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心理教育在德育中的滲透論文

論文1.67W

德育是人類歷史上較早產生的教育現象。隨着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德育本身在性質、目標、途徑、內容和方法上都在經歷巨大的變化。德育是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近年來,隨着我國教育理論的改革和創新,高校德育的內涵己大大拓寬,它不僅僅是指基本政治觀點的引導,而且包括了我國的國情教育、日常性政治教育、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在內的道德教育,同時還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育在德育中的滲透論文

1.高校德育中滲透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與德育有着不同的工作內容、目標和途徑。心理教育主要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心理健康,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德育則偏重於思想道德品質的提高;心理教育偏重於心理的矯正、調適和改正,德育則主要偏重於思想領域;心理教育主要採用精神分析法、行爲療法、認知療法、催眠法和人本主義療法等方法,德育則主要採用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情感陶冶法、思想品德評價法和批評教育法等方法因此,粗看起來,德育與心理教育似乎有着天壤之別,但不可忽視的是,人的心理與思想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即:心理是思想的基礎,思想的發展和變化要受心理的影響和制約。在現實中,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總是交織在一起,許多思想問題背後又有複雜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來是思想、道德問題,但其根源、其實質卻是心理問題。同樣,心理問題也可引起人的思想問題、行爲問題。高校德育與心理教育本質上都是做人的工作的,都透過認知、情感、意志、行爲四個層次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研宄表明,心理素質是思想道德素質形成與發展的基礎(②,心理問題與思想道德問題既有區別,又存在互相轉化互爲循環的可能性。"③因此,高校德育不能僅僅侷限於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而且更要關注學生良好個性和健康人格的培養。

自20世紀末期以來,我國社會的深刻變革引發了一系列的道德問題和精神困惑、心理失衡現象。同時,由於全球化和網絡化的風起雲涌,也對上述問題的發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然而,由於高等學校德育工作仍滯後於時代的發展,忽視學生心理教育和個性心理培養,加上中學片面追求升學率,導致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心理落差、心理失衡、心理困惑等問題。由此而產生的不盡人意的負效應,嚴重影響了教育的質量和學生身心的健康。這些負效應主要體現在:因學習優勢消失、學習情緒消極、學習動力危機、學習態度變異等學習問題處理不當所產生的負效應;因“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勢、語言習慣與秉性各異、同情與互助情感體驗的缺乏等人際關係處理不當引發的負效應;因對成才、對生活、對社會期望值過高等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所引發的負效應;因異性交往困惑所引發的負效應;因心理障礙、情緒障礙等各種心理負效應所引發的人格變異。

大學生心理缺陷的成因有主、客觀原因。從主觀上看,是由生理早熟和心理晚熟之間的矛盾所致。他們生理上完全成熟,精力充沛,需要膨脹,理想昇華,獨立意識劇增,這些都是學習成才所需要的良好心理基礎。然而,由於他們長期生活在校園大牆內,生活實踐少,社會閱歷淺,沒體驗過“挫折”情感。因此,多數學生表現出過於自負、逞強好勝、好高騖遠、虛榮自恃、偏激偏極等心理上的不成熟性。這些恰恰反映出他們不會認識自己、對社會無知、認同度低、悅納性差、抗挫能力弱等心理缺陷。從客觀上看,主要問題不是社會污染,而是學校德育的失誤和缺陷所致。這些缺陷主要體現在:第一,“左”的德育思想。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心理因素、個性發展竟成爲高校德育諱言忌入的禁區。高校德育長期習慣於用政治思想教育機械化地取代心理教育,把心理因素說成是政治思想問題。第二,傳統的德育模式。傳統的德育模式把學生當作被動訓管的客體,不尊重其主體地位,於是,德育偏重強調自己的社會工具性價值,忽視德育直接爲人發展服務的人文價值。這種德育模式,又偏重強調學生思想政治上的一致性,否認個性發展的差異性和多樣性,這種德育模式,根本上忽視學生心理髮展規律及心理因素在政治思想品質形成中的基礎性功能,把心理教育排斥在德育之外。第三,德育教師隊伍素質低。多數教師素質不高,對德育原理、德育心理學、心理教育和心理諮詢等知識知之甚少,只是憑藉主觀願望和熱情,忙忙碌碌滿足於整體穩定,片面重視學生外顯操行的管束,不重視學生內在心理障礙,甚至對心理問題反映遲鈍。第四,校園不良心理環境。任何教育效應,只能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雙向互動中產生,在受教育者自身內部矛盾運動中最終得到實現。當前,在智育至上的教育思想影響下,高校育人職能嚴重削弱,師生之間缺乏教學相長的雙向交流,學生之間缺乏互相期望性雙向交流,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缺乏理解性雙向交流。在這種缺少民主的、緊張的、壓抑的、冷漠的心理氛圍中,學生自主、自信、自強、自立、自律的心理品質很難形成和發展。

