測結果——第二步做一做:讓幼兒帶着問題去動手進行實驗,用實驗驗證猜想——第三步記一記:眼睛觀察到的現象用連線的方式記錄實驗結果——再說一說:讓幼兒帶着記錄結果相互進行交流最後得出結論——最後延伸問題。

三、說活動目標:

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及幼兒的認知水平、年齡特點以及我班幼兒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目標:

1.使幼兒感知油、水分離現象及糧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現象。

2.初步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以及培養幼兒敢於嘗試、探索的態度。

 四、說重、難點:

重點:感知油、水的分離現象。

難點:除了實驗操作以外,記錄實驗結果則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五、說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能區分油和水

2、物質準備:涼白開水、食物用油、一次性透明杯、筷子、玉米、花生、芝麻、黃豆

六、說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猜一猜:

這個環節我首先利用的談話法,透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慾望:兩個杯子裏裝的是什麼?然後再利用觀察法,讓幼兒透過感官辨認油和水。如果把水倒入油中會怎樣呢?幼兒透過大膽猜測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第二環節:做一做:

這個環節我用的是觀察法和動手實驗操作法,讓幼兒帶着問題動手實驗,首先讓幼兒將水倒入油中,觀察油和水分離現象並能用自己語言來描述,接着用筷子攪拌,再次觀察油和水分離現象。透過這兩次幼兒的探索,能輕鬆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點。

第三環節:記一記:

這個環節我利用記錄法讓孩子來嘗試爲操作結果進行記錄。首先出示玉米、花生、芝麻、黃豆和記錄表,老師先讓孩子認識這些食物,然後示範將一種食物放入油和水的杯裏,如果食物在油裏,就在記錄表上找到相應的食物和油連線,如果食物在水裏就和水連線。幼兒操作並嘗試記錄實驗結果,由於中班孩子記錄能力還不高,因此我透過“連線”這種方法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

第四環節:說一說:

請幼兒相互交流記錄結果,對個別記錄結果不同的,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操作驗證。

最後是一個活動延伸:請幼兒回家找找其它的物品放入油和水中觀察沉浮現象,和爸爸媽媽一起記錄實驗結果。

以上就是我對《油和水》說課的全部內容,懇請各位評委老師能夠提出您的寶貴意見,我會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謝謝!

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冊第四單元第二部分內容《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第一課時。

一、說教學內容

1、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初步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認識了垂直與平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有利於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創新意識,而且進一步發展了學生對“空間與圖形”的興趣,對學生理解、掌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有着重要價值。

2、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物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從而使它們真正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理解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爲此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特徵,理解四邊形間的關係。

(2)經歷把四邊形分類,抽象概括特徵的過程,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討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關係。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3、教學重難點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徵。

把理解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關係確定爲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與學法指導

本課設計理念爲:

1、課堂教學首先是情感成長的過程,然後纔是知識成長的過程。

2、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師要激活學生的原有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經歷、體驗和運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3、數學學習理應成爲學生享受教師服務的過程。

基於以上理念,教學中,我遵循“引導探究學習,促進主動發展”的教改思路,採用如下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採取“觀察、分類、比較、操作”等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2)組織學生開展有意識的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3)適時運用多媒體教學,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優越性。

學法:學生在學習時透過實際操作,動手實驗,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進而在交流中體驗圖形的特徵,使他們的學習活動成爲一個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複習舊知。

1、認識四邊形

2、說說正方形、長方形邊和角的特點

[設計意圖:教學的任務是解決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與教育要求之間的矛盾,我們必須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爲擴展新知作好鋪墊。]

(二)動手探究,初步感知。

1、猜想平行四邊形的特徵。

2、動手驗證(小組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設疑,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三)加深印象,明確關係。

1、學生自主分類

3、學習四邊形關係集合圖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表現欲,享受成功的喜悅,激起探究新知的慾望]

(四)聯繫實際,鞏固新知

1、判斷對錯,加深對定義的理解。

2、到主題圖中找出已學四邊形

3、欣賞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透過看、想、畫這一過程,喚起學生頭腦中對四邊形的已有認知。]

四、課堂評價

本節課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比較爲主線,以師生互動、自主探究、分組合作爲主要方式,輔之以多媒體教學,讓數學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原有經驗,使學生主動學數學,探究學數學,快樂學數學,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學中互動生成的動態結構模式,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說課稿 篇3

說課的題目是《集合的含義與表示》,下面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六個方面說一下對這節課的教學研究。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本節課選自《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A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節《集合的含義與表示》,教學安排爲1課時。

