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精選10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讓我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做個計劃吧。那麼教學計劃要怎麼寫才能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立定跳遠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精選10篇)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 篇1

教學計劃

1、讓學生學會立定跳遠。

2、使學生能正確的完成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

3、使學生能正確的分出什麼樣的動作是正確的什麼樣的動作是錯誤的。

4、使85%的學生的成績符合體質健康檢查的要求,100%學生成績在原有水平有所提高和進步。

重點和難點

正確的跳遠方法,跳的輕鬆省力。蹬地擺臂協調用力

教法與措施:

練習內容和建議:

原地擺臂彈性屈伸向上展體跳起

原地連續縱跳練習

原地練習各種方式的跳躍練習

模仿小動物跳躍

青蛙跳荷葉比賽

並足跳過障礙物

雙腳跳過海綿墊

立定跳遠分解和完整練習

考覈評價

教法與建議:

採用分散、結伴和集體形式的練習

鼓勵學生加強交往和合作,努力展示自我

教師引導,糾正學生錯誤動作強化學生的動作意識。

師生共同參與活動中。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內容分析

立定跳遠使學生很好的體會動作。透過教師示範講解,學生嘗試練習的學習。立定跳遠能增強學生腿部力量彈跳能力,增強骨骼、關節、韌帶和內臟器官的功能,還能培養學生不畏困難、勇敢和果斷的意志品質,勇於拼搏戰勝自我精神。

二、整合思路

過程與方法:透過教師示範講解,爲學生創設一個環境嘗試練習動作的問題,並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小組討論得出立定跳遠技術動作完整概念,並在教師講解示範正確動作後,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及結合自己動作問題改正後進行實測,對比測試成績。透過理解改正鞏固技術動作。最終達到對立定跳遠動作新的認識。

情感與態度:學生透過觀看教師示範與小組討論,結合親身體驗,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提高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培養同學分析、觀察、總結、歸納的能力,加強合作精神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觀看教師示範,回憶自己的動作,並根據教師的提示結合自己的理解嘗試尋找自己及本組同學的問題,並根據正確動作和練習手段達到修正錯誤建立正確本體感覺的目的。從而培養學生的在日後體育鍛煉及觀看比賽中能提取有效的技術要領,及對體育項目的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蹬、擺協調用力的配合。教學難點:落地時前伸小腿。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 篇3

跳遠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最常見與經常用到的一種人體活動,是學生喜樂見聞的、節奏強的一種體育形式;又是現代奧林匹克體育運動中一項重要的比賽項目之一。所以在體育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的體能、運動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

蹲踞式跳遠是騰越遠度越過水平障礙的一種技能。其動作結構是助跑—起跳—騰空(成蹲踞式)—落地。技術結構是透過快速的助跑和迅速有力的起跳,把助跑獲得的水平速度和踏跳獲得的垂直速度很好地結合起來,使人體騰越一定的遠度。所以助跑和起跳是決定跳的遠度的主要因素,其技術重點是助跑和起跳相結合,難點是空中成蹲踞式。

根據初中一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學生容易掌握蹲踞式跳遠動作的外形,而很少去深究整個跳遠的技術特點,尤其是一些參加過比賽的學生對跳遠空中動作形成一種盲目的崇拜,不去發展影響成績的速度因素,一味追求動作的花樣。另外有一些學生,尤其是女生對跳遠不感興趣,其原因就是跳遠是一項與衛生問題聯繫密切的項目,女生愛衛生的習慣讓跳遠成了學習的負擔。

另外對教學組織工作要求也較高,從場地的設計,教學手段的選擇,學生生理負荷量,隊伍的調動,以及對學生的情感教育等都要考慮細緻周到。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既能掌握跳躍的基本技術,又能愉快地鍛鍊,增強體質,活躍身心,爲從事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

