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體育遊戲與教學論文

論文1.39W

體育遊戲的內容大多是從小學生的生活實際中總結出來的,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其內容也非常的豐富多彩,極具趣味性和娛樂性,是最能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小學體育教學形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體育遊戲與教學論文,歡迎來參考!

體育遊戲與教學論文

摘要:

小學體育教學要豐富教學內容,採用多樣的教學形式,從而使學生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掌握科學的鍛鍊方法。體育遊戲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策略,文章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論述,接受了體育遊戲的特點,分析其積極意義,並就如何進行提出個人意見

關鍵詞:

小學體育;體育教學;教學策略

長期以來,從小學到高中,我們的教育無不是圍繞着考試進行,高考升學率的壓力從上往下,一直滲透到小學階段的所有學科教學上,使得小學體育教學備受衝擊,限於尷尬的境地。體育教學的滯後帶來一系列問題,導致小學生身體素質的下降以及精神品質的孱弱。無論從長遠來看,還是從少兒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樣的近期目標來看,都很有必要抓好小學體育教學。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如何搞好體育教學,如何讓小學生喜歡上運動,喜歡上體育?體育遊戲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體育遊戲的特點

首先,體育遊戲是體育課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不是玩。在許多學生和家長的眼中,似乎遊戲就是玩,而玩往往是有違學習的。這是很偏頗的觀點。人類的學習首先從遊戲開始,少兒遊戲是對成人社會無意識的模仿,是最生動的學習。所以,體育遊戲首先是課程教學不可分割的部分,不是可有可無的玩,它對學習起到了正遷移的作用,而不是相反。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爲,遊戲就是玩,就可以撒手不管,這也是不正確的,沒有擺正對體育遊戲的態度,也沒有能準確理解體育遊戲的內涵。其次,體育遊戲具有娛樂的特點。

它避免了教學的功利性,在體育教學訓練中,小學生的身體機能得到全面地鍛鍊和開發,成爲提升身體素質與身體機能的重要手段。體育遊戲與其他遊戲相比,具有其自身特有的特點。它仍然以體育鍛煉爲目的,有助於學生身體的'健康成長,能夠培養小學生對於體育運動的興趣,發現不同學生的不同體育特長,讓他們在運動中感到快樂。體育遊戲能夠豐富體育課的內容,變化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在競爭中體驗到各種成功的喜悅,學習到許多體育運動和訓練的必備技巧。

二、體育遊戲對於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意義

首先,培養鍛鍊習慣。對於許多國人來說,影響身體健康的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健康的作息規律,沒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健康的作息規律,沒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沒有習慣就沒有堅持,就不能持續地讓身體得到良好的鍛鍊。而習慣的養成往往從小時候開始培養。與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相比,體育遊戲顯得輕鬆而有趣味性,對小學生有足夠的吸引力,能夠讓他們開始喜歡運動,而喜歡運動則是堅持運動的前提,堅持長久才能形成習慣,以至於產生終身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體育遊戲活動,是激發學生愛好體育鍛煉的重要手段,能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對於自己的意義,並始終保持終身鍛鍊的好習慣。其次,體育遊戲能有效提高小學生運動水平。有趣的體育遊戲調動了學生的運動熱情,充分發掘了學生的運動潛能,讓他們樂此不疲。

這一點大大區別於傳統的體育教學。單調乏味枯燥的重複訓練,很容易讓學生望而生畏,產生厭倦心理,從主觀情緒上開始退縮。凡是有過體育鍛煉的人都有體驗,當你全身心投入、充分調動內心情緒去鍛鍊的時候,不僅能發揮出超越之前的水平,還能讓身心更加愉悅。相反,如果情緒低落,不想動而強迫自己運動的話,不僅不能發揮水平,反而會增加厭倦情緒,這樣的訓練毫無效果。體育遊戲的特點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潛能,從而提高訓練效果,提升運動水平。再次,體育遊戲對文化課有促進作用。體育遊戲對於文化課的促進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討論,一個是間接的。俗話說,眼疾手快、眼明腦亮,這話是有道理的,肢體動作反應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維活動能力,因爲頭腦轉得快的人,往往手腳也快;思維遲鈍,反應不夠敏捷的人,在肢體的運動上也相對遲緩。

反過來,如果增強運動,加強鍛鍊,透過提高肢體的靈敏度和運動協調能力,也能夠提高大腦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文化課的水平。另一個方面則是直接的。在體育遊戲中可以將語文或者是數學上面的一些知識融入進來,將體育遊戲和文化課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運動中學習,在學習中運動,能夠讓他們比較輕鬆地掌握文化課的知識。最後,體育遊戲可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體育遊戲的鮮活形式、多樣內容有利於學生性格的健康成長,讓學生內心充滿陽光,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心理調節的方法,從而達到內心的平衡。在開展體育遊戲時,小學生的心理素質也得到了有效夯實,並在與同學合作的過程中逐漸有了初步的社會適應能力,這些基本素質的確定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三、如何恰當運用體育遊戲

首先要合理運用。體育遊戲的運用要恰當,對教學有正面的促進作用,而不可爲了運用而運用。還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也不能一味地求娛樂性和趣味性,讓學生產生錯誤的理解,以爲上體育課就是爲了玩。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設定,根據班級整體的水平預設難度,針對學生的性格確定具體的方案。合理的課程安排應該包含準備、開始、進行、結束幾個部分,在準備階段要向學生強調準備動作的重要性,要成運動前科學活動有關部位的習慣,避免運動發生意外扭傷。比如,在進行快速跑這一體育學習中,爲了增加體育遊戲趣味性,可以設計接力賽。但在此之前,一定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跑步技巧。在活動開始前給學生講明白要注意的事項,讓所有停留在跑道上的同學都退到場內去,以免在活動中碰傷。講明運動規則,提出具體要求,教會活動方法,這樣才能保證體育遊戲的順利、安全、有效進行,從而實現教學目的。不能保證安全或者是存在安全隱患的體育遊戲應該是體育教學堅決避免的。除了合理運用外,教師還要善於用心營造和諧舒適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把握好教學進行的節奏,也要把握好寬嚴程度和娛樂的深淺。太過嚴肅沒有必要,但也要避免嘻嘻哈哈所帶給學生的不嚴肅感。教師要寬窄有度,獎罰有章,進退自如。同時,還要在遊戲中留心觀察,要及時發現和把握學生的不良情緒,避免學生在遊戲過程中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影響了自己或他人的運動。

參考文獻:

[1]謝健,沈雪江.論體育遊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科技資訊:學術研究,2007.

[2]孫寅超.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遊戲的價值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