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立定跳遠》教案(精選10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立定跳遠》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定跳遠》教案(精選10篇)

《立定跳遠》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掌握原地起跳以前的屈腿降重心的要領。

2、養成聽指揮、遵守遊戲規則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活動操場。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帶領幼兒排四個縱隊,根據節奏做熱身運動。

二、開始部分

1、以小青蛙要過河,匯入活動。

師:"小青蛙要到河對岸玩,要怎麼過河呢?小朋友們幫小青蛙想想辦法。"

2、引導幼兒討論出:青蛙要跳過河。

3、教師規範的示範跳河的動作,幼兒認真觀察。

4、請一個幼兒出來嘗試跳遠。

5、教師講解跳遠的基本要領,即預備、起跳、騰空、落地四個步驟。重點講解屈腿降重心的要領。

6、幼兒按順序進行跳遠。

注意事項:

(1)不要連續跳。

(2)不能用跑、跨。

(3)要求雙腿併攏跳。

(4)要跳過河的對岸才能算過河。

7、幼兒練習跳遠,教師個別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

2、請幼兒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立定跳遠》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激發頑強的競爭意識。

2、增強腿部的彈跳力以及靈敏、速度、協調等身體素質的發展。

3、複習“立定跳遠”,能正確掌握跳躍的動作要領。

活動重難點:

重點: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

難點:手腳協調,兩腳同時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躍。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集合要做到:快、靜、齊,精神飽滿,動作正確、整齊。

2、熱身運動:

a、快、慢跑交替(快跑2組,慢跑2組,變速跑同時,教師要多關注幼兒及時提醒幼兒,避免相互衝撞的現象出現。

b、徒手操:

頭部運動4×8、肩部運動4×8、 膝關節運動4×8

跳躍運動4×8、手腕腳踝關節運動4×8

基本部份

1、情景匯入: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動物王國中,哪幾種動物是跳着走路的嗎?我們以前也練習過幾種跳躍的本領,展示出來看看能不能比小動物。

2、教師示範並講解立定跳遠動作要領:兩腳自然左右開立,上體稍前傾,兩臂前後擺動各一次,兩腿配合作自然彈性屈伸,然後兩臂用力向前上方擺,兩腳同時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時以腳跟先着地。

3、幼兒進行對比練習,分組練習。

4、遊戲:看誰跳的格子多。

要求:認真遊戲,聽從指揮,注意安全。教師講解遊戲規則及注意事項,每組每次跳4個人,從起跳線起跳,每人向前連續跳5次,第2次跳躍取最近距離爲起跳線,格子數多的爲勝。

5、教師活動小結。

結束部分

1、集合

2、整理放鬆運動:原地踏步

3、活動總結

4、解散

《立定跳遠》教案 篇3

目標:

1、喜歡參加跳躍活動,敢於嘗試、有勇敢的精神。

2、跳躍、技能、協調能力得到提高

3、學習立定跳和掌握立定跳的方法

準備:

場地準備:操場佈置

呼啦圈、平衡木、墊子、蘑菇片若干、音樂、熱身操

過程:

一、隨音樂進入場地、聽音樂做熱身操

天氣變冷了,兔寶寶們,媽媽今天帶你們到外面去玩玩,跟媽媽一起動起來吧。

隨音樂做熱身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過小溝

看,這裏有一條小溝怎麼呢?