跳遠教材由於受到場地和班級人數的限制,在單元計劃設計時我利用橫向沙坑和體操墊來解決沙坑少而分散的問題,使得四組同學能同時在一塊較集中的場地內進行練習,既便於教師的及時指導又提高了練習的密度,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 篇4

教材分析

《立定跳遠》該內容是人教版小學體育課標三年級跳躍部分的內容,要求學生透過本課的學習基本掌握立定跳遠這一基本內容。

學情分析

它是在跳躍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雙腿跳的練習,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量的重要方法,主要是學生學會兩腿用力等地跳起、腳跟着地、落地平穩的動作方法,並能熟練的進行跳躍。這部分的教學使學生的身體得到了全面的鍛鍊,身體的基本的活動能力得到了提高,並同時培養了學生的體育意識和興趣。

教學目標

這一堂課所教的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學社已有較好的學習習慣,能自覺的完成教室佈置的各項任務,結合本課的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預設一下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

熟練掌握雙腳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

2、技能目標:

透過小青蛙捉蟲子的情景教學,使95%以上的學生夠做出雙腿起跳、雙腿落地的技術動作。

3、情感目標:

透過集體活動,使學生體驗集體的學習興趣,培養集體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的重點:擺臂與蹬地的配合、落得屈膝緩衝。

2、擡腿收腹、擺臂與蹬地的配合。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我安排了兔子舞的教學活動。這個活動的設立,有助於學生從下課的興奮狀態轉化到上課的注意力集中狀態上來。

(二)激勵參與階段

這個階段是本課的重點部分,在這個部分中,我安排了動物模仿操,小青蛙捉蟲子的遊戲,動物模仿操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在複習各種動物的形態到重點模仿小青蛙的跳躍練習,激發了學生上課時的參與積極性,同時,安排了遊戲:小青蛙捉蟲子的比賽。在比賽場地的設計上,我特地化了不同的路徑合不同大小的的荷葉,不僅可以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跳躍能力的荷葉,並透過動腦筋,看誰先到達對岸。於是,我組織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在語音的提示下,進行各種動物的模仿練習,緊接着在複習完小青蛙跳之後,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小組練習小青蛙捉蟲子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學生跳躍的細節動作,並隨時做好學生跳躍動作的指導。這樣更有利於幫助學生共同完成本課的比賽活動。同時是本課的重點得到解決,難點得到突破。

(三)舒緩身心

劇烈活動後,做好放鬆活動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根據運動學的特點,我選取了比較富有典型的校園舞蹈操《小白船》,引導學生慢慢將自己的呼吸調整均勻。在音樂的氣氛中使身體由緊張的運動狀態逐漸過渡到比較安靜的狀態,使心跳逐漸緩慢下來,呼吸漸漸恢復正常。結束部分的小結,除教師要對本課進行講評外,還要求學生個人蔘與,總結學習體會。最後,教室佈置好課外練習作業,學生解散。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 篇5

教學計劃

1..讓學生學會立定跳遠。

2.使學生能正確的完成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

3.使學生能正確的分出什麼樣的動作是正確的什麼樣的動作是錯誤的。

4.使85%的學生的成績符合體質健康檢查的要求,100%學生成績在原有水平有所提高和進步。

重點和難點:正確的跳遠方法,跳的輕鬆省力。 蹬地擺臂協調用力

教法與措施:

1練習內容和建議:

原地擺臂彈性屈伸向上展體跳起

原地連續縱跳練習

原地練習各種方式的跳躍練習

模仿小動物跳躍

青蛙跳荷葉比賽

並足跳過障礙物

雙腳跳過海綿墊

立定跳遠分解和完整練習

考覈評價

2教法與建議:

採用分散、結伴和集體形式的練習

鼓勵學生加強交往和合作,努力展示自我

教師引導,糾正學生錯誤動作強化學生的動作意識。

師生共同參與活動中。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 篇6

立定跳遠作爲體育中考科目及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項目之一。他對發展學生的彈跳力,改善腰、腹肌力量和身體的協調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完整的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由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組成。本人透過教學實踐,不斷改進訓練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談談立定跳遠的教學方法。

