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閱讀教學和審美教育的關係論文

論文1.02W

語文文字包含着生動豐富的文字美,變化有致的結構美,尤其蘊涵着動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教師透過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創設生動有趣事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教材中蘊含的美的因素,能夠激發孩子片面上的求知與求學慾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養審美能力,是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一個有效手段。

閱讀教學和審美教育的關係論文

一、品詞析句,口味鑑賞美

法國藝術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要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就要引導他們品味好詞語,分析句式、句意,從中去發現美、口味美,鑑賞美。如《趙州橋》一課,在學習第3自然段時,讓學生緊抓住中心句“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以及中心詞語“精美的圖案”,結合書上插圖、教學掛圖和投影片上各種龍的圖案,來口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形象生動。其中“回首遙望”、“雙龍戲珠”、“相互纏繞”等神形兼備的描寫以及“吐”、“抵”、“遊”等動詞的準確運用更是賦予這些石雕龍鮮活的生命力,千姿百態。透過閱讀欣賞,品詞析句,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勞動人民所表現出的令人讚歎的創造智慧,繼而使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得到昇華。

二、創設情景,再現情境美。

教學《早發白帝城》時,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學生說詩意,教師用粉筆勾勒彩雲、山、水、小船再現情境,畫面從無到有,處於變化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帶入情境內外。讓學生透過畫面,感受詩中兩岸懸崖峭壁,猿聲啼叫,一葉輕舟在在湍急的江水中飛流直下的景象。畫面靜中有動,從有限的畫面想到無限的畫外,感受畫中的情,聽到畫外的音。活躍學生的思維,更好地理解詩句。這樣學生學習興趣激發起來,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自學能力得到培養,真正實現學有所思,學有所得。

三、剖析形象,追求精神美

美育有形象性和感情性兩大特點,它以美的形象爲手段,達到培養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所以剖析是實施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基本途徑。一個感人的形象,可以激發起千百萬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個醜惡的形象,能讓千百萬人痛斥醜惡,憎恨虛假。形象越鮮明,對學生思想影響就越強烈、越深刻。形象越鮮明,對學生思想影響就越強烈、越深刻。學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誘發情感的產生,從而萌生一種學習人物美好內心的情感。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抓住對人物性格的品讀,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學生,使他們體味到人物的心靈美和社會美。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把握科學的審美標準引導學生理解美的實質,樹立正確審美觀,進而追求美,創造出語文教學的美好成果。例如:《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中,在危急關頭,董存瑞昂首挺胸,捨身炸暗堡時的剛毅的神態、果斷的動作、堅毅的目光、激昂的話語無不體現了一位傑出的戰鬥英雄的光輝形象。透過對人物形象的剖析,使學生感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

四、感情朗讀,激審美情感。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應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揮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透過朗讀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具體地說,就是透過朗讀不僅使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韻律美,同時把語言文字化作鮮明的視覺形象再現在學生面前,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讓學生與作者、與文章生產共鳴,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昇華,從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例如:《別了,我愛的中國》一課,指導學生透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離別時依戀、痛恨和內疚之情,透過反覆朗讀,使學生髮自內心地表達出深切的熱愛祖國之情。同時教師要重視範讀,範讀飽含着濃縮的詞語概念,生動的修辭手段,感人的描寫抒情、優美的韻律節奏充分表現出來,給學生以具體的啓迪。不但輔助了講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

五、角色體驗,體會美的情感。

教學《早發白帝城》時,我對同學們說:“早晨,紅紅的太陽從東方升起,射出萬道金光,照在山頂的雲朵上,雲變成了金色、紅色、桔黃色、紫色……環繞山頂,環繞着山頂上的白帝城。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老師的語言描繪,以及與作者產生共鳴的真切的情意,激起了學生的情緒,巧妙地把學生的認識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躍躍欲試,這時老師播放詩人站立船頭順流而下的動畫課件,再配上古箏曲的輕鬆明快的曲調,讓學生感覺猶如身臨其境,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憑着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吟誦時就會去體會詩人歡快的心情。課堂上,學生低唱慢吟地誦讀,在讀中口味。每當聽一個學生讀完,老師針對情況“真是入情入境了!”“真有些詩人的氣質!”鼓勵學生透過角色體驗,體會美的情感,從而實現學生自主、自悟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