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7篇

爲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7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的:

1、透過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迅速發展的當代科技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爲科技事業的發展而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2、瞭解課文中所介紹的幾種奇妙紙的特點和作用。

3、大膽想象一下,你還想造出什麼樣的紙。

 二、教學重點:

從人物的對話中體會不同紙的不同特點和用途。

三、教學難點

理解爲什麼紙奶奶感慨地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比一代有出息。

四、課前準備:

準備課文中介紹的各種紙的實物。

 五、教學課時: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正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紙今年有多大年紀了嗎?(舉一張紙)關於紙的歷史和現在,你們瞭解多少呢?在生活中,人們通常用紙幹什麼?學習了《紙奶奶的生日》一課,我相信大家會有更多的收穫。(板書課題)

讀了課題,同學們想到了什麼?(紙奶奶是誰?紙奶奶有多大?有誰來慶賀?生日熱鬧嗎?)

 (二)初讀課文,完成練習。

出示投影一:

摘錄課文中的詞語:

出示投影二:

摘錄課文中的新詞:。

出示投影三:

課文中講了哪幾種紙?

避水紙

耐熱紙

食用紙

容器紙

防鏽紙

速溶紙

(三)分組學習,合作討論。

1、以組爲單位,用最快的方法完成下列表格。

紙名

特點

作用

避水紙

耐熱紙

食用紙

容器紙

防鏽紙

速溶紙

2、產品展銷會每小組任選一種紙爲參展商品,派一位代表以推銷員的身份介紹該紙品的特點及作用。

如避水紙:我有一身好本領,不怕水來不怕壓;不怕泡來不怕煮,身體結實武藝強。我可以用來做雨衣,做游泳衣,歡迎大家前來選購!

3、想象大比拼你還能發明什麼紙?小組爲單位,進行想象大挑戰。介紹新紙品的特點和作用。

 (四)語感訓練,體會寫法

1、這篇課文采用擬人的方法,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和向人們生動形象地介紹了紙的發展,讓我們對不同紙的作用、特點有了深刻的瞭解。作者的文筆很生動,將不同的紙化作一個個可愛的人物,敘述方法也不斷變化。如在介紹避水紙出場時,作者這樣寫道:避水紙恭恭敬敬地對紙奶奶說------同學們,你們還能從文中找出類似的語句嗎?讀一讀,加以體會。

2、體會帶點詞的準確用法。

我在開水裏煮三天三夜,身體照樣結結實實。

我在開水裏連續煮三天三夜,身體照樣結結實實。

我能經受1000攝氏度的高溫。

我能經受近1000攝氏度的高溫。

3、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五)拓展練習:

1、給造紙廠寫一封信,介紹自己設想中的新產品。

2、爲其中的一種紙寫句廣告詞。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匯入

同學們,今天我爲大家介紹一位詩人,在聽完我的描述後,你們猜猜他是誰。

他,是唐代著名詩人,祖籍隴西成紀,其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稱爲詩仙。代表作有《靜夜思》《望廬山瀑布》《贈汪倫》等。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小學學過李白的哪些詩歌。

學生齊背(到《贈汪倫》提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句話體現出了李白與朋友之間多麼深厚的感情啊)

至真至誠的李白最重友情,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李白,去學習他的一首送別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二、板書課題(別忘作者)

同學們對李白應該比較熟悉了,哪位同學能來介紹一下咱們這位偉大的詩人朋友呢? 一位學生介紹(介紹的好我可以說:非常好,看來你和李白的關係一定很好),再找一位補充。

出示PPT,紅字一定要着重掌握。

過渡:知道了詩人,是學習詩歌的第一步,爲了深入地理解詩歌,我們常常還需要知道當時的寫作背景,這叫知人論世。因爲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是時代和當初特定背景下的產物。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王昌齡是李白的好朋友。開元27年,貶放嶺南。天寶7年,再貶爲龍標尉。李白在楊花落盡、杜鵑聲聲的時節,驚聞好友被貶湖南龍標,龍標在當時還很荒涼,詩人十分擔憂,並深感不平和悲傷,於是他寫下了這首詩贈給他。

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咱們已經知道了,接下來請同學瞭解一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齊讀:學習目標1、2。

學生讀完,提問:同學們還記不記得古詩四步學習法啊?