重點難點:在教學中,把集合的含義與表示方法作爲本節課的重點,而把集合表示方法的恰當選擇作爲教學難點。

 二、學情分析

對於剛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基礎知識相對紮實,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認知情況來看,對於生活實例,他們的感性大於理性,抽象概括能力較弱,但是學生們富有好奇心,充滿求知慾,願意接觸新事物。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曾說過“如果沒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做動力,就不可能產生對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創造。”因此對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加以引導,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更富創造性。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要求學生理解集合的含義,元素的特徵;元素與集合的關係,熟練掌握常用數集的記號,以及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過程與方法:教學過程中,應用自然語言與集合語言描述數學對象,與學生一道歸納出集合的含義,掌握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的簡潔美與和諧統一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於創新、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培養目標。

 四、教法學法

由於本節課是高中數學的起始課,而且概念較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決定從身邊實例出發,透過老師引導,小組討論、自主探究等多種方式逐漸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爲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學法指導方面,使教學過程活動化、學習過程自主化、獲取知識的過程體驗化,將教學內容轉化爲學生自主探究的活動過程,體現新課程改革倡導的自主學習的理念。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我以老師走進教室關上門,教室內的所有人能否組成集合作爲引入,這樣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感到親切,集中了注意力,同時拋出問題,爲後繼教學埋下伏筆,接着介紹集合論的創始人,德國數學家康託,這樣處理既讓學生了解了相關的數學背景,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類比歸納、理解含義。此處我舉得五個例子,既有數字又有圖形,還有日常生活中的人和物,這些實例貼近學生生活,更進一步抓住了學生的心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緊接着透過老師引導,與學生一起歸納出集合的含義,並且讓學生對五個例子進行解釋,加深對集合含義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把握特徵。此處我設計的三個實例依然來自於我們的生活,充分體現了數學來自於生活,又爲生活服務的思想。透過教學過程活動化,知識過程體驗化,將教學內容轉化爲老師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究的活動過程,以下是我的教學實錄。在學生已經瞭解元素特徵的情況下趁熱打鐵,給出以下4個例子。讓學生稍加思考之後進行回答,進一步加深對集合中元素特徵的理解。數學具有形式上的簡潔美,在此處明確元素與集合的關係,並給出相應的符號表示,以及常用數集的記號。由於這些符號以後經常會用到,在課堂上理解的基礎上更需要課下的強化記憶,達到“從來都不用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效果。

(四)列舉描述、恰當選擇。集合語言是現代數學的基本語言,透過學習使學生學會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語言表示有關數學對象,體會用集合語言表達數學內容的簡潔性、準確性,在此給出了使用列舉法表示集合的具體方法,爲了鞏固授課效果,在這個知識點後面設計了一道練習題,設計這道題主要是爲了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激發學生的求解興趣,同時還可以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五)實戰演練、拓展提升。在這裏我設計了兩道用兩種方法表示集合的題目,這樣設計首先是想考查學生對列舉法、描述法掌握的情況,也希望透過兩種表示方法的練習,更好地把握列舉法和描述法各自的特點。引導學生討論應當如何根據實際問題選擇恰當的集合表示方法。透過這道題目的練習,既鞏固了所學知識點,又培養了學生一題多解靈活運用的數學思維能力。

(六)歸納方法、課後延伸。在這個環節,我首先引導大家對列舉法和描述法進行了歸納,指明其特點並讓大家根據情況進行恰當選擇;小結部分採用學生回憶—歸納—總結的方式把知識點串聯起來,對本節課的知識形成系統而全面的認識;在作業佈置方面,一道必做題,鞏固消化知識;一道選做題,課外拓展延伸,體現了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原則。我的板書設計簡明直觀,體現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知識要點。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透過引入貼近生活的實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併產生了感性認識;透過分層次地不斷提問、啓發、引導,觸發了學生的理性思考,並讓學生透過活動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透過及時有效的點撥,使知識得到鞏固,能力得以提升。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裏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正是這種需要,引領着學生進入知識的殿堂,真正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地球繞太陽轉動》是安徽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透過、九年義務教育五、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四冊第六課的教學內容。

2、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本教時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Flash動畫製作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如創作動作動畫、增加圖層、製作Flash元件以及設定引導層動畫等基礎上,使學生掌握物體沿封閉的曲線運動的動畫製作方法,理解“縮放”工具的作用,以及掌握“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方法,對學生在今後的,而設定的一個高層次的任務,是要教會學生學習Flash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3、教學目標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好的資訊技術素養,掌握了較爲牢固的電腦基礎知識,他們善於學習、樂於探究,爲此,本教時我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確立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①學會使用“縮放”工具輔助動畫製作。

②掌握“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方法。

③學會物體沿封閉軌跡運動動畫的製作方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透過師生、生生之間相互交流、評價,培養學生資訊技術素養。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在在不斷嘗試中體驗成功,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並培養學生“以我所學 爲我所用”的樂趣,及透過動畫製作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4、教學重點:

①學會物體沿封閉軌跡運動動畫的製作方法並能正確製作,認識“縮放”工具的作用。

②掌握“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方法。

5、教學難點:

①在曲線上擦出一個較小的缺口。

②掌握物體沿封閉曲線運動的製作方法。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闡述:

爲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結合教材特點,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透過學生已經學過的資訊技術課程,創設一個神舟六號太空飛船遨遊太空的畫面情(創設情境法),設定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啓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二)學法指導:

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透過教師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學習資料,能透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知識。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透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真正意義上的把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爲資訊加工的主體。讓學生在獲取資訊、處理資訊、運用資訊的過程中,活動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因此,爲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時擬以學生“任務驅動”爲主線,採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三、教學環境、教學具:

多媒體課件、圖像素材、網絡教室,並將圖片素材放在“神舟六號”檔案夾中發送到學生的電腦D盤中。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播放一段Flash動畫,內容爲“神舟六號”遨遊太空的畫面,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航天科技的進步和祖國綜合國力的強大。然後引導學生說一說,你知道神舟六號的哪些事情?最後教師適時渲染氣氛,從而引出新課:你們想不想自己親手製作一幅模擬“神六”在太空中執行的動畫。

2、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明確任務:請學生自己將圖層1改名“地球”,並在圖層1上畫一個無邊框的藍色圓,表示地球;然後,再單擊插入圖層按鈕,插入圖層2並改爲“飛船”,將D:盤“神舟六號”檔案夾下的“神舟六號”圖片匯入到“飛船”圖層中,並將其轉換爲“圖形”元件,並要求學生在“飛船”圖層的基礎上插入該圖層的引導層。

【這裏我選擇讓學生自己獨立的完成,因爲前面的幾課中已經學過這些知識,對大多數的學生來說都已經會做這些內容,師巡視指導一些操作有困難的學生。】

在上面的操作中,學生已將基本的內容完成,下面我就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對學生進行演示,首先在引導層中畫出一個無添充色的圓,這個是用來表示飛船繞地球轉動的軌跡。師問:在上一節課學習引導層動畫時,在製作時引導線應該是一個不封閉的曲線,線的一端作起點,另一端作終點,我們這裏只是一個圓形,從哪裏找出他的起點和終點呢?讓學生在下面充分議論並自由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裏我想肯定有學生會說出使用“橡皮擦”工具將圓的一部分擦除)。然後再引導學生討論擦這個缺口大還是小?讓學生自己得出爲什麼這個缺口應該小。並想一想,如何能讓擦的這個缺口小點?(因爲早在三年級的時候,學生就已經在“畫圖”軟件中,學會了“縮放工具”(放大鏡)的使用方法,在這裏可以請一個同學演示一下,將圖放大幾倍。)當學生演示完後,師要補充演示說明,使用“縮放”工具單擊圖像2次,將圖像放大到4倍,將且使用“像皮擦”工具將圓擦出一個小的缺口。然後讓學生自己操作,將引導層的圓擦出一個小的缺口。

【爲了增加飛船繞地球進行圓周運動的效果,應將軌跡圓儘可能的放大,這樣使用“橡皮擦”擦的口才能儘可能的小,也只有缺口足夠小,才能使圓周運動更加逼真。】

到這裏,本節課的重點以及難點都已經解決,然後提問:剩下的步驟應該如何操作,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討論後,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中“學生示範”這個功能,根自己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掌握的學生情況,請一個平時學習較好的學生邊示範操作邊講解,其他學生可以補充說明,用這樣以學生帶動學生的學習模式來完成餘下的教學任務。然後就可以讓其餘學生獨立的完成餘下的動畫製作。

【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得到新知。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把教材、同學、教師都作爲學習的幫助者,目的是爲了自我學習,同時也可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讓成績好的同學幫助學習慢的同學。】

3、師生總結,昇華提高

在多數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後,師分別演示不同學生的作品,並讓生生之間進行互評,旨在使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的主體是自已、同學或教師;並且使用評價結果的多樣化,不再是單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勵性活動給予肯定性評價。

【這樣設計,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辨別的能力。讓學生不要單一的只說好和不好,而是說出好在哪裏,,實現主體的多元化。評價的結果多樣化。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資訊的辨別力,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這正在我們資訊技術所致力求的目標。】

4、發揮想象,完善動畫

在上面的評價中或許有人提出從現在角度來看,我們應該看到宇宙,而我們的背景是白色,不能體現宇宙的神密,請同學們自己爲這個動畫添加一個背景,教師巡視指導一部分學生。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本單元課文的內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這體現了語文同社會文化生活的密切聯繫。文化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進階形式。語文除了是交際和學習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還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文教學除了教會學生使用語文工具外,還有引導學生認識和把握人類文化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對文化生活、對文學藝術的廣泛興趣和鑑賞能力,是語文教學普遍的目標內容之一。課文《社戲》以“社戲”這一江南水鄉文化活動爲線索,表現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經歷。課文透過“我”和少年夥伴們夏夜行船、船上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經歷。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大綱》對閱讀和寫作的要求,將本課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1、知識目標:體會江南水鄉文化生活,適當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

