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的滲透論文

論文2.97W

摘要:高中語文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與人文素養的重要課程,從人文教育概況出發,結合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重點闡述了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對策。提出了樹立人文教育理念、營造人文教學環境、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現實與教材有機結合的對策。

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的滲透論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人文教育;策略

素質教育改革的日漸深入,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爲了培養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要求在高中語文的教學實踐中融入人文教育。但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學未能關注人文教育,在教學內容、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與人文教育均缺少必要聯繫,從而制約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也降低了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一、人文教育概況

人文素質涵蓋的內容較爲複雜、繁瑣與寬泛,對個人發展有着決定性的作用。人文教育主要是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性境界,塑造其理性人格,以此促進其實現個人及社會價值。人文教育蘊含着人文精神,其實質爲人性教育,其最爲突出的特點爲時代性。高中語文具有專業性與工具性的'特點,透過有效教學,可完善人的知識體系,提高生活質量。在教學實踐中滲透人文教育是必要的,透過日常學習,可以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真善美,培養學生正確、積極與健康的人生觀。在社會經濟交融發展的環境下,爲了有效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需要發揮人文教育的作用,特別是藉助語文課文及文學作品,讓學生感受深刻的內涵,正確的價值觀,激起共鳴,進而達成素質教育目標[1]。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問題

首先,思想認識。高中語文教師過於重視考試成績,未能關注人文教育。在教學實踐中,難以有機融入人文精神。其次,教學內容。高中語文屬於基礎性學科,承載着傳承文化的重任,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爲了提高考試成績,教師的教學側重於文章背誦及語句分析,而對語文文字美、情境美、結構美及精神美的關注度偏低,抑制了人文內涵的傳播及人文教育的滲透。第三,教學評價。當前,教學評價僅關注考試結果,缺少全面性與發展性,不僅會影響教學的高效開展,也會制約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對策

(一)樹立人文教育理念

高中語文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透過自主學習,認識以人文字的重要性,並逐漸樹立新型的語文教學觀。還要重構基本價值體系,充分考慮教學目的、教學評價及教學考覈等內容。此外,教師應積極參與相關培訓,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特別是人文素質。

(二)營造人文教學環境

人文教育的有效滲透,需要藉助愉悅、平等與輕鬆的教學氛圍。經過不斷探索發現,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不僅能夠鍛鍊學生的合作、協作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交流、競爭意識。例如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其劃分爲不同的組別,讓其朗讀精彩段落,以此營造真實、激動的教學氛圍。在此情況下,學生對語言人文素養的認識將更加準確與深刻。例如屈原的《離騷》,通常情況下,古文教學比較枯燥乏味,爲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應調整教學結構、創新教學形式,特別是要結合屈原的生活背景、性格特點等,以此降低文章理解難度,保證教學質量[2]。

(三)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根據“新課標”要求可知,教學評價體系應具備動態性與全過程性,在教學開展時,考察學生的表現與發展,具體的評價指標有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等,經多因素分析,不僅可以掌握學生的課業成績,還可明確其情感動態。爲了保證教學評價體系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應認識到學生的差異化特點,藉助分層式評價方法,認可學生的進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現實與教材有機結合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各種誘惑直接影響着高中生的學習與成長。當今,高中生緊隨社會風氣步伐,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掌握與認識;過於關注個性化發展,輕視了團結、合作等精神。例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在教學實踐中應收集、整理與毛澤東有關的資料,如生平事蹟、愛國情懷等,在豐富的資訊支援下,學生對毛澤東的認識將更加全面[3]。此外,高中語文教學要突破課堂的侷限,藉助實踐活動,以此展現生活的多彩性與豐富性。透過小組活動、任務分配、角色扮演,也可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及組織等能力。例如《燭之武退秦師》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讓其扮演不同的角色,從而促進學生對人物的把握。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影響着人文素質的培養,因此,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人文教育,從而促進人文教育作用的發揮,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尤宇傑.探析人文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語文天地(理論綜合),2013(7):75-76.

[2]朱佶芝.沐浴人文關懷煥發生命之光:高中語文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思索與實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2):157-158.

[3]張學君.從語文教學走向人文教育:當代五位語文教育專家的比較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1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