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8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8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這篇課一齊一篇略讀課文。爲體現快樂讀書屋引導學生快樂讀書,培養興趣/開闊視野/增加積累/提高文素養的特點,在教學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中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體會和感悟醜小鴨不怕困難、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明白外表的醜陋並不是真正的醜陋,只要有一顆追求美好的心靈就是真正的美。

3、 認識本課要求認識的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透過充分地讀書,體會醜小鴨受欺負時心情和他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 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願意聽故事嗎?老師今天就給大家講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與你們的年齡相仿。但與你們不同的是,他有一個悲慘苦難的童年。在一百多年前的丹麥,有這樣一個小男孩兒,他出生在一個窮苦的鞋匠家裏,在他很小的時候家裏唯一能維持生計的爸爸就去世了,後來媽媽又改嫁了,繼父特別討厭他,經常打他罵他。就這樣過了一年又一年。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這是他變命運的希望。14歲的時候他想當一名演員,可是走了好多家劇院,卻沒有一家劇院願意讓一個窮孩子登能表演。後來被一位窮人出身的歌唱家收留了,並教他唱歌。可是有一次他得了重感冒,嗓子被燒壞了,再也不能唱歌了。命運總是這樣作弄他,但是他並沒有被困難嚇倒,開始嘗試童話創作最終靠着堅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奮鬥,成爲世界上著名的童話大師。他把自已對生活的體驗,透過童話表達出來,他就是十九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大師(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安徒生。在我們的快樂讀書屋九里面,就有一篇根據他的作品《醜小鴨》改編的課文,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讀文前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文前提示:你想知道醜小鴨有什麼樣的變化嗎?這篇文章會告訴你。

2、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一遍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藉助拼音多讀幾遍,也可以請教同桌或老師。

3、 再讀課文,思考:這篇童話主要寫了誰的一件什麼事呢?

三、 深讀課文,感悟內容

1、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文前提示的問題:醜小鴨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2、 學生交流,理解醜小鴨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是從什麼地方感受到這個變化的。

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反覆讀書:

(1)由學生找出描寫醜小鴨醜的語句,引導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醜小鴨醜的樣子。

(2)學生找出描寫變成白天鵝後美麗的語句,引導學生讀第七自然段,讀出白天鵝的美。

(3)以指名讀、齊讀、比賽讀等形式讀出醜小鴨前後的變化,在語感上形成對比,體會醜小鴨變化前後的心情。

3、醜小鴨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真讓人爲她高興。醜小鴨是怎樣變成美麗的白天鵝的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找找。(學生讀課文的3――6自然段,思考)

4、引導學生交流讀書收穫,感受醜小鴨發生變化的經過,體會醜小鴨當時的心情,教師藉機引導學生感受醜小鴨的遭遇。(中間穿插朗讀訓練和朗讀指導)

5、迴歸整體,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從整體上深入感悟醜小鴨變化前後的心情。

6、引導學生談談讀了這篇童話故事有什麼感想,明白了什麼道理。

7、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8、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後,欺負過它的那些人見到它會說些什麼?醜小鴨又會對那些人說些什麼?醜小鴨見到救過它的農夫又會說些什麼呢?請同學們續編故事。

四、小結

醜小鴨歷經了風風雨雨,終於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多不容易呀!你感覺這隻醜小鴨的經歷和誰有點像呀?(安徒生)是呀,其實醜小鴨的經歷就是安徒生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安徒生和醜小鴨有一樣的經歷,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不知受了多少欺侮、嘲笑、挫折。但是他們沒有消沉,沒有自暴自棄,而堅強地挺立着,並且幸福地成長起來。一個成了人人喜歡的白天鵝,一個成了世界著名的童話大師。

五、檢查學和認字情況

1、每個同學都認真地讀讀文後生字,看看你都認識嗎?

2、小組合作,互讀互聽,鞏固識字。

3、採取指名讀、齊讀等形式用字卡檢查識字情況。

六、超越文字,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安徒生撰寫的部分童話故事。

2、學生交流自己讀過哪些童話故事。

3、開啟《閱讀》書,閱讀《老鼠的好主意》一文,讀後回答文後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設計思路】

《人生》是丹麥文學批評家勃蘭兌斯的散文。它以“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和“工場”爲喻,從不同的角度、視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況,表達了作者對人的生命本質和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刻理解,表達了他對生命珍愛的情感以及讓一生過得更有意義的信念和志向。文章夾敘夾議,寓深刻的哲理於一系列形象中,寫得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給人以啓迪鼓舞。

教學本文,應引導學生概述四個場面,分析三大人羣的特點;探究主旨,明白作者的創作意圖;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激發寫作熱情。另外還應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思考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

課堂教學應採用品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延伸拓展法等教學方法,注重深入探究,學以致用,除了進行必要的語文基本訓練以外,還要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瞻望、攫取、增益、臆測、饋贈、樂此不疲”等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⑵認識勃蘭兌斯及其創作成就。

 2、能力目標:

⑴概述四個場面,三大人羣,培養概括提煉,分析歸納的能力。

⑵學習通篇爲喻,進行說理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

⑶寫一段比喻性文字,訓練文字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思考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

【教學重點】

1、分析概括四個場面,三大人羣,體驗揣摩人生意義。

2、學習虛擬情景,進行說理的寫法,深入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難點】

1、揣摩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生命珍愛的情感,及讓一生過得有意義的信念和志向。

2、延伸拓展,學以致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

【教學方法】

1、品讀法。

2、討論點撥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思路,探明主旨;深入研討,問題探究:延伸拓展,學以致用。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滄海橫流,名垂青史。古往今來。許多大師用他們的生命和智慧詮釋着人生。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恥。”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薩拉說;“生命是一條美麗而曲折的幽徑。”勃蘭兌斯把人生比作高塔。我們該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峯呢?