幼兒自由探索想辦法跳過小溝,可分集體,個人和小組

小結:剛剛我們小朋友運用了許多的方法來過小溝,真是非常的了不起,那兔媽媽現在也來教你們一種新的本領。

2、學習雙腳立定跳遠

小兔子們,剛剛我們用很多的方法來過小溝,現在兔媽媽也來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

(1)教師示範動作:雙腳併攏,雙腳彎曲,雙手握拳放在身後,然後雙腳用力蹬地向前跳,同時雙臂用力向前上下襬動,最後雙腳輕輕落下,腳尖落地,膝蓋稍稍彎曲。

(2)、幼兒練習,教師進行指導,提醒幼兒動作要正確、到位

3、遊戲:勇敢的小兔

(1)交代遊戲的任務:你們看,這裏有三條路可以通到採蘑菇的地方,你們就用剛剛學的新本領從這三條路過去。你們可以選擇不同的路

(2)集體、小組練習,教師進行指導。

三、結束活動:小兔回家

(1)、放鬆運動,兔媽媽帶兔寶寶隨音樂運動

(2)總結:今天小兔子們都表現的非常棒,學習了新的本領……(鞏固立定跳遠的正確方法),還幫媽媽到那麼遠的地方採了這麼多蘑菇。孩子們,我們回去吃蘑菇吧!

帶領幼兒收拾場地,分享蘑菇,結束活動。

《立定跳遠》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讓每個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玩中創”感受到愉悅,在愉悅中初步掌握雙腳蹬地躍起向遠處跳出,並能雙腳落地的方法。發展學生跳躍能力,培養學生運動興趣。

二、透過遊戲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積極態度,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三、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透過觀察、體驗、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熱愛體育運動,並能夠樂意接受教師的指導,從而體驗成功。

教學重點和難點:雙腳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躍起,上下肢協調配合。

教學程序:

一、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青蛙跳嗎?他們是怎樣跳的呀?你們原地學學好嗎?

學生:原地學習青蛙跳。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立定跳遠跟我們剛纔青蛙跳的姿勢很相似,這時候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立定跳遠好嗎?

設計意圖:一個生動學習情景的營造,可以引起學生的新鮮感和親和感,使他們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熱情,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此活動還讓學生達到了熱身的效果,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體育興趣,爲下一步學習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學習新知

1.啓發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以“請你跟我這樣做”的形式引導學生利用拼板進行跳躍練習,然後提出問題:利用你手中的拼板想想還能有其它的跳法嗎?鼓勵學生積極創想各種跳躍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經過個人、結伴、小組的積極討論、交流與實踐創想出了各種跳躍的方法。之後,透過學生的展示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立定跳遠”。接着,請學生嘗試模仿並鼓勵其能跳得遠。這樣,在教師的啓發引導下學生對立定跳遠動作有一個初步的概念。

2.設疑探究:接下來教師所要做的就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動作要領,此時教師設疑:怎樣跳才能跳得遠?並請一位動作好且跳得遠的學生展示。學生以四人小組透過觀察——思考——實踐——討論——交流從而歸納出“兩手用力擺,兩腳用力蹬,全身協調用力”的動作要點。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在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中,透過自身的感受和體驗,既掌握了動作要領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探究的樂趣。

3.提高發展:在學生掌握了動作要領後,教師提出:你能跳多遠?組織學生強化學練,進行分層練習,讓每個孩子都嚐到成功達到喜悅。之後教師鼓勵學生挑戰老師,激發學生的鬥志,讓有能力的學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4.教學評價:整個環節中,教師始終以微笑和表揚性語言肯定學生的創想與回答。學生在教師不斷地鼓勵與表揚中充滿了自信,並不斷地享受着成功的喜悅。

三、整理放鬆

1、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放鬆操。

2、教師小結

《立定跳遠》教案 篇5

一、教學內容和活動:

1、立定跳遠。

2、遊戲:鑽樹林。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透過“立定跳遠”的學習,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形成正確的概念。

2、增強學生的彈跳力以及靈敏、速度、協調等身體素質的發展。

3、透過遊戲,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精神,發展奔跑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體育委員整隊(要求:快、靜、齊,精神飽滿,動作正確、整齊)。

2.聽取體育委員彙報人數。

3.師生問好。

4.激趣匯入:同學們!我們學校段考前舉行了廣播操比賽,我們班在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我們這節課能不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立定跳遠的方法。宣佈本課內容及要求(主要學習立定跳遠和遊戲:鑽樹林,大家一定要認真聽講,注意安全)。