2、能力目標:(1)引導學生透過反覆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2)體會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和抒情作用。

3、情感目標: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幹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真摯感情。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在課文中,作者記敘了一段幼時看社戲的經歷,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寫、細緻逼真,充滿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是如何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本文結尾對“豆”與“戲”的評價、讚美與前面對“豆”與“戲”的描寫似乎有些矛盾,引導學生理解這一問題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四、說教學手段

1、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多媒體展示作爲主要教學手段,一方面增強直觀感,培養學生對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課效率,增加課堂知識容量。

2、把播放課文錄音作爲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透過課文錄音把學生引進課文所描述的畫面,接受美的薰陶。

五、說教法、學法

1、《社戲》雖然寫的是童年趣事,而且主人公的年齡與初一學生大體相當,但畢竟年代久遠,對於當代少年,尤其是城市少年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既親切又有隔膜,既容易理解,又會產生出許多奇怪的疑問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選擇教法時原則上應該精講、少講,放手讓學生去讀,去討論,去領悟。學生的閱讀興趣可能會只集中在故事情節上,而對優美的景物描寫、細膩的心理刻畫不會很在意。這正是需要教師精講的地方。

教師要重視點撥,提供背景材料,點明要點所在。教師的作用在於啓發學生思維,而不是交給學生一個答案。文學作品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對文學作品的欣賞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的讀者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學本課時,尤其在處理課後練習,不宜追求惟一的標準答案,要允許並且鼓勵學生提出質疑、發表見解。

2、不同時代的少年兒童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但他們純真的童心卻是相同並且相通的。因此,在閱讀時,採取聯想的方法會比較好一些。從《社戲》裏小夥伴們的所作所爲,聯想到自己;如果身處其境,會不會也那樣做?在現實生活中,自己和朋友們是不是也做過類似或者更“淘氣”、更有意思的事,做這些事,表現了少年朋友們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其次,要學習發現問題,提出質疑。《社戲》裏的小朋友爲什麼這樣而不那樣,怎樣去評說他們的行爲,這些都是可以質疑的。不只要提出問題,還要有自己的見解。第三,要認真體會作品中的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並學習這些表達方式。

六、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1、匯入新課。

2、解決字詞障礙。

3、理清文章脈絡;熟讀課文。

4、明確“我”在平橋村得到的優待和樂事

5、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6、學生朗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7、利用課文中的註釋和背景材料介紹,學生描述社戲這一習俗。

8、學生聯繫家鄉某一文化習俗,在課堂上口頭表達,課後寫小作文。引導學生透過反覆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江南水鄉文化生活,適當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

第二課時

1、看戲前的波折;

2、航船在去趙莊途中的如畫景物和急切心情。

3、看戲時的心理和興趣。

4、找出夏夜行船時表現作者所見、所聞、所感的句子,並且體會其中哪些描寫可以體現當時人物的心情,明確此處是透過寫景來抒情的。

5、學生複述看戲過程,歸納看戲時人物的心情。

6、佈置課後寫一篇小作文,練習以景抒情的寫法。體會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和抒情作用。

第三課時

1、看戲歸來的情形。

2、看戲次日的情形。

3、複述歸航時主要寫了哪些趣事。

4、比較此時心情同看戲時有什麼不同。

5、重點討論、理解文章最後一句的含義。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幹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真摯感情。

七、課後實踐

學生雖然不大會有在農村看社戲的經歷,但在城市中會有豐富多彩的各種文化活動,可以把自己參加過的一次活動的情況寫下來,也可以請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談談他們是否看過社戲的情景。

說課稿 篇6

分析:

1、從《綱要》目標上來分析

2、對中班幼兒在美術領域的發展特點(孩子更關注的人的活動)

3、(活動的背景及來源)週二進行了"遠足"活動,讓幼兒看一看春天的景物、植物是什麼樣的。並且班上也開展了一個有關春天的主題活動《春天的遊戲》,可以透過《春天》的繪畫把這兩個相結合。

4、分析本班幼兒在美術領域的前期經驗(主要是色彩和造型方面)

目標:

1.喜歡用美術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印象和情感體驗;

2、能夠利用色彩的美術工具和材料,嘗試大膽表現在遠足活動中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

準備:

物質準備:油畫棒、彩筆、白紙、遠足照片

經驗準備:回憶討論遠足時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

過程:

引入:欣賞一首春天的詩或歌,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看到的樹木、花草、動物、人們服裝等方面的變化。後面提供春天植物的照片請幼兒觀看,並討論你準備畫什麼。

操作:幼兒進行繪畫創作,教師巡看指導。(師幼共同創作。目的是爲幼兒創造更爲和諧的創作氛圍和爲幼兒提供適宜指導。)

分享:(自主分享:創設主題牆飾)等所有幼兒都畫完的時候,把畫收上來,再請幾名幼兒來說一說你畫的內容是什麼。可以根據幼兒繪畫情況總結春天的特徵。

結束:自然結束。

延伸:在過渡環節可以利用自己的畫編"春天的故事"。

也可以和幼兒交流一下在春天我們能怎麼樣不生病,有什麼方法,在進行區域活動時可以在美工區把它畫出來。

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授課內容是新規範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Module 3 unit 1 Will you take your kite?本單元圍繞打算去野餐展開會話和教學活動。本節課是本單元的其中一個重點,主要是讓同學學會運用將來時描述自身的計劃。在綜合操練、益智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同學聽、說、讀、寫綜合素質能力。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掌握 picnic Satueday Sunday why because so等單詞

(2)能力靈活運用句型:Will you take you ---tomorrow?Yes ,I will. /No ,I won’t.

I will take ---.

能力目標:提高同學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

德育目標:鍛鍊同學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其考慮的意識和計劃意識。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教務於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主要的是要教會同學方法發展能力,透過考慮,將有關知識重新提煉總結。一個有經驗的教師應當把他的勝利看作在於他使同學透過教學以後能獨立地依靠自身的力量邁開自身的步伐。只管自身怎樣教、不問同學怎樣學的教師不是一個稱職的教師。因爲他的教學不可能培養出有獨立能力的同學。因此,基於以上觀點結合新課標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者統一的要求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我擬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爲:透過情境,引出主題內容,透過物品展開訓練,讓同學自身感受英語的意思,並且還有獎品,激發同學開口的慾望。

3、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單詞:picnic 句型:Will you take you ---tomorrow?Yes ,I will. /No ,I won’t.

I will take ---.

難點:新單詞相關語句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確立重點與難點的依據: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同學的實際英語水平和英語教學的目的和作用。

二、教材處置: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但它不是教學的產物,作爲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科學的處置。我在處置這個單元教材時本着兩個目標:第一是立足教材拓展教學空間注意線索清晰,使教材知識系統化;第二符合普遍認識規律,方便同學記憶,貼近實際,能使同學應用於生活。

三、說教法:

透過任務教學,它是現在廣泛提倡的英語教學法之一,透過給同學一項確定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充沛調動同學的口、眼、嘴、大腦,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使他們感到學習英語的真實性。這種方法符合同學的心理特點,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所學內容上,從而感知並理解好所學內容;身心體驗法;實際應用法,開展以同學爲主體的雙邊教學活動 。讓同學透過觀察老師的肢體演示明白理解新單詞,新句型的含義,初步接觸與之相關的語句,在做任務、遊戲競爭、自編相關對話中深化內容,拓展應用餘地,豐富知識技能。

四、教學手段:

利用實物協助同學理解,利用實物展開口語對話,利用真實情境引出新內容。

五、教學程序:

1、複習舊課 (4-6分鐘)

首先是唱英語兒歌,複習一週七天。然後用遊戲,檢查同學對這七天的掌握程度。

2、巧設情景,引入新課 學習新課(15-25分)

教師非常高興,因爲明天有一個野餐,拿出準備好的包和風箏。引出句型I will take ---.讓同學猜明天我將要帶什麼?( 包裏面的物品,有餅乾,水果,蛋糕,------猜對了就分給他一些。)教師忽然提出問題:what day is today?得知後很傷心,抱怨自身記性不好。引出sam也犯了個錯誤,咱們一起看一下。

3.能力訓練 ( 9-12分鐘)

兒童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褒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同學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同學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發明條件和機會,讓同學發表見解,發揮同學學習的主動性。根據這些身心特徵,爲了配合鞏固學習,我設計了三個競爭環節。

第一輪競賽環節:分角色讀課文,男女生分,同桌 ,同學競爭對峙,透過這個環節即鍛鍊同學的語言能力更培養了其考慮的意識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第二輪競賽環節爲小組扮演,給給同學戴上頭飾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可以自身根據實際替換故事中的內容,評出最佳扮演獎,最有創意獎, 並給予獎勵。這樣給予了同學大量的練習空間,同學們都想獲獎,課堂的氣氛就會異常的熱烈。

第三輪競賽環節 要求同學在紙上畫一些自身經常在野餐時帶的物品,讓同桌猜,看誰能難倒同桌,難倒全班同學和老師。

6、安排作業(2分鐘)

