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論文

論文3.21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論文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論文

小學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養成教育,即讓學生從小養成懂得遵守紀律、關愛他人、尊敬師長、勤儉節約、不怕困難、勇於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一步樹立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思想,並願意爲祖國的建設努力學習,貢獻自己的一切。而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須靠潛移默化、日積月累。筆者認爲,課堂教學既是學校傳授文化知識和技能的陣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陣地,應該在這個陣地上充分傳授知識和技能,積極滲透品德教育,充分發揮每一學科的德育功能。

爲培養合格的一代新人,我國在《教育法》、《教師法》和《義務教育法》上體現了德育的內容,在各學科教學大綱中都滲透了德育教育:熱愛祖國、人類文明、傳統美德、山河壯麗、人民勤勞智慧等等方面,明確提出了思想教育的內容和任務。各科教學內容中,都有它內在的德育教育因素,教育工作者只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站在力求把學生培育成具有完善人格、品德高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適應人才的角度,就一定能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情感因素,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和活力,賦予靈魂和魅力,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只要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特別是要注重教學設計中的情感目標設計,把德育內容科學地,靈活生動地融會於教學過程中,就能把德育教育作爲課堂教學中一個任務來完成。其次,教師要結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結合課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詞句,深挖其思想精華,科學地滲透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於有趣的教學活動之中,使學生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受到教育,規範行爲,形成良好習慣。

那麼英語學課如何進行德育教育呢?大家知道英語學科授課時主要使用的語言不是母語而是英語,而且也不可能像思品課那樣擺事實、講道理,讓學生接受教育。我的做法是適時地、自然地、潛移默化地進行。在日常的教學中,結合一個個教學常規,培養學生有禮貌、互相關心、謙虛等好品質。如在課堂組織教學中,每節課前的師生問好就在無形中增進了感情,Glad to meet you! Nice to see you,boys and girls!等語句的使用更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也告訴了學生見面應打招呼,有禮貌。在Daily talk中,採用的對話也是很貼近學生生活的,如Is everyone here? How are you today? 透過回答,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同時也明白了應該關心、善待他人,這就是學科德育的一種方式。

再者,我認爲激勵和表揚對學生的觸動是很大的,因此我常常用榜樣的作用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當同學表現好,老師發獎券或獎品鼓勵時,要求全班都表揚Good! Very good!得獎同學應回答:Thank you,teacher.對於受表揚的同學來說,是種鼓勵,下次會爭取更好,培養了學習興趣,調動了積極性。對於其他同學來說,這就是個榜樣,透過表揚學習榜樣,勉勵自己要向好同學一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透過鼓勵和表揚這種形式,進行了德育滲透。尤其是對於那些基礎差、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來說,老師鼓勵性的言語,對他的正面評價,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樹立自信心的因素。

當然,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不僅在於教材,還在於教者的思想、行爲的影響和感化。教學中長期創設情境隨機滲透德育教育,能陶冶和薰陶學生,使其通文悟道,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識,準確表達和靈活運用知識並發展智能,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和道德,促進學生學習動力的形成,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總之,德育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它需要長期積累,潛移默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的師德、情操、教學素質、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隱形教育的影響,是保證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要有良好的事業心、責任感以及過硬的教學本領和基本功,才能使教書育人達到最佳的統一,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淺談小學德育教育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論文

【摘要】課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德育教育。小學課堂教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是一個人接受正規教育的初級階段,也是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過程,所以,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勢在必行。作爲工作在第一線的人民教師,一定要積極探索,總結出小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及行之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課程德育教育方法策略

德才兼備,這是新時代新社會對人才的新的要求,所謂人才一定是要專業技能與思想品德兼備的新型人才。小學時期兒童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形成時期,小學教育對於一個人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的培養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學教育中進行德育教育勢在必行,而課堂教學就是小學教育的主要形式與重要渠道,所以,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滲透德育教育,這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一、在小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什麼是學校德育教育。