5.檢查服飾。

6.準備活動

向左,向右各轉四次。

廣播體操:(教師放音樂,學生做)預備節

1.伸展運動

2.擴胸運動

3.踢腿運動

4.體側運動

5.體轉運動

6.腹背運動

7.跳躍運動

理運動(各8×8拍/節)

(二)基本部分

1、立定跳遠

動作要領:兩腳自然左右開立,上體稍前傾,兩臂前後擺動各一次,兩腿配合作自然彈性屈伸,然後兩臂用力向前上方擺,同時兩腳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時以腳跟先着地。(動作方法:一擺二蹲三跳起,快速蹬地展身體,收腹提膝伸小腿,平穩落地跳的遠.重點:向前上方擺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有力。難點:動作連貫,蹬擺配合。 )

組織教法

(1)、教師講解示範,提出重難點。

(2)、學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擺臂練習。

(3)、學生做擺臂向上跳起的練習。

(4)、在教師的指導下做擺臂向前上方跳躍的練習。

(5)、學生進行對比練習,分組練習。

(6)、學生分成四組,做前跳遊戲活動。

(7)、展示評價、

師生共同指出易犯錯誤,並進行糾正。

2、遊戲:鑽樹林

遊戲方法:兩隊各15個人站在起跑線後,繞過樹到達終點,以先到達終點多的隊獲勝。

(遊戲規則:要求必須要繞過每一棵“樹”到達終點。犯規一個減一分。要求:認真遊戲,聽從指揮,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1、集合隊伍。

2、整理運動:原地踏步,齊步走。

3、小結:(學生歸納,教師指導)

4、下課,佈置作業。

《立定跳遠》教案 篇6

1、教材分析:

初中階段,學生身心正處於快速發育成長期間,《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水平目標四中提出要透過各種形式的練習發展跳躍能力。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簡單,爲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本課在實施中以不同遊戲方式學習、練習立定跳遠,減少教材學習的枯躁性;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與集體榮譽感比較欠缺,心理承受能力比較低,因此,運用遊戲接力比賽的方式不僅能鞏固練習技能同時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

2、學生分析:

a、有利因素:由於初一年級的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較高,且本節課的練習具有娛樂性、趣味性,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不難調動的。

b、不利因素:由於初一學生心理素質不穩定、好動,自制力不強,這需要在教學中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3、教學目標:

透過學習,80%的學生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學生合作競爭意識、自信心、集體榮譽感增強。

4、教材重點、難點:

蹬、擺協調用力的配合。

5、教學步驟:

腳步練習、健身操、學習並練習立定跳遠、分組跳、轉圈、增強跑、跳能力、接力、普拉提放鬆、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總結。

6、教學設計

(1)匯入(lmin)

a 、體育委員集合、整隊、清點人數

b 、師生問好

c 、宣佈本節課教學內容

要求:迅速整齊、精神飽滿、積極向上

集合隊形圖(略):

(2)熱身(6min)

1、腳步練習

練習內容:學生圍成圈跑動並進行單腳跳、前踢腿、後踢腿等腳步動作變化。

組織措施:教師用口令指揮學生進行不同路線的跑動。

2、健身操

組織措施:帶領學生一起隨歡快的節奏做操。

要求:能夠充分活動開,振作精神。

重點:讓學生能跟上音樂節奏完成隊形變化。

身體負荷:小心理負荷:小

(3)立定跳遠(25min)

1、學習立定跳遠

練習內容:立定跳遠15次。

組織措施:教師統一講解動作要領,男女生根據自己的能力用健身圈作標誌進行練習。

動作要點:兩臂用力向上擺,起跳用力蹬伸,小腿朝前伸,落地緩衝。

難點:雙腿用力蹬地及落地緩衝。

要求:動作到位,積極練習。

身體負荷:中大心理負荷:中大

路線示意圖:(紅:女同學綠:男同學)