一、立定跳遠的動作由預備、起跳、騰空和落地四部分組成。

(一)預擺: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後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後襬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儘量往後擺。要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擺動時一伸二屈降重心,上體稍前傾。

(二)起跳: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後往前上方擺動(兩肩要充分上提),向前上方跳出,並充分展體。要點: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擺要協調,背部用力及時充分,強調離地前的前腳掌瞬間蹬地動作。

(三)騰空:人體充分伸展,做到“三直”即髖,膝,踝三關節伸直,兩臂前舉。在收腹落地的時機因人而異,腰腹力量強的,可在人體達到最高點後下落時迅速收腹舉腿,儘可能延長騰空時間達到可能遠的落地點。而腰腹力量較弱的,在人體最高點時迅速收腹舉腿,以便能夠順利完成收腹舉腿動作。收腹舉腿的同時兩臂屈臂用力急振後襬,小腿儘可能地前伸,從而達到可能遠的落地點。

(四)落地緩衝:腳跟先着地迅速過渡到全腳掌,並屈膝使膝蓋前伸落地緩衝。要點: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後襬,落地後往前不往後。

二、教學口訣:

一擺二蹲三跳起,快速蹲地展身體;收腹提膝伸小腿,後跟着地向前起。

三、教學要領:蹬、擺、收、舉、伸、移

蹬——兩腿蹬地;擺——兩腿用力向前上擺動;收——膝空中收腿;舉——空中舉腿;伸——落地時兩小腿前伸;移——兩膝彎曲重心前移。

四、教學方法:

1、原地練習蹬伸。按起跳要領準備,不向前跳,而是向上方蹬伸髖、膝、踝三關節,體會用力的順序。

2、擺臂練習。原地擺臂由後下方至前上方的擺臂練習,主要體會臂部帶動身體的作用。

3、落地前的擡大腿和小腿前伸練習。在練習場地的適當距離上,拉一條橡皮筋(有一定的高度)迫使練習者向上擡腿和前伸技術。

五、力量練習方法:

(1)蹲跳起這是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動作方法:雙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兩臂自然後擺。然後兩腿迅速蹬伸,使髖、膝、踝三個關節充分伸直,同時兩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擺,最後用腳尖蹬離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時用前腳掌着地屈膝緩衝,接着再跳起。每次練習15~20次,重複3~4組。

(2)單腳交換跳這是發展小腿、腳掌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動作方法:上體正直,膝部伸直,兩腳交替向上跳起。跳時主要是用踝關節的力量,用前腳掌快速蹬地跳起,離地時腳面繃直,腳尖向下。原地跳時,可規定跳的時間(30秒~1分鐘)或跳的次數(30~60次)。行進間跳時,可規定跳的距離(20~30米)。以上練習重複2~3組。

(3)縱跳摸高這是發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力量而經常採用的一種練習方法。

動作方法:兩腳自然開立成半蹲預備姿勢,一臂或兩臂向上伸直,接着兩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單手或雙手摸高。每次練習10次左右,重複3~4組。

(4)蛙跳是發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力量的練習。

動作方法:兩腳分開成半蹲,上體稍前傾,兩臂在體後成預備姿勢。兩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髖、膝、踝三個關節,同時兩臂迅速前擺,身體向前上方跳起,然後用全腳掌落地屈膝緩衝,兩臂擺成預備姿勢。連續進行5~7次,重複3~4組。

(5)障礙跳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爆發力。

動作方法:地上放小海綿墊6~10塊,每塊距離1米左右。練習者站在墊後,兩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兩臂自然後擺,用腳掌力量向前上方跳過障礙,兩臂配合向前上方擺動,落地時屈膝緩衝,落地後迅速做下次跳躍。重複5~6組。