勃蘭兌斯的《人生》或許能給我們答案。

二、資料助讀

勃蘭兌斯,丹麥文學批評家,文學史家。出生於猶太血統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學攻讀法律、哲學、美學,受黑格爾影響較深。大學畢業後,到歐洲各地旅行,在法國結識了泰納。1871年回國在哥本哈根大學任教,講授《十九世紀文學主流》,評論了拿破崙稱帝前後到1848年法、德、英6個主要文學流派的作家。鉅著基本上運用泰納的種族、環境、時代三因素決定論來研究文學發展史,同時也注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狀態。1890年出版,轟動了丹麥思想界,也受到教會的猛烈攻擊。重要著作還有1888年發表的《波蘭印象記》和《俄國印象記》等。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瞻(zhān)望:往遠處看,往將來看。

攫(jué)取:掠奪。

臆(yì)測:主觀的推測。

饋(kuì)贈:贈送。

樂此不疲:因喜歡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2、學生交流初讀文章的感受。

生1:作者能把“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和“工場”四個毫不相干的事物連綴成文,並和“人生”聯繫起來,這是我不曾想到的。

生2:有些語句比較深奧,我不太能讀懂。

生3:全篇都在探討人生問題,使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生4:文章寫了一幅人生的總體畫面和三種人的活動景象,我覺得還應該有更多的場面和更多人的形象。

……

教師總結:看來,中外語言表述的差異給我們的閱讀造成了一定障礙,不過只要我們整體感知,深入探究,是不難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的。

四、理清思路,探明主旨

1、提問: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你認爲這樣的比喻恰當嗎?爲什麼?

生1:我覺得非常恰當。人從誕生之日起,便開始了成長奮鬥的歷程。每前進一步,就好像爬上了一個臺階,我現在正在攀登這座高塔的階梯。

生2:我同意這種觀點。我們在攀登最初幾級階梯時,是比較輕鬆快樂的。但越往上,攀登的難度就會越大,或是體力不支或意志不堅定使然。所以“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生3:我覺得人生就如同爬山,“無限風光在險峯”,高塔的頂端肯定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生4:把人生比作高塔,這個比喻一般,還有許多別出心裁的比喻,比如冰心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樹,就很新穎。

……

教師小結:文學欣賞從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大家對生活的親身體驗和感悟,會對人生作出不同的詮釋。

2、歸納概括描述的四個場面。

教師把學生分爲四個組,每個組負責概述一個場面,由小組代表發言。

第一小組:第一個場面是描述人類攀登高塔的情景。人的生命歷程有攀登就必然有摔落,這是對立統一的。但最初的攀登是年輕時的生活經歷,心理感受是新鮮,帶着留戀,帶着對未來的希望;再後來攀登就艱難許多,缺乏新鮮感,不再留戀什麼。

第二小組:第二個場面描述深入挖掘,探尋地下坑道的情景。他們渴望去探索許多世紀以來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在尋找坑道深處埋藏的礦物,並樂此不疲,非常快樂。

第三小組:第三個場面描述一些人在廣闊的領域開拓進取,開疆闢土,征服人羣的情景。主要運用簡練的筆法,描寫他們的性格和情態,辛勞和勇敢。

第四小組:第四個場面描述一些人在工場勞作的情景。他們的工作是那樣瑣碎、微小,但他們是那樣專心、細緻、勤奮,工場不大.但生活的空間很大。

教師小結:作者描寫了人類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及幾種人在各種不同領域中奮鬥、勞作的場景。這樣看來,作者把“人生”理解爲“奮鬥”和“勞作”。

3、分析三類人的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意念。

學生按剛纔的小組討論交流,不同的是第一小組體會“作者在描述這些人羣時,肯定或讚揚了什麼精神”?教師隨機點撥。

成果展示:

第二小組:挖掘坑道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複雜而簡單。他們有憂傷有快樂,甚至還有幼稚的幻想,就像阿基米德在臨死前那樣提出請求:“不要弄亂我畫的圓圈。”爲了工作,爲了事業而忘卻生命。

我們認爲他們指的是從事研究工作,像阿基米德這樣的科學家、腦力工作者。

第三小組:征服廣闊領域的人,他們有寬闊的視野,豐富的經驗,有徵服欲,愛冒險,愛生命,精力充沛。頭腦活躍,是屬於開拓進取的人。

他們是軍事家、政治家之類的人,像愷撒大帝、秦始皇等。

第四小組:在工場勞作的人,他們雖然工作瑣碎,但持之以恆,或許會成爲熟練的技術工人,或許會成爲大師級別的人。要想成爲後者,除了有天賦的才能以外,還要有刻苦鑽研的精神,超常的忍耐力和辛勤的勞動。

他們指那些發明家、工藝師、設計師之類的人。

第一小組:從他們剛纔的分析概括中,我們感覺到作者肯定對時光珍惜,熱愛生命的人讚揚他們勤於勞作、辛苦探索、勇敢倔強的精神。

教師小結:分析討論至此,我想大家已明白了作者的寫作意念和人生觀,那就是珍愛生命,樹立遠大的志向和堅定的信念,讓生命更有意義,更爲光彩。

五、深入研討,問題探究

1、難句釋疑。

教師提問:剛纔我們整體把握,探明瞭主旨,但有沒有理解得還不透徹的難句。請摘選出來,互相討論交流。

成果展示:

⑴“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難,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區別事物,它們看起來似乎都是相同的。”

生1:意思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越老經歷的事越多,所以見到的各種事物都似曾“相識”。

生2:我不同意作者的觀點。老年人更留戀生命,對生命有更深的感悟,黑格爾說過:“同樣一句話,出自老年人之口要比出自年輕人之口厚重百倍。”

⑵“從精神上來說,他們是停留在同一個地方。”

生:它指人們隨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許多方面會改變。但是性格、志趣、品質之類的東西不會改變。

⑶“那像一隻可愛的手在轉動沙漏計,從而延緩了它的轉動。”“一隻可愛的手”指什麼?沙漏計爲什麼會延緩轉動?

生1:聯繫上下文,“一隻可愛的手”是不是指上文提到的“一切親切的思想”呢?

生2:我覺得它指的是思想饋贈給他的東西。

生3:至於沙漏計延緩轉動,它指的是忘記了時間忘我工作,所以好像延長了。

生4:我認爲它指的是在同一段時間內,自己能做很多事情。而別人只能做一件,收穫甚豐,過得充實,時間彷彿被拉長了。

……

教師小結:這是開放性的問題,看法見解不必拘泥於一致,大家只要能各抒己見,自圓其說就可以了。

2、寫法探究:

提問:作者只虛寫四種場景,三大人羣,便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深刻理解,這叫什麼寫法?