1、分組跳

練習內容:根據圖示,從連續三個立定跳遠逐步增強難度。

組織措施:學生透過圖示要求自由組合進行練習,教師巡視、糾錯。要求:跳到圈內不能移動腳步,要屈膝緩衝。

身體負荷:中大心理負荷:中大

2、轉圈(調整遊戲)

練習內容:學生利用圈在身體各部位進行轉動。

組織措施:教師用語言開發學生思維,和學生一起活動。

身體負荷:中心理負荷:中

3、增強跑跳能力接力賽

練習內容:學生以單腳跳、並腿跳及立定跳遠三種形式的跳法行進,看哪一組時間最快且動作完成最好爲勝利,共練習兩次。

組織措施:將學生分成五組,每一組8人,教師監督有無犯規。

路線圖示

(略)

身體負荷:大心理負荷:大

(4)普拉提放鬆:(5min)

教學目標:透過普拉提放鬆運動,會讓學生的肌肉更加的協調,把同學們的注意力拉回到自身內在的關注上來,平緩的、穩定的動作可以讓同學們心靈平靜,緩解精神緊張。

組織措施:學生自由散開,在教師的帶領下隨着音樂做簡單的普拉提牽引。

要求:配合舒緩優美的音樂,同學們充分放鬆,動作流暢自然,愜意自在,沒有勞累的感覺。

a、集合整隊,學生進行總結評價,教師進行總結評價(3min)

b、安排學生歸還器材。

身體負荷:小心理負荷:小

備註:

教學器材:健身圈(41個)、標誌物(10個)、錄音機(1部)

《立定跳遠》教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本課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爲依據。遵循“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根據水平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徵,以實施素質教育爲核心。使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能的同時充分體會到體育課的快樂。

二、教材分析

立定跳遠教材是在跳躍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雙腿跳的練習,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量的主要教材,主要是發展學生學會兩腿用力蹬地跳起、腳跟着地、緩衝落地的動作方法,並能熟練的進行跳躍。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學生已有較好的學習習慣,愛表現自己,活潑好動,課堂氣氛較爲活躍,身體各機能還未完全發育,體質稍差,運動潛力一般。只有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才能貼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因此,教學過程中設計新穎、搞笑的練習方式和手段,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運動激情。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

1、循序漸進法:遵循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科學原則。

2、講解示範法:透過精煉的語言使學生構成正確的動作概念,用正確規範的動作示範,更有利於學生模仿。

3、預防與糾正錯誤法:加強易犯錯動作的提示,預防學生構成錯誤動作,練習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

4、評價法:透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5、遊戲法:透過遊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學法指導:本課我認爲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本課的學法中讓學生採用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活躍課堂氣氛,透過學生自主去嘗試,互相比較,師生討論,探究、觀摩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思考潛力,觀察潛力和實踐潛力。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運動中得到鍛鍊,獲得快樂。

五、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透過新穎搞笑的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透過遊戲引導學生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體育課堂。

運動技能:90%的學生掌握立定跳遠兩臂擺動與膝關節屈伸協調用力的動作技術。

身體健康:透過學習立定跳遠增強體質,發展身體的彈跳力、腿部力量及協調潛力,提高學生的速度素質,靈敏素質。

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及競爭意識,使學生在運動中快樂,快樂中運動,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

社會適應:在教學的組織過程中鍛鍊學生的組織潛力,創新潛力,在玩遊戲及學習武術過程中透過師生的互動,同學間的溝通,學習時的互相幫忙,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潛力,爲將來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立定跳遠》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掌握原地起跳以前的屈腿降重心的要領。

2、養成聽指揮、遵守遊戲規則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活動操場。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帶領幼兒排四個縱隊,根據節奏做熱身運動。

二、開始部分

1、以小青蛙要過河,匯入活動。

師:"小青蛙要到河對岸玩,要怎麼過河呢?小朋友們幫小青蛙想想辦法。"