展示板書

本課以素質教育爲目的,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和英語學科特點,利用情境教學,從視、聽、說等方面使同學得到鍛鍊,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達到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由於缺少經驗,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缺乏,敬請各位老師不吝賜教。

說課稿 篇8

一. 說教材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樹上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裏,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啓發下,幼小的心靈裏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 說教法

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是設計合理的教法。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採用講授法、啓發式結合的教法,一年級學生主要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動手觸摸讓學生手腦想象,更有利於學生思考問題。因此,我將遵循直觀性、抽象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採取課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雙主”活動。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 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⑵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四. 教學重點:

⑴ 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⑵ 識記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 教學思路: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由課件展示鳥兒歡快的在樹梢歡唱,推進到樹上鳥巢中的兩隻鳥蛋,自然而然地引出今天要講的故事。

出示課題《兩隻鳥蛋》

這一環節,親切自然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讓學生拼拼讀讀生字,初步讀通課文後,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讀了這篇課文後,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站起來回答的學生有兩位基本能說清事情的主要內容:“課文寫一個小朋友取下兩隻鳥蛋,媽媽告訴他,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小朋友聽了媽媽的話,就小心地把鳥蛋送還了。”

不管學生的回答是否切中要點,我都給以肯定和鼓勵,因爲這畢竟是剛開始瞭解課文的階段,學生只要能有初步的認識就夠了。

三、逐段朗讀,加深理解

1、學習第一小節:

⑴ 出示鳥蛋實物,讓生觀察,說說鳥蛋的樣子,親自摸一摸鳥蛋?(透過摸鳥蛋,調動學生的興趣。)文中的小朋友和你的感受一樣嗎?找生讀第一小節。

⑵ 比較“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髮現這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除了涼涼的鳥蛋還有什麼是涼涼的?你還能像這樣再說幾個嗎?

⑶ 指導朗讀:讀出高興的語氣。

2、學習第二小節:

⑴ 輕聲讀文,思考:你怎麼知道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

⑵ 出示小鳥破殼的圖片或課件:引導學生說一說。

⑶ 體會鳥媽媽焦急不安的心情,並指導朗讀。

表演者試着把媽媽的語氣讀出來。

⑷ 朗讀。(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理解讀文,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感受能力。)

(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小鳥破殼而出”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小鳥是由鳥蛋孵出來的”,引導發現“一個鳥蛋就是一隻小鳥,就是一個可愛的生命”,學生經過探究,課文難點迎刃而解,愛鳥之情油然升起。)

3.學習第三小節

我特意抓了“捧”這個詞語,這個詞似乎與第一段“小小的”一詞互相矛盾,但有了前面情感的鋪墊,學生馬上抓住了媽媽的話“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有個孩子還說“我現在手上捧的其實就是兩隻小鳥,也是兩個小生命!”孩子能作這樣的回答可見他們已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

4.學習第四小節

我在媽媽的啓發下送回鳥蛋後,我的心情是舒暢的,開心的。這一節主要放在朗讀上,體會情感的宣泄。

四、拓展延伸

本課教育學生保護鳥類,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在學完課文,理解課文後,我又給學生補充了一些益鳥的課外資料,讓學生對爲什麼要保護鳥類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併發散思維,讓學生想像假如世界上沒有鳥類會如何?進一步體會保護鳥類的重要性。課後,我認爲拓展的度不夠,還可以設計一個讓學生續編故事的練習,以達到情感的昇華。

說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給予的快樂和幸福。

過程與方法:

在討論交流中流露真情,明辨事理,提高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給予的快樂和幸福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給予的快樂和幸福。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師:剛纔我和同學們聊天時候,發現你們已經通讀了《給予的故事》,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理解給予這個詞的?(板書:給予)

2.(答不出)給予到底應該怎樣理解呢?

(答出)同學們讀得很認真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給予的故事》,(補充板書:給予的故事)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啓發?

師配樂讀課文。

師:誰來說說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受到了什麼啓發?

1.自讀自悟。

1)出示自學提示,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學提示來學習這篇文章。

溫馨提示:

結合課文內容與自己的生活體驗,透過讀、思、圈、注、議,談談你對“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嚐到甘美的泉水“這句話的理解。

(讀給學生聽:結合課文內容與自己的生活體驗,就是把課文的內容與我們同學生活中相同的事情結合在一起,透過讀,小聲的讀課文,思,開動你的腦筋,思考問題,圈,拿起筆,把你認爲的重點字詞句畫出來,注,把你對所圈出內容的理解寫在旁邊,議,把想法在小組中和同學交流一下,如果你有了新的感悟,就趕緊補充到書上)

