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6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准備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要求: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並猜出謎底。

3、會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具:

山水畫一幅,小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謎語嗎?背背看,對,背的是謎面,那謎底是什麼?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謎語詩,詩的名字叫“畫”(板書)。

3、出示畫。

二、匯入新課。

1、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張畫,是一張我們中國傳統的山水畫。

2、指導觀察畫、理解詩的前兩句。

(1)山是什麼顏色?(先請前排一位學生說,再請後排一位學生說。)遠看也看得清楚,我們戶外活動時,很遠的大山的顏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爲什麼這兒山的顏色站得很遠都看得清呢?(因爲這是“畫”)

(3)聽山上流水的聲音,仔細聽。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聲音聽得到嗎?水聲音是怎麼樣的,學學看。

(5)看,這兒的水從那麼高的山上流下來,聲音是很大的,可我們都聽不見,爲什麼呢?(因爲那是畫!)

 三、朗讀指導

1、這兩句詩裏,有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請每一個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筆把它們圈出來,指名回答。

2、看,聽,都是可以做出動作來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詩人很講究用詞的,看上下句,有一對反義詞,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多整齊。

4、看手勢,朗讀。

(手勢打高,語調升高,手勢打低,語調放輕,把詩的美念出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四、指導觀察、理解詩後兩句。

1、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開什麼花?

2、春天來了,桃花還開嗎?秋天,桃花、迎春花還在不在?

冬天呢?

3、那爲什麼這兒春天過去了,桃花還是開着呢?(是畫!)

4、出示小鳥。

(1)這裏有只小鳥,你用手扇扇它,小鳥怎麼啦?

(2)害怕了,你用一個字來說是什麼?

(3)“驚”就是心裏害怕了,所以是豎心旁,左邊一個北京的“京”,左義右聲,這樣的字,被稱爲什麼字?(形聲字)。

(4)請一位學生走至畫前)請你用手扇扇,小鳥驚嗎?爲什麼不驚?

(5)請在這兩句詩裏圈出反義詞。指名回答。

5、朗讀指導。

(1)古代的詩很講究用詞,這後兩句詩也不例外,名詞對名詞,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看手勢朗讀後兩句。

(手勢移動長,語調加長,手勢起伏加大,語調快。)

(3)朗讀全文。

(4)背誦全文。

 五、小結。

這首詩的謎底是什麼呢?(畫)詩抓住了畫上山水花鳥的特點,寫得很美,也寫得很整齊。

六、寫字指導、講評。

重點:色、聲、無、驚。

以上就是小學一年級語文《畫》教學案例全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3個字。認識1個筆畫和5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

教學重點:

練習朗讀、認字和理解句子。

 課前準備:

1、找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師生共同在操場上做“踩影子”的遊戲。

2、兩幅爲藍天、綠樹、小草、小路,“小朋友”“影子”和“太陽”的活動演出掛圖,以及四幅有小朋友和影子相伴的小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和5個偏旁“彡、犭、、、”。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趣,匯入課文

1、出示兩幅掛圖,指導學生看圖。提出問題:

(1)這兩幅圖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看了這兩幅圖,大家有什麼疑問?

2、揭示課題:

(1)教師歸納:大家看圖後提出的疑問都是有關影子的。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九課就是介紹影子的知識,你們願意學嗎?

(2)教師板書課題:影子。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提出初讀要求,學生自學課文,藉助拼音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分學習小組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檢查學生自學生字的情況:

(1)用齊讀、個別讀、開火車讀等形式再認讀生字。

(2)要求學生讀準後鼻音“朋”,前鼻音“跟”,翹舌音“常、着”。

(3)簡單區別“黑”與“裏”的字形,“它”和“他、她”的用法。

4、分四人小組齊讀課文,討論:你覺得課文中描寫影子的句子哪些最有趣?

 三、細讀課文第一小節,理解句子

1、齊讀第一小節,思考:你覺得第一小節哪些語句最有趣?

2、學習“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兩句。

(1)學生齊讀,教師板書:前、後。

強調再讀生字:前、後;

(2)引導學生看圖,指出圖中小朋友就是文中的“我”。想一想,影子爲什麼有時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時在後面?啓發學生看活動演示圖,從影子、太陽、小朋友三者關係來理解。

教師概括:影子有時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時在後面,真奇妙。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個別讀、齊讀、男女生讀)

(3)實踐活動:出示四幅圖,要求學生選出影子在小朋友前、後的兩幅圖貼在板書上。

邊做手勢,邊練習說話:我的前面是;我的後面是。

3、啓發提問:你還覺得哪些語句有趣?

