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8篇

爲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8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授課內容: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模組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

《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 學情分析:學生透過第一單元的學習,對消費的內容有了初步瞭解,爲什麼要大

力發展生產力這個問題在初三也接觸過。但他們對生產和消費的辯證關係,如何

發展生產力等問題,瞭解的並不深入。

課 型:講授新課 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 合作探究法 啓發式教學法

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課標依據:理解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第5頁

教學目標及確立依據: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根據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高

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① 知識目標:理解生產與消費之間的辯證關係;理解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

因、意義與措施;運用生產與消費的關係,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相關經濟現象。

【課標依據】理解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第5頁

②能力目標:本框重點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材料分析能力、辯證地看待事

物之間關係的思維方式和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課標依據】培養爲未來生活而自主學習、選擇、探索的能力。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第6頁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透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發展生產的重要意義,進而深刻理解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的基本路線。

【課標依據】關注社會發展,增強社會責任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關心祖國命運,樹立爲實現祖國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偉大志向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第6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確立理由:學生只有正確把握這對關係,才能深刻理解我國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爲什麼是發展生產力、我們爲什麼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等基本問題。

重點2: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確立理由:讓學生了解這一知識,有利於他們瞭解國情,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增強愛國情感及民族責任感。

難點:生產與消費的關係

確立理由:生產與消費的概念比較抽象,對其關係不易理解。

關於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將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具體說明。

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性與主動性,老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緊密聯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實際,與時俱進充實教學內容,強調課堂的實踐性與開放性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行爲、表現,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民主的課堂中,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和發展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知識能力目標:

1、會認19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能聯繫上下理解“氣惱”、“譏笑”“畸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多讀多想,讀懂課文內容。

4、瞭解課文中人物的外貌有什麼不同。

人文目標:

學會關愛他人,要有愛心。

重點、難點:體會老師對我的愛和這八個字給我產生的深刻影響。

 教學準備:觀察身邊有困難或需要幫助的人的生活。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的周圍,有不少殘疾人,你注意過他們嗎?你瞭解他們嗎?你幫助過他們嗎?

(學生自由談)教師總結後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一位殘疾人,來感受一下她的內心世界,體會師生之間的美好的感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結合上下文理解以下詞語:氣惱 裂脣、 畸形 傾斜 溫馨 撫慰等。

2、解決下列問題:

(1)“難忘的八個字”是哪八個字?

(2)爲什麼這八個字讓“我”難忘?

三、檢查讀書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練讀。

(2)分自然段讀課文。

(3)再讀課文,思考:你讀明白了什麼?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交流,互相釋疑。

四、重點引導理解:

描寫“我”和“倫納德”夫人相貌的語句。

(引導學生體會倫納德夫人的美麗和因我的相貌而自卑的心理)讀一讀,說說你感受到什麼?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a) 指導書寫個別生字如:

“齡 試 幼 鼻 摔 ”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書寫。

 三、佈置作業 :

1、感情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第一課時的學習情況:

1、學生朗讀課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二、精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在初讀的基礎上,回答下面的問題:

1、討論:你怎樣看待“我”對同學撒謊和耳語測試時作弊?

可小組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引導學生明白,我撒謊並非品質問題,而是爲了維護自尊)

2、找出課文中體現“我”自卑的語句,談自己的理解,並透過感情朗讀表達出“我”的感受。

“我氣惱,我…… 說起話來還結巴”

“我覺得這樣說……甚至沒有人喜歡我”

“可我先天失聰……同學們回更加嘲笑我”

(練讀是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由相貌引起的自卑,體會“我”的心情)

3、討論:試想當有人對你說“我希望你是我女兒”時,你有什麼感受?爲什麼“我”聽到是反應這麼強烈?這麼難忘。

4、引導學生體會出我的感受強烈的原因:即老師的愛的強大力量。

5、弄懂爲什麼“我”覺得這八個字像一束溫暖的陽光,改變“我”人生的看法。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從中體會描寫“我”自卑、喜愛、激動等感受的句子。

三、拓展活動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或收穫。

 四、佈置作業 :

抄寫本課的詞語。

再讀課文,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4、難忘的八個字

相貌醜自卑-——“我希望你是我女兒

改變我對人生的看法。

教後小結:

“你喜歡這位老師嗎?”一個問題拋出去,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喜歡!”爲什麼?“因爲她有愛心!”

