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雨說(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雨說》教案

雨說(人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品味詩歌的語言;

2、 展開聯想和想象,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 

3、 朗讀這首詩,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用喜悅、歡快的語調朗誦全詩,體會本詩明麗清新的風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詩的主題,感受作者飽含的真情。

教學難點:發揮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方法 

    1.誦讀感悟法。(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從語言入手,充分入境。 )

    2.聯想想像法。(指導學生展開想像把握詩中的意象。) 

    3.評析欣賞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發揮其主體作用,暢所欲言。) 

    4.探究學習法。(用於詩歌鑑賞方法的探究,根據學生實際酌情進行。)

教學課時 :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大自然的花開花謝,星沉日落,雨雪風霜,常常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遐想和無限的感慨。特別是一些難忘的時刻和事件,總是和它們聯繫在一起,爲我們的回憶增添了無限的浪漫。今天,讓我們走進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歌《雨說》中,與詩人一起去聆聽那跳動的雨珠告訴給我們的話語。

二、簡介作者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1933年出生于山東濟南。童年隨父輾轉大江南北,1949年隨家人去臺灣,1951年開始發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進修學習,獲藝術碩士學位。此後一直保持沉默、很少發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寶刀未老”,勤耕不輟,代表作有《錯誤》《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爲抒情主人公,被稱爲“浪子詩人”。現旅居美國,爲“現代詩社”成員,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 

   《雨說》是他復出之後於1979年寫成的,此時詩人雖身在美國,卻心繫祖國,以滿腔的熱忱關注祖國兒童的成長。詩歌以新穎而鮮活的意象,靈動而多情的語言,抒發了對兒童濃濃的關愛之情,表達了對祖國未來真誠的祝福。詩人從小在炮火中長大,他深切體味過戰爭的苦難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視童心的天真爛漫,也更能懂得“關愛”對童年的意義。詩中“雨”成了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正寄寓了詩人真誠的希望。

   三、探究課文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思考:課文標題爲《雨說》,那麼雨究竟說了些什麼? 

   (2)請一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邊聽邊就語調、語速、語氣、重音、停連等作標記,感受全詩洋溢着的音樂美。 

    朗讀指導:

  (語調:如第一節應讀得急切,表達出對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節應讀得輕柔、溫和,以示“雨”之關愛;第五節可讀得歡快一些,傳達喜悅之情;第八節應讀出高昂之氣,把全詩感情推向高潮;第九節讀出欣慰之情,顯示全詩的主旨。 

停頓: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場”“當/田圃/冷凍了一冬/禁錮着種子” 

重音:如“我呼喚每一個孩子的乳名又甜又準”“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記着,你們嘴裏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點的詞要重讀。) 

    (3)仔細體味詩歌的意境美。思考:詩人爲我們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情調? 

明確:輕快,喜悅,蓬勃向上,充滿活力。 

     2.詩歌探究。 

    (1) 播放範讀錄音《雨說》,請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詞語,並透過聯想、想像把這些意象所在的詩節描繪成一幅圖畫。 

   意象詞語如:雨、田圃、牧場、魚塘、小溪、雷電、風、門窗、簾子、蓑衣、斗笠、柳條兒、石獅子、小燕子、旗子、你們等。

畫面描繪(如第五節):在淅淅瀝瀝的'春雨裏,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們嬉戲的腳印清晰可見,牧場上的新苗正在抽發,池塘裏的魚兒活蹦亂跳,還有唱着歌謠的溪水…… 

    (2)找出你認爲最能體現本詩主旨的一些詩句,反覆吟詠,細細品味。 

明確:如“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當你們自由地笑了,我就快樂地安息/有一天,你們吃着蘋果擦着嘴/要記着,你們嘴裏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3)齊讀第七、八節,品味其中的“笑”。 

    明確:第七節中,詩人借柳條兒、石獅子、小燕子這些自然界的精靈,抓住它們生動的一剎那,抒發自己對勇敢、樂觀、自信的讚美。第八節,用兩句氣勢高昂的對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將感情推向高潮。有了愛,纔會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纔有希望,“笑”體現了詩人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3.欣賞品味。 

    (1)細膩精巧的運筆

   “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 

    賞析:“愛心”點明“雨”之所指,而“絲縷”則形象描繪出愛之細之柔,“天地”包括田園、牧場、山峯、白雲等,極言愛之廣之濃,無私、博大,使人讀後如沐春雨。把這樣一個豐富深刻的內涵寓於形象貼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有一天,你們吃着蘋果擦着嘴/你們嘴裏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賞析:捕捉孩童吃蘋果這一細節,擷取內涵豐富的那份“甜”,化爲“祝福的心意”,雖卒章顯志,卻不露聲色,體現了中國傳統詩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詩自由的風格。 

    (2)擬人化的藝術手法 

詩人賦予“雨”人的思維和行爲,她時而“溫聲細語”,時而歡呼雀躍,一會“探訪”大地,一會“親近”孩子,田圃、牧場、山峯、雲端,到處都有她的身影,既親切又生動,這渾身散發的靈氣和展現的真情,怎不讓人與之產生強烈的共鳴? 

(3)語言仿寫:

在春天,除了柳條兒、小燕子外,還有許多事物在笑,請你模仿詩歌中語句,用下列句式補充詩句。

                見了我笑                  啊。

    

四、再朗誦全詩,體會思想感情。

五、、 課堂小結與遷移

我們從鄭愁予的詩歌中可以看到詩人對中國兒童的熱愛和祝福以及熱切的期望。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從詩人的筆下感受到真、善和美。其實,我們周圍的世界也充滿了真、善和美。只要用心去體會,相信我們也能寫出一首首美麗的詩歌。

要求:圍繞“雪”來進行詩歌的寫作。字數、行數不限。

提示: 

1、 回憶下雪時你的心情和行動,用自己的語言來抒發自己真實的感情。

2、 可以借用擬人、誇張、排比、反覆和比喻等修辭手法。

3、 注意聯想與想象。

 4、 注意詩歌的壓韻。

5、 農諺:“瑞雪兆豐年”;“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