明確:按說還可以描寫更多的人的生活場景。作者只是舉例性作簡單概述,突出這幾種人的特點和優秀品質,表達了他的人生志向。這是以小見大的寫法。即透過個別展現一般,寓深刻的道理於一系列形象之中。

六、延伸拓展,學以致用

1、古往今來,有多少人面對蒼穹,叩問心頭,人生是什麼?這是一個古老而永恆的話題。屈原吟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表明他堅貞的志向,曹操橫槊賦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發其人生苦短的慨嘆。你會對人生髮出怎樣的感慨呢?會把人生比作什麼?請寫一段有深意的文字。

2、成果展示:

對於遠古的人,它是一部撲朔迷離的神話。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皆成滄海桑田,神話註解。

對於政治家,它是一局下不完的棋。雄關危塞,龍樓鳳閣;阿房宮冷,銅雀名荒,古今多少事,都在棋盤中。

對於文學家來說,它是萬宏不息的鴻篇鉅製。楚辭漢賦,關曲曹夢;李杜詩歌,韓柳文章,皆成絕版經典,千古傳唱。

對於農民來說,它是一方凝重的田園。暮雲春樹,滄桑幾度;春耕夏耘,汗滴乾土,贏得稻花飄香,糧粟盈倉。

對於學子,它是一曲寒窗數載,苦讀成名的歌。懸樑刺股,映雪囊螢;鑿壁偷光,程門立雪,換來金榜題名,振國興邦。

七、課堂小結

冰心說,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但不流動的一定會成爲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長成參天大樹,但不生長的種子一定會成爲空殼。活着,是生命的一種形式,珍惜纔是對生命最有價值的修飾,珍惜自己,你就能挾卷滾滾沙石,快樂勇敢地奔流,投進大海溫馨博大的'懷抱;珍惜自己,你就會從地下破土而出,長成一棵小樹,聽到黃鶯的歌唱。人生是寂寞的,猶如寂然無聲的荒野;人生是永恆的,猶如奔流不息的逝水;人生也是輝煌的,如果我們轟轟烈烈地走過一生。讓我們走好每一步!

八、佈置作業

1、續寫第四、五種甚至更多人或更多的場面概括較爲豐富的人生。

2、思考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聖潔、迴盪、滋潤、眷戀、閃閃發光”等“詞語盤點”中列出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優美的語句,說說人類與大自然休慼相關、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課前準備

瞭解家鄉的土地、身邊的資源的狀況。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匯入“神聖”

1、說說在周圍生活中,神聖一般多用來形容什麼?

在印第安人的眼裏,他們生活的地方是神聖的。他們會自豪地告訴每一個光臨那片土地的人──

2、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神聖”

1、土地可以用肥沃、貧瘠來形容,還可以用寬廣來形容,卻很少有人用神聖來讚美。那麼印第安人爲什麼這樣稱呼它呢?讓我們走進這片神聖的土地。

2、介紹文章背景知識。(印第安人首領西雅圖寫給白人領袖的一封信)

3、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多讀幾次,把課文讀通順。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讀給全班同學聽。教師隨機糾正字音。

三、梳理內容,定位“神聖”

1、再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介紹了什麼內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體現了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四、研讀語句,理解“神聖”

1、自由讀文章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這片神聖的土地上呈現怎樣的畫面?

(1)抓住“聖潔”,理解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聖的一片土地,對於我們來說,對於我們這個民族來說,爲什麼就顯得如此珍貴,如此重要?自由讀第3自然段,從字裏行間去感受。

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1)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大地和我們的關係。(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等)

(2)我們和大地上的山巒河流、動物植物共同屬於一個家園。

這片神聖的土地對於我們是如此重要,我們不應該以旁觀者的姿態去面對,而應該用主人的身份去保護這片家園的家園。

五、悟“神聖”,探究段落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珍貴和不可侵犯,那麼怎樣才能儲存這份神聖,留住這片聖潔呢?

自由讀文,找相關語句,在旁邊寫感受和體會。

重點引導理解以下句子:

(1)河水是我們的兄弟,也是你們的兄弟。你們應該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樣,善待我們的河水。

(2)你們要照管好它,使你們也能夠品嚐風經過草地後的甜美味道。

爲什麼說要照管好它?重點理解“空氣與它滋養的生命是一體的,清風給了我們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後一聲嘆息。”(因爲沒有了空氣,或者空氣受到污染,將直接影響到人類的呼吸、生物的生長,影響到生命的存在)

(3)你們一定要照顧好這片土地上的動物。

(4)你們要像我們一樣熱愛它,照管它。爲了子孫後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重點理解“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如果家園受到破壞,我們不能及時補救,那麼對地球的傷害都將演變成對人類自身的傷害。如果家園遭到毀滅,人類又怎能獨自生存)

六、明“神聖”,凝聚情感

因爲我們深愛着這片土地,因此爲了子孫後代,你們需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因爲我們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

重點理解“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

七、讀全文,背誦語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八、巧拓展,提升認識

讀課後“選做題”,根據課前瞭解的情況,寫一寫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設計理念:

語文樂園(七)中字、詞、句的學習內容表現出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緊密結合,對學生來說這樣的內容在理解、運用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我嘗試調整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自主發現,幫助學生理解。鼓勵實踐,靈活運用。力求達到教學的最優化。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含有多音字的詞語,掌握6組多音字。

2、在讀四字詞語的過程中,聯繫生活、學習經驗觀察、發現詞語中的有趣現象,積累詞語,學習運用詞語。

3、透過讀句子,體會關聯詞“不僅……而且……”的並列關係,照樣子仿寫句子,學會用“不僅……而且……”說話。

4、透過讀成語故事,感受成語的蘊意,積累成語。

5、運用平時所積累的知識,對電腦的功能形成較完整、全面的認識,引導學生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去主動地利用電腦進行學習和交流。

6、培養學生善於觀察、體驗生活,敢於想象,大膽創造的品質。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準備:

小黑板、田字格卡、教學掛圖。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我來試試”部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今天,又到了語文樂園的時間,讓我們乘着幸福快車出發吧!

二、詞語之家

1、由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並反饋。

2、說說你有什麼發現?

3、全班齊讀詞語。

4、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多音字?

三、成語之家

1、你們瞧,現在我們來到了語文樂園。這兒有兩扇門,你們想先進到哪兒去看看?

(出現“想”“新”兩字。)

2、這是兩個什麼字,讓我們來讀一讀?(指名認讀兩字)這兩個字裏藏着些什麼呢?想看看嗎?

