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談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論文

論文2.54W

開啟中學語文課本,不難發現課本中蘊含着豐富的美育資源,它幾乎包羅一切美的表現,語文課本收錄了衆多的文學作品,這是審美教育的得天獨厚的材料。

談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論文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詩教”、“樂教”的美育理念,認爲藝術美不僅可以使受教育者獲得精神愉悅,而且可以快樂的學習知識,提高道德修養。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筆者在實踐中作了一些嘗試:

圖畫再現情境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心理學家也分析:“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離開了具體的感性對象,就難以進行抽象的思維”。教師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恰到好處地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八年級下冊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這首元曲時,爲讓學生能正確地理解題意,體會作者當時離家日久,又處在遙遠荒涼的邊疆,因深秋日落而引發的思鄉之情。我在匯入新課時,先展現一幅馬致遠站立在荒涼之地,面對的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具體內容的投影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獲得感性認識,很快便輕而易舉地表達出圖片上所體現的內容;接着讓學生圖文對照,認真閱讀,仔細品味這首元曲。最後,利用投影圖片並配上事先錄製的一段傷感的音樂曲子,讓學生邊看邊聽邊想:作者爲什麼日落思鄉?爲什麼連用九個名詞?……

透過安靜和諧的畫面,學生逐漸明白秋天落日帶來了什麼,“一葉落而知秋”,此時我順水推舟,叫學生歸納中心,隨即板書“思鄉、思親”四字,用圖畫形式再現此曲內容的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受到和諧美的薰陶,從而深入淺出的理解題意,同時使學生產生新的情感體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情感充分調動起來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音樂繪畫渲染情境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當學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時,就會在內心深處萌發表達美好事物的願望,就會調動起全部的智慧,選取最美的語言來描述情境。

如:在教學《石壕吏》一文時,伴着預先準備的背景音樂,我啓發學生很好地想象一下差役進村時的情景。一個學生說:“差役進村時一定是一幅氣急敗壞、惱羞成怒的腔調,瘋狗般地咬人”。另一學生說:“差役一進村,準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鑼,聲嘶力竭地叫嚷,張牙舞爪地搜尋;老婦人面對着差役,一邊訴說,一邊哭泣。”學生都講得活靈活現。這樣啓發學生想象,比教師講差役如何兇狠,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在教學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八年級(下冊)]一課時,我大敢地作了一個嘗試——集文學、音樂、繪畫等一體的嘗試,效果極佳,感受頗深。

我先用一段“交響樂”作爲背景音樂記,讓學生在這樣的音樂氛圍中一遍遍地朗讀課文,再讓學生拿出水彩筆和紙,憑藉形象思維再造想象的廣闊空間爲課文畫一幅詩意畫,然後由學生相互講解交流自己作畫的構思和對原文的理解。教師作時代背景介紹之後,海燕及暴風雨的象徵意義就不言而喻了。最後,又以暴風雨中的海燕形象的投影作結。

這種圖樂並茂的情境使學生反映強烈,頗具吸引力。有的學生在小結時說:“我隨着這種課堂氣氛逐漸感到身臨其境,我便是那海燕,是我在閃電中翱翔,是我在怒吼的大海上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在音樂美的薰陶下,學生在構畫的簡單的創作中,陶冶了情操,獲得了美的享受,同時豐富了想象力,開拓了思路,激起了強烈的表達慾望,提高了審美情趣。這種方法避免了課堂的呆板、沉悶氣氛的現象的產生,它是一種美的`藝術,產生了美的效果,學生由被動變爲了主動學習。

生活展現情境美——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鑑賞力

大自然本身是一幅燦爛多姿的圖畫,美不勝收,中學語文中有些課文描寫的是一些自然景象,如:《登鸛鵲樓》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雄偉的落日餘輝下的黃河萬里入海圖;《沁園春·雪》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是晴日映照時的分外妖嬈的北國茫茫雪景。但,由於學生不善於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這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七年級(上冊)]一文時,我放棄課內的上課時間,特意帶領學生在雨天綿綿中觀察雨景,面受微風吹拂的感覺,讓學生走進自然,感受自然,去發現大自然誘人的地方。學生透過耳聞目睹,印象十分深刻,同時引起學生對事物的觀察的重視。

授課時,學生的情緒非常活躍,在課堂內經過一遍遍地讀,勾起了學生的回憶、想象,並使學生理解到作者描繪的大自然美景所包含的意義,特別是對春雨春風的感受,學生滔滔不絕,有有聲有色,言之有理,氣氛十分熱烈,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得到交流,學生學起課文來特別帶勁,這和傳統的教授法相比,既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提高了學習興趣,又能學得生動、輕鬆、實在。

習作拓展情境美——鍛鍊學生的表達力

教師在學生獲得美的感受時,及時地進行口頭或書面作文訓練,一方面結合欣賞課文的感受,一方面調動有關的生活經驗,有感而發,有法可效。在《背影》一文教學結束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所寫的至深的父愛,聯繫自己的生活閱歷,寫一篇題爲《 的背影》的記敘文。可以寫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也可以寫自己的同學、鄰居等熟悉的人,學生此時一定不會感到無話可說,因爲透過課文的學習,學生的審美感受已經被調動起來,並激發起他們創造美的願望。

語文教學和美育不可分離,我們應在教學中適當滲透:引導學生去發現美、創造美,讓語文教學像春雨、像清風、像楓葉、像瑞雪,去開墾荒陌的心田,去滌盪污濁的心靈;讓以靜態的文字沉睡在課本中的美質語文,還其本色,依教者的才德,使語文教學更具美學風範,使學生真正地喜愛語文,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