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8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8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設計理念

本教學設計注重學生讀的實踐,用豐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導學生品讀、賞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另外,在本教學設計中,圍繞“親情”這個主題,透過擴展性閱讀,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加深對“親情”的感悟和理解,從而進一步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匯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禮物嗎?從小到大,你都收到過哪些禮物,是誰送給你的呢?(學生暢談)

2.這些禮物,寄託着親人的關愛和期盼,它們將陪伴着你度過快樂的童年。我們的學習小夥伴鼕鼕也和你們一樣,收到過很多親人的禮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寫成了一首小詩,題目就是《禮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板書課題)

(由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入,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遇到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讀給同桌聽一聽,讓同桌指出自己的不足,並根據同桌的評價再讀課文。

3.把自己讀得最滿意的地方讀給全班同學聽聽。

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認讀生字新詞,並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

4.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課文短小淺顯,易於朗讀,易於理解,因此,課堂上不需要做過多的講解,而應放手讓孩子們朗讀。透過多種形式的讀,既強化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

(2)分小組朗讀,並派代表在班上讀。

(3)班級賽讀,評選班級“朗讀能手”。

2.質疑、討論:

(1)“小小的禮物,寄託着親人的關愛和期盼”,親人期盼什麼?

(引導學生抓住每節詩的內容展開討論,教師相機指導,讓學生領會每件禮物寄託着家人的關愛和期盼,也知道“我”從每一件禮物中所領悟到的生命的靈動,時間的寶貴,自然的秀美,知識的廣博,世界的精彩。)

(2)爲什麼把寄託着親人的關愛和期盼的禮物比喻成“春雨綿綿”,不比喻成夏雨或秋雨呢?

(引導學生明白,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播種希望,纔能有所收穫。親人送給“我”的禮物中包含着親人對“我”的期望和深切的教誨,它們就像“春雨綿綿”無聲地滋潤着“我”的心田,引領着我一步步成長。)

3.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評選“背誦能手”。

4.回憶一下親人們平日裏對你的關愛,仿照課文前四自然段說一段話,把你的感受用詩歌表達出來。

(自己練說,小組內說,指名說,教師相機指導。)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釋疑,掌握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另外,把思想教育融於語言文字訓練之中,含而不露,使學生在讀、思、說的教學活動中受到情的激發、智的啓迪、美的薰陶。)

四、擴展閱讀,培養能力

親人的關愛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溫暖和幸福,那我們如何回報親人的愛呢?讀一讀下面這篇《樹的故事》,把你的感受跟大家說一說。

小組討論:(1)你們能爲爸爸媽媽做些什麼?(2)如果你要送給親人們一件禮物,你會送什麼?

樹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蘋果樹。一個小男孩每天都喜歡來這兒玩。他爬到蘋果樹上吃蘋果,躲在樹陰裏打個盹兒……他愛那棵樹,那棵樹也愛跟他玩。

時光流逝,小男孩漸漸長大了,不再來樹下玩了。

一天,男孩回到樹旁,一臉憂傷。樹說:“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我不再爬樹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錢來買玩具。”樹說:“抱歉,我沒有錢……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蘋果拿去賣,這樣你就有錢了。”男孩手舞足蹈,把蘋果摘了個精光,開心地離去了。

男孩摘了蘋果離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樹很難過。

一天,男孩回來了,樹喜出望外。樹說:“和我一起玩吧!”“我沒有時間玩。我要做工養家,我要蓋房子來住。你能幫我嗎?”“抱歉,我沒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樹枝來蓋房子。”男孩把樹枝砍了個精光,開心地離去了。

樹心滿意足地看着男孩的背影,然而,從那以後,男孩再也沒有回來。樹再次寂寞和難過。

一個盛夏,男孩回來了,樹雀躍萬分。樹說:“和我一起玩吧!”“我很傷心,我越來越老了,我想去划船,讓自己悠閒一下。你能給我一條船嗎?”“用我的樹幹去造一條船吧。你可以開開心心地想劃多遠就劃多遠。”男孩鋸下樹幹,造了一條船。他划船而去,很久沒有再露面。

終於,多年以後,男孩又回來了。

樹說:“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現在什麼也沒法給你了。沒有蘋果給你吃……”男孩回答道:“我也沒有牙去咬了。”

“沒有樹枝給你爬……”