那麼,你喜歡你的老師嗎?學生的聲音弱下去。難道你們的老師沒有愛心嗎?“不是。有的老師雖然對我們也很好,但是我們感受不到溫暖陽光的感覺。”是呀!我們都愛孩子,這就如泉水,孩子們需要的是滋潤,而不是澆灌。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概括大意的能力,比較獲取資訊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自學、討論、總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父母矛盾與愛的情感。

體諒、諒解。

教學重點:

比較三次調換,從中分析總結父母的心裏究竟怎麼想。

教學難點:理解父母出發點,和矛盾的愛子之心。

教學創意:三次調換全方位比較,比較中突出人物心理。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你瞭解自己的父母嗎?父母的心你明白嗎?今天川端康成將我們展示這樣一對父母的故事。

二、自學課文,完成如下要求:

1、默讀、朗讀結合,瞭解大意,掃清字詞障礙。

2、快速默讀課文,請概括敘述本文大意。

3、精讀課文,回答:

本文一共寫了幾次換孩子過程,每次理由是什麼?

分別在什麼時間,財主夫人有什麼態度變化?這對夫婦當時各是什麼表情?

4、你認爲他要孩子、換孩子理由充分嗎?如果是你,會同意嗎?

5、既然要孩子,爲什麼當初要把孩子給出去?既然給出去,那麼爲什麼結果又把孩子都要回來?

三、自學過程:

1、自己讀書,在書中找出答案。

2、小組交流,合作寫出答案。

3、全班交流,明確答案,理解主題。

四、探究、明確;

本文透過一對窮夫妻最終拒絕優越的條件,不願把自己的任何一個孩子給富人的故事,表現了天下父母對自己子女一顆崇高的愛心。

全文主要寫三次調換

時間人物順序表情理由財主夫人態度

當天傍晚夫妻二人長子眼含熱淚難割難捨貧窮付錢

第二天早上父親二子無精打采接班人次序高高興興答應

第二天傍晚妻子女兒不好意思婆婆太大了有些不高興無可奈何

第三天上午夫妻二人全要回痛苦太小冷酷悲傷、落淚(感動)

幾次調換孩子兩人表情各不相同,理由也不同,但是這些理由只要一個出發點,那就是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儘管家境貧窮,但孩子畢竟是父母的心頭肉。因此無論失去哪一個孩子,父母的心都會很痛苦,因此儘管理由不夠充分,甚至前後矛盾,但他們還是想要回孩子,但每一次都找藉口掩蓋其事實意圖,直到最後纔不得不說出實話。父母三番兩次反悔,似乎是很不誠實,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表現出他們對子女無私的愛。

把孩子給出去,是現實所迫,富人家條件好,對孩子有好處,也會減輕家裏負擔,理智告訴他們可以這麼做。

但是這種理智無論如何都經不起時間情感折磨,骨肉分離,理性決策經不起感情考驗。愛子之心使他們實在難以割捨任何一個孩子,不得已,她們又向她要回孩子。

我們發現,無論是給還是討還孩子,都是因爲父母之愛心在支援他們。父母的心就是這麼矛盾,他們在愛中掙扎。

總結:人們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心如海洋般廣闊。父母心時時刻刻系在子女身上,又希望孩子有優越生活條件,又無法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擔心給孩子帶來痛苦、傷害。所以同學們一定體諒這矛盾的父母心,偉大父母心。

五、擴展延伸

1、如果你是這對父母,你會怎麼做,並說明理由。

2、結合你的實際生活,並進行比較,談談你對父母心的理解。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透過教學,使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操作、驗證、交流和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探索並掌握圓柱的體積公式,初步學會應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並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概念、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和運用圓柱體積計算公式進行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

教學準備:

1、用於演示把圓柱體積轉化成長方體體積的教具。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揭示課題

談話:前幾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圓柱體,學會了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和表面積,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圓柱的體積。同學們回憶一下,什麼叫體積?(指名回答,生: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體積。)我們學會計算哪些立體圖形的體積呢?(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演示課件。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1、呈現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直觀圖。

2、揭題:老師爲大家準備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其中我們學過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大家想不想知道圓柱體的體積計算方法?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3、教師: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圓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呢?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匯出來的?(學生:把一個圓,平均分成若干個扇形,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於圓的半徑。)根據學生的敘述,教師課件演示。

二、自主探究,精講點撥

1、教師:那麼今天我們要研究的圓柱的體積,能不能也像剛纔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一樣,轉化成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推匯出計算圓柱體積的公式呢?

2、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教師:同學們自己先在小組裏討論一下

(1)你準備把圓柱體轉化成什麼立體圖形?

(2)你是怎樣轉化成這個立體圖形的?