三、誦詩文

好,同學們的記憶力非常好,我還聽說咱班同學的朗誦功力很厲害,詩爲心聲,哪組同學願意來爲大家展示一下呢?

學生讀之前,提問:同學們,朗讀時要注意什麼?

學生答後,我說:非常好,你們說的都很對,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抑揚頓挫。現在可以開始了,組長起頭。

找兩個小組讀,讀完問:其他同學有沒有建議要向他們提出來?

然後教師評價。

再找兩個人讀,讀完問:其他同學有沒有建議要向他們提出來?

然後教師評價。

最後齊讀。

四、品詩句

過渡: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現在同學們藉助手中的預習資料自學2分鐘,弄清這首詩的意思,然後小組內統一答案,各派一位同學上前將題目和4句詩的翻譯寫到黑板上。其他人背誦詩句和翻譯。

寫完教師挨個小組評價,分四點:1、內容對錯。2、錯別字。3、語病。4、補充內容要加括號。

評完一組,該組起立齊讀詩意。

五、悟詩情

過渡:詩句的意思已經清楚了,下面我開始進入詩的靈魂部分――悟詩情。請同學們依據導學案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讀完,現在開始合作探究。

過程中隨即提出總體要求或加入每組討論。

六、討論完,挨個小組彙報。教師點評

七、現在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首詩。

然後說:愛月的李白懂得借月傳情,以愁表心,知心的昌齡定會讀月明心,沐風會神,兩顆心,遠隔萬水千山,就這樣融匯在朗朗明月、習習清風之中,天地間還有什麼比這種相知相會的神交更令人感動的呢?李白在朋友落難時,沒有來得及問候一聲,更沒有親自相送一程,他只是送給昌齡一輪明月,一顆愁心,卻給置身蠻荒的朋友帶來了永遠的希望。

八、拓展: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送別詩?

學生說,我最後說:同學們知道還真不少,我也爲大家收集了幾句送別詩,請同學們一起朗讀一下。

九、達標測試

最後我們來完成本節課的達標測試.

師:怎樣賞析詩歌呢,這說來話長。最簡單的就是沿着文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說說詩句所表達的情感、思想,詩句營造的意境氛圍或某種手法(某些詞句)的表達思想情感的妙處。我先來作個示範。

第一句寫景,楊花漫天飛舞,飄泊無定;子規(杜鵑鳥)一聲聲“不如歸去”,鳴聲淒厲。景物的描寫,渲染並烘托了暮春的特定節令和環境,也象徵着飄零之感和離別之痛。真是情景交融,天衣無縫!請同學們用這樣的方法賞析以下三句。四人爲一小組,把賞析的內容寫下來,看誰寫得最好。

生:次句敘事。“過五溪”,點明王昌齡跋涉窮山惡水,到達龍標。五溪一帶,當時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這裏山深水急,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此句雖是簡單的敘事,但王昌齡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關懷王昌齡安危之情,已力透紙背。

生:第三句以擬人化的手法寫月,賦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內心悲愁,無可排遣,無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纔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與明月”,詩人只好把滿腔悲愁託付給普照寰宇的明月,帶給遠隔數千裏的天涯淪落人,表達同情與安慰。

生:最後一句又把另一自然物――風也擬人化了,風也同明月一樣,讀懂了詩人的心音,願把詩人一片赤熱的情懷直送到夜郎西。

師:至此,我們看到詩人李白寄給王昌齡不僅僅是一首短詩,而是?

生:一片真摯的友情。

生:一顆赤誠的心。

5.藝術特色。

師:透過詩歌的學習,我們讀懂了李白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讀懂了李白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那麼這首詩的藝術特色又在哪裏呢?