2.高校德育中滲透心理教育的可能性

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對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視。1995年,國家教委在頒佈的《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中,將“具備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具有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作爲高校德育的具體目標,並強調“有針對性地做好深入細緻的個別思想工作;加強心理健康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的諮詢與指導”,明確規定高校的德育中必須涵攝心理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知識教育以及個性心理品質和心理調適能力的培養。因此心理教育在高校德育中不僅不能忽視,而且必須在新的視野中加以理解,在新的層次上以新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實施。這爲高校德育中滲透心理教育的可能性提供了規範前提。使得心理教育成爲當代高校德育的延伸和補充。

爲了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近年來各高校都在以多種途徑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目前,在我國高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主要來自三方面:心理學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德育工作者,而相比較而言,德育工作者所佔的比例較大。作爲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又是德育工作者的雙重角色的教師,在工作中如何區分學生的心理問題與思想問題,如何認識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關係,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德育工作有效地結合,便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根據調查表明,目前高校大多設有“心理諮詢中心”或“心理諮詢室”,由於大多爲非正式的機構,穩定性較差,往往隨着領導的重視程度和骨幹人員的調動而波動。儘管存在先天的缺陷,但隨着諮詢工作的發展、人員和規模的擴大,心理諮詢將越來越規範化,這無疑爲今後在德育工作中滲透心理教育創造了現實的可能性。

在理論意義上而言,個體的道德內化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是德育中滲透心理教育的理論基礎。個體道德品質的形成,從主體因素看,是個體把一定的思想道德內化的結果。即透過個體對思想道德資訊的認識理解,並伴隨着一定類型體驗形成道德動機,最後外現於行爲。這個內化過程是個體透過動機、情感、性格及自我意識等心理因素,對道德教育資訊進行多方面的選擇、分化、融合、順應的過程。德育資訊不是空洞的道德,它以社會歷史積澱的文化知識、道德規範、思想價值觀念爲內容和主導。雖然,這其中蘊含着極其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對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起着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心理素質作爲思想道德素質的基礎,它有優劣之分,二者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相互促進作用,有時還會因德育過程忽視學生相應心理素質的'培養和發展,甚至違背相應心理素質水平而使兩者處於惡性循環狀態。學生如果不具備與德育要求相適應的正確的道德認識、積極的情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活潑的性格等心理素質,或者德育過程不適應甚至違背學生心理素質水平,德育要求就難以內化爲品德、外現於行爲,難以在學生身上持久紮根,只能是流於口頭的一些“條條框框'可見,道德內化的內在驅動力主要來自於個體的良好心理素質水平,而良好的心理素質需要由心理教育來培養。因此,德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水平,是取得良好德育效果的重要條件和標誌。

3.高校德育中滲透心理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德育與心理教育關係如何,如何做到切實有效的滲透等,仍是一個爭議頗多的熱點問題。筆者認爲,爲強化心理教育的力度,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將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納入德育目標。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思想道德素質的形成與發展起着積極的促進作用,高校德育不但要重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健全的人格,注意道德意識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質的養成,要把心理教育作爲改進新時期德育工作、促進德育科學化的突破口。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道德修養課相結合。思想道德修養課是爲大學新生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在這門課的教學中,可以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比如,如何適應新環境?如何做一個健康快樂的人?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應對挫折?如何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緒?如何樹立正確的性健康觀等等。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把以上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內容貫穿到思想道德修養課的相關章節中,使德育課貼近大學生的實際,滿足大學生的需要,幫助大學生解決思想問題與心理問題,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併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與日常的德育工作相結合。學生輔導員、政工幹部應增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學會運用心理諮詢的方法去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瞭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瞭解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矯治方法,避免把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歸結爲思想問題去看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日常的德育工作相結合,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貫穿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有利於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使德育工作貼近學生,關注學生自身的個性發展。

重視心理諮詢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心理諮詢起源於20世紀初的美國,是指運用心理科學的方法與理論,透過消除來訪者的心理問題,來維護和促進身心健康、促進人格發展和潛能開發的過程。"⑤需要說明的是,心理諮詢的理念是“協助”,而不是單純幫助和替代。這就需要老師站在學生的位置上,與他們一起思考,在共同思考的過程中,巧妙地運用心理學方法把自己的思想悄悄地轉變爲學生自己的思想,讓他們確信這些思想是他原來就有的,或他自己剛剛發現的,以證明其是有能力者,是聰明的和有力量的。這樣,學生在自我發現和自我證明的喜悅中,思想觀念轉變了,自信心增強了,克服困難的勇氣也就自然產生了。高校老師除了傳道授業的職責之外,還應當負起解人生之惑、心理之惑的責任。老師爲學生解惑的方法有多種,除了傳統的德育方法之外,還有心理學的方法,即心理諮詢。心理諮詢的方法可以給學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援,協助他們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