(3)轉化以後的立體圖形和圓柱體之間有什麼關係?

3、推導圓柱體積公式。

學生交流,教師動畫演示。

(1)把圓柱體轉化成長方體。

(2)怎樣轉化成長方體呢?(指名敘述:把圓柱體底面分成平均分成若干個扇形(例如分成16份),然後把圓柱切開,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你會操作嗎?(學生演示教具)

(3)教師說明:底面扇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長方體。

(4)教師:這個長方體與圓柱體比較一下,什麼變了?什麼沒變?(生:形狀變了,體積大小沒變。)

(5)推導圓柱體積公式。

討論:切拼成的長方體與圓柱體有什麼關係?(學生回答:切拼成的長方體的體積相當於圓柱的體積,長方體的底面積相當於圓柱體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相當於圓柱體的高。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演示課件。)

教師: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用字母公式,怎樣表示?板書:

圓柱的體積 = 底面積×高

V = S h

三、運用公示,解決問題

教師:根據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如果要求圓柱的體積,你必須知道哪些條件就可以求?

①知道圓柱的底面積和高,可以求圓柱的體積。

練習七的第1題:填表。

②知道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可以求圓柱的體積。

試一試。

③知道圓柱的底面積直徑和高,可以求圓柱的體積。

練一練的第1題:計算下面各圓柱的體積。

④知道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可以求圓柱的體積。

一根圓柱形零件,底面周長是12.56釐米,長是10釐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四、遷移應用,質疑反饋。

1、判斷正誤,對的畫“√”,錯誤的畫“×”。

2、計算下面各圓柱的體積。

3、智慧屋:已知一個圓柱的側面積爲37.68平方釐米,底面半徑爲3釐米,求這個圓柱的體積。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運用轉化的方法推匯出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並且能夠運用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今後的學習中,特別提醒大家一定正確計算出圓柱的體積,並且能靈活運用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六、作業佈置:

完成作業紙上的習題

教學反思

本節可的教學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的《圓柱的體積》,以前教學此內容時,直接告訴學生: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用字母表示公式:V=Sh,讓學生套公式練習;我教此內容時,不按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採用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在實踐中體驗,從而獲得知識。對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學生學到了有價值的知識。

學生透過實踐、探索、發現,得到的知識是“活”的,這樣的知識對學生自身智力和創造力發展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師告訴的,而是、學生在自己艱苦的學習中發現並從學生的口裏說出來的這樣的知識具有個人意義,理解更深刻。

二、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方法。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強調讓學生透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學生動手實踐、觀察得出結論的過程,就是科學研究的過程。

三、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傳統的教學只關注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學生的學習只是被動地接受、記憶、模仿,往往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維根本得不到發展。

而這裏創設了豐富的教學情景,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經歷了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過程,發現了教學問題的存在,經歷了知識產生的過程,理解和掌握了數學基本知識,從而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不足之處是:

1、

2、 留給學生自由討論、實踐和思考的時間較少。 教學時教師語言過於平緩,沒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生詞,七年級語文上冊《狼》教學設計。

2.學習記敘的順序和結構。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意思。

教學設想

本文篇幅較短,內容並不難懂,但字詞、句式難點很多,語言障礙較大,故教學時重點應放在字詞句的串講上。但字詞句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語言環境,要從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詞的含義。

本文可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步解決生字生詞,以熟悉課文爲主;第二課時掌握文章的結構形式和思想內容。教學方法仍以學生的活動爲本,教師只能處在引導、點撥的地位。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2.參看註解,理解生字生詞。

3.複述故事大意,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七年級語文上冊《狼》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1.知識匯入。

(1)學習文言文和學習現代文不同的地方有兩點:一點是由於社會生活的變遷,造成內容的差距、認識的困難;一點是由於語言的演變,造成文字的差異、理解的障礙。這兩點又以語言障礙爲主。

(2)文言文的語言障礙主要在詞和句上,有很多詞和句在意義和用法上都和現代文不同,學習時要特別注意這些不同的詞句。

(3)文言文閱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讀。開始時參看註解,會認會讀;然後就要朗讀,讀得琅琅上口、滾瓜爛熟才便於理解。

(4)今天學習課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認識和方法來安排教學活動。

2.關於課文。

這篇課文的有關知識要記住這樣幾點:

①出處。本文節選自《聊齋志異》。

②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自幼勤學、聰敏,但一生考場不利,自學成才,在家鄉設館教書,創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後來彙編成書,就是《聊齋志異》。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1、懂得遇事動腦筋想辦法。

2、學習“取、撥、鉤、浮”等詞,理解組詞:又深又窄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第一冊28---29頁。如有教學掛圖4幅效果更好。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並回答以下問題:草地上,兩個小朋友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會想到什麼辦法取皮球?