3、出示想的三個成語。自由讀一讀,並反饋。

4、出示新的三個成語。

①你發現城市有哪些變化?

②這不斷變化更新的生活給了你什麼感受?

(在交流過程中,教師相機出示詞語“日新月異”“萬象更新”“推陳出新”。)

這麼欣欣向榮的景象就在這些詞裏表現出來了。

該怎麼讀好呢?誰來試試?

5、我們看了這麼多,想了這麼多,再來一起讀讀這些詞。記住它們吧! (指讀、帶讀、齊讀、分組讀等形式認讀、記憶。)

四、句子之家

1、(出示掛圖)看看這新式房屋,說說它是什麼樣兒的?(指名回答)

過渡:讀一讀這句話,看看它是怎麼介紹的?

2.(出示例句:它不僅形狀特別,而且功能也很特殊。)

(1)讀一讀句子,你發現這新式房屋有什麼特點?(形狀特別、功能特殊)

(2)再讀一讀句子,句子中除了寫出這兩個特點,你還有什麼發現?

(句子中還用了“不僅……而且……”這兩個詞。)

(3)小結:看來,我們可以用“不僅……而且……”這兩個詞將事物的兩個特點串起來寫成—句話。

3.(出現長江大橋、水果圖片)

(1)說說它們分別都有什麼特點?(學生看圖回答)

(2)你能用上“不僅……而且……”來說說它們的特點嗎?

長江大橋不僅美觀,而且堅固。

蘋果不僅香甜可口,而且營養豐富。

4、想一想你熟悉的事物的特點,還能像這樣來說句子嗎?請你來試試。

(在學生說句子的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正確運用“不僅……而且……”)

5、大家說得很好,請你把自己最欣賞的句子寫下來。寫的時候,請注意字的大小寫均勻。

6、展示學生寫的句子,全班欣賞。

五、故事之家

1、 自由讀故事,讀準字音。

2、 指名讀。並正音。

3、 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探究與發現”和“我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進行“探究與發現”

1、(cAI:樂樂坐在電腦前)同學們,你們看,我們的老朋友樂樂在於什麼呀?聽聽樂樂是怎麼說的。

(CAI:樂樂笑着說:“我正在電腦上畫畫呢!你們利用電腦做過什麼?”)

指名學生交流。

2、你們利用電腦做過這些事情,想對電腦說些什麼呢?樂樂也在誇電腦呢!你們聽。

3、(CAI:樂樂說:“電腦的本領可真大。它能寫字、能畫

畫、能……”)

你還知道電腦有什麼本領呢?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交流。

二、鼓勵創想,完成“我的作品”

1、請你也來發揮你的奇思妙想,說—說你還希望電腦能幹什麼?

2、 請把你的奇思妙想寫在卡片上,注意把句子寫完整。

3、 學生書寫,最後全班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課前交流一下:

孩子們,上課之前我們做一個遊戲,好嗎?待會兒屏幕上會出現三組詞語,老師只讓大家齊讀一遍,看看只讀一遍,聰明的你能一下子記住幾個詞語?(屏幕出示)同學們表現真棒,相信這節課同學們有更精彩的表現!

一、複習引入課題

1、開學初,我們就學習了一首詞,還記得嗎?請大家一起背一遍。

2、今天這節課我們再學習一首張志和寫的詞——《漁歌子》。(板書課題)“漁歌子”是詞牌名,你還知道有哪些詞牌名嗎?

二、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1、請大家開啟書本,翻到110頁。

出示學路指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詞。提示:

仔仔細細讀上四遍,前兩遍要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詞念得字正腔圓;後兩遍要注意把詞讀通順,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2、出示詞語認讀。強調多音字“塞sài”,看插圖理解“箬笠、蓑衣”。

3、詩詞在古時候是用來唱的。讀的時候很注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誰再來念念?讀出它的節奏,讀出它的韻味。

4、教給大家一個聲音清亮的方法:坐正,挺胸,擡頭看前面??再念一遍。

三、理解句意,感受如畫的江南美景

1、張志和不僅是著名的詞人,還是有名的大畫家。他常常把畫畫的技巧融入到寫詞當中,他的好朋友大書法家顏真卿是這樣誇他的,說他的詞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詞。意思就是說,他寫的詞就像一幅畫。默讀這首詞,看看詞中爲我們描畫了哪些景物?拿上筆,做上記號。

2、數數,有多少景物?整首詞27個字就描寫了9種景物,詩詞就是這麼簡潔。正是應爲簡潔,這些景物的顏色呀、姿態呀都沒有寫進去,那請同學們展開想像,說說這些景物是怎樣的?

師先說:怎樣的西塞山?

生:翠綠的西塞山

生:危峯兀立的西塞山

生:陡峭的西塞山

生:山清水秀的西塞山

師:怎樣的桃花?

生:粉紅的桃花

生:多姿多彩的桃花

生:奼紫嫣紅的桃花

師:怎樣的斜風?

生:微微的斜風

師:細雨?

生:濛濛的,涼涼的

師:流水、白露、鮭魚?選一個說說?

生:鮮美的鮭魚時快時慢的流水

3、這些景物加了顏色、姿態,生動多了。那能不能把這些顏色、姿態送到這首詞中,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首詞所描寫的景色?

4、在他們兩個的描述中,你覺得這裏的景色怎樣?(美麗如畫)(板書)

5、張志和把江南寫得多美啊!其實不僅張志和寫江南,還有許多寫江南的詩詞。 (課件出示:白居易《憶江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四、入境如情,體悟心情

1、這首詞中,不僅有這些景物,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人,這個人是怎樣的穿着?怎樣的姿態?

生:悠然自得的漁夫

生:漁夫在斜風細雨中遲遲不想回家,好像沉浸在這美麗的意境中

板書:悠然自得 人

2、此時的漁夫心情如何?

