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兩隻小獅子》教學反思

《兩隻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內容新穎,生動有趣,故事性強,具有普遍的現實教育意義。課文一共有7個自然段,主要講了兩隻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隻勤奮練功,另一隻卻十分懶惰,什麼也不幹。課文透過一勤一懶兩隻小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應該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不應該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從而來告訴我們的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一直什麼事都靠父母這一道理。

《兩隻小獅子》教學反思

一、教學理念:

1、關注學生的情緒體驗。語文課程是充滿活力的“人性”課堂,是學生髮展的“娛樂場”,學生飽滿的情緒是進行自主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對於一年級小學生來講,更要透過多種自然活潑的形式,不斷調動他們的學習情趣,從小培養他們熱愛語文的情感。本課的學習從每個學生出發,運用分角色朗讀、表演、續編故事等形式讓每個孩子的學習興趣得到一次又一次激發。

2、重視學生的朗讀體驗。《課標》強調在閱讀教學中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實踐活動。本課的教學設計是透過挖掘重點詞語,聯繫句子,看看插圖、做做動作、反覆誦讀感悟,體驗課文的情感,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願意做一個勤學本領的好孩子。

3、注重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體驗。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本課的學習,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文字的解讀中,致力於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透過想象擴大語文文字的空間,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多元感受。

二、教學策略與方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產生興趣,發現問題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因此,爲使學生在上課伊始能較快地進入到學習中,老師充分挖掘學生生活經驗,“你對獅子有哪些瞭解”引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求的慾望。接着,給學生創設廣闊的自主空間,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自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把讀書的權利還給了學生。然後讓學生看課文錄像,以形象生動的動畫形象,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我也想讀一讀的.慾望。然後讓學生在個人的、小組的、全班的學習活動的穿插、結合中,實現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實現每個學生對課程內容、語文能力和學習方法的自我構建。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讀書,並且有成功的體驗。

2、寓教於樂,實現師生、生生互動。

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並茂的特點,爲學生展示生動、直觀的畫面,不僅僅是爲了引學生入情入境,而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習效率。運用頭飾輔助教學,老師、學生戴着頭飾表演,爲學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和進入角色進行體驗的機會,實現了師生互動。另外,透過看一看,說一說,讀一讀,想一想,演一演等方式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進而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形成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情境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創設情境的方略也有好多,但要建立課文的內含情感與學生情趣的聯繫,也就是順應學生的心理,學生喜歡看直觀的畫面,願意接受感官的刺激,內心希望得到快樂的享受,所以,教師從圖入手,激發學生的情感,建立圖與文字的聯繫,這樣就比較直觀的理解了詞語的含義,變抽象爲具體。

當學生感悟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後,自然的生成了情感,這時讓學生帶着情感讀,一定能讀得滋滋有味,要比老師先講解怎麼讀要好的多。

過去的教學之所以古板,是缺乏人文的關懷,語文教學蘊涵着豐富的人文精神,教師應立足於精神建構語文教學。“你想對懶小獅子說些什麼呢?”人與動物的溝通與對話,是情感的交流,是人性的體驗,是真善美的發現,

三、注重以讀爲主,讀中感悟。

教師沒有先範讀課文,而是讓學生嘗試自讀,邊讀邊找出不認識的字,這是尊重了學生的原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建構課堂教學,其目的是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揮學生的個性。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學習,發揮小組學習的功效,注重生與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檢驗。小組合作並沒有放任自流,而是有組織的,有調控的,有導向的。鼓勵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或方法去讀,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同時也是鼓勵學生創造性的學習,這要比教師領着學,記憶紮實,基礎牢固。

讀書要思考,讀書要解決問題,讀書還好講究方法,所以老師在引導學生讀書是有導向的,如老師引導學生讀小樹與懶獅子的對話,獅子媽媽的話:“你怎麼不學點兒本領啊?”“我纔不去吃那苦頭呢!”等。讀出疑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要求邊讀邊想,可貴的是讓學生讀出情感,這是注重了學生個體感受。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自主的讀書,不懂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分組討論交流;分角色朗讀表演等,學生在課堂上有時間動口、動腦、動手,自主學習的空間、時間充裕,使學生的學習個性化和創造力得到了充分展示。閱讀教學以讀爲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教者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並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同時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接着嘗試研讀,讓學生說一說兩隻小獅子的不同表現;分角色讀獅子和小樹的對話,體會句子的深刻含義;最後分角色表演,使讀進一步昇華。整個課堂教學,教師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學生始終保持參與的角色意識,激發他們圍繞課文內容反覆閱讀、感受,得到不同的情感體驗。四、在說話的基礎上表演讀

所謂讀有所想,讀有所感,讀到情深之處,必有真情的體驗,那麼讓學生說出來,表演出來,順其而教,可謂“你是快樂的,我是幸福的”,課堂教學就生動有趣了。另外,教師與學生合作讀,教師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小朋友,把小朋友當成了朋友,學生興趣倍增,讀得很投入。還有,孩子們不能直接體會到“什麼是獅子的本領”,但生活中他們自己有這樣的體驗,聯想到了自己,從而也就領悟了獅子,明白了獅子媽媽的話。

表演是體驗課文內容的方式之一,兒童興奮的時候,他們會透過各種情態表現出來,往往是難以自控的,抓住這個心理,讓學生把情感表演出來,他們會得到最大的滿足。當然,表演要爲內容而服務,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統一。

透過一些動作的表演,使學生更能明白地知道兩隻小獅子的不同表現,當學生真正感悟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後,自然的生成了情感,這時讓學生讀,一定能讀得有滋有味,要比老師先講解如何讀要好得多。接下來從你想對着兩隻小獅子說些什麼呢?人與動物的溝通與對話,是情感的交流。

老師將課文第一段的內容略去不講,直插重點,壓縮了教學時間。在進行分角色朗讀時,將課文中間的提示語刪去不讀,加快了語言的節奏,便於學生較快進入語言情境。在情景再現環節,教師搖身一變成爲了一隻“小獅子”,拉近了課本與學生的距離,在師生平等的對話中,實現了師生的互動、互進。“聽了獅子媽媽的話以後,懶獅子會怎麼想、怎麼做呢?”爲學生創造想象的空間,讓學生自由想象,續編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在小組合作、創新實踐環節,讓學生戴着頭飾表演文中的情景,進行藝術再造。在表演中發展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在說與動的快樂氣氛中,讓學生受到教育,嚐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