(6)跳臺階主要發展腿部力量和踝關節力量。動作方法:兩手背在身後,兩腳平行開立,屈膝半蹲,用前腳掌力量做連續跳臺階動作。一次可跳20~30個臺階,重複3~4組。

六、趣味性活動練習

1、包袱、剪子、捶

透過一個階段的練習,學生一定程度地掌握了立定跳遠的技術,如果再單調地重複練習,學生就會失去對立定跳遠的興。這是適當的引入比賽,對再次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提高運動成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學中。我採用“包袱”“剪子”“捶”遊戲比賽方法:兩人一組,用“包袱”“剪子”“捶”決定輸贏,誰贏了誰向前跳。誰先到達了目的地,誰就是最後的贏家,輸者要把贏着揹回起點。這樣做,贏者有其“樂”,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輸者有其“憾”,會發奮拼搏再接再厲,輸贏都有一種運動後的快感。

注意事項:比賽者的水平要均衡,才能做到贏者有其“樂”,輸者有其“憾”,輸贏都有一種運動後的快感。

2、立定跳遠接力

動作方法:3至4人爲一組,兩隊進行比賽。兩隊第一人站在起跳線後,其他人站在兩側,第一人從起跳線跳出落地後,第二人在第一人的落地點接着向前跳,然後第三人在第二人的落地點處接着向前跳,依次類推。每人每次可跳1--3次,或按順序間隔跳3次,以跳的遠的隊爲勝。

注意事項:接力時,跳者必須站在前者的準確落地點上,每一次跳都要用全力。

3、穿梭立定跳遠

動作方法:將學生按高矮分成人數相等的甲乙兩隊,橫排站在一條分界線的兩邊,甲隊站的一邊爲甲區,乙隊站的一邊爲乙區,每人一個對手。假如遊戲從乙隊開始,則乙隊第一個隊員站在分界線邊沿,用立定跳遠的方法向甲區跳一次,,然後甲隊隊員找到對手落點,用同樣的方法向乙區跳一次,依次往返跳躍,看最後一跳的落點在哪個區,如在甲區,乙隊勝;落點在乙區,甲隊勝。

注意事項:必須在起跳點起跳,不能向前移動,跳後應讓裁判劃定落點再離開。也可採取記團體總分的辦法進行比賽,勝者得一分,全隊累計起來,得分多隊爲勝。

4、雙腳夾包比遠

動作方法:兩腳夾包(可用沙包或小實心球)站於線後,然後用收腹向前擺腿的力量用力將包夾擲出去。兩人或幾人進行比賽,根據夾擲的遠近排定名次。

注意事項:夾包預備時,腳距離線適當留有空,約30至50釐米,將包擲出後,兩腳應落在線後。

5、鯉魚跳龍門

初學立定跳遠的學生,往往急於跳“遠”,忽視了起跳的“高”度,表現在:動作上,起跳後身體用力向前衝,由於沒有高度作保證,結果還沒有作出完整的動作,身體就已經落地了,難以形成騰空後的收腹舉腿動作。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我根據學習善於模仿、樂於表現的心理特徵,將小墊子摺疊成豎立的“人”字型,學生模仿“鯉魚”從上方躍過,躍過時要注意“擺尾”,即收腹舉腿。這樣,不僅有效地延長了身體在空中的滯留時間,改善了騰空的動作,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模仿力和想象力,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慾望。

注意事項: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素質,設定不同得高度,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模仿力和想象力,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慾望。

七、立定跳遠易出現的常見錯誤及糾正方法 ⑴、蹬伸和擺臂不協調,有“後襬”現象。

產生原因:協調性差。

糾正方法:講清動作要領,“蹬伸”與“擺臂”是同時的。多做預擺動作和進行一些其他能提高協調性的運動,也可以設計多種發展身體協調性的練習來培養這種上下肢動作協調能力。