2、觀看掛圖,展開以下話題的討論:大家看到皮球掉進了洞裏,心裏會怎麼想?又會怎樣做的?引導幼兒講出關心同伴幫助同伴的想法及做法;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火鉗、鉤子、竹竿等物品。

討論:使用這些工具怎樣取皮球?會出現什麼事情?引導幼兒理解學習詞:取、撥、鉤。組詞:又深又窄。

3、繼續觀察掛圖,引導幼兒繼續思考“取皮球”的辦法,鼓勵幼兒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問題總會解決的。出示手持各種工具的小朋友。①幫助幼兒觀察圖上小朋友手上的各種工具。②請小朋友說說圖上的小朋友用了什麼辦法,怎樣把球從洞裏取出來的。啓發幼兒講出皮球浮出洞時圖片上的人物表情,體驗幫助他人時的快樂心情。

4、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講述掛圖內容。講的時候要注意:

①小朋友在取球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②什麼人用什麼辦法把球從洞裏取出來?

③結果怎樣?要求較爲完整、連貫地講述。在講述過程中,教師繼續幫助幼兒正確使用動詞,操作活動教具。

④教師:剛纔你們幫助圖上小朋友想出了各種取皮球的好辦法,真能幹。但是,如果洞很深,鉗子不夠長,如果用鉤子,鉤子會鉤破皮球,皮球是圓的,不容易取出來。請你們說說哪種方法最好,既簡單又能很快取出皮球?請一名幼兒完整地講述提水取皮球的經過。

5、評價幼兒的表現,鼓勵幼兒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多幫同伴做事情。

取皮球課後反思:

在此次活動中,要培養幼兒質疑精神,提出問題進行實驗驗證.並鼓勵幼兒敢於說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看法.作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教師,首先應該掌握科學正確的原理,其次教師要擯棄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創設寬鬆情境,這是讓孩子在活動中敢於提出問題,敢於發表意見的前提.同時,教師在活動中還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觀察/有意識的提出一些能讓幼兒有不同想法的問題,多提一些類似:誰有不同的想法?誰還來發表自己的意見?鼓勵並引導幼兒積極的思維,這是培養孩子質疑能力的關鍵.

一節語言活動巧妙的與科學實驗相結合.唯一不足的是應多準備一些教具,把幼兒分組作實驗.參與的機會多,他們的印象會更深.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故事。

2、瞭解故事內容,感悟繼母的狠毒、七個小矮人的善良,白雪公主的美麗??

3、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學重點:瞭解故事內容,感悟繼母的狠毒、七個小矮人的善良,白雪公主的美麗。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走進童話。

1、 同學們,你們從出生到現在一定聽過很多故事吧,那童話故事你們愛聽嗎?今天老師就要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選自《格林童話》(出示書),這本書裏的故事原本是德國民間世代流傳下來的,後經格林兩兄弟十幾年的收集整理,成了流傳後世的文學瑰寶。這本書裏故事很多都是在貧窮困苦的人民中流傳的,所以故事中的主人公很多是“弱小者”,他們雖然弱小,但是他們卻比“強大者”精神優越,他們善良,正直,敢於用機智的幽默去和那些“強大者”們較量,而“弱小者”也總是最後的勝利者。想認識他們嗎?看看,她是誰?(教師在黑板上帖上美麗的白雪公主的卡通圖片)

2、 誰願意叫叫她的名字?

3、 知道她爲什麼叫“白雪公主”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知道多少說多少。)

4、 課件出示:

《白雪公主》這本書的精彩封面,旁邊寫着“白雪公主”名字的.由來:從前有一位王后,生了一個女兒,她的面板像雪一樣白,王后就給她取了個漂亮的名字叫白雪公主(學生邊看封面及相關內容,邊聽配樂朗讀介紹。)

5、 喜歡白雪公主嗎?想更多的瞭解她嗎?

二、 走進人物,自讀自悟。

1快快開啟書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吧!讀的時候要把故事讀正確,讀通順。

2、現在,請大家再用心地讀一讀,這一次一邊讀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

或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3、誰願意把你讀懂的告訴大家?