生:高興,有鱖魚釣

生:舒暢

生:興奮,他想,今天的晚餐有着落的

生:平和,笑眯眯的。

師是啊,表情都看到了。

完善板書:

美麗如畫 景

悠然自得 人

興奮舒暢 情

3、詞中沒有一個字寫到人物的心情,那你是怎麼感受到的?(句子所描寫的景物中體會到詩人的心情。)

補充另一首詞《天淨沙 秋思》你再看看,這個人的心情如何?是興奮舒暢的嗎? (悲哀、憂愁)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 雖然沒有學過這首詞,但是聰明的孩子,你們能從作者筆下的景物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

你看,張志和筆下的白鷺、桃花、鱖魚、斜風細雨??你們就是從這些景物中窺伺到作者的心情。這首詞,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幅江南春時的美麗景色,還透過景物感受到詩人悠閒自得、興奮舒暢的心情。

再讀讀這首詞,請問,這裏的“歸”指的是回到哪裏?(回到自己的家)

五 深探“不須歸”

1 同學們,讓我們聯繫時代背景去感悟張志和“不須歸”的情懷。

詞人張志和年少得志,曾經是朝廷命官,後來因得罪權貴被貶官,他乾脆辭官不做,隱身於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遊賞爲樂,以釣魚爲趣,自稱"煙波釣徒",過起了天大地大四處是我家的遊歷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

所以這裏的不須歸是指回哪裏?後來朝廷派人找張志和回去做官,張志和說斜風細雨不須歸。這裏的歸又是指回哪裏?

他的大哥張鬆齡擔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寫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勸弟弟回家。(課件出示張鬆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鬆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下面,我來當哥哥,你們當張志和,我們一起來對讀兩首詞。

“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鬆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

生:(齊讀)不須歸。

師:(指生)志和啊,你爲何不歸?

生1:西塞山的風景太美了,我完全沉浸在風景裏,不想回家。

生2:我愛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

生3:春光這麼好,我想多玩會兒。

2 是啊,你們真是張志和的知音。據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每次垂釣,

他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纔會上鉤,沒有魚餌,能釣到魚嗎?師:是啊,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

3 讓我們像張志和那樣,獨坐着,任清風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撲鼻而來,一起

讀——[音樂響起]

4 這首《漁歌子》流傳至今,已上千年。來,讓我們深情地吟誦這首千古絕唱,

讓它在我們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麗自然、醇香久遠的永恆畫卷吧!

6、後來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首詞,裏面有一個句子成爲千古流傳的名句,在大家寫文章的時候常常被用到。你覺得是指哪一句?爲什麼?

:西塞山??因爲景色美麗,一看到美麗的景色,就想起這句詩。

:青箬笠??

7、如果朋友看見我在雨中散步,問我,咦,你怎麼不回家呢?我可以用一句詩回答他——斜風細雨不需歸

如果有一個人遇到了困難,經歷了艱難,他也可以用一句詩安慰自己——斜風細雨不需歸

看來斜鳳細雨不僅指自然界的斜鳳細雨,還可以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教師小結:現在,到底詞會流傳哪一句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首詩還會千古流傳,一定還會流傳下去,從同學們中間流傳下去。最後我們在這首音樂中結束這堂課。

板書:

美麗如畫 景

悠然自得 人

興奮舒暢 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操縱自如、交叉、聳立、橋樑、小艇、威尼斯、靜寂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前四個自然段。

3.透過學習課文內容,瞭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

4.領會抓住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瞭解小艇的特點和它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操縱自如、交叉、聳立、橋樑、小艇、威尼斯、靜寂等詞語。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3.學習課文第二段。

教學過程 :

一、啓發談話,匯入 新課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篇課文,題目叫做《》。(板書:13 )學生齊讀課題。

2.簡介威尼斯。(出示部分彩色幻燈片)。威尼斯在意大利的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這座城市由118個小島組成,連接這118個小島的是117條水道。有401座姿態各異的橋樑,橫跨在117條水道上。威尼斯的市內沒有馬路,沒有汽車和自行車,船是市內惟一的交通工具。

3.針對課題,提出問題。

從題目看,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小艇)。

作者抓住了小艇的哪些特點呢?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有什麼樣的作用呢?這節課我們共同來研究這些問題。

二、佈置預習

1.自學生字新詞。

2.想想威尼斯小艇的樣子,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關係十分密切。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讀字詞。出示寫有6個生字新詞的幻燈片。讓學生自己說說哪些生字容易寫錯。

2.指名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要求:邊聽邊想,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3.指名回答: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

使學生知道,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小艇是什麼樣兒的,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關係密切。

4.根據以上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講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講是什麼樣兒的。

第三段(第四自然段),講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第四段(第五、六自然段),講小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要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還要能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

《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它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記事翔實,內容豐富。作爲史家之絕唱,其記敘事實、刻畫人物、反映社會的功力是值得每一個師法和玩味的。《陳涉世家》抓住陳勝、吳廣的活動爲線索,向我們重現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畫面。作品不僅有起義發起的經過的敘述,更有起義主要領導人對當時形勢的分析和起義前途的規劃,使人讀後對這場聲勢浩大的鬥爭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同時,在整個起義發起的過程中,兩位領導人物又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和各自的個性,是閱讀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要把每一個閱讀者帶入當時的情境,去感受當時的危機、奮起與風雲變幻,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總以文章的情節爲基礎和依託,瞭解梗概,描述箇中場景、人物和細節,表達出自己的愛憎感受。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唯物史觀

閱讀原始典籍,瞭解陳勝吳廣起義發生的原因與經過,樹立學生的唯物歷史觀,學會客觀地看待歷史、評價歷史人物並從中生髮對歷史發展的思考與感悟。

2.緊扣線索、集中敘事的記敘方式

本文以陳勝、吳廣兩個人物的活動爲線索,串起大澤鄉起義的全部過程,在其中還插入了兩個人物對當時形勢以及起義前景的分析。文章不蔓不枝,情節集中,行文清晰明瞭。

3.刻畫人物的方法

文章的核心人物是陳勝,作品用他少年時不同於凡人的鴻鵠壯志來鋪墊壯年的驚天動地的壯舉,用共舉大事的吳廣來襯托他善於審時度勢的政治眼光和善於謀斷的領袖才幹。教學中要抓住這一重點,體會《史記》高超的寫人技巧。

4.閱讀淺易文言文方法

教學中應教會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積累古代詞語,嘗試和練習辨析詞的古今意義的差別,辨析相同詞語在不同語言環境下的不同意義,在把握大體內容的基礎上,對精彩環節和重點內容要能夠複述甚至誦記,以不斷增強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方式

1.多樣化的誦讀

文言文要加強誦讀,在誦讀的基礎上達到理解,但是對誦讀的理解不能過於偏頗和狹窄,而應該透過不同方式來呈現。有對全文的全面朗讀,有對重點內容的重複朗讀,有對關鍵語句的反覆品讀,有拈連相關內容的聯讀,甚至還可以有以文言原文爲表述形式的表演讀,以不同的誦讀方式來實現教學過程的不同目標。