(1)齊讀: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條小黑狗。

提問:影子爲什麼像小黑狗?爲什麼是黑的?影子爲什麼常常跟着我?

(2)指導朗讀(齊讀,個別讀,小組競賽讀)。

小結:只要有太陽照着,影子就會伴隨在我們的前後,同我們形影不離。

四、自讀第二小節,理解句子

1、齊讀第二小節,學生自己再讀課文

要求:讀課文,提出問題,再看活動演示圖,及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自己解決問題。

如:你覺得這一小節哪些句子最有趣?影子爲什麼有時在小朋友的左邊,有時在小朋友的右邊?等等……

2、教師板書:左、右

3、實踐活動:

把影子在小朋友左、右的兩幅圖貼在板書上。

邊做手勢邊練習說話:我的左邊是。

我的右邊是。

小結:白天,在陽光下,影子會伴隨在我們的前、後、左、右,還在什麼時候能看到影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背誦課文。

2、會寫“飛、馬、鳥”3個字。認識1個筆畫“”

3、鞏固方位詞,鞏固生字。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抽籤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小組賽讀)

3、背誦課文。(個人背、齊背,自由結伴背,邊表演邊背)

 二、指導學生書寫三個生字

1、教師揭示方法:

一看:看範字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記:記生字的筆順、筆畫。(認識“豎折折鉤”和“橫斜鉤”。幫助學生分辨“鳥與“馬”的區別:“”就像鳥頭上的羽毛,“丶”就像“鳥”的眼睛。)

三描:學生在範字上描一描。

四寫:學生動筆練習。

2、教師逐字示範,學生在寫字本上練習。

3、互相評改。

 三、舉行“小小擂臺賽”

兩名學生站起,一生隨意報身邊某一事物,讓另一生說出這一事物的前(或後或左或右)是什麼,然後二人交換說,看誰回答得又對又快,就成爲擂主,再與新的同學比賽說。這個活動還可建議學生回家後與爸爸媽媽一起進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字。

2、學習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羅爾美好的童心,並從中受到情感薰陶。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學習默讀,體會文中有趣的地方。

【教學難點】

在默讀感悟中受到美好童心的感染和薰陶。

【教學方法】

朗讀、談話、合作、交流。

【教學用具】

CAI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師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貓嗎?能說說爲什麼嗎?(課件出示各種姿態的貓,學生感受貓的可愛)

有一個小朋友,她也很喜歡貓,她的名字叫(板書:卡羅爾),誰能讀讀?(要求領讀,齊讀,出示課文插圖,認識卡羅爾)卡羅爾和小貓之間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板書和小貓),你們想知道嗎?那麼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8課《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板書她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2、學生朗讀,師生共同校正字音。

3、教師範讀。

三、合作交流,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其餘生字及我會讀圖標,各自認識,不會讀的向同桌請教。

2、同桌互讀,互相推薦最得意的記字方法。

3、指名認讀生字,交流方法,並組詞、說話。

4、遊戲:認真聽,仔細想,找字卡──根據教師的講述、表演,從字卡中找出相應的字,擺在桌子上:

⑴不上不下(卡)。

⑵兔子的尾巴不見了(免)。

⑶土撒在熱水上(墊)。

⑷明白的反義詞(糊塗)。

⑸媽媽做飯的地方(廚)。

⑹做一下蹭這一動作。

⑺學貓叫。

⑻出示絨線團,學生找出絨。

5、生字搬家:(課件出示組合後的詞,指名讀,輪流讀)

舒適、軟墊、多餘、絨線團、糊塗、廚房、蹭着、洛陽、卡車、抽屜、羅漢。

四、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出默讀的要求與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問題。

2、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哪些地方寫得有趣?並作上記號,再向同學們解釋爲什麼。教師輔導。

3、小組交流,各組歸納出本組意見。

4、各組派代表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用有趣的語氣讀,其它學生聽後提意見,教師範讀。

五、拓展思維,強化感受: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學習感受

六、質疑問難,釋疑

七、總結全文,提出希望:讓學生學會關愛自己和他人,關注周圍環境,學會和諧相處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秋遊

教學內容: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4—5頁

教學目標:

1、探索並初步掌握100以內數連減的計算方法。

2、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教 學重 難 點 :使學生掌握100以內數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 學準 備:情境圖

教 學 過 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說圖意。

2、結合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先獨立思考這個問題,然後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

二、探討計算方法。

1.全班彙報提出的問題。

(1)兩隊都上了船後,船上還有多少個空座位?