2)學生自學。

老師巡視,指導按“讀、思、圈、注、議”的方法自學。

(在自學中如果需要老師幫助的,請舉手示意)

3)小組交流。

(沙漠中的`環境,告訴學生重點在那個人的一步一步的行走,不放棄希望。

抉擇,讀出艱難的抉擇,那幾句話。

奇妙的靈感,是什麼,是一種冒着犧牲自己的危險,也要試一試爲更多的人找到生命之水)

師:誰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師:(順着學生,不管學生回答什麼)引到他是在什麼樣的處境中面臨生死的抉擇。

(如果學生不能直接找到那句話,而是說了自己的語言,就引導一句: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師:請同學們想象着讀一讀。

(找一個學生讀一讀)

師:他的堅強,永不放棄求生的希望,支撐着他一步一步的向前。命運之神沒有拋棄他,這時他看到了一絲希望,是什麼呢?

(木屋、水壺、汲水器、紙條)(誰還有補充)

(出示紙條上的話:“要先把這壺水灌進汲水器,才能打出水。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壺裝滿水。”他小心翼翼地開啟水壺塞,發現水壺裏果然有滿滿的清水)

師:(學生讀)現在他的心情怎麼樣?從哪個詞看出來的?(果然)

(驚喜,激動)

師:同學們,體會着讀一讀。(生讀)

師:誰來帶着這種心情讀一讀?

師:水壺裏有水,證明了紙條上的話有一部分是真的了。這時我們的主人公面臨了一個很艱難的抉擇,是什麼呢?

生:是不是該按紙條上所說的,把這壺水倒進汲水器裏?如果倒進去之後,汲水器不出水,豈不白白浪費了這救命之水嗎?相反,要是把這壺水喝下去,就會保住自己的生命。

(指導學生讀出艱難的感覺來)

師:是呀,生死就在一念之間,這的確是個艱難的選擇。他做出了怎樣的抉擇呢?

(把水倒入,按紙條上的話做)

師:是什麼促使他這樣去做呢?

生:一種奇妙的靈感給了他力量,他下決心按紙條上說的做。

師:我有些困惑了,是種什麼樣的靈感給了他如此大的力量,讓他把生死置之度外?

(試一試,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人)

師:冒着犧牲自己生命的危險,也要試一試,爲更多的人找到生命之水,這是何等高尚的品質呀。當他把水壺裏的清水倒入汲水器,繼續抽水時,果然,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通通快快地喝了個夠。

(果然,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通通快快地喝了個夠。)

師:這時主人公是什麼樣的心情呢?你體會到了什麼?自己讀讀。

(驚喜,喜出望外)

師:那你就體會着讀讀這句話。

(找兩個學生讀)

師:此時此刻,你想對主人公說些什麼?

師:這位主人公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嚐到甘美的泉水。所以他在紙條上加上了幾句話:請相信我,紙條上的話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嚐到甘美的泉水。這是主人公的肺腑之言,誰來讀一讀他加上的這幾句話?

(請學生讀)

師:我們與主人公一起經歷了這個艱難的抉擇,共同體會到了給予的幸福和快樂。此時此刻,你們想在紙條上加上一句什麼話呢?

(出示我想加上——)

.是呀,有句話叫付出永遠比索取快樂。此時,我也有很多想給予同學們,

一束花

一句話

送去的是溫暖

表達的是關愛

伸出你的手

別人握主的就是力量

露出你的笑

別人感受的就是陽光

希望同學們可以永遠的記住一句話:“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同學們,時間有限,我們只好與《給予的故事》說再見了,還會有新的故事去引導我們怎樣做人的。

希望同學們可以永遠的記住一句話:“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板書設計:

15.給予的故事

第一種選擇:喝光水

第二種選擇:按紙條上說的做

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明天不封陽臺》是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人與環境”單元主題下的一篇記敘文。人與環境這一單元既可以欣賞和諧的自然組合,又可以傾聽大自然的呼聲,透過自然界來解讀人類,從而作出善待自然,優化生存環境的明智抉擇,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教材中安排這樣一個單元,主要目的是爲了反映這一重大主題,而本文正對此作出了很好的詮釋。

作爲居於高樓大廈的某一單元的都市人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考和展現,這裏有作者一段心靈歷程的敘說,有對受傷而“身孕”的鴿子的簡潔傳神的描摹,表達了一個現代都市人樸素美好的願望。文章篇幅不長,行文脈絡清晰,文字平實,初二學生完全可以在與文字對話的基礎上透過一課時披文入情,但更重要的是審視隱藏在文字表面之下的作者的思維活動,體會樸實傳神語言中傳遞的資訊,進而自然的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結合新課程理念,在確定教學目標時不但要力求“胸中有綱”,更要“目中有人”,即堅持以育人爲本、以學生髮展爲本、以學生終身學習能力作爲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爲本。由此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1)理清作者的思路 (2)學會簡潔而傳神的描寫