2.比較與辨析

本文文言詞語樸拙,許多詞語字形雖同但是在不同語言環境下表達的意義大不相同,尤其是與現今的意義往往相去甚遠,教學中透過對具體語言環境的把握來捕捉這些詞語的意義差別,辨析漢語在古今發展歷程中詞義發生的變遷。

3.思考和感悟

西人有云讀史使人明智(培根語);國人又說以史爲鏡,可以知得失。陳勝吳廣的鬥爭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它在社會價值觀念上實現的突破是極具顛覆性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閱讀本文,可依據歷史背景,思索歷史發展的規律;可結合作品描述,感受主人公的個性和靈魂;可透析敘事語言,琢磨《史記》特有的史家手筆

教學過程

一、在追憶中復現

以俗語引出古今中外反抗壓迫的例子,匯入陳勝吳廣起義一事,並藉助學生印象簡單回憶這一歷史事件的概貌,爲深入學習做鋪墊

二、在合作中疏通

透過合作討論、交流分享朗讀疑難文言語句,辨析字形相同的文言詞語存在的多種意義,爲深入閱讀課文做進一步鋪墊

三、在審讀中發現

引導和鼓勵學生以發現的眼光來閱讀課文,透過自由式的審讀捕捉文言語句後包含的資訊和思想,對陳勝吳廣共謀大計、鼓動士卒這兩段文字做重點朗讀,引導學生感受人物特點

四、在評價中感悟

引導學生就陳勝人物個性、文章刻畫人物的技巧做歸納性的評價,對前一階段自由式的閱讀予以梳理並把學生的探究慾望引導向課外閱讀

【教學實錄】

一、在追憶中復現

師:有一句老話,不知道你們這個年紀的孩子熟不熟悉,所謂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

生:(齊答,有的笑)反抗。

師:不知道笑的同學是出於什麼原因。可以告訴我嗎?

生:(遲疑後終於開口)平時覺得學習壓力太大了,想發泄一下時就這樣給自己找理由的。

師:(微笑)這個理由也沒錯啊。這句話道出了一個自然規律,壓力過大當然會產生反作用力啊。不過,說出這句哲言的人本意可不在此。有同學能告訴我它本來是說什麼的嗎?

生:聽歷史老師經常講。說的是被壓迫者總是會奮起反抗的,而鬥爭的原因不在別人,就在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

師:這是一位政治家對歷史發展規律的高度總結。大家能舉出你熟悉的歷史事實嗎?

(生舉例,略)

點評由一句歷史規律發散開來,幫助學生積累人文修養,發展發散思維。

師:剛纔大家提到了我國古代陳勝吳廣反抗秦王朝的鬥爭。我們一定對這件歷史史實或多或少有所瞭解。哪一位同學向我們簡單介紹經過。

生:陳勝吳廣被徵發去修長城,結果他們在大澤鄉的時候因爲下起了大雨,道路被阻斷,貽誤了服役報到的期限,按照當時秦朝的法律要被判處誅滅九族(,那時秦朝的法律特別殘酷),於是他們就拼死反抗,起義鬥爭了。

師:這位同學講述的基本上符合史實,不過可不夠繪聲繪色了。這樣聽來,大澤鄉起義好像就是一件很平常容易的事了。(衆笑)不過,還是要感謝他幫助我們重新恢復了對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大致印象。(師正色)大澤鄉起義是在怎樣的背景和環境下發起的?在嚴酷的管制下陳勝吳廣如何能夠發起翻天覆地的壯舉呢?陳勝憑藉什麼成爲我國曆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掌旗人的?讓我們隨着一位二千多年前的偉人的講述,把目光投向那刀光劍影、風雲變幻的歷史深處吧。

點評學生對歷史事件大致內容的回顧,在學習者心底勾勒出學習對象的一個粗略輪廓,爲工筆描繪、審慎修飾打下了基礎。這是學習建構的發端。

二、在合作中疏通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把讀不順的句子勾畫下來,一會大家共同解答。(生自由朗讀)

生:這個句子太長,我總讀不順──今誠以吾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生:應該讀成今/誠以吾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師:爲什麼你讀成這樣的節奏呢?

生:它的意思是指陳勝吳廣把隊伍假稱爲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隊伍,根據大意就可以分出朗讀的節奏了啊。

師:看來這位同學已經掌握了文言文朗讀的一點關鍵竅門啊。朗讀的節奏一定要根據詞句的意義來斷讀。大家一定要掌握這個規律。來,我們試着讀讀這樣一類的長句。

生: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生: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師:不錯,大家都讀得很準確。如果沒有讀不順的句子了的話,請大家分組合作,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共同審聽他的朗讀,看有沒有發生分歧的地方。在聽的過程裏,還要注意把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標記出來,然後提交給小組的同學們,依靠大家的力量來理解。如果在小組內決定不下來的疑惑,一會兒我們全班同學來集中攻關,好嗎?(學生自由組合,朗讀,討論,教師巡迴指導合作學習的進程)

師:大家在小組內有什麼爭論不決的問題嗎?請提出來,讓全班同學也多一次合作探討的機會啊!

生:我們遇到了一個用課本的註釋解釋不通的詞語。第二段中,課本對書的解釋是寫的意思,可是得魚腹中書怎麼也講不通。

生:你們看到的當寫的意思的書字是丹書帛曰裏的書;得魚腹中書裏的書指的是寫的那個東西,或者就叫字條吧。

師:同樣的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裏意思是不一樣的。我看,大家現在就來做一個小比賽吧,大家一起來找找這篇課文裏字形相同但意義不同的字,比較一下他們的意思有什麼不同。看那個組找得多,比較得好。(生合作查找)

(討論交流。如等死,死國可乎和公等遇雨中的等,扶蘇以數諫故和廣故數言欲亡中的數和故有小組將本文中多個之字的意義加以辨析)

師:看來老話說的一點不錯,獨木難成林,只有衆人拾柴才能火焰沖天啊。大家的相互合作使我們每個人的學習收穫十分豐富,學習效率特別的高。這樣人人貢獻一點、人人擁有一片的好方法可要堅持和發揚。

點評本文篇幅長,文字還算淺易,文言詞語分散在文章中各個角落,比較和辨析工作適合採用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實施。以恰當的例子做好合作學習的示範,透過交流共享學習的成果,並對合作學習給予鼓勵,使合作者不斷增強合作意識。

三、在審讀中發現

師:透過剛纔的朗讀和辨析,相信同學們對課文的內容有了一定把握,我們回頭來看看剛纔那位同學的講述有沒有不實之處呢?