(2)乘車返回學校,還有多少人沒上車?

2、獨立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剛纔同學們提出了兩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兩隊都上了船後,船上還有多少個空座位?

請同學們先獨立進行計算,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是怎樣算的?

3、全班交流算法。

(1)90-45-25=20(人)

(2)兩隻船共能坐下的人數。 不能上船的人數。

45+25=70(人) 90-70=20(人)

重點指導第一種算法的豎式,問:每一步都求的是什麼?個位不夠減怎麼辦?

4、解決第二個問題。

乘車返回學校,還有多少人沒上車?

請你說一說解答的理由。

5、算一算。

89―36―27=100―54―38=

先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8 55 67 16 4 ― 2 5― 1 7― 3 4― 1 2( )( ) ( )( )

2、計算。

77―33―2596―39―45 100―91―8

四、總結: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板 書 設 計 : 秋遊

(1)90-45-25=20(人)

(2)兩隻船共能坐下的人數; 空着的座位數數。 45+25=70(人) 90-70=20(人) 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1.教學內容解析

教學內容主要指“課標”的“內容標準”中所規定的數學知識及其由內容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教學內容解析的目的是準確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做到教學的準、精、簡。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有效開展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教學內容解析要做到:

(1)正確闡述教學內容的內涵及由內容所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並闡明其核心,明確教學重點;

(2)正確區分教學內容的知識類型(如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元認知知識等);

(3)正確闡述當前教學內容的上位知識、下位知識,明確知識的來龍去脈;

(4)從知識發生發展過程角度分析內容所蘊含的思維教學資源和價值觀教育資源。

2.教學目標設定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和安排師生活動方式的依據,是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的依據。清晰而具體化的目標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數學學習。教學目標的設定與陳述要做到:

(1)正確體現“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堂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在“課標”的“總體目標”和“內容與要求”的指導下,設定並陳述課堂教學目標;

(2)目標指向學生的學習結果;

(3)目標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避免抽象、空洞;

(4)要用清晰的語言表述學生在學習後會進行哪些判斷,會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會分析、解決什麼問題等等。

(5)明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具體內容,避免泛化。

3.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學情分析的核心是學習條件分析。學習條件主要指學習當前內容所需要具備的內部條件(學生自身的條件)和外部條件。學習條件的分析是確定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材料的前提。鑑於學習條件(例如,內部條件包括認知因素和非認知因素)的複雜性,本標準着重強調如下要求:

(1)分析學生已經具備的認知基礎(包括日常生活經驗、已掌握的相關知識技能和數學思想方法等);

(2)分析達成教學目標所需要具備的認知基礎;

(3)確定“已有的基礎”和“需要的基礎”之間的差異,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學生透過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教師幫助下消除;

(4)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明確教學難點,並分析突破難點的策略。

4.教學策略分析

教學策略是指在設定教學目標後,依據已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爲解決教學問題而選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策略分析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從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教學策略分析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並做到具體且針對性強:

(1)對如何從學與教的現實出發選擇和組織教學材料的分析;

(2)對如何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情況選擇教學方法的分析;

(3)對如何圍繞教學重點,依據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和學生的思維規律,

設計“問題串”以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的分析;

(4)對如何爲不同認知基礎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和適當幫助的分析;

(5)對如何提供學生學習反饋的分析。

5.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數學學習活動,包括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實踐兩個方面。從操作層面看,教學過程就是由教師安排和指導的學生數學學習的活動步驟和方式。教學過程的設計要注意說清設計意圖。

對教學過程的要求是:

(1)根據不同知識類型學習過程安排教學步驟,包括:引入課題、明確學習目標,調動學生已有相關知識和學習興趣,呈現有組織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開展主動理解、探索知識的數學思維活動,透過練習促進知識向技能的轉化,提供應用性情境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等;

(2)正確組織課堂教學內容:正確反映教學目標的要求,重點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覈心內容及其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注重建立新知識與已有相關知識的實質性聯繫,保持知識的連貫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錯、易混淆的問題有計劃地再現和糾正,使知識(特別是數學思想方法)得到螺旋式的鞏固和提高;