過程與方法: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教師點撥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發學生對現代城市中“人與自然”問題的思考,

幫助他們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二、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

本節課在教法上,體現教師的“啓發引導”,在學法上,立足文字,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達到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立足於讓學生去理解,去感受,去發現,去創新,避免用教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

教學手段上穿插大量圖片,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啓發學生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

三、說教學過程

一.定向: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基礎知識,理清作者的思路

2.學會簡潔而傳神的描寫

過程與方法: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教師點撥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發學生對現代城市中“人與自然”問題的思考,幫助他們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二、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圖片,大家喜歡嗎?爲什麼 ?

鳥兒是大自然的精靈,它們以美妙的聲音和優美的姿態給人類帶來了很多歡樂。現在如果你們家忽然飛進了一隻小鳥,你會怎麼對待它呢?

現在,有一隻受傷的鴿子飛進了一戶人家的陽臺,引起了一對父子的關注,也引發 了父親對生活的一些思考,今天讓我們一同體驗他們的一段心路歷程。

三、自學檢測

1.朗讀課文,掌握字詞。

四、討論、釋疑 (邊讀邊思,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一隻鴿子使作者封陽臺的決定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中理出課文的線索。

討論後板書:要封陽臺 ——封陽臺嗎?——不封陽臺

敘事的線索:封不封陽臺

2、爲什麼明天要封陽臺呢?

(生: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囂,開闢出一塊活動的空間)

是的,現代都市緊張的生活使人們渴望封住陽臺,給自己留下一個清淨的空間。

3、後來爲什麼這種想法又動搖了呢?

(生:是因爲一隻受傷而又在孵蛋的鴿子的到來)

鴿子的到來,使兒子產生了哪些想法?父親又抱着怎樣的態度?結合文中有關語句說說。

(兒子:驚喜、憂慮、憐愛 父親因爲一隻受傷的鴿子也動了惻隱之心,希望給鴿子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

4、爲什麼最後決定不封陽臺?

提示:父親僅僅在關注這隻鴿子的命運嗎?僅僅爲兒子有個“玩伴”考慮嗎?父親還有怎樣深遠的思考?

爲了可愛的鴿子不受到驚擾,爲了兒子能有一個新結識的朋友,也爲了它帶給我的一片恬淡和諧的思緒。

大家覺得作者在文中其實想表達一種怎樣的願望?

總之希望的是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五,品味語言, 體會情感。

一隻鴿子改變了“我”的心意,這隻鴿子有這麼大的魔力嗎?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麼描寫它的?請從文中劃出作者描寫鴿子的語句。

1、我蹲下身子,果然見一隻鴿子蜷縮在書架底下,正瞪大驚恐的眼睛望着我們。

2、鴿子見我們沒有傷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靜下來,它伏在蛋上,眼睛緊緊盯着我們,目光是那樣惹人憐愛,使我不由……

透過描寫,鴿子向我們訴說着什麼?渴求着什麼?

如:1)親愛的主人啊,我已經受傷了,你還會像那個粗魯的人嗎,求求你,放過我吧。

教師小結:從鴿子與作者的心靈的交流中,大家覺得課文營造了人和動物相處時一種怎樣的境界?(溫暖、溫馨、和諧、祥和,馴美的鴿子喚起了人內心深處的一份柔情,人與鴿子和諧相處,溫馨動人。)有感情的讀 。

3、動物是如此可愛,大自然是如此多情,可是我們人類又是怎樣對待可愛的生靈和美麗的大自然的呢?

課件展示人類殘殺生靈、破壞環境的畫面 。

面對人類的種種冷酷無情,貪婪自私的行爲,作者發出了怎樣深情的呼籲,自然界又怎樣發出了痛苦的傾訴?( 以“我希望……不再……”爲句式)

我希望: 不再

如:餐桌上,不再擺上猴腦的宴席

讓我們放聲朗讀第10節和12節的兩組令人動情的句子。

你感覺到作者怎樣的心情?你能聽到大自然的心音嗎?請同學有感情的朗讀這兩段文字。

4.同學們,假如我們人類只知道濫捕濫殺、濫砍濫伐、毫無顧忌的排放污氣污水……最終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人類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人類也在毀滅自己。

六、愛護這一隻鴿子,可以不封陽臺,用布條幫鴿子做窩,找來水和玉米粒,用作鴿子的晚餐;但是,怎樣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呢(請結合我們身邊的實際來談談)?

七.最後我們一起欣賞一首歌曲,望同學們能夠:

開啟心靈的陽臺,

沐浴陽光與風雨。

擁抱美麗的自然,

創造和諧的家園

標籤:精華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