生:剛纔他講到大澤鄉起義是爆發在陳勝吳廣被徵發去修長城的途中,其實不是,本文寫道: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事件發生的背景是在被徵發到戍守漁陽的途中。

師:是啊,這個細節有點張冠李戴了。剛纔這位同學讀到一句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就讀出了事件發生之前的背景,你從這句話中還讀出了什麼呢?

生:我還了解到當時的貧富之間的矛盾十分激烈?

師:(饒有興趣)哦?

生:閭左是窮人的代稱,也就是隻有窮人被徵發,富人卻可以免除這樣的苦差。

師:有見地。真是一個深刻的發現。其他同學,你的發現呢?

生:我還注意到這裏好像也交代了陳勝吳廣起義的基本隊伍。也就是說,他們發動起義開始鬥爭時,反抗的力量就是這九百人。

點評做好發現式閱讀的啓發和示範,點燃學生課堂閱讀探究的引線。

師:不錯。就是這九百人卻點燃了顛覆大秦王朝的烈火。三位同學的閱讀是十分有效的,他們的閱讀是在不斷的發現中前進和收穫。讓我們用這樣的方法再來閱讀課文,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生閱讀)

生:我發現陳勝年輕的時候就有超乎常人、不同凡響的志向。他少時與人傭耕,別人嘲笑他不可能富貴時,他就發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心聲。

生:陳勝吳廣之所以走上造反之路的原因是因爲秦朝的統治實在是太殘酷了。課文中寫到: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貽誤期限就要全部斬首,實在是嚴酷。

生:陳勝吳廣選擇反抗的原因我覺得在於死中求生。當時已經貽誤期限,亡亦死,舉大計亦死,不管是逃跑還是起來造反都是死罪一條,而後者還有一線生機。

師:你說的是絕處求生是不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置之死地而後生

生:我覺得當時秦王朝是該滅亡了,因爲它已經失去了民心。陳勝的話中有一句說道: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統治已經引起了天下公憤。

生:我發現陳勝非常有頭腦,他分析當時的情況很準確。而且,他還謀劃起義後打出公子扶蘇、楚將項燕的旗號。這一招十分英明:自己這幫人屬於平平之輩,沒有什麼號召力,而一個公子扶蘇,是大秦皇子,而且百姓多聞其賢,一個是項燕,數有功,愛士卒,這兩個人都是秦王朝的受害者,而且在老百姓中口碑都很好,而老百姓又不知道他們具體的下落,以他們爲旗號來反抗暴秦,老百姓一時候分不清虛實,但卻能夠迅速產生影響,贏得民心。

生:吳廣也很有頭腦,而且有犧牲的精神。在發動起義的時候,他拿自己來使了苦肉計,就故意說要逃跑,導致秦兵毆打自己,這樣就激起了士卒的共同的憤怒。

生:你還漏了一句話──吳廣素愛人,士卒中多爲用者。這說明吳廣很有人緣,也就是說他會團結人。

師:會團結人,這可是一項很重要的才幹啊!大家知道他屬於哪一類人的才幹嗎?

生:領導者、組織者的才幹。

師:(首肯)吳廣是一個有領導和組織才幹的人,那陳勝也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嗎?

生:陳勝一樣有這樣的才幹。文章中寫道:有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能夠對吳廣發號施令,不說明這種才幹嗎?

師:陳勝怎麼能夠對吳廣發號施令的呢?同是共謀大事、並肩戰鬥的兩個人,應該是不分上下的啊?

生:他們商量好了的啊!(衆笑)

師:這個說法恐怕值得推敲。兩個人裏能對另一個人發號施令的人必定有過人之處,否則也難以令人信服。大家再閱讀課文,討論一下,看看有沒有這方面的發現。(生討論)

生:我們討論後覺得陳勝比吳廣更有頭腦。文章中分析當時形勢、提出假稱扶蘇、項燕部隊的是陳勝,這證明他比吳廣更有謀略。

師:果然有眼光。過去,我一直佩服司馬遷文章敘述語言的高明,簡簡單單一句陳勝曰、一句吳廣以爲然就把兩個人的個性差別不露聲色地展現給後人,想不到今天我們的同學們居然能有這樣細緻的領悟,這一點我令我更加佩服。來來,我們接着來談自己閱讀中的發現。

生:我發現當時的人都很愚昧。他們都非常害怕鬼神。看到魚肚子裏的字條後,固以怪之;聽到神廟裏的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就驚恐,還指目陳勝。

生:我從這裏感受到陳勝吳廣兩人的精明。他們要舉大事,但是自己沒什麼影響力,無法讓所有人都信服,只好採用這個辦法透過裝神弄鬼來宣傳自己嘍。不知情的一般人肯定這樣想:從魚肚子裏挖出來字條,怎麼可能?除非是從天而降的天書;神廟裏的喊聲是狐狸精在喊,這簡直是鬼神在傳達的天意。這樣不就把人唬住了嗎?

師:恩!這一招爲起義做好了輿論準備!

生:那我覺得那個卜者也非泛泛之輩,居然教他們卜之鬼!這也應該是一個無比智慧的人,也算一個幕後策劃者。

生:我有點奇怪,爲什麼這個人不去告密呢?

