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論述論文

論文2.64W

摘要:文章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作用,包括滿足小學生生活化需要、符合語文教學發展,以及促進德育的自我發展。並探究了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的方法,包括充分利用教材內容、豐富教學形式、採用生活實踐的方式滲透德育、情感薰陶中融入德育、在識字中展開德育。

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論述論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生活實踐

隨着時代的發展,德育在教學中的地位逐漸提升,德育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心理健康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充分重視德育。在農村小學中,多數兒童都是留守兒童,父母爲了生計,長期在外打工,這就導致學生的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嚴重的甚至會讓孩子形成孤僻或自卑等不良心理,嚴重影響了兒童的健康發展。文章以農村小學爲例,探究如何將德育滲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作用

德育指對學生展開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及政治教育等,通常情況下,在實際教育過程中,不同教學階段德育的內容也不同。其中共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爲基本道德行爲規範的教育,第二階段爲公民道德與思想政治的教育,第三階段爲世界觀及人生觀的教育。每個階段的小學生,接受的德育內容也不同。例如,在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使學生明確做人的基本準則,同時還要培養做人的基本品質,其中主要包括善良、誠實、公平及勇敢等,並對集體主義有一定的瞭解,使其具有團結精神,熱愛祖國和人民,最終形成正確良好的人生觀及世界觀。

(一)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認知的重要階段,在此過程中滲透德育,能夠爲學生今後的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小學生由於還沒有完全形成認知,不能夠採用理性或感性的`方式面對學習及生活中的事物,因此,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感性思維及理性思維。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形成全面的思想認識,最終提升學生融入社會的能力。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尤其對於留守兒童,這種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最終達到促進學生髮展的目的。

(二)符合語文教學發展

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中包含了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及表達能力等,當今時代,小學語文教學要想得到發展,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德育與小學語文教學相互結合,這種方式能夠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內涵,使其長期穩定的發展下去。

(三)促進德育的自我發展

將德育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是德育自身的發展需求。在此過程中,德育不僅僅侷限在課堂中,還需要將其與學生的生活及其他科目相互融合,這種方式能夠促進德育長期穩定的發展[1]。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內容

教材是教師展開語文教學的主要工具,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豐富的體裁,包括古詩、散文、寓言故事等,內容較爲豐富,因此教師在將德育融入其中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內容,根據教學要求,制定針對性的教材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魯濱孫漂流記》這一課時,透過對文章內容的講解,需要讓學生知道獨立及探索精神的重要性。文中的魯濱孫也遇到了許多困難,但是他勇敢的克服了困難,正是由於他具備這種不畏懼困難的精神,才能夠活下去。教師可以利用這一課時對學生展開德育,這種方式能夠將德育與語文教學充分結合,最終達到提升學生探索能力及培養獨立性的目的。

(二)豐富教學形式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爲了激發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教師需要不斷豐富、創新自身的教學形式,在此基礎上展開德育,提升課堂的新鮮感。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鮮明的形象,進而體會語文學習中的真情實感,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例如,教師在講解《清平樂村居》的過程中,由於條件有限,教師可以爲學生展示出村居中作者描繪畫面的圖片,其中草兒剛剛發芽、柳樹隨風波動,黃鶯在樹上叫着,學生看到這種場景,一定會對本節課產生興趣。接着,教師將學生分爲幾個小組,讓學生對文章展開自主學習,大致瞭解詩歌內容。最後,教師帶領學生對古詩展開細緻的講解,並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在此過程中會透過自己的理解體會文中詩人的情感,同時感受到詩人對春天的熱愛之情,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在使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對學生展開情感教學,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2]。

(三)採用生活實踐的方式滲透德育

由於語文課堂教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其不僅僅侷限在課堂中,同時在生活中也能展開語文教學,如課外教學更能夠體現出學生的個性,解放兒童的天性。兒童內在的思想品德能夠在課外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展開一系列的課外活動。例如,教師在講解《小英雄雨來》這一課時,在講解完書本知識之後,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和雨來有着相同精神的人。透過這種方式使學生髮現自己身邊存在善良的人和事,透過向他人學習的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水準,形成樂於助人、善良的品質,最終達到提升學生道德素養的目的。

(四)在情感薰陶中融入德育

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情感的培養,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德育的滲透。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創造出一定的情感氛圍,讓學生更加深入的體驗情感。例如,教師在講解《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建立相應的情境環境,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爲同學展示圓明園的歷史圖片,烘托出情感氛圍,再爲學生講解圓明園在被毀滅之前的宏偉壯觀,並與現在的殘骸形成對比,使學生產生圓明園被毀滅的悲傷。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體會文中豐富的情感,爲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進而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

(五)在識字中展開德育

我國教育綱領中規定,在小學階段,小學生需要對2500左右的漢字完成認識、拼讀及瞭解等,由此可以看出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中融入德育,這種方式能夠擴大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範圍。我國在新課改實施之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生字很多,提升了識字教學的難度,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想提升學生識字學習的質量,就需要在其中滲入德育,豐富識字課堂的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膏”字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該字型中的上半部分內容展開放大,縮小下半部分的字型,這樣在視覺上,該字型呈現出一種上大下小的形態,有一種下方承載着高大物體的感覺。同時再將該字按照正常結構書寫,讓學生觀察哪種書寫結構更爲正確美觀,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漢字書寫中的結構分配能力,將漢字書寫結構與做人的道理相互結合,使學生認識到團結師友的重要性,同時明白學習生活中爲人處世的道理,最終將德育與語文識字教學相互結合,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3]。

三、結語

隨着人們對德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如何將德育滲透小學語文教學中,成爲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文章透過研究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的方法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升德育的質量,同時還能夠使兒童養成良好的世界觀及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宋貴.教書育人,潤物無聲: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5):57.

[2]王知樂.專業課程案例教學中滲透德育研究:以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專業公路養護技術課程教學爲例[J].職業技術,2016(7):48-49.

[3]李慶潔.潤物細無聲:談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科技資訊,2016(9):180-181.

作者:魏元淑 單位: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恆升鎮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