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詩

試論小學古詩的審美教育短文

古詩3.08W

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這些古詩多是千古傳誦的名家名篇,既適合小學生閱讀,又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教師應透過古詩教學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引導學生從古詩中獲得美的薰陶,提高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試論小學古詩的審美教育短文

一、反覆吟誦品味古詩的語言美

古詩的語言美,首先是指語言的音樂美。古詩誦讀起來也琅琅上口,鏗鏘有聲,自然而然地產生樂感,讓人感受到悅耳順暢的音韻美,均勻和諧的節奏美。七言詩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古詩的語言顯示出一種疏密相間、緩急交替、整齊勻稱的節奏美。

古詩的語言美,還指語言的精煉美。如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詩寫天門山附近長江的雄偉景色,以簡潔的畫面,表現長江的磅礴水勢及天門山夾江對峙的險要,其中“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句中的“出”和“來”化靜爲動,給人以動態美。

古詩的語言美,也表現在語言風格的多樣性上。如李白詩歌的豪放,杜甫詩歌的現實,白居易詩歌的通俗等,顯示出古代詩人語言的不同風格之美。

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音樂美、節奏美。然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查閱資料弄懂詩中的詞義、句意,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最後指導他們反覆吟誦,進一步感受古詩的語言美。

二、啓發想象感受古詩的畫面美

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與畫都具有色彩美、結構美、韻律美、意境美等。但是,兩者的審美特徵也有明顯的區別。畫,是用線條、色彩、形體、構圖等來表現的,具有直觀性;詩,是用語言描述的“無形畫”,具有間接性。

首先,教師要善於運用幻燈、繪畫等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感受詩中的畫面美,加深對詩的理解。如教學《詠柳》時,我先出示柳樹的圖片,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看到的柳樹,然後再學習古詩,學生能夠以自己描述的情景爲依據展開想象,進而理解古詩的內容。學習之後,再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描繪一幅柳樹的畫面,很容易使學生感受到古詩的畫面美。其次,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如王安石的《元日》描繪的是人們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學時我啓發學生聯想自己過年時的心情,使他們腦子裏呈現出喜悅的畫面,再介紹一些舊俗,學生會展開想象從而感受到詩中的畫面美。其三,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透過多種感官去感受。如《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其中“紅”、“綠”、“白”、“清”等詞能引起視覺上的美感,“歌”有聽覺感受,“浮”、“撥”等動詞有觸覺感受。

三、理解詞句領悟古詩的意境美

“有境界則自成高格”。古詩的意境美,是詩人在創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十分重視引導學生“披文入情”,領悟詩中的意境美。具體說來,主要應做到以下兩點:第一,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動之以情,教師講課的語言、表情、動作等富於感情,透過自己動情激發學生動情,使學生情感的琴絃得以奏響,使他們一同進入或歡欣或傷感的情態。第二,教師應根據每首詩的不同特點,啓發學生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情。既要從一首詩的整體上去把握,又要體會詩中某些詞句的感情色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既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體會詩人如何借描寫江畔雪景,借歌詠垂釣“寒江”的漁翁,來寄託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鬱悶心情,又要抓住“絕”、“滅”、“孤舟”、“獨釣”、“寒江”等詞仔細品味,體會詩人的感情和用詞精妙。

古詩在我國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爲一名小學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古代藝術殿堂,體會古詩的語言美,感受古詩的畫面美,領悟古詩的意境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