生:移情於景,情景交融

生: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 。

師:星河耿耿,銀漢迢迢。從遠古奔來的中華文明的長河,千迴百轉,千淘萬漉,使一顆明珠浮出了水面,它的異彩流光,穿過時空,照亮了中國文學長廊,它就是滋養了中華民族文化近千年、並讓世界爲之回首的唐宋文學。徜徉在這座文學珍寶館,我們目不暇接,留連忘返。在這裏,我們與中國文學史上的衆多名流巨匠擦肩而過:迎面走來的是“天子呼來不上船”笑傲紅塵的李白。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獨坐敬亭山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整體設計

課程標準中對本節課的要求:“瞭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列舉超聲的應用實例。”本節知識是學生透過對生活、生產中豐富多彩的聲現象的學習,瞭解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性之後,探究學習聲的利用。聲現象在實際中豐富多彩,應用非常廣泛。

在生活中聲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學生對於一些常見的聲的利用的現象已經很熟悉,只不過不知道它們分別是利用的聲的哪些作用。所以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現象是屬於聲傳遞資訊的例子,哪些現象是聲傳遞能量的例子。並且透過本節學習使學生了解更多生活中聲的利用的現象。教師在講解中可以對聲在社會生活中應用的情況進行分類,可以按照課本分爲“聲與資訊”和“聲與能量”兩類,也可按照聲音在醫療、工業、軍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類,然後根據分類進行總結性的講解,在講解中應對學生遺漏的例子進行補充。

本節的設計透過聲音、視頻、圖片、投影、實驗和設定有啓發性的問題等手段來啓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物理的興趣。

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自己從生活中感知或查閱資料瞭解利用聲的實例,另一方面,應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鼓勵他們搞利用聲音的小發明。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瞭解日常生活、現代技術中聲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透過觀察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並獲得社會生活中有關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學 習,瞭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教學

重點及難點

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視頻資源、多媒體設備、盆或碗、氣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蠟燭、火柴等。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故事匯入

1948年,一艘名爲“烏蘭格梅奇號”的荷蘭貨船,在透過馬六甲海峽時,突然遇到海上風暴,當救助人員趕到時,船上所有人員都莫明其妙地死了。後經科學家們調查,才發現造成這場海難的罪魁是風暴與海面驚濤引起的次聲波。

20xx年4月28日,至少有400只海豚的屍體被海水衝到了坦桑尼亞東北部桑給巴爾島北岸海灘邊。專家們懷疑是美軍潛艇發出的聲吶導致了海豚的大面積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潛水艇擊沉了協約國大量戰艦、船隻,幾乎中斷了橫跨大西洋的海上運輸線。當時潛水艇潛在水下,看不見,摸不着,一時橫行無敵。於是利用水聲設備搜尋潛艇和水雷就成了關鍵。法國著名物理學家郎之萬等人研究並造出了第一部主動式聲吶,1918年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 km以外的潛艇回波。這種聲吶可以向水中發射 各種形式的聲信號,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標時產生反射回波,接收回來後進行信號分析、處理,除掉干擾,從而顯示出目標所在的方位和距離。

學生思考問題:海上風暴引起的'次聲波爲什麼有那麼大的危害?人類爲什麼不能事先預知並躲避災難?聲吶爲什麼會導致海豚的死亡?

情景匯入

多媒體展示幾種聲音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現鬆動的螺栓,醫生透過聽診器診斷疾病,遠處轟隆隆的雷聲預示着一場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聲波識別 食物、敵人和它們周圍的環境……

學生欣賞並交流討論,自然界中的聲現象非常多,聲音在生活和生產中有很多的應用,你能列舉一些例子嗎?

推進新課

一、聲與資訊

學生閱讀課本並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說明了人們可以利用聲來傳遞資訊?對這些例子 ,可以分類嗎?按怎樣的依據來分好?

1.從異常聲音中獲取資訊

轟隆隆的雷聲――預示下雨

聽診器聽心跳聲――診斷心臟的情況

聽敲鐵軌的聲音――判斷螺栓鬆動

汽車修理師聽汽車 發動機的聲音――判斷故障

小結:聲音能夠傳遞資訊。

2.次聲波傳遞資訊

閱讀課本並思考問題:

次聲波能不能傳遞資訊呢?次聲波一般在什麼情況下產生?