學校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據社會發展要求,根據教育發展狀況,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引導受教育者去實踐、去感知,去體會,使受教育者符合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人才類型。小學德育工作在整個教育體系與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課堂教學自然而然的成爲小學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與渠道,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與教育實踐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徵、小學教育對於小學生的培養目標,課堂教學中各個學科所特有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學生在吸收知識,獲取人生經驗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人格,愛國情、集體主義觀念,民主與法制觀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就會在日積月累的學習過程中被不斷塑造,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逐漸展開。

(二)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小學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素質與正直的人格要求,使學生在德育教育的培養下,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觀、集體主義觀、公平正義觀,建立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成爲遵守紀律、樂於助人,尊敬師長、愛護公物的新時代的小學生。良好的品德教育不是在短時間就可以培養的,他需要長時間的思想品德教育與正面形象的榜樣薰陶,更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有計劃、系統的進行引導、傳輸與教育。小學教師要牢牢記住小學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並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所教學科的特點,使德育教育與教材緊密結合,抓住課堂上的一切有利因素,隨時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使小學生在課堂上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成爲一個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小學生。

二、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教師的榜樣與示範作用。

德高爲師,身正爲範。作爲基礎教育的小學教師,需要在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發揮自身作爲人民教師的榜樣與示範作用。教師的社會責任就是對受教育者進行知識傳授與道德教育,教師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正面的精神風貌對於教書育人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工作中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工作態度,生活作風,師德師風都對學生有重要影響。學生在潛意識的狀態下會被老師的這些因素所影響,因此,教師要着裝得體,工作態度認真努力,生活態度積極向上,講課進度具體明確,教學內容清晰明瞭,學生在不自覺的狀態下受到教師的影響,在無形中形成良好的`品德與風尚,同時課堂教學的氛圍輕鬆愉快,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趣味性不斷增強,學生接受知識與認知世界也會更加輕鬆自由。

(二)培養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增強其自律意識。

保持紀律是小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在每節課上課前都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要求與規範。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相應的課前準備,如:學習工具要主動準備好,課前預習要充分認真,上課的時候要求所有學生都全神貫注,注意力集中的聽老師所講內容,思想不要開小差和隨時隨地的走神,能夠做到認真傾聽,養成良好的認真聽課、會聽課的好習慣。在課後更要及時認真的複習,認真完成作業,鞏固知識。這個過程說來容易,它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長期的規範、引導、督促和鼓勵。整個過程對於學生的行爲規範性與自律意識的培養都具有重要意義,爲學生未來的工作與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會逐漸的養成專心聽講,遵守時間,遵守紀律,互相團結的好習慣,爲學生能端正學習態度和工作態度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德育內容要與學科內容科學統一。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要盡力做到學科內容與德育教育的科學統一,相互協調。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認爲在文性的學科中才能夠展開德育教育,在自然性學科中,德育教育很難展開。其實在小學教學體系中,除了《品德與社會》課、《品德與生活》課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材以外,在任何學科中都可以展現德育教育。教師可以要根據其他學科教材的內容,適時對學生進行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守時惜時、勤於動手、舉止文明等諸多優秀品質的培養。例如,在數學的計算中可以懂得節約的重要意義;《家鄉》課中,可以使學生感受家鄉的豐富的物產,美麗的自然風光,民風的淳樸,加深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成功訓練》課透過每單元的教學目標,設計出不同的學生感興趣的小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體會成功與失敗,並在實踐活動中,反思總結,以此來完善自身的品格、修養、處事的態度等。只要教師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用心抓住每節課的德育教育切入點,都能在隨堂的教學中逐步塑造學生的良好品質。有效的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所以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四)需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在小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滲透給學生祖國的繁榮昌盛與黨的偉大。增強學生強烈的歸屬感與濃烈的愛國感。我國曆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國文化繁榮昌盛,類型多樣,教師要根據這些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他們爲國家的繁榮昌盛與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斷付出努力。小學德育的建設工程,必然是離不開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

總之,小學教育是塑造人才的重要時期,對於學生的性格的培養,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期間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教育勢在必行,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的時候,必須要注重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徵。教師發揮自身在學生學習生涯過程中的示範與指導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注重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的和諧統一,並且德育教育的滲透一定要注重學生的成長環境與學習氛圍,使小學生的道德水平與思想品德不斷得到深化、提高和發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就是促進國家整體文化素質與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就是促進中華民族國民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