“我老得再也爬不動了。”

“我實在什麼都給不了你了……我惟一留下的就是我的枯老的根了。”樹流着淚說。

“我實在再也沒有什麼需要了,只是有個地方歇一下就好了。經過了這些年,我太累了。”男孩回答道。

“好吧,老樹根是歇腳的最好地方了。來吧,坐在我身上歇歇吧。”

男孩坐了下來,樹開心得熱淚盈眶……

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樹就是我們的父母。

當我們年幼時,我們喜歡跟媽媽和爸爸玩……當我們長大後,我們離開他們……只在當我們有求於他們或遇到麻煩的時候,我們纔回家。無論如何,父母總是一如既往,有求必應,想方設法讓我們開心。

(拓寬學生閱讀視野,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五、作業超市,自主選擇

任選以下兩項作業內容,獨立完成。

1.摘抄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讀一讀,背一背詩歌。

3.參照課文前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4.寫一寫你讀了《樹的故事》後的感受。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十個生字,重點指導學生寫裝飄字,掌握兩個新部首。

3.學生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美好的生活,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透過引導學生理解蕩、新生活等重點字詞,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美好的生活。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感知水鄉。

1.播放課件,欣賞水鄉風光,激發學生對水鄉的喜愛之情。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圈畫生字、拼讀生字。

2.檢查反饋,理解駁、帆

3.齊讀課文,讀準字音。想想:水鄉什麼多?

三、細讀課文,感情朗讀。

(一)學習第一小節。

1.理解水鄉水多的特點。

(1)出示課文第一小節,自由讀,讓學生想象:彷彿看到什麼?

(2)指導朗讀,讀出渠多、河多、池塘多的特點。

2.理解水鄉水美的特點。

(1)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畫面,用手勢幫助學生理解蕩。

(2)指導讀好處處綠水蕩清波,感受水鄉的水美。

3.有感情地讀第一小節,讀出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二)學習第二小節。

1.理解水鄉船多的特點。

(1)方法遷移,引導學生找出描寫船多的詞語並進行感情朗讀。

(2)看圖理解白帆片片像雲朵。

(3)指導有層次地朗讀,讀出船的多、船的美。

2.想象船上的漁民都在幹什麼,體會漁民的勤勞。

(三)學習第三小節

1.理解水鄉歌多的特點。

(1)自讀質疑。

(2)隨文解字籮,想想:水鄉人用籮筐來裝什麼?

(3)聯繫上文,想象水鄉人民的過上了怎樣的新生活?

2.理解歌的在文中意思,再讀課題,。

3.學生選擇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小節。

四、練習鞏固,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髮現文章結構上的特點。

2.師生對答讀,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文章結構特點,幫助學生背誦。

3.拓展思維,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家鄉什麼多。

五、小結下課。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

二、聽寫生字。

三、指導寫字。

四、遷移練習。

1.次感悟文章結構特點,嘗試動筆練寫。

2.蒐集讚美家鄉、歌頌幸福生活的詩歌,舉行小型詩歌朗誦會。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的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地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爲什麼說謎底是一幅畫。

2.學會“畫、遠、近、無、聲、驚”七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3.會正確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準備教具:生字卡片、掛圖、錄音

教學過程:共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同上

2.學會七個生字

3.能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匯入新課

(課件)

1.教師範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並揭課題。

a.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範讀課文)

b.學生動腦筋猜

c.出示掛圖(課件):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一)講讀第一、二行

(二)講讀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麼樣了?可是課文裏是怎麼說的,爲什麼?

2.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麼樣呢?

3.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

4.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麼意思?(吃驚、害怕)

5.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小結: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七、作業: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7個生字;畫:先中間,後兩邊;聲:強調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字詞,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指導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字詞

1.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

2.課堂作業本第一題

3.形近字比較,組詞

遠()近()京()聲()

運()聽()驚()色()

二、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

2.指導朗讀: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範讀-指讀-引讀-齊讀

3.根據畫面背誦課文

a.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景色?

b.課件(聲畫統一),試背-齊背-指背

三、作業指導

1.寫出這首詩的幾對反義詞:遠--近、有--無、去--來

2.默寫課文/有色,近聽/水/無聲。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A案

課題

10西藏高原

課型

批讀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習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會規範、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根據旁批展開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麗神奇,富饒可愛。

3、嘗試邊讀邊做旁批,記錄自己的感受。

4、激發學生對西藏,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西藏高原是一個美麗神奇、富饒可愛的地方,激發學生對西藏,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播放《青藏高原》歌曲,老師解說:優美的旋律激起多少人對那片神奇土地的嚮往與追求。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西藏,感受她獨特的魅力。課前你搜集了哪些有關西藏的資料。聽歌曲,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自主朗讀,體會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可以分爲兩大部分,怎樣分?爲什麼?