⑵、屈膝,重心下降不準確,雙臂後襬不到位。

產生原因:動作概念不清,預備姿勢不準確。

糾正方法:講清概念和要求,多練習預備姿勢,注意屈膝程度,不能過高或過低,重心適度下降,拉開工作肌肉初長度,爲蹬地做好充分準備。

⑶、起跳前的小跳步動作和墊一步動作產生原因:起跳技術的錯誤,動作概念不清糾正方法:進一步講解示範,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講清在起跳時,不要有“投機”思想,以爲“小跳一步或墊一步助動”會跳更遠。其實這是立定跳遠的違例動作,算一次跳遠失敗,不計成績。多練習雙腳同時用力向上起跳動作,也可從跳近距離開始實行立定跳或小步的連續蛙跳;或雙腳夾沙包跳,從而逐步形成正確的雙腳起雙腳落地技術動作。

⑷、起跳方向不夠正確。

產生原因:沒有明確理解“前上方”的概念

糾正方法:講清“前上方”概念的具體操作。一般“前上方”指45度方向,但在立定跳遠中,人沒有水平初速度,只有我們腳的蹬力,這個力在45度時,水平和垂直速度相等,要使這個蹬力讓我們跳得遠,勢必不能太高和太低,應有一個合適的角度,實際練習中,建議在18度-24度,也就是說,在這樣一個範圍的“前上方”。如果起跳角度過大,屬“高跳型”,蹬力的水平速度過小,不利於我們跳的更遠。如果起跳角度過小,屬“平跳型”,蹬力的水平速度是變大了,但其騰空高度沒有,會造成我們來不及做動作,甚至出現腳下“打滑”現象和身體前撲摔倒現象以及“分腿跳”現象。

⑸、蹬伸不充分,擺臂無力,身體不舒展。

產生原因:“蹬伸”概念不清楚,急於起跳,對擺臂作用沒有正確認識。

糾正方法:進一步講清“蹬伸”的技術要求,體現“充分”蹬伸,要做到“快速蹬伸”,讓學生明確起跳時的爆發性用力,充分、快速地蹬伸髖、膝、踝三關節尤其是踝關節的充分蹬伸,對快速起跳有重要影響。同時也要加強“蹬擺配合”練習,良好的擺臂動作對起跳有着積極的作用。

⑹、收腹舉腿不積極,產生“坐”着跳的現象。

產生原因:收腹舉腿力量差。

糾正方法:進一步講解示範收腹舉腿的動作,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讓學生正確理解和認識立定跳遠動作的要領和方法,多做各種模仿練習、分解動作,強調放鬆、自然積極發展腿後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注意蹬伸後的身體“一直線”效果,增加騰空時間,強調落地前收腹舉腿的速度和時機,體會動作的“展”和“收”的協調配合。

可以多做仰臥起坐,懸垂舉腿、原地收腹跳、踏板(跳箱)起跳等練習方法來培養學生空中收腹舉腿的能力,掌握立定跳遠的空中動作,以提高運動成績。多做“蹬擺配合”動作的模仿練習,提高上下肢配合的協調性。