(3)學生活動合理有效,教師指導恰時恰點:在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內提出問題,使學生面對適度的學習困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啓發全體學生開展獨立思考,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參與度,幫助學生逐步學會思考;

(4)恰當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機智運用反饋調節機制,根據課堂實際適時調整教學進程,透過觀察、提問和練習等及時發現學習困難並準確判斷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補救教學,爲學生提供反思學習過程的機會,引導學生對照學習目標檢查學習效果;

(5)設計的練習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既起到鞏固知識、訓練技能、查漏補缺的作用,又在幫助學生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學習習慣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6)恰當運用學習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

(7)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及學生學習的需要,恰當選擇和運用包括教育技術在內的教學媒體,有效整合教學資源,以更好地揭示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本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知識,發展數學思維。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郵票一枚,火花一張。

學具準備:

一張紙,一根針(可人人準備,也可以組爲單位準備)。

教學程序: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郵票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1、出示火花,談話:請大家看這張圖片,它是由十張美麗的圖畫組成的。現在我想把它們都分開,你能幫我想想辦法嗎?

(用刀裁、剪刀剪、鉛筆尖在圖片連接處戳孔後再撕開……)

過渡:小朋友真聰明,想出了這麼多辦法。你們知道嗎?郵票就是採用其中一種辦法來分開的。(出示郵票)

說起郵票這邊上的齒孔,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2、板書課題《郵票齒孔的故事》,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輕聲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瞭解大意。

2、藉助拼音自主識字,把記不住的字標出來。

3、合作識字。

“我說你找”。一人說生字,其他人迅速在生字條中指出。

“我指你認”。一人指生字,其他人搶讀字音,讀準確爲止。

討論:不好記的生字怎樣記?

4、全班交流。

小黑板出示生詞,指名教讀,齊讀。

開火車讀生字,糾正字音。

還有哪些字記不住?請大家幫助你。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明的?

2、合作學習。

組內夥伴輪讀課文,糾正易讀錯字音。

討論: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明的?

嘗試讀讀你認爲重要的句、段。

在組內提出自己的疑問,互相幫助解決。無法解決的疑問留待全班討論解決。

3、全班交流。

重點引導:

動手操作,促進理解。老師提供印有“郵票”的紙,部分同學用手撕紙中的“郵票”,部分學生模仿酒館中那位先生的做法。交流感受。

根據回答指導朗讀重要語句。如:用禮貌的語氣讀兩人對話;找出表現兩人善於動腦筋的句子,讀時突出他們的用心思考;“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英國郵政部門立即採用了這種機器”;“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4、質疑問難,師生共同解決疑難。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讀課題。

回憶: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明的?

朗讀課文。

二、總結全文,啓發創造

1、思考:帶齒孔的郵票用起來的確非常方便,直到今天我們仍然用着這樣的郵票。這樣的方便是誰給我們帶來的?獨立思考後,與身邊的夥伴討論一下。

交流:從西服領帶上取下別針在郵票連接處刺上小孔的人,反映靈敏,聰明手巧;阿切爾善於觀察,用心思考,研製出郵票打孔機。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2、過渡:阿切爾透過觀察別人解決問題的辦法,自己經過研究,發明了郵票打孔機,讓我們能輕鬆地撕開郵票。可是,郵票撕下來後,身邊沒有膠水,郵票沒法貼到信封上。你能解決這個難題嗎?

(現已解決:郵票背面貼上特製膠水,用時只要用水將郵票背面打溼,就可以把郵票貼在信封上。)

3、在生活中,你們還發現有什麼不方便?(自由發言)

小結:這些不方便如何解決呢?希望大家都能做有心人,動腦筋,想辦法,並動手做一做,在“展示臺”上表現一番。可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爲單位完成。

三、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出示生詞,認讀。

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認讀,擴詞。

指導生字書寫。

觀察字型、結構,書空記憶。

提出需老師指導的生字,老師範寫。

仿寫。

交流評議,改進書寫。

四、積累運用,指導實踐(根據教學情況,部分內容放到課後。)

1、數量詞積累。

找出文中的數量詞,讀一讀。

完成課後練習“讀讀填填”,集體訂正。

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2、郵票常識積累。

讀“我知道”的內容,瞭解部分關於郵票的常識。

你還收集了哪些關於郵票的資料?與大家交流一下。

展示你的集郵冊。

3、口語表達實踐活動。

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啓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如《瓦特發明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