⑴ 四人小組交流。

⑵ 全班交流。

4、.皇后爲什麼要迫害美麗的白雪公主?(因爲她長得太美了。)真的嗎?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在一個冬天,王后正坐在王宮裏爲她的女兒做針線活兒,她擡頭向窗外望去,看到窗外漂飛的雪花,一不留神,針刺進了她的手指,紅紅的鮮血流了出來,有幾滴血滴落在飄進窗子的雪花上。她若有所思地凝視着白雪上的鮮紅血滴,說道:“但願我小女兒的面板像這潔白的雪和鮮紅的血一樣那麼豔麗,那麼嬌嫩,頭髮像這窗子的烏木一般又黑又亮!”她的小女兒漸漸長大了,她的面板真的就像雪一樣的白嫩,又透着血一樣的紅潤,頭髮像烏木一樣的黑亮。所以王后給她取了個名字,叫白雪公主。但白雪公主還沒有長大,她的王后媽媽就死去了。

1師配樂範讀

2看着圖聽了故事,你想說什麼?

3帶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誰來讀一讀這段文字。

4 你還有什麼想問的嗎?

5全班交流,答疑解難。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感悟:白雪公主的美麗與善良;獵人的好心腸;七個小矮人的愛心;王子的真情;皇后的狠毒??。)

6讀讀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的,你覺得最美的,或是你最想推薦給大家的句子,過會兒讀給大家聽。

三、 讀演相映,張揚個性。

1、大家讀了這個故事,你最喜歡誰呢?想不想演一演?那就分小組選擇其中的一段演演吧,老師給大家準備了漂亮的頭飾(展示白雪公主、獵人、王子、七個小矮人、王后、鏡子等各個人物的頭飾),過會兒演給大家看!

2、森林晚會、(小小課本劇)

四、 書籤表意,昇華情感。

1、小朋友們,讀了《白雪公主》。現在,你有什麼心裏話想說嗎?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在這精美的書籤上吧!

2、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書籤,交流評議。

五、 以本爲例,拓展延伸。

小朋友們,其實童話王國裏的朋友可多啦!

瞧,在我們的《格林童話》中,還有勤勞的“灰姑娘”,動人的“睡美人”等(課件出示這兩個故事的封面)。,這些朋友在等着我們呢!大家利用課餘時間,和爸爸媽媽,朋友們一起讀吧,你們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穫!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透過閱讀課文,理解小說深刻的思想內涵,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思想的感染。

2.透過感悟課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領會小說巧妙的藝術手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小說深刻的思想內涵。

2.難點:感悟課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

教學方法:

運用“三段式閱讀法”進行教學,以學生閱讀、交流爲主,分“自讀、共讀、用讀”三步,在邊讀邊議、質疑答疑的過程中,感悟課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理解小說深刻的思想內涵,領會小說巧妙的藝術手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同學們,請想一想,在“最後”一詞後面補充一個詞語,你能想到什麼,能想到多少,說說看。

生1:最後一片樹葉。

生2:最後的晚餐

生3:最後的相遇。

生4:最後的時間。

生5:最後的微笑。

生6:最後的眼淚。

生7:最後的衝刺。

生8:最後一次演講……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老師還想問大家,你們說的“最後……”中的“最後”,它的含義是什麼呢?

生1:最難忘。生2:最珍貴。

生3:有點惋惜。生4:有些遺憾。

生5:有些悲傷。生6:印象最深……

師:太好了!同學們知道的詞語還真不少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到法國阿爾薩斯省的一所小學校,去聆聽最難忘的一堂法語課吧。

二、探究閱讀:(用三段式閱讀法讀評課文)

1.自讀:(要求:拿起筆來,默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把感受深的語句或有疑問的地方劃出來)

[多媒體顯示課文中容易讀錯的字]

思量(liáng)踱(du)步郝叟(s)

字帖(ti)強(qing)迫祈(q)禱

2.共讀:(說明:自讀之後,請學生靜靜地思考1-2分鐘,再開始共讀,分兩步走)

(1)小組交流: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按四人小組交流讀後感受,互相質疑答疑。(教師不可做旁觀者,要參與到學生中,哪裏需要就成爲該小組的成員)

師:同學們,經過你們自己靜靜的默讀以及小組內的討論交流,我想,一定有不少同學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讀完課文後的珍貴感受說給老師和更多的同學聽,或許還有一些沒有解開的疑問困擾着你,那麼,每組選代表發言或是毛遂自薦都可以。

生1:我們小組覺得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師:說說看,是怎樣的感人故事?

生1:普法戰爭期間,已經被普魯士兵佔領的法國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鎮,接到不準再教法語的通知後,當地的人們懷着沉痛和悲憤的心情,聚集在一所小學校上最後一堂法語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