⑺、上體前磕,甚至前撲摔倒。

產生原因:急於做落地動作,腳前掌落地。

糾正方法:進一步講解示範,說明下落時須伸小腿,腳跟先着地的科學性,多做雙腿並腳跳起越過橡皮筋練習,體會在收腹舉腿的前擺下伸小腿動作。

⑻、上體後倒。

產生原因:小腿前伸過猛,或者沒有正確處理力的慣性。

糾正方法:適當提高起跳角度,或稍伸一下小腿,還有要注意落地緩衝過程和力的慣性作用,注意即時屈膝,從腳跟過渡到腳前掌。

⑼、落地動作不準確。

產生原因:沒有積極收腹舉腿伸小腿的屈膝產生前腳掌着地和全腳掌着地,易導致“撲出去”摔倒現象和“無緩衝動作”而受運動傷害。

糾正方法:講解示範,強調在積極收腹舉腿的前提下伸小腿,腳跟先着地的科學性和健身價值。

⑽、身體偏轉,空中姿勢不平衡。

產生原因:左右腳力量不均,觀看目標不明確,態度不端正,起跳動作隨意。

糾正方法:鍛鍊雙腳的爆發性用力。明確目標,起跳動作認真、不馬虎、同學間不開玩笑。

⑾、看腳跟向後走。

產生原因:學生過分注重是否跳過已定目標,想自己確定一下而使身體後傾無法維持平衡導致後傾或向後退,影響真實成績。

糾正方法:明確告訴學生落地後向前走,不要在跳的過程中看成績,應學會跳後向前走再返回看成績的好習慣,可以在學生跳之前,先在其目標處把原有痕跡擦掉,讓學生返回後再看自己的足跡來

⑿、落地不穩,雙腿落地區域有較大的差異產生原因:雙腳用力不勻或怕摔倒

糾正方法:多做近距離的起跳落地動作,手臂的擺動要協調配合。地面設定標誌物,雙腳主動有意識地踩踏標誌。

八.練習注意事項

(1)儘量選平坦又不過於堅硬的地面進行練習,如土地、地板地、沙坑等。過滑的地面不宜練習。

(2)提高爆發力的練習,重複次數一般不超過10次。

提高力量耐力的練習,重複次數必須在10次以上,並儘可能增加重複次數。

總之,在立定跳遠教學中,因學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遠”上,容易忽視起跳動作的正確性和完整性而出現一些錯誤動作。教師要引導學生糾正這種現象,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技術上一步一步的糾正,小到學生兩腳的站位和擺臂的高度。不管學生的運動能力是否能達到規定成績,都應當強調動作的規範性。只有練習動作正確、規範,才能提高練習效果,取得最佳的運動成績。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爲指導思想,以跳躍爲重點,以自主學練爲主要方式,以主體參與爲策略,以身體練習爲手段,授之以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透過情節、遊戲等活動讓學生在愉快學習中掌握技能。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透過學習,瞭解立定跳遠的正確姿勢,建立屈膝緩衝的自我保護意識技能目標:學會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發展學生的基本跳躍能力情感目標:增強跳躍活動的興趣,逐步形成敢於競爭的意志品質。

三、學情分析

我校百分之七十的學生屬於流動人口子女,轉出、轉入率較高,學生學習基礎、水平、體能參差不齊,同時水平一(二年級)的學生,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也是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他們活潑、好動,模仿力、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差,認知能力不夠完善,體能較弱,腿部力量不足,鑑於這樣的學情以及知識接受能力,我把學生都喜愛的“遊戲”活動融入到課堂中來,把學生應學的體育技能透過遊戲的方式傳授給他們,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遊戲、情節中去體驗各種學習內容,在學練和體驗中掌握本單元的運動技能,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四、教學內容

小學水平

一、二年級跳躍——立定跳遠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的順序與方法。教學難點:蹬地與擺臂的協調配合。

六、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景教學法講解示範法正誤對比法比賽法評價鼓勵法學法:練習法合作學習法相互評價法

七、教學學時分配:共四課時

第一課時:初步學習雙腳同時用力,迅速向前上方躍起的動作,建立輕巧落地、屈膝緩衝的動作意識。

第二課時:進一步學習擺臂和蹬地協調用力起跳的動作方法,發展跳躍能力。第三課時:掌握立定跳遠的完整動作,嘗試簡單的評價,樹立自信心。第四課時:鞏固提高立定跳遠的動作,提高和豐富樓頂跳遠的運用。

八、場地與器材:籃球場一塊錄音機一臺小體操墊25塊沙包25個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 篇8

老師,我能和你跳的.一樣好了!

