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華】說課稿範文合集5篇

說課稿1.69W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說課稿範文合集5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第三幼兒園的閆xx,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語言活動《愛吃水果的牛》。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幼兒、說目標、說思路、說過程、說效果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首先是教材分析:

《愛吃水果的牛》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繪本故事(ppt上放一張繪本圖書的封面圖片)主人公是一隻愛吃水果的牛,具有擬人化的特點,故事情節溫馨流暢,非常吸引人。同時畫面形象生動,主題突出,適合小班幼兒閱讀,有利於幼兒的想象與充分表達。因此,我把它選爲小班繪本教學的內容,希望透過讓孩子們閱讀,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多吃水果、多喝牛奶對身體好,能夠大膽的用故事中的語言進行表達,知道在別人生病的時候要多關心,幫助別人。

第二,幼兒分析:

首先從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說,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喜歡把動物當作人,具有擬人化的特點,因此選擇《愛吃水果的牛》這個內容是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第二,從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來說,他們喜歡聽故事,喜歡和成人一起看圖書,喜歡模仿故事中重複的語言,但他們對詞義的理解比較表面化和具體化。第三,從我們班幼兒的發展需要來說,我們班的孩子比較對水果的選擇比較單一,有的孩子遇到不喜歡吃的水果一口不吃,又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以自我爲中心,很少關心其他人。所以,選擇《愛吃水果的牛》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接下來,介紹我的活動目標:

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我將此次語言活動的目標定位爲:

第一: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多吃水果、多喝牛奶對身體好。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目標

第二:能夠大膽模仿故事中的語言進行表達。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目標

第三:知道在別人生病的時候,要多關心、幫助別人。

接下來,向大家介紹活動思路:

結合此次活動的目標及重難點,我本着幼兒爲主體、以遊戲爲基本活動的思路,設計了激發興趣——初步理解故事——第二遍深入理解故事——情境體驗遊戲——情感昇華五個層層遞進的環節。

下面我來詳細介紹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圖片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首先我會出示愛吃水果的牛的圖片(PPT出示愛吃水果的牛),請幼兒仔細觀察,透過“圖片中是誰,他的肚子裏是什麼”的提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孩子們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愛吃水果的牛》的情境當中,順利進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完整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首先,我會邊播放PPT,完整、生動的講述故事《愛吃水果的牛》

並透過以下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愛吃水果的牛都吃了什麼水果?

2.主人和鄰居都生病了,愛吃水果的牛爲什麼沒有生病?

3.當主人和鄰居生病的時候,愛吃水果的牛是怎麼做的?

這個環節,幼兒透過觀察畫面、聽老師的閱讀、回答問題,使幼兒對故事有了初步的瞭解,知道多吃水果和牛奶對身體好,當別人生病時要主動關心幫助他們,同時還爲下一環節的互動操作奠定基礎。

第三環節:互動操作,共同講述第二遍。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時間比較短,連續聽故事孩子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同時,小班幼兒的思維屬於直覺行動思維,對事物的認識比較直觀。因此,這一環節,我設計了“給愛吃水果的牛”送水果的操作牆面,鼓勵幼兒一邊操作粘貼,一邊和老師一起進行第二遍故事的講述。故事講完後,牆面上形成了一幅愛吃水果的牛的完整畫面,幼兒也在和牆面進行互動的過程中持續了對故事的興趣,也對故事中吃什麼水果會擠出什麼顏色的牛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爲下一環節的情境遊戲做準備。

第四環節:情境遊戲:我來送牛奶

這個環節,利用上一環節創設好的情境進行遊戲,鼓勵幼兒模仿故事中的重複性語言:請喝杯草莓牛奶吧、請喝杯西瓜牛奶吧,這樣的語言進行大膽表達和互動。《綱要》中指出:要爲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本次活動中,幼兒在情境和操作材料的支援下,能夠大膽給同伴或老師送去不同口味的牛奶,並大膽進行表達,實現了難點目標。

第五環節:情感昇華

故事結束,出示愛吃水果的牛的圖片,提問“親愛的鄰居們,你們的感冒好了麼?”引導幼兒感謝愛吃水果的牛。“我們要向愛吃水果的牛學習,當你的好朋友生病的時候,我們要關心、幫助他們。提問,我們可以怎麼做?孩子們自由回答。愛吃水果的牛還要告訴小朋友:“爲了自己的身體更健康,更強壯,小朋友們一定要多吃水果,多喝牛奶!活動自然結束。

說效果:

1.遊戲化:

首先,這次教育活動遵循了小班幼兒“一日生活遊戲化”的學習方式,透過將遊戲情境貫穿活動始終,使幼兒在情境中理解故事內容,自然大膽的表達。

2.互動性:

其次,結合故事內容,創設了互動的環境,提供了可操作的圖片,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

最後我想一個語言活動成功需要不斷的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之處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第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種田人妄想不經過努力而僥倖得到成功是不對的,《守株待兔》位於本單元第二篇,上承《刻舟求劍》、《掩耳盜鈴》下跟《亡羊補牢》。它處於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樑。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 、學會4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着重理解“守株待兔”、“樂滋滋”、“再也沒有”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第3自然段講的是種田人拾兔後的心裏活動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爲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我認爲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守株”的結果。從而揭示寓意;(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天高日落,一日又一日,體會種田人荒廢的時間;(4)設計“種田人認識錯誤”,啓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拾兔 ’爲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爲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爲“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爲“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爲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2)動畫演示種田人拾兔後的心理,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說(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4)佈置學習課後續寫種田人認識錯誤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爲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啓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說有沒有妄想過不勞而獲的成功,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藉助圖片動畫弄懂“丟下”、“全完了”,在簡筆畫中找出這樣的情景。

(三)指導朗讀,啓發想象。重點引導體會感嘆號的語句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1)透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2)透過 “拾兔”,懂種田人懶惰的原因。

(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說:種田人認識錯誤後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六、說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人文性極強的作品,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在平凡樸實的語言中,體現出“人們應該尊重並關愛殘疾人等特殊羣體”這一鮮明的主題。如“花展上沒有刻意培育的名貴品種,所有的花卉都儘可能讓它們呈現本來的自然狀態。新西蘭人尊重一花一草,平等地對待所有的生命,由此可見一斑。”一句,頗耐人尋味。不培育名貴品種,告訴我們新西蘭人對於生命的尊重,即使是面對植物,也要“呈現它們本來的自然面貌。”同時,爲下文的昇華主題打下伏筆,對於“生命的尊重”,不僅僅是尊重花草,更是尊重每一個人。課文先寫新西蘭人的眼中花展的重要程度——“人人都不想錯過”然後寫花展的傳統——“提前一天向一些特殊羣體開放”,由此展現出新西蘭人“尊重關愛殘疾人等特殊羣體”的優良傳統。之所以在“正式對公衆開放的前一天”是要讓這些特殊羣體和正常人一樣欣賞到花展,之所以“只對特殊羣體優先開放”是爲了他們不受擁擠和打擾。其中描寫了特殊羣體的人們參觀花展的感人場景。“不可抵擋的生命的尊嚴”和“春天”說明這些人儘管是病弱的,但是卻應當同樣擁有享受生活的美好的權利,點明中心,值得回味。

二、教法學法設計

二期課改的內涵是要讓課程適應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課堂真正成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園地。二期課改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理念、新的課程,更給我們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創造了機遇。我們在教學中必然會有所創新、有所創造,必然會摸索乃至形成新理論指導下的新的教學形式、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一)創設情景 匯入新課

課的匯入,猶如文章的鳳頭,小巧玲瓏,它能在極端的時間內,安定學生的情緒,誘發學生與課文學習相應的感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帶着強烈的求知慾、孜孜以求的心理進入學習的情境中。上課伊始,利用兩分鐘新聞播報這個小小版塊,先讓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訊。這種自由表達,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資訊素養,更重要的是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然後,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幅幅新西蘭美麗的風光圖片,加上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述,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師生的互動,成功的匯入,對學生起着先聲奪人、先入爲主的作用。一開始就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的心牢牢吸住,激發起學生學習的強烈興趣,使課堂成爲一個巨大的磁場。

(二)質疑交流 深化認識

美國的布魯巴克認爲:“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學生能自己質疑提問,說明學生進入了自主學習狀態。教師透過讓學生自己提問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爲他們創設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透過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羣體、羣體外向學習法等形式的交流,培養獨立思考、商討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堂課中主要圍繞兩個大問題來展開,1是一花一草已經表示所有的花草,所有的生命還包括哪些呢?2是花展有一個傳統,就是它在正式對公衆開放的前一天,只對一些特殊羣體優先開放:殘疾人、智障者和老年人,以使他們不受擁擠和打擾。你們有什麼疑問嗎?第一個問題由老師扶着學,第二個問題放手讓學生去學。學的過程中,老師不斷地提醒學生拿起筆圈圈畫畫,在不懂的地方打上記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在交流整理問題中,幫學生歸納提問的訣竅:提一些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學生有了疑問,再經過幾個問題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思考,議論,問題解決了,課文也學懂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發展。這樣,既使學生學懂了課文內容,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逐步學會思考,學會發現,由思生疑,由疑促思。