答案:能 海嘯、地震、火山噴發。

次聲波預測地震、颱風:地震爆發前,許多動物往往有異常反應,如老鼠逃出洞,牛馬不入圈,雞犬不寧等。這主要是由地震爆發前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強烈的次聲波引起的。

【課件展示】 介紹20xx年海嘯死亡人數和其強大的破壞力。

印度洋海嘯發生在20xx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範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代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在印度奪去約10 000人性命,斯里蘭卡40 000餘人遇難,而印尼的死傷人數爲23萬人之多。這可能是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可是,大多數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由於次聲波的傳播速度要比風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風暴的“預告”,迅速採取躲避措施。

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 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使人們能夠提前知道將到來的風暴,並做好相應的準備。現廣泛運用於航海事業。把這種儀器安裝在艦船的前甲板上,當接收到風暴的次聲波時,可令旋轉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轉,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風暴前進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讀數即可告知風暴的強度。這種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3.超聲波傳遞資訊

閱讀課本並思考問題:

(1)蝙蝠是怎麼確認目標的?它採用的方法叫做什麼?

(2)受蝙蝠的啓發,科學家發明了什麼?主要應用在什麼方面?

歸納總結:(1)回聲定位: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現昆蟲,人們利用這個現象研製了聲吶。

討論:根據聲吶測海底深度需測哪些量?

a.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v。

b.聲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時間t。

c.計算公式:s=12vt。

(3)應用:利用聲吶探測海洋深度、利用聲吶探測魚羣、探測敵方潛艇等。

思考問題:“B超”是利用什麼獲得人體內部疾病資訊的?

醫生用B型超聲波診斷儀向病人體內發射超聲波,然後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攜帶的資訊經過處理後顯示在屏幕上,可以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資訊。

醫生DD→超聲波病人DD→反射波資訊顯示屏

交流討論:超聲波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文 章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欣賞由鞋生髮的各種奇思妙想的聯想作品。

2、引導學生將鞋的形象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碰撞產生聯想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3、透過啓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欣賞鞋的聯想圖片,從中瞭解鞋的聯想方法。

難點:根據鞋的特點進行巧妙聯想並創作。

三、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攝像機、鞋子實物、範作、小獎品若干。

學具:水彩筆或蠟筆,勾線筆一支,畫紙。

四、教學過程:

動畫欣賞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神祕的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呀?(學生語:想) 師:好,那麼請大家帶着老師的問題欣賞視頻。

師:耐克換了幾次衣服?

師:大家看,老師把耐克請到了我們的課堂(師出示圖片),大家看這是耐克嗎?(學生回答並說說原因)

師:耐克知道要來我們這做客,特意請設計師喬裝打扮了一番,所以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了,大家覺得可愛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鞋的聯想。

講授新課:

1、說一說:

同學們說說你腳上的鞋子吧!

2、看一看、想一想

師:老師還收集了許多各具特色的鞋,你們想看嗎?好,那請你們帶着問題來欣賞。

設計師是根據哪些部位進行聯想的?

1)鞋跟 2)鞋幫 3)鞋底

設計師在設計鞋的時候都用了那些方法?

1)添加法 2)誇張法 3)變形法 4)組合法

3、找一找:

老師這有些鞋子走丟了,你們幫幫他們找到自己的主人吧!

自由想像,強化思維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你就是一雙鞋子,跟着老師飛上藍天,你能想到什麼? 又穿過森林

走上馬路?

師:看了這麼多充滿智慧和聯想的鞋,老師不禁感嘆這些設計師的想像力實在是太豐富了,鞋子耐克今天要請大家幫他完成一個心願,大家看!師出示多媒體。請生讀讀他的願望。

五、學生作業,教師巡迴指導:

師:(媒體播放音樂,鼓勵學生想像,可以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作品,教師參與生創作活動,並給予肯定)

六、展示與評價:

師:這些充滿想像力的鞋子已經掛滿了黑板,我估計鞋子都不認識自己了,這個舞會你覺得誰會是最亮眼的?說說原因。(學生評價,從兩個方面,一個是怎樣聯想的,一個是用了什麼方法)

七、總結與拓展:

著名詩人但丁曾經說過:“聯想是傑出的藝術本領,任何一個無聊的想象都要比模仿好的多,想象是藝術飛翔最美的翅膀”。

生活中我們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思考,用耳朵去傾聽,這就是聯想。課後請同學們發揮你們的想象力,製作出別具一格,千姿百態的聖誕禮物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地認讀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一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透過瞭解,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1、視頻:壯觀的賽特凱達斯瀑布奄奄一息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2、巴西總統菲格雷主持葬禮的圖片。

課時建議: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視頻:壯觀的賽特凱達斯瀑布看了短片你有什麼感想?