一、案例描述:

在一年級立定跳遠教學的第二課時中,我組織學生進行原地動作模仿練習,之後結合場地進行跳遠練習,當學生練習一會兒之後,組織學生進行遊戲,用5條跳繩平行放置,間隔一定距離,讓學生能連續跳過5條跳繩。我邊講解邊示範,連續跳躍,進行了5次完整的立定跳遠動作,精彩而且連貫的跳過了5個目標,贏得了學生們的一陣掌聲,隨後男生和女生分組開始進行遊戲。

遊戲纔開始進行,兩組都發現了幾個學生連跑帶跳的完成了遊戲,我馬上進行指導並糾正錯誤動作,強調運用學過的動作進行遊戲,在遊戲中要把立定跳遠動作做完整。

結果練習了一會兒,又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二、學生心聲:

老師,我們學會了立定跳遠,能和你跳的一樣好了!

三、我的思考:

在開學初備課時,充分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將立定跳遠的學習結合各種遊戲活動進行開展,從第一課時開始,僅用了很少的時間進行動作的模仿練習,然後將五顏六色的跳繩結合到練習中,學生在顏色鮮豔的跳繩旁邊進行立定跳遠練習,很大程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部分學生基本掌握了完整的動作方法。第二課時繼續運用跳繩進行立定跳遠的練習,學生對立定跳遠動作進行鞏固提高,在課的後半部分就是本案例中的情況。

透過思考發現:

1、由於一年級學生規則意識還沒有形成,在遊戲中應強調遵守規則,提高學生的紀律意識,這樣形成好的遊戲習慣,進而對日後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好的基礎。

2、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對老師連貫、熟練的示範動作進行刻意模仿;在一年級學生身體控制能力和沒有完全熟練掌握動作的情況下,造成學生在違反規則的情況下勉強完成遊戲,動作不正確,不能很好領會教師要求。

3、教師在講解示範的過程中,示範動作過於連慣,對於剛接觸各項體育活動的一年級學生來說過難,講解時語言強調的重點不明顯,學生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出現偏差。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 篇9

教學目標

(1)能知道立定跳遠正確的動作方法

(2)能基本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能,提高蹬地起跳和向前上方躍起的能力

(3)對教學內容感興趣,練習中表現出勇敢、果斷、積極進取、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優良品質

序號

課次

教學內容與要求

教學建議

內容:雙腳連續跳上、跳下

要求:初步學習雙腳用前腳掌蹬地跳起和跳下的動作

(1)原地做起鍾練習

(2)做原地兩臂向上擺起同時起踵練習

(3)原地做蹬地起跳

內容:雙腳跳上、跳下臺階

要求:用前腳掌蹬地向上跳起,兩腿儘量蹬直,輕巧落地

(1)分散做原地向上擺臂同時起踵練習

(2)分組練習雙腳跳上、跳下臺階

(3)練習中互幫互學

內容:立定跳遠

要求:學習起跳前兩臂的擺動和膝關節彈性屈伸,動作需協調一致,並同時用力

(1)原地做兩臂擺動膝關節彈性屈伸練習

(2)分組做青蛙跳

(3)分組做立定跳遠

內容:雙腳連續向前跳

要求:學會前腳掌用力蹬地起跳的技能

(1)分散模仿小兔跳

(2)講解示範雙腳連續向前跳的動作

(3)分組練習,體會連續不停頓向前跳的動作

內容:立定跳遠

要求:雙腳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躍起,同學間互相交流

(1)原地做兩臂擺動同時起踵

(2)原地雙腳用力蹬地跳起摸高

(3)在沙坑邊向坑內跳

(4)跳過橫繩(橡皮筋)

內容:立定跳遠(考覈)

要求:完成定跳定跳遠的考覈任務,做到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1)集體做準備活動

(2)分散做跳上臺階,跳過線的練習

(3)宣佈考覈標準和方法

(4)分組依次考覈,做好成績記載

立定跳遠教學計劃 篇10

教學目標:

1、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讓每一位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中進行學習,在快樂中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

2、透過課堂練習和遊戲參與,提高學生的腿部力量,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發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和靈敏性。

3、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積極進取的意志品質,透過遊戲參與培養學生的互幫互助、團結精神。