2、相機理解文中新詞:神奇、富饒

3、請生自學生字,利用生字卡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4、請生再讀課文,嘗試邊讀邊旁批,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

5、交流閱讀感覺,相互質疑解答。自讀課文,思考問題,把課文分爲兩大部分,並說明原因。理解文中新詞。自學生字。再讀課文做旁批。交流、質疑、解答。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自主感悟的能力。

三、品味課文,領悟美景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並說清楚爲什麼喜歡。

2、其他同學補充,再集體有感情地朗讀,共同領悟美景,體會作者的情感。

3、有沒有哪位同學去過西藏。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領悟文中美境。朗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明原因。

注意:

1、高原的天空還像什麼?

2、用不僅而且說話。

3、第2段的寫作方法是先寫看到的,再寫感受。培養孩子的朗讀、感悟、想象能力。

四、創設情境,昇華情感

1、作者筆下的西藏如此動人,攝像師眼中的西藏又是怎樣的呢?(播放配樂風光片)

2、你眼中或心中的西藏又是怎樣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和同學交流交流吧!

3、學完這一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欣賞風光片。

交流自己心中的西藏。

說讀完課文後的感受。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透過眼觀、口述來達到目標。

五、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記生字。

2、擴詞。

3、認真寫字,注意漢字的形體美。認生字,記生字。

擴詞。

書寫生字。培養孩子良好的寫字習慣。

作業設計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抄寫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3、拓展收看《走進西藏》的電視紀錄片,在課堂上再交流自己的收穫。

板書設計

西藏高原 天空藍

山高

湖大

叢林密 風景美

雪峯終年不化

藥材珍貴

礦藏稀有

森林茂密 物產豐富

B案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會規範、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根據旁批展開想象,感受西藏高原的美麗神奇、富饒可愛。

3、嘗試邊讀邊旁批,記錄自己的感受。

4、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蒐集有關西藏高原的風光圖片或歌曲,課件。

2、準備磁帶《走進西藏》。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拓展視野

讓學生透過各種途徑查閱有關西藏高原的資料,並做好用自己的話進行簡單介紹的準備。

二、資料交流,匯入新課

1、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西藏高原的資料。

2、出示中國地圖,請學生上臺找出西藏高原。板書課文題目。

三、自讀感知,自主識字

1、第一次自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不認識的字,給帶有生字的詞語作上自己喜歡的記號,多讀幾遍帶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2、第二次自讀課文,要求一邊讀一邊圈出不理解的詞語,結合上下文,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它們是什麼意思。讀完後想想,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有什麼感受?想好後跟學習夥伴交流,相互質疑解疑。

3、檢測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學生喜歡讀的詞。讀得正確的全班同學跟讀。生不會讀或讀得不好的,請其他同學教讀,再一起練習。

(2)遊戲:爲圖片找朋友。屏幕出示生字詞、課文中的難詞及表現這些詞語意思的直觀畫面,指名讓學生上臺用鼠標把詞語拖到相應的圖片上,拖對了,同學們跟着讀兩遍。接着出示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指導讀正確。

(3)整體感知。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全班交流後,師生共同小結。

四、品讀感悟,自主體驗

1、以情激情。播放西藏高原風光錄像片,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想象,師生輕鬆進入課文情境。

2、師生交流欣賞後的感受。

3、學生帶着自己新的感受再自由讀課文。

思考:這篇課文可以分爲兩大部分,怎樣分?爲什麼?(引導學生理解神奇富饒不僅而且等詞語)

4、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批下自己的閱讀感受。

5、交流閱讀感受,相互質疑解答。

6、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並說清楚爲什麼喜歡。

7、創設情境,自主體驗。

假如你就是遊人中的一個,來到了風光秀麗、富饒可愛的西藏高原,你會說什麼?先說給同桌聽,再全班交流。

8、美讀昇華,內化情感。帶着品讀後新的體驗和感受走進西藏高原的美景中,美美地讀課文。先自由讀,再挑戰讀,看誰能透過朗讀把西藏高原的神奇美麗、富饒可愛最充分地表現出來。

五、創設情境,快樂積累

師:西藏高原可真美呀!爲了表現西藏高原的美,課文中哪些好詞佳句立下了大功?請你快把它們找出來欣賞吧!

