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記承天寺夜遊》八年級上冊優質課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記承天寺夜遊》八年級上冊優質課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承天寺夜遊》八年級上冊優質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品味語言,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3、激發豁達樂觀的情感。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背誦《三峽》,古人妙筆生花,留下千古美篇。今天再來認識這樣一位古人,他生活在北宋時期,才華橫溢,名震寰宇,在文學藝術方面自成大家;但是此人命運多舛,頻遭貶謫,坎坷一生,大家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一、讀蘇軾

教師展示蘇軾的偉大成就和坎坷的人生路途。

學生可以補充發言,把自己所知道的關於蘇軾的相關資料講給大家聽。

教師小結:如此優秀的蘇軾,滿腹才華,憂思國事,但時常深感英雄無用武之地,於是他用文字來寬慰自己,在文學裏尋找心靈的棲息之地,更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讀故事

1、初讀文章:解決生字,感知文意。

交橫( ) 竹柏( ) 寢( )

2、揭示標題:理解文章先從標題入手,因爲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從標題中你獲得了關於文章的哪些資訊?除此之外,你還有哪些想知道的問題?

3、反覆誦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走進文章,身臨其境,勾劃節奏,用自己的方式來誦讀。

教師多媒體展示文章的節奏劃分,學生對照糾正,並且有節奏的.朗讀。

4、指名來展示自己精彩的朗讀,其他學生給予點評。

5、讀的目的是瞭解文意,瞭解文意要從典型字詞入手,掌握一些字詞的含義

多媒體展示:

欣然( )起行、

遂( )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蓋( )竹柏影也、

但( )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水中藻荇交橫( )

指名回答,並且順勢翻譯一下所在的句子

6、穿越時空,回到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那個夜晚,結合註釋,同桌之間翻譯,真正瞭解文章內容。

7、指名講述故事,其他同學提出疏漏需要補充的地方。

8、文章言簡意賅,詞約義豐,如果要改寫成記敘文的話,你認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再進一步豐富和具體,使內容更爲生動?

三、讀奇景

1、寂靜的夜,靈犀的心,漫步山寺,蘇張二人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美景?勾畫出文中兩人所見之景。

2、請一位同學說說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仔仔細細地讀課文,兩個人看到的今晚的月色有什麼特點?蘇軾用什麼方法來表現的?

4、一切景語皆情語。蘇軾眼中的奇景透露出他怎樣的內心世界呢?

四、讀心境

1、優雅,寂靜的承天寺,蘇軾和張懷民雅興從容賞月,此時他們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找出典型句子,說說句子的意思。

2、結合文意,揣摩句子,你認爲要讀出怎樣的語氣?爲什麼?

一輪寺月,在常人眼中再普通不過,而在蘇軾的眼中卻充滿了種種情趣。一個閒置的人,身處逆境,還能擁有如此閒情逸致,擁有積極追求美好事物的樂觀豁達情懷,將帶給我們更多的感悟,讓“蘇軾”與我們同行。

佈置作業:

課外閱讀餘秋雨的《蘇東坡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