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探究情趣學科論文

論文2.99W

對教材的重新建構:教材中對於蒸發只涉及了蒸發的概念、溫度變化及溫度條件,沒有涉及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而此知識點又是中考考查的一個重要知識點。雖然在小學的科學中已經對此知識點做了定性的探究,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設計課堂教學時仍作爲一個重點知識進行了設計,並試圖透過對此知識點的教學,使學生了解一些科學探究的要素。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探究情趣學科論文

設計理念:從實驗入手(學生手背上擦酒精)讓學生在有充分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手背涼)體驗到“蒸發吸熱”的實質,再透過溫度計演示(溫度計的玻璃泡上塗酒精,酒精蒸發吸熱,溫度計的示數明顯下降)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理解蒸發吸熱且有致冷作用。最後透過創設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引發探究,從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實驗方案的設計、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教學片段:

兩個活動:一是學生手背上擦酒精,二是溫度計演示,透過活動的設計,創設問題情境“手背爲什麼感覺到涼,溫度計是示數爲什麼下降?”作爲過渡,進而匯入新課的教學。

板書四個知識點:

1、蒸發的定義:只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汽化現象叫蒸發;

2、蒸發吸熱有致冷作用;

3、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

4、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在活動之後,由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知識點1和2,且針對知識點1要求學生反覆審視該定義,從中發現隱含的知識點“蒸發發生的部位”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適當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在知識點2得出之後緊接着設計問題:“此知識點在生活中有什麼應用?請舉例說明。”

生1:發熱時,可以用酒精擦拭額頭降溫。

生2:洗完澡上來後,感覺特別涼爽。

點評:透過學生的舉例,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對於知識點3則由老師直接講解,而對於知識點4則做了如下的設計:

創設生活情境:“農民朋友在晾曬小麥、玉米、黃豆等農作物時,通常會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選擇通風較好的地方將農作物攤開來晾曬!”你能從中提出什麼樣的問題呢?

設計意圖:“教師也可以直接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但缺少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必要的思維過程。想透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感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並希望學生能提出蒸發的快慢可能與溫度、表面積的大小等有關。”

然而學生在略作思考之後的回答並沒有走向自己預設的軌道。學生1:“爲什麼要攤開來曬?”學生2:“爲什麼要選擇晴天?”學生3:“爲什麼要通風?”很明顯學生的回答很表面,只抓住了事物的外在因素,思維的深度不夠,缺乏對問題本質的思索,與自己的意圖有差距,怎麼辦?

引導學生繼續回答爲什麼?追問:“同學們你們能回答爲什麼嗎?”很多學生搶答“穀物曬乾的快!”繼續追問:“爲什麼晾乾的快?”學生一下沉默了。

把問題繼續拋給學生,只是改變方式,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1分鐘後,師生共同交流:“糧食晾乾是糧食中的水分蒸發掉了,晾乾的快意味着糧食中的水分蒸發的快。”在此基礎上再要求學生提出問題,很快就有了“水蒸發的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師:“請你針對提出的問題提出幾種可能的猜想。”

一番思考之後,學生猜想:①溫度的高低、②表面積的大小、③空氣流動的'快慢、④陽光下曬、⑤風速----。學生的猜想有很多,對猜想進行整合、歸納是必須的,師生共同提煉①④可以合併、③⑤可以合併,最後歸納出三個可供探究的因素“溫度的高低、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快慢”。在此基礎上學生分組探究,教學順利展開。

反思:教學中意圖透過問題情境、生活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從而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高效發展。然而如何讓學生提出高效的問題,對學生來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特別是提出科學有效的問題對於他們更難。因此在問題的提出中,教師要充分地發揮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正確的引導、分析、歸納,與學生交換意見、幫助學生排除干擾因素,讓問題、結論能在學生的一次次的活動中自然而然地得出。透過一系列的問題、一再的追問、探討、歸納、總結,使學生明白一個命題提出的複雜性和艱鉅性,初步地體會問題的提出對於科學探究的重要性,感悟整個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在問題提出的過程中感受物理學科的魅力,享受思考的快樂!

透過對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的探究,使學生初步瞭解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設計實驗方案等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感受,透過具體實驗方案的設計,學生初步瞭解了控制變量法的使用;在實驗探究活動中,學生之間展開小組合作、集思廣益,充分展示了集體的智慧、培養了學生的一些團隊意識,讓學生感覺到小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產生了願意合作的心向。然而在進行小組合作時仍有極少部分同學遊離於小組之外,有待於進一步地規範、要求,從而使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地實現全體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