生找,師建議、補充,展示自己積累的詞句和學生交流,提醒學生,將想要積累的詞句摘抄到語言積累本上,並要經常翻翻語言積累本看看這些詞句,適時運用。

六、實踐活動

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以下實踐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其中一至二項完成。

1、進一步查找有關西藏高原的資料,當一名小導遊,向遊客介紹西藏高原。介紹時,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

2、以小組爲單位辦一個西藏高原在我心中圖片展。蒐集來的圖片要配上簡要的說明。

注意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

3、蒐集一些有關西藏高原的歌曲,利用班裏的電教設備播放給同學們聽或自己唱給同學聽,也可以把歌詞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和同學交流感受。

4、仿照課文的寫法,試着爲你喜歡的一處景點寫一段解說詞,當一回小導遊。

附:板書設計

9、西藏高原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結構,瞭解作者家鄉小橋的特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優美景緻。

3、品味課文語言,體會作者愛鄉、懷鄉之情。

教學重點:在閱讀理解課文語言的基礎上經歷積累、感悟、運用的過程。

教學難點:領會“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的豐富含義。

課前準備:

1、推薦誦讀王維的《歸崇山作》一詩,瞭解詩意。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啓發,入情入景

引出課題:家鄉的橋

二、自讀欣賞,整體感知。

1、配樂自由讀全文。

2、圍繞“家鄉的'橋”,交流印象最深的內容。

3、歸納板書,梳理課文。

三、品味語言,積累運用(隨學生的興趣點調整教學環節,組織教學)

1、教師引讀文中描寫橋名的語句。

2、品讀王維的詩句,理解“擷取”的含義。

3、播放媒體,欣賞不同字型的橋名,感受中華書法藝術品的美妙,體會兒時坐船、看橋名、聽故事的情趣。理解、積累“飄逸瀟灑”、“剛勁雄健”。

4、指導朗讀,抒發閱讀感受。

5、欣賞家鄉小橋的造型,藉助課文語言,選擇感興趣的橋,介紹介紹。

6、欣賞作者兒時在橋邊玩耍的情景描寫,指導朗讀,體會愜意與難忘。

四、根據板書提示,總結課文。

1、理解: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

2、創設情景,表達感受。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訓練的要求是“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質。”本次習作的題目是“一個的人,”橫線上所要求補充的詞語正是反映的“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質。

“習作提示”說明了“一件事”和人的“思想品質”的關係:人的思想品質往往在所做工的事中表現出來。告訴學生可以選擇一件事來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質。例文《儲蓄罐空了》點明瞭文章的內容,如果按題目點明中心思想的要求,題目《儲蓄罐空了》

可以改爲《一個尊敬長輩的人》。當然,學生也可以以具體事情爲題完成本次習作。

二、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用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質。

2學習例文,感受《儲蓄罐空了》一文中蕾蕾孝敬長輩的思想感情,進一步理解思想品質和所做事情的關係。

三、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人物思想品質與所做事情的關係,學會透過一件事反映照人物的思想品質。

教學難點:對所寫人物有比較深刻的認識,能準確選擇一件事,比較具體地表現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品質。

四、 教學準備:

讓學生在自己熟的人中選一個較有特點的人物,想一想他們的主要特點是什麼?你是透過哪件事感受到的?

五、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內容和寫作方法。

2學習例文,感受主人公蕾蕾孝敬長輩的思想品質,理解人物思想感情與所做事情之間的關係,選好材料開始作文

(二)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明確本次習作任務。

2、指導學習課文,明確本次作文的要求、內容和寫作方法。

(1) 帶着問題讀課文,說說本次習作訓練的內容和要求。

半命題作文,寫一個人。一個怎樣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

(2) 閱讀“習作提示”部分,說說我們可以怎樣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質特點。

(3) 閱讀例文《儲蓄罐空了》,思考:文章寫誰?儲蓄罐爲什麼會空的?這件事說明什麼?