(三)讀有所感 讀有所思

單一的朗讀訓練形式會使學生厭倦、注意力分散。所以,我們在進行朗讀訓練時,要結合實際需要和教材的特點,採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訓練,如齊讀、指名讀、引讀、自由讀、略讀、精讀、配樂讀等。如配樂感情朗讀課文最後一節,隨着美妙的音樂,或激昂、或舒緩,使學生把書本中的文字轉化成了生動的畫面,感情自然流露其中。 此外,還開展各種朗讀競賽,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小組賽讀、男女生賽讀、甚至與教師賽讀,鼓勵每一位同學,只要多練習,便一定能取得進步,超越別人。把朗讀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訓練到位,透過朗讀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

說課稿 篇4

剛上一課《螞蟻和蟈蟈》,這篇課文內容淺顯,篇幅短小,形象對比很鮮明。爲此,在確定教學重點時反而令我犯難,舉棋不定。思忖再三,爲課堂教學設定以下三步:

一、定主線。

該課的主線我就定在能有感情地複述課文、表演課文上,沿着這根主線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訓練的第一步是讓學生讀通課文、理解課文,這是基礎。第二步是讓學生用動作表演着讀好課文,這是理解的深入,感情的深化。第三步就是讓學生根據板書板畫複述課文,考驗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並得以提高。第四步基本上就是讓學生儘量做到邊背課文邊表演,真正地讓學生達到知識、能力和情感的統一。這根主線是整堂課的主脈,把握這根脈去組織教學、組織課堂。所以很想說老師是導演,強調的就是導的作用。

二、引副線。

有主線就有副線,有主幹就有支幹,整個過程才顯得完整、充實,而富有生氣,副線的引導是隨機而出現出示的。我把副線的重點放在詞句訓練上。

1、需要重點提顯的詞是兩個,即“滿頭大汗”和“自由自在”,而領會這兩個詞時,我所做的工作也並不多,基本是三步曲:第一步讀好帶有該詞的句子,讀出前者的累、後者的舒服;第二步就是給句子配以動作表演,讓學生體會深刻些;第三步是聯繫生活中所見所感來爲這兩個詞兒說句話,應該是水到渠成,學生不難表達。

2、在教學的無意識中,我偏隱性設定的詞語有“神氣”、“躺”等等。教學中涉及到前者時,我就讓學生來表演神氣和不神氣的情態,以此來確定學生的理解程度,並也從中加以理解、領會。後者“躺”的原句是“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裏過冬了”,一讀就是一種舒服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在“躺”字上尤顯濃烈。那如何讓學生體會到這一字眼的了得呢?於是,我讓學生在比較中進行感悟——“如果把‘躺’換成‘躲’好不好呢?”這樣一問一引,學生很自然也很願意進行積極的思維,也就不難找到那種舒服之感的共鳴了。

3、還有蜻蜓點水的句式訓練,這主要顯示在“有的……有的……”這一句式。教學時沒有刻意地讓學生對它進行說話,幾乎是蜻蜓點水了一下,而這水就點在自己做老虎大王複述課文時故意出錯這一步:螞蟻搬糧食的方法很多,但不需要全寫;蟈蟈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很多,想補充也行。“有的……有的……”是個有彈性、很自由的句式,學生表達的空間是遊刃有餘的,對它有個模糊的認識就可以了,不必給它設定框架而約束詞的範圍延伸。

我想語文課始終不能忽視引導學生去積累去運用,這也正是設計這些個訓練的出發點吧。當然,如果讓訓練不顯山露水地進行,則就是最佳境界了。

三、設情境。

一年級學生自制力薄弱,持續注意的有效時間較短,這都很正常,所以我儘量讓自己的每個問話方式、每個體態言語都帶上磁性,這樣才能深深地吸引住學生的目光、學生的.思維。我在課堂中的簡筆板畫:

還有戴老虎大王頭飾的童話情境,以及一些過渡的語言連結,無不是爲此而設計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忘記疲累,在自發的興致中上好一堂課。所以,現在我還想說自己是個演員,進入狀態就是個好演員。當然,這個舞臺的主角永遠是面前的學生。

