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兩隻小獅子》語文教學反思

《兩隻小獅子》是人教課標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透過懶獅子和小樹的對話,刻畫了一頭怕吃苦、想依賴父母的小獅子,並借獅子媽媽意味深長的話語告訴孩子們只有勤學苦練,擁有真正的本領,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成爲一隻真正的獅子。我本次執教的是該課的第一課時,主要教學目標是識字,並初步感知課文。

《兩隻小獅子》語文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小朋友對世界充滿新鮮感、好奇心,他們的`思維具體、形象。上課伊始,我就讓孩子們在我的指令下表演一些小動物的動作或者聲音,課堂氣氛馬上就活躍了起來,在說到“獅子”的時候,孩子們一派威風凜凜的樣子,張牙舞爪地發出了獅子的吼叫,伴隨着圖片的出示,初步感知了獅子的威風、霸氣,從而爲往後的課文教學埋下伏筆。

在接下來的教學環節中,我緊扣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梯度分層次的識字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先讓學生嘗試自讀課文,邊讀邊找出不認識的字,尊重了學生的原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建構課堂教學,其目的是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揮學生的個性。在初讀課文後適時出示本課所要學習的生字,讓學生自由試讀,讀完後引導學生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同桌間說說那些字容易讀錯,在拼音的提示下互相正音,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主體性。接着我讓孩子們以四人小組的形式記一記出示的生字,在小組中討論:你認爲哪個字最難記?能用什麼辦法記住它?孩子們集思廣益,在熱烈的討論下很快就完成了識記生字的任務,在反饋的過程中智慧地將以前學習的識字方法運用到位,並能開動腦經給生字編謎語、說句子、編兒歌等等,將課堂推向一個小高潮。在學習“滾、撲、撕、咬”時,孩子們不僅能用學過的方法來識記,並能自信地站上講臺用表演的方式來理解生字的意思,並能舉一反三說出同偏旁的其他生字,在講到“滾”字的時候,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編出的兒歌朗朗上口,“一位老公公,鑽進衣服中,滾來又滾去,滾出一身汗”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