(太壯觀了!太漂亮了!)

視頻:奄奄一息的賽特凱達斯瀑布看了短片你又有什麼感想?

(這個瀑布沒有剛纔的瀑布雄偉壯觀)

師:“其實這兩個短片播放的是同一條瀑布——賽特凱達斯瀑布”

出示:巴西總統菲格雷主持葬禮的圖片

你知道這些人在做什麼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特殊的葬禮》這一課

板書課題

看到課題後你想知道些什麼?

(誰的葬禮?爲什麼特殊?等等)

透過視頻形象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賽特凱達斯瀑布的今昔對比,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感情

二、激發興趣,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採用、拼拼音、查字典、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2)小組內讀課文。

(3)指名分節讀課文,糾正不正確的讀音,讀得不流利的語句反覆練習。

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可以提高識字的效率,培養自主識字能力。

三、自然感悟、交流

(1)學生再次自由讀文,在文中勾畫出最能震撼心靈的詞、句或段落?然後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悟

(一)賽特凱達斯瀑布的今昔對比中感受大瀑布消亡的迅速、環境破壞的嚴重。

結合重點次與理解

昔日:洶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雄偉壯觀;(板書:雄偉壯觀)

今日:逐漸枯竭、無奈的低下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板書:逐漸枯竭)

(二)賽特凱達斯瀑布逐漸枯竭的原因

人類毫無節制的用水

亂砍濫伐

(三)從參加葬禮的人的特殊性及廣泛性中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從受祭者的特殊性體會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從而感受“特殊葬禮”的真正含義

提出中心問題讓學生思考、感悟,既有利於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又有利於學生自己在讀中品味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餘地。

透過多種形式的讀,加深學生對文章語言的理解、感悟,提升情感。

四、擴展:

師:假如你是菲格雷總統,在這個葬禮上,將對着巴西人民演講,你會怎麼說?

五、自學生字

調動學生動腦識字,逐步掌握識字方法。

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並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9.16”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臭氧層破壞是當前全球面臨的環境問題之一。自70年代以來就開始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

臭氧是一種天藍色、有臭味的氣體。在大氣圈的平流層中,有一個臭氧含量較高的臭氧層,它好像一個巨大的過濾網,可以吸收和濾掉太陽光中有害的紫外線,有效地保護地球生物的生存。

1985年,英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上空在9月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減少50%左右,並週期性出現。北極臭氧層耗損也很明顯。

臭氧層耗損對人類健康及其生存環境的主要危害是:大量的紫外線直接輻射到地面,導致人類面板癌、白內障發病率增高,並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功能;農作物受害減產,影響糧食生產和食品供應;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導致生態平衡破壞。

因此,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透過了第49/114號決議,確定從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爲“國際保護臭氧層日”。這一日子的確定,進一步表明了國際社會對臭氧層耗損問題的關注和保護臭氧層的共識。

臭氧層對人類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破壞臭氧層的物質是什麼呢?科學家認爲,臭氧減少是由於人類活動向大氣中排入氯氟烴(氟里昂)和含溴鹵化烷烴(哈龍)等氣體引起的。

氟里昂在自然界不會自己產生,而是人類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製造、擴散出來的。它用於製冷裝置的冷凍劑、氣溶膠、有機溶劑和泡沫發泡。哈龍用於作滅火劑。目前,我國及世界各國正採取措施,逐步淘汰氟里昂和哈龍等對臭氧層有害的物質。

一位美國環境科學家曾預測:人類如果不採取措施,到20xx年,全世界將有1.5億人患面板癌,其中有300多萬人死亡;將有1800多萬人患白內障;農作物將減產7.5%;水產品將減產25%;材料損失將達47億美元光化學煙霧的發生率將增加30%。