整個課堂的狀態和預想沒有細節設定,只是體現我的思路,學生怎樣,得看臨場發揮、表現了。當然,不管學生的思維要走哪條道,我不會強迫他們一定要跟我走,我所要做的就是在他們跋涉的路途上留下礦泉水或麪包或其它實用的東西,因爲終點只有一個。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灰椋鳥》是鄂教版第十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作者徐秀娟在鹽城自然保護區工作時創作的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在文中生動具體地描繪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點明植樹造林的意義。該文的作者徐秀娟是鹽城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她爲了尋找一隻失散的丹頂鶴,不幸陷入沼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藝術家爲她譜寫的歌曲。 《灰椋鳥》一文主要描寫了灰椋鳥歸林時壯觀景象以及歸林後喧鬧熱烈的場面。作者欲揚先抑,先寫了灰椋鳥的“不好看”,接着,層層鋪排,描寫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溫馨和歸林後的熱烈、喧鬧,讓我們跟着走近灰椋鳥,發現了這不起眼的小鳥的好看之處,讓我們相信,世上從來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樣的發現,也足以讓我們動心——如果我們有體貼的愛心,就能進入萬物的內心;如果我們能心如鏡子般明澈,就能照見生命平等的真理。天地萬物,相互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就是大美。學習本組課文,要使學生懂得;是大自然創造了一切,人類應遵循自然規律,去創設一種更加適合自身發展的美好環境,從而激發學生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文章第二部分是重點,作者將灰椋鳥歸林的活動與自己內心涌動的感情同時描寫,交融滲透,合爲一體。

教學目標:

基於這樣的理解,教學設計中力圖以“美”爲關鍵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不斷髮現,不斷推進,透過作者細膩而生動的描述,在語詞的深處,挖掘文字鮮活的內涵,使之成爲學生內心呼之欲出的情思與感動。

根據文章特點,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以下三個:

1、學會6個生字,會認10個生字。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2、讀描寫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後的情景的句子,想象句子所描繪的場面,體會作者的感情。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大自然的熱愛,理解植樹造林的意義。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是: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難點是從描寫灰椋鳥歸林情景的句子中,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二、說學情

本班學生學習習慣還有待改進,表現最爲明顯的是不太會用心傾聽別人發言,經常出現重複別人發言和走神的情況,小動作多。其次是缺少知識序列性,基礎知識不夠紮實,學困生佔班級比例大。經過一年的薰陶,現在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但閱讀需要積澱,現階段他們的感悟能力還較差,對於文字的敏感度還不夠強,能夠達到靈活運用程度的學生更是寥寥無幾。

三、說教法

針對本教材特點,我採用讀中理解、品析感悟、想像拓展等教學方法,透過詞語理解、句式的推敲訓練,情感的體會等品賞評議,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引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自讀感悟,切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說學法:

領悟式指導法。引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自讀感悟,切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透過頓悟,給學生點燃思維、靈感的火花,讓他們儘可能多地去發現學法,總結學法。

遷移式指導法、教師“舉一”,培養學生“反三”的能力。

點撥式指導法。以強烈的學法指導意識爲前提,在教學中抓住契機,用畫龍點睛,留有餘味的方法點撥學生學習。動用這種方式的關鍵是設計、選擇點撥,點在學法指導的重點處、難點處、關鍵處,另外還要選擇點撥的最佳時機。點在新舊知識接時,點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

對比式指導法,就是透過對比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

五、說教學流程

六、說板書

一、板書課題:

1、剛纔課前同學們聽到的是一首老歌,歌名叫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中那個爲了救一隻受傷的丹頂鶴涉水渡河時不幸陷入沼澤地的女孩兒叫 一起讀 徐秀

娟一生熱愛鳥,爲鳥獻出了自己年僅23歲的生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她生前寫過的關於鳥的文章。請同學們跟我一起拿出手來,端端正正寫課題。(文章的作者有特別感人的事蹟,學生對這篇文章也會更加感興趣一些。事實也如此,當學生聽說就是那個爲了鶴獻出年輕生命的女孩寫的文章時,朗讀的時候非常投入。)

2、出示圖片,這就是灰椋鳥。它正棲息在樹的枝頭,讓我們一起仔細地看一看,它的嘴——

生:尖尖的

師:它的背——

生:灰灰的

師:遠遠望去——

生:黑乎乎的。

3、初次見面,它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二、初讀課文,檢查字音

1、師:有什麼好看的呢?這種再普通不過的鳥,在徐秀娟的筆下卻那麼富有生氣。她是帶着怎樣的情感,透過語言文字來描摹她心中的灰椋鳥呢?自由放聲朗讀,手中拿支筆把你認爲比較難讀的地方,有疑惑的地方,關鍵的地方做做記號。

2、檢查字音 生字 多音字 難讀字

翹首 應和 能把它所在的句子讀給我們聽聽嗎?我翹首期盼“六一”兒童節快點到來,因爲那天我要爲同學表演單口相聲。

一樣嗎?內心地急切和期盼的心情時就可以用翹首這個詞。

一、複習匯入

師: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灰椋鳥》,透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灰椋鳥最初給作者的感覺呢?課件出示灰椋鳥的樣子,(師生接讀)灰椋鳥( )的嘴,( )的背,遠遠看去( ),有什麼好看的呢?

