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如何將德育滲透在教學中論文

論文1.47W

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教育更注重了知識人才的培養,而忽略了德才兼備型人才的需要。實質上,人才的質量影響了社會的發展,人才的素質和修養更關係着社會的進步,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體現出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將德育滲透在教學中論文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結構、行爲模式、價值觀、生命觀和人際關係的變化。學生的思想出現了新情況和新問題,如:義務教育的普及使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獨生子女比例較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增強,獨立生活能力,合作相處能力變差。同時,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因此降低,這就要求在教學中要注重德育的發展,學生有了做人的思想素質,才能具備成才的知識素質。

透過在教學中的發現,現在的學生多少都存在着品德上的缺陷:有些學生學習很好,但是自私、冷酷、狹隘;有些學生雖然不惹事生非,但在生活上懶惰,性格上自閉。絕大部分學生則是無禮貌、厭學、散漫,甚至目無法紀。這些學生既有本身素養的問題,也有心理原因。所以,教育學生不僅僅是爲了傳授專業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品德素質的培養。教書和育人是相輔相成,互相滲透,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不能把教書和育人分開來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德育培養想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是很難實現的。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只有較高的專業水平,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強烈的責任感和多方面的協調合作能力,這不是幾句話、幾堂課能夠訓練出來的。“德育”要從各方面做起。

一、教師要爲人師表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言傳身教是教師對學生最直接的教育方法,教師是學生效仿的對象,作爲一名教師,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你所傳授的知識才會被學生接受,這就需要教師平時的一言一行都要規範自己:如遲到,早退,儀表,言談舉止等,雖是小問題,卻深深的影響學生行爲,體現一個人的素質。

二、在教學中實施品德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再講平面直角座標系的時候,告訴學生在初中這個人生髮展的十字路口,每個學生都應正確認識自己和社會,確定正確的人生目標,端正人生態度,爲以後長大成才而努力學習,另外,透過對函數特徵的總結,如有的是直線,有的是拋物線,有的是曲線,啓發學生: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正如函數圖象一樣:有時平坦,有時崎嶇,有時高潮迭起,有時低潮綿延。但無論生活怎樣變化,都應保持冷靜向上的人生態度,經受成功與失敗的考驗。在歷史課中,給學生講一些歷史故事,比如蘇秦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越往勾踐臥薪嚐膽堅決復國的故事。這些故事教育學生做人做事都要有吃苦耐勞、勤奮刻苦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把這種精神用在學習上,纔會長大人才。同時教師也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三、學生良好道德習慣的培養

道德的培養需要養成習慣。當代少年兒童有十個不良習慣:

1、待人無禮貌。

2、學習不刻苦鑽研,常常被動學習。

3、害怕承擔責任。

4、喜歡依賴別人。

5、任性,做事經常以自我爲中心。

6、不愛勞動。

7、不愛護環境。

8、在消費中盲目攀比、炫耀。

9、做事不遵守規則。

10、在交往中容易傷害別人。

長期以來,人們只認爲習慣的`培養關鍵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實際上中學階段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期。除了在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的習慣,在生活中和特定的環境中如班會中也要培養,每週舉行一次關於德育的主題班會,以故事、講座、或寫作的形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道德品質的習慣,使學生在做人方面要做到:

1、孝敬父母。

2、明辨是非,知錯就改。

3、誠實守信。

4、獨立自主。

5、有責任心,勇於承擔責任。

6、善待他人,真愛生命。

7、熱心公益。

培養學生做人的習慣也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也需要父母對孩子在生活中給予正確的引導。除了做人方面培養習慣外,做事方面也要有好的習慣:首先是遵紀守法。其次,教育學生講究文明禮儀,遵守社會公德。再次,養成學生做事有方而且高效率的習慣。最後,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良好習慣。

四、心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中學生在初中階段是一個比較容易產生挫折心理的階段,遇到困難會產生挫敗感,灰心喪氣,自此一蹶不振,時間長了便會有自卑感,爲了改變這一現象也要給學生培養一種習慣,以悅納自我爲核心的自信良好習慣的培養。在教學中不斷以鼓勵的語氣去和學生交流,讓學生充滿希望,給學生尊嚴,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這不只在教育過程中實現,也需要家長的幫助。家長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揚,教孩子接納自己的缺點。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形成穩定的自我評價,教孩子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在學習上教育孩子勇敢面對挫折,要有越挫越勇的心態。與同學善於交流,敢於表達,自信源於表達。怎樣善於表達呢?表達有一定的技巧如:當衆表達要聲音洪亮,語氣平和。與人交流的時候要積極鼓勵,善於表揚別人。與長輩說話要講究禮貌,懂得尊卑次序。與人講話的同時要懂得與人的目光進行交流等等。在學校,教師可以讓學生多看一些有關語言表達的書。因爲語言是一個人文明與否的表現,而自信是語言表達的心理基礎,在自信中孩子纔會正視自己的素質和修養。並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