由此而知,保護臭氧層的工作迫在眉睫。在認識到高空中的臭氧層是地球的“保護傘”的同時,還應瞭解近地低空氣中的臭氧卻是一種污染物。低層臭氧含量的增加可以引起光化學煙霧,危害森林、作物、建築物等,臭氧還會直接引起人的機體失調和中毒。某些電器例如複印機,在使用過程中也會產生臭氧。因此,在使用這些電器時,應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暢。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認識文中14個生字,書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表演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文中以“口”爲偏旁的漢字的構字特點,認識形聲字的構字方法,以掌握相應的識字方法。

4、感受漢字的有趣,激發識字的舉趣。

二、教學重、難點

1、讀懂課文內容,認識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學會相應的識字方法。

2、識記文中14個生字,正確書寫9個生字。

三、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查找其它以“口”爲偏旁的漢字。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朗讀指導法

五、課型:識字課

六、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複習匯入

1、教師出示漢字:叫 鳴 喚 吃 葉

2、引導發現:這五個生字有什麼共同的地方?你還發現了什麼?

3、教師小結:這五個生字都是以“口”作偏旁,它們表示的意思大多與口有關。

4、匯入新課,板書課題:添“口”歌

二、讀文識字

1、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個字音。

2、指名學生分行讀課文。

3、從文中找出以“口”作偏旁的漢字,用鉛筆圈一圈,讀一讀,記一記。

4、結合學生的發言,教師板書:

問 味 嚇 號 召 吐 哈 嘰 吹 啥

5、指名學生扮演小老師領讀生字。

6、引導學生髮現:

(1)學生仔細觀察。

(2)逐字分析字形,弄清以“口”爲偏旁的漢字的組成特點。

門 + 口 — 問 未 + 口 — 味 下 + 口 — 嚇

刀 + 口 — 召 土 + 口 — 吐 合 + 口 — 哈

幾 + 口 — 嘰 欠 + 口 — 吹 舍 + 口 — 啥

(3)練習用這些擴詞或說話。

7、指導學生表演讀第一句。

三、設疑結束

1、指名讀、齊讀課文第二句。

2、教師導言:還有哪些字能添“口”組成新字呢?請你想一想,看一看誰說得好、說得多。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

感情朗讀,培養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從中得到了什麼啓示?

生:不要亂砍樹木,愛護樹木。

2、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片與樹木有關的故事。(板題讀題)

3、你見過橡樹嗎?它全身上寫都是寶,木材可以做傢俱,樹皮可以作染料,葉子可以喂蠶,蠶寶寶長大突出的絲可以做衣服。聽了老師的講解,你覺得橡樹是一種怎樣的樹?

生:珍貴的樹。

二、初讀課文

1、帶着對橡樹的喜愛,自由的讀課文,把句子讀順,生字連詞畫下,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指名說。

2、請小老師領大家讀讀生字寶寶。(正音)

3、把生字寶寶讀給同桌聽聽。開火車讀生字。(檢查讀音)

4、這些詞語中,你有沒有不理解的詞語?解釋“楔子”與“瀝青”。

“楔子”:建築用作標示的工具,類似木樁的小木棍,一頭削尖。

“瀝青”:又稱柏油,是鋪路的材料,具有柔軟性。

三、悟讀課文

1、帶着生字寶寶讀課文。指名讀。(檢查朗讀)

2、看圖,你覺得公路是怎樣的?橡樹是怎樣的?誰能讀出它們的特點?

3、從二句中,你發現了什麼?生:二句都是比喻句

4、把什麼比做什麼?如果沒有比喻部分好不好?爲什麼?

5、小組交流:爲什麼說築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他們的高尚?用筆畫一畫,又腦想一想,有嘴讀一讀,評一評哪個小組找得既準確讀得又有感情?

6、指導朗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分角色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出築路工人的矛盾、擔心、發愁,及決定後的輕鬆。

7、你從築路人的行動中感受到了什麼?生: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8、是啊!如此珍愛樹木,怎能不說築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說一說,我們該怎樣做一個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環保小衛士呢?

四、賞讀課文

帶着你的感情,朗讀全文。

五、作業

根據學校情況,爲學校的綠化、美化提一提建議。

【板書設計】

橡樹:珍貴、像哨兵

高尚的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公路:筆直、馬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