師:原先在作者眼中這樣有什麼好看的呢,這樣灰灰的,這樣其貌不揚的灰椋鳥,到最後爲什麼說觀賞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呢?爲什麼有如此變化呢? ..

師:我們還是跟隨着作者選擇好觀察的位置,等候灰椋鳥歸來,走進它們的世界吧!我和同伴翹首遙望,西南方向,我們看到了什麼呢?

生:果然有許多黑點向這邊移動——灰椋鳥開始歸林了。

三、品讀第四自然段

過渡:鳥還是那些鳥,怎麼會從“有什麼好看”變得“好看”呢?讓我們跟着作者,一起走進刺槐林,靠近灰椋鳥,到作者的文字裏去發現。請同學們開啟書,快速瀏覽全文,看看課文中哪些段落具體描寫了灰椋鳥歸林時的情境。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的4、5自然段,初步感受一下灰椋鳥歸林時的場面。

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當時的場面,你會想到哪個詞?教師板書,或學生板書。教師相機板書

師:同學們的感受還真不少呢?請大家看看黑板上的板書,哪些詞語可以歸爲一類,爲什麼?

滲透學習方法,品讀第4自然段

師:羣鳥歸林,場面壯觀、氣氛熱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輕輕地走進那片樹林,走進灰椋鳥的世界,根據自學提示,自學課文的第4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學習方法)

讀:默讀課文的第4自然段。

畫:畫出你喜歡的描寫鳥的詞語或句子。

思:邊讀邊思,你喜歡這些詞語或句子的理由。

預設一:投入

我喜歡“投入”這個詞,因爲從“投入”可以看出灰椋鳥非常喜歡這片刺槐林,就像孩子投入母親的懷抱一樣,灰椋鳥就是這片刺槐林的孩子。

1、(多媒體:出示兩張圖片,一張是單株的刺槐,一張是成片的刺槐。) 師:看,這就是刺槐樹,每年五月就是槐花飄香的季節。這一棵棵刺槐樹,組成了一片刺槐林。在灰椋鳥眼裏,刺槐林就像母親溫暖的懷抱,就像它們溫馨的家園。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個別讀。

2、師:請同學們用手勢做一個“盤旋”的動作,然後想一想,灰椋鳥爲什麼要在枝頭“盤旋”?

生:也許是先歸來的鳥兒在等待後歸的鳥兒。

生:也許是貪戀落日的餘暉,還想再美美地欣賞一會兒。

生:他們就像一羣貪玩的孩子,在回家之前,不忘抓緊時間再玩一玩。

3、師:這哪裏是鳥啊,簡直就是一羣活潑潑的孩子!

預設二 排空而至

生:“沒有幾分鐘,‘大部隊’便排空而至,老遠就聽到它們的叫聲。”這句話寫出了灰椋鳥數量衆多,氣勢磅礴。

1、師:課文中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灰椋鳥“排空而至”的情景。

生:它們大都是整羣整羣地列隊飛行。有的排成數百米長的長隊,有的圍成一個巨大的橢圓形,一批一批,浩浩蕩蕩地從我們頭頂飛過。

2、師:看看文中的這幅插圖,有沒有把“大部隊”排空而至的情景很好地表現出來。那麼閉上眼睛想想,“排空而至”是種怎樣的景象?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生:我認爲基本表現出來了,但是插圖上的灰椋鳥應該畫得再多一些,因爲“整羣整羣”說明數量非常多。

師:課文也對“排空而至”作了解釋,讀讀,看看能不能找出來?還有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灰椋鳥數量很多。

生:數百米長、浩浩蕩蕩、巨大、一批一批??“大部隊” 這兒的“沒有”可以省去嗎?(體會“快”)

學校從東到西 百米長,

師:數量衆多,規模浩大,黑壓壓地佈滿天空,這就是——

生:排空而至

3、師:這裏的“排”和哪些詞語中的“排”意思一致?

生:排山倒海、濁浪排空

師:還有詩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表來”中的“排”,意思都相同,現在你知道“排”是什麼意思了嗎?

生:推開。

生:意思是灰椋鳥一大羣一大羣,像把天空都推開了一樣。

生:意思是灰椋鳥很多很多,呼啦啦一起涌進刺槐林,像要把天都撐破了,場面非常壯觀,氣勢非常宏大。

師:你們看,這就是排空而至。(結合黑板上學生板書的詞語總結歸納)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