(4) 填空:《儲蓄罐空了》這篇文章寫()爲了(),把自己節省了來的七()。這件事寫出了她是一個()的人。因此,《儲蓄罐空了》這個題目可以改成了《一個的人》。

3、回憶本冊學過的課文,哪此課文是透過事情寫人物的思想品質的?其中哪些課文是透過一件事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質的?反映了他們什麼品質特點?是透過什麼事情來表現的?

4、確定本次習作自己要寫的人及人物品質,選擇好一件事。

(1) 交流各自要寫的人,他們的特點,並說說準備透過哪件事來表現。師生共同評議所選的事,與要反映的人物品質是否相符?

(2) 讀習作提示最後一段,劃出句子:“注意選擇好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一件事,並且把事情寫完整,寫具體。”想一想,我們怎們選擇好一件事例呢?

① 選擇的事例最能反映這個人的思想品質。如《晏子使楚》……

② 選擇的事例經過部分比較具體(比較容易寫具體)。如《月光曲》……

③ 在事情的經過部分,人物的言行比較具體。本冊第三單元習作已經提出將人物的言行寫具體的要求。如《憶鐵人》《“私塾先生”》

(3) 討論:把一件事寫清楚要注意什麼?

① 交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② 注意把經過部分寫具體。

5、學生根據要寫的人物的特點把題目補充完整。《一個的人》。然後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列提綱,開始作文。教師巡迴視察,瞭解學生習作情況,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6、講評部分學生作文,具體指導透過寫一件事,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質。

第2課時

(一) 教學過程

1、學生繼續作文,教師巡視瞭解學生習作情況。

2、指名幾位學生讀讀自己作文中記敘具體、最能反映人物某一思想品質的部分。師生共同評議。

3、教師選擇讀敘不夠具體,或所記事例不能有效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片斷,師生共同評改,並提出改進意見。

4、學生修改,完成習作。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六年制語文十冊閱讀課文《火燒雲》,寫得生動活潑,刻畫景物惟妙惟肖。除了作者仔細觀察外,無疑得益於獨到的寫作方法。

一、着力鋪墊;巧設懸念

文章開篇說“火燒雲上來了”,但緊接着作者並沒有寫火燒雲,而是描繪霞光。文中用了五個“……變……”的排比句,以及“……照得……”和“……是……”的句子,着力渲染霞光照得人和動物改變了本色,大地萬物紅彤彤、金燦燦的。這霞光從何而來?原來“火燒雲上來了”。這就從側面爲火燒雲的露面作了鋪墊、強烈渲染,起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教學這一段時,可採取如下步驟:

1.課文中是寫什麼時候的火燒雲?

2.文章開篇就點題寫道“火燒雲上來了,但緊接着寫的什麼?(讀讀、劃劃)

3.爲什麼不直接寫火燒雲,而要“節外生枝”地去寫霞光呢?這樣寫有什麼作用?(想想、議議)首先提出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慾,再透過讀、劃、思議學習,印象會更深刻。

二、寫變無“變”,無“變”顯變;動中見靜,動靜結合

第三自然段寫火燒雲顏色絢麗多彩、千變萬化,文中卻不用一個“變”字,以四個“一會兒”構成的排比句式,把火燒雲的色彩變化一一描繪出來,景色醉人,氣勢壯觀。用“一會兒”既突出變化之快,又暗示色彩繁多。四個“半”字象四支彩筆將“紫”與“黃”、“灰”與“百合色”均勻揉和爲一體,這不僅讓我們領會到色彩的層次美,而且能領略到色彩調配的和諧美。最後一句用了兩個“……也……”的句式說明還有無數奇妙多變的色彩。可見作者運用語言之精妙,教學時要讓學生抓住具體詞句去品讀體會。

課文四——七自然段寫火燒雲的形狀千姿百態、變幻莫測,卻也沒有一個“變”字。文中用了三個借喻句,將火燒雲如馬如狗如獅的形態,生動逼真地表現出來了。“一會兒……模糊了”、“忽然……不見了”、“接着……看不到了”這些詞句顯示了“馬”、“狗”、“獅”來無影、去無蹤,變幻莫測的特點;還有“正在……就……”、“跪着”、“跑着跑着”、“蹲着”等詞句清楚地表達出火燒雲在動中變、在變中動的特點。