師:問這不正是說明天下苦秦久矣,秦王朝已經失去民心,這個人應該也是希望它的滅亡的吧。

生:剛纔那位同學說吳廣使用苦肉計,這個啓發了我。我看陳勝吳廣還非常懂得兵法,他們在發動起義時使用了一招破釜沉舟。他們殺死了看管他們的將尉,這樣即使有人還想有什麼退路都不可能了。

師:一定要說他們非常懂得兵法,恐怕還是說得有些遠了,還是善於謀略說得準確些。不過破釜沉舟的評價很精彩,我還願意加上一條──攻心爲上。大家看殺死將尉之後他們對羣衆說的那一番話。我們請一位同學模仿當時的樣子來表演朗讀一遍,大家體會體會這些話是不是句句攻心。

(指名學生表演朗讀召令徒屬曰敬受命。)

生:是。聽了這番話,明白反正是死路一條,不如奮起鬥爭還有可能有條活路。

生:不僅可以有活路,說不定還能有榮華富貴大好生活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師:要麼是死,要麼是鬥爭!在這個選擇面前,誰都會不會放棄生的機會,當然會一鼓作氣,同仇敵愾,拼死一搏。也就是這種一鼓作氣,同仇敵愾,拼死一搏的力量勢如破竹地突破了大秦的血腥的統治。

生:我發現

點評在學生探究發現的過程中,教師不是輕鬆了,而是更加緊張。面對學生自由發現得到的各式的答案,學生產生的各樣思考,教師要因勢利導,或點明、或提煉、或矯正、或激發、或推促、或撥轉、而且不能製造學生心理壓力,只有教師真正把自己當作學生先學一步同學,纔可能有這樣的狀態。

四、在評價中感悟

師:同學們,當張開發現的眼睛時,文章就爲大家展開精彩的面目。這麼多的發現幫助我們把陳勝吳廣起義這一歷史事件梳理得清楚明瞭,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了《史記》的風味。陳勝這個人物給你什麼啓發和感受?《史記》在刻畫陳勝這個人物的寫法上有什麼可取之處?你能就這兩個問題中任意一個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嗎?想一想,後面這個問題還可以討論一下。把自己的意見拿出來和大家分享。(生思索,或討論)

生:陳勝是一個富有政治眼光的人物,他能夠判斷和分析形勢,制定行動方針,並大膽地付諸實踐,這種敢想敢幹的精神令我欣賞。

生:陳勝少有壯志,不甘平庸,後來終於成就大事。可見,小時候養成的個性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生:陳勝在殘酷的統治下敢於奮起反抗,這種挑戰命運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生:文章刻畫陳勝採用了襯托的寫法,用吳廣來襯托他,寫出他擁有別人不具備的政治頭腦。

生:《史記》寫人還注意鋪墊──陳勝少年時期擁有鴻鵠之志,後來做處驚天動地的行動,少年時期爲後來做了很好的鋪墊。

師:說實話,僅憑節選的一部分《陳涉世家》就來談陳勝,憑短短四段文章就來論擁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的不朽名著《史記》,實在是有點坐井觀天,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讀完這篇《陳涉世家》,也可以更多地去了解這部被稱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和它背後的故事。

點評結尾處激發學生課外走進《史記》,體現出課堂學習永遠不是語文學習的重點,而應該成爲學生更自由更主動的學習的起點。

【教學反思】

1.小組合作的形式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習慣和方法十分有益。要善於選擇便於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任務,做好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注學習進程,並給予適時的指導,甚至作一位參與者直接介入其間,啓發合作者的思維,矯正合作中的偏差,幫助合作者獲得學習收穫,展示合作成果,這樣,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和習慣就會不斷成長成熟。

2.在自由閱讀中有所思考和發現是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文敘事性強,如果只求把握情節,閱讀就會流於膚淺,古代作品的寫作技法、歷史人物的個性特點、史傳作品的語言味道就不能得到品味。激勵學生從古語樸言中去領悟一些東西,發現一些東西,就能幫助我們不知不覺跨過古今語言的障礙並領會作品深層的東西。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的意思。

3.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4.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的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15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意思;能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教學難點: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2 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二)教學過程

1.啓發談話。

誰還記得《南京長江大橋》這篇課文是怎樣介紹這座大橋的?指名說說南京長江大橋的結構特點。

(南京長江大橋有9個大橋墩,22孔引橋,大橋分兩層。底層是鐵路,鋪雙軌。上層是公路,兩側是人行道。)

這座現代化的橋樑是1968年建成通車的。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介紹我國古代的石橋,名叫趙州橋。

zhàozhōu

板書:趙州橋

2.指導預習。

(1)讀課題。注童讀準zhàozhōu這兩個翹舌音。

(2)輕聲讀課文。拼讀生字音節,聯繫上下文想想新詞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創、固、慧、遣”等字。

3 檢查預習。

(1)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意思。(2)指名回答查字典結果。(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什麼。

4.指導學習第l自然段。

(1)閱讀本單元“學習提示”,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

(2)指名讀第1自然段,教師在圖上指出趙州橋的位置。

(3)課文是圍繞哪個重點詞語來敘述的?(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4)說說“世界聞名”的章思。跟這個重點詞語有關的詞語還有哪些?(“隋朝”“已經有1300多年了”)

小結:以上這些詞語是趙州橋“世界聞名”的原因之一。

5.練習作業。

(1)抄寫生字。重點指導“減、慧”書寫的間架結構。注意“減”字的偏旁是兩點,“慧”字上面部分中間不要加豎。

(2)完成作業本1、2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知道趙州橋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

(二)教學過程

1.複習生字。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3 指導閱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段中的重點詞句是什麼?(“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個創舉。”)

(2)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5句話)第1句寫了什麼? (橋面又長又寬);第1句寫了什麼?(全都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第3句寫什麼?(寫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第4句寫什麼?{這一句揭示了“這種設計”的作用);第5句寫什麼?(點明瞭爲什麼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是一個創舉”)

教師小結:因爲“這種設計”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橋史上從未有過的,所以說它“是一個創舉”。

4.完成作業本第5題。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併成—句話。

3.知道趕州橋世界聞名,它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爲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幹而自豪。

(二)教學過程

1.聽寫生字詞語,寫好後同桌同學互批.有錯誤的進行訂正。

2.讀第3自然段.讓學生劃出這段的重點詞句(“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3句話)第1句寫了什麼,這一句起了什麼作用?(這一句是承上啓下,引出了趙州橋建築的又一特點:美觀)第2、3句寫了什麼?(第2、第3句是以“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來具體說明它的“美觀”)第2句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列舉了一些龍的圖案,具體說明橋的“美觀”。

啓發學生說說這一段是圍繞哪一句話的意思來寫的.怎樣寫出橋的美觀。根據重點詞句讓學生說說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

3.讀第4自然段。

板書:寶貴的歷史遺產

討論:聯繫上面3個自然段,說說什麼地方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的才幹,哪裏告訴我們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設計獨特,堅固、美觀,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建橋年代久遠,至今已有1300多年。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4.重點指導“不但……而且……”關聯詞語的運用。

5.教師.總結:趙州橋不但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而且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6,完成《作業本》3、4、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