教學內容:

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大概分爲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部分。透過縱跳和立臥撐體會起跳蹬地動作,重點進行預擺和起跳的協調練習,強調一下落地緩衝。

教學過程:

一、課堂常規

1、集合整隊

要求:動作迅速,按要求成四排橫隊

2、師生問好

3安排本節課的內容

以前的課學習過了一些簡單的跳躍練習,像單腿跳、縱跳、立臥撐、蛙跳、跳繩等練習,這節課來學習立定跳遠。立定跳遠也是中招體育達標考試中很重要的一項考覈項目,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

4、安排見習生

二、準備部分

1、跳兔子舞

組織:同學們成一列縱隊,後面的同學把手搭在前面同學的肩上,沿着場地跟着音樂一起跳兔子舞

要求:跟着節奏跳,隊伍不要斷開,跳完後迅速站好隊

2、徒手操

(1)正壓腿

(2)側壓腿

(3)活動膝關節

(4)活動手腕腳踝

三、基本部分

1、課前遊戲:小袋鼠搬東西

規則:同學們就是一隻只小袋鼠,把小袋鼠們分成四組,每組成員分成兩部分,兩部分隊員相距十米相對站立,一隻小袋鼠從起點抱着球跳到對面,並由對面的小袋鼠抱着球跳回來,依次進行,看哪組小袋鼠最先跳完。

要求:在行進過程中必須跳着前進,體會跳躍動作

2、學習立定跳遠

(1)教師示範、講解

動作要領:跳時兩腿稍分,膝微屈,身體前傾,然後兩臂自然前後預擺,兩腿隨着屈伸,當兩臂從後向前上方做有力擺動時,兩腳用前腳掌迅速蹬地,同時兩臂稍微彎曲往上擺動,整個人向前上方騰空跳起,跳起後在空中充分展體,在下落前迅速收腹舉腿,小腿前伸,兩臂自上向下向後擺,落地時腳跟先着地,落地後屈膝緩衝,上體前傾,保持平衡。總結爲四部分:預擺、起跳、騰空、落地。

(2)學生練習

組織:分散開,根據老師的示範講解開始練習,在練習時想着動作的四個部分。老師巡迴指導並發現練習中出現的錯誤。

(3)蹬地練習

經過簡單練習後,透過縱跳和立臥撐的練習體會起跳時的蹬地感覺。並針對練習時出現的單腳起跳和蹬地不充分的情況進行糾錯指導。

(4)再次練習

老師在學生們練習時進行指導並發現錯誤動作

(5)預擺起跳的協調性練習

進行預擺起跳的協調性練習,先不考慮跳的距離,可以跳近一點去體會動作的協調性,在動作熟練後再慢慢的增加跳的距離。

(6)再次練習,老師巡迴指導

(7)由動作掌握好的同學展示

3、接力跳遠比賽

組織:把同學們分成四組,同一起點起跳,第一名同學跳過後站在跳到的位置不動,第二位同學從這一位置起跳,後面的同學依次進行,看這一組最後一位同學跳完之後所到達的位置,看哪組跳的最近,簡單的加以懲罰(做十個深蹲)。

四、放鬆活動

1、側展運動

2、正壓腿

3、抖動腿部

4、按摩腿部肌肉

五、課堂小結

對這節課學生的表現進行簡單的總結,對錶現好的同學加以表揚,並要求同學們課下加強立定跳遠的練習。最後收拾器材,下課。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上同學們學習了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在學習的時候把立定跳遠動作分解成四個部分: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在這四部分中我們着重學習了預擺和起跳。大部分同學已經掌握了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還有一部分同學出現了單腳起跳、蹬地不充分、預擺起跳不協調、墊步的問題,透過縱跳、立臥撐等練習糾正了這些錯誤動作。這節課從遊戲中觀察學習,在遊戲比賽中結束,透過遊戲使學習這一個動作的枯燥的課上的生動有趣,學生們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