作者在對火燒雲的動態描寫中,也進行了靜態刻畫。如“一會兒,天空出現了一匹馬……”,“馬是跪着的……”前者描寫動態,後者刻畫靜態。“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句中“兩三秒鐘”顯示變化之快,但前加“過了”一詞,又說明“跑馬”一動不動。這些動態和靜態描寫,把火燒雲的形狀多姿和變化萬端刻畫得入神,讀者能在紛至沓來、瞬間萬變的形態中,獲得清晰、真切、印象深刻的造型,不致於眼花繚亂、不可捉摸,強化了火燒雲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增強了文章表現力和感染力。

教學這一部分時,可採取以下步驟:

1.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有哪些變化?課文中是從哪兩方面來寫火燒雲的變化的?

2.重點寫了火燒雲的什麼變化?(形狀)

3.火燒雲的色彩有什麼變化?

4.火燒雲的形狀有什麼變化?雲狀變化按什麼順序寫的?(一匹馬→一條大狗→一頭大獅子→什麼也不像)

5.說說哪些是火燒雲的靜態描寫?哪些是火燒雲的動態描寫?重點分析火燒雲形狀變化裏的動態靜態描寫,體會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相結合的作用。

三、結篇自然,耐人尋味

“一會兒工夫,火燒雲下去了。”結句嘎然而止,餘音縈繞,既照應了課題和篇首,又點明該文是剎那間的實錄,同時顯示了火燒雲變化之神速。末段的兩個“象……”和“什麼也……”的排比句,留下了似是而非,若有若無,虛實相兼的感覺;擬人句“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很有情趣,尤其是“偏偏”一詞,突出了火燒雲似乎故意逗弄孩子,也表達出孩子懊惱悔恨未曾看清的心情和依依不捨、迷戀嚮往的感情。爲了解除孩子這種懊悔的心情,教學時可讓學生合攏課文,想象回憶火燒雲的景象,以引起強烈的心理共鳴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讓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臺)

教學目標

1.演一演課本劇,學習課文生動的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

2.進一步學習、瞭解名著,激發學生熱愛讀名著的、興趣。

3.熱愛文學,特別是中國古典文學。

教學過程

一、交流

1.你喜歡本組的哪一篇課文或者課文中的哪一個片段。

2.小組商量,要演一部課本劇,你們小組選擇哪一篇課文或者哪一個片段。

二、出謀劃策,設計劇本

1.所選的課文或片段中,有哪些人物?

2.怎樣把敘述語言改變成人物的對話?

3.表演時可以加上哪些表情或動作?

4.需要設計怎樣的服裝、道具、背景音樂等?

5.怎樣上下場?

三、編寫劇本,照本排練

1.選出代表編寫劇本,劃定角色。

2.排練

3.請同學、老師、家長等提出意見,選擇性修改。

四、班級演出

1.班級表演,評出獎項若干(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劇本獎、最佳音樂獎……)

第二課時(習作縮寫訓練)

寫作要求

把《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魚鉤》這兩篇課文進行縮寫。要求內容要完整,重點要突出,語言要簡練。字數不要超過四百字。

寫作指導

1.仔細閱讀原文,想想文章的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把最能表達文章中心的內容篩選出來,進行縮寫,重要的內容可以多說,次要的內容要一筆帶過。

3.語句要通順,上下文之間要有一定的聯繫。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明要求。

1.今天我們進行一次縮寫作文的練習,請同學閱讀習作要求。

2.指名說一說縮寫的要求。

①內容要完整,重點要突出。

②語言要簡練。

二、指導方法。

怎樣縮寫呢?討論後板書:

三、讀例文,對比了解縮寫的特點。

1.讀《景陽岡》原文。

2.讀縮寫後的《景陽岡》,對比縮寫後的文章有什麼區別。

四、讀課文,分主次。

1.《草船借箭》和《金色的魚鉤》這兩課哪些是主要內容?哪些是次要內容?讀課文,然後說一說。

2.討論:主要內容。

次要內容:其他介紹

五、嘗試縮寫幾個自然段。

1.如縮寫第一自然段。

①把重點內容畫上線。

②概括練習。

2.試着縮寫第二自然段。縮寫後評議。

3.有的自然段內容可完全捨去。

六、嘗試縮寫全文,不要超過400字。

七、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