2、引導幼兒討論出:青蛙要跳過河。

3、教師規範的示範跳河的動作,幼兒認真觀察。

4、請一個幼兒出來嘗試跳遠

5、教師講解跳遠的基本要領,即預備、起跳、騰空、落地四個步驟。重點講解屈腿降重心的要領。

6、幼兒按順序進行跳遠。

注意事項:

(1)不要連續跳;

(2)不能用跑、跨;

(3)要求雙腿併攏跳;

(4)要跳過河的對岸才能算過河。

7、幼兒練習跳遠,教師個別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

2、請幼兒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立定跳遠》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熟練掌握雙腳立定跳遠的技能動作。

2、運動技能目標: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讓每個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玩中創”感受到愉悅,在愉悅中初步掌握雙腳蹬地躍起向遠處跳出,並能雙腳落地的方法。發展學生跳躍能力,培養學生運動興趣。

3、身情感目標:透過練習和遊戲發展學生的下肢力量,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積極態度,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因爲部分三年級的學生身體協調能力差,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在瞬間完成蹬地躍起後展腹、展髖、身體充分伸展,然後收腹舉腿向前躍出這樣複雜的動作過程。因此,本年級立定跳遠主要是使學生掌握雙腳蹬地躍起,向遠處跳出,並能雙腳落地的方法。所以:

本課的是重點是:雙腳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躍起,上下肢協調配合。本課的難點是:擡腿收腹、擺臂與蹬地的配合

教法與學法

1、教法:依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法指導中我主要嘗試運用自主教學的策略,目的是使學生在活動中創新,在活動中合作,在活動中健康成長。

2、學法:

本課在學法上主要採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練習法。首先讓學生透過小遊戲“小青蛙找食物”,嘗試產生想象跳躍的動作,和然後教師的完整示範,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階段,匯入新課

1、首先我會用提問的方式,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見過青蛙跳嗎?他們是怎樣跳的?學生回答後,我就讓學生:原地學習青蛙跳。

我把操場設計爲充滿荷葉的池塘

2、我把學生比喻爲小青蛙,比喻這羣小青蛙肚子餓了要去找食物吃,然後我把這羣小青蛙帶到池塘裏讓同學們用着自己想象出來的青蛙跳,去抓蟲子吃。(在找食物時我回會及時評價那些跳得好的同學。)

二、學習新知,立定跳遠。

1、我會告訴同學們,本課學習的立定跳遠跟同學們青蛙跳的姿勢很相似,然後我會做一個立定跳遠的示範於及講解。讓同學們清楚地瞭解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

2、我做完示範後,我會讓同學們想想立定跳遠和青蛙跳有什麼區別?提問同學們要怎樣才能把這個立定跳遠的動作做好。

3、我會讓學生邊討論邊舉手回答。

4、然後我會讓學生分組練習(在學生練習的時候我會巡視指導或及時評價獎勵優秀的學生)

5、各組練習了一段時間後,我會讓各組優秀的學生上前示範。(然後讓學生們評價好與壞的地方)

三、遊戲鞏固知識階段。

1、我把籃球場比喻成一條小河,把同學分成兩組。讓同學用剛學到的立定跳遠的動作跳到對面,同學們以支掌的方式接着跳。讓同學們比比那組動作跳的又高又遠。

2、同學們在分組跳過河比賽的時候我會巡視指導及時評價獎勵看誰跳的最好,動作跳的最漂亮。

3、比賽完了我會進行評價鼓勵,也會請獲勝隊介紹經驗。

四、總結,整理放鬆階段

總結交流:讓同學們說一說本課你學到了什麼?

《立定跳遠》教案 篇10

一、設計初衷:

根據《標準》的實施建議中指出:“在注意選擇適當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結合小學生生活、心理特點,以情知教學爲依據,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以素質教育爲目標,透過教師組織引導,創設各種情景和條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力求達到身、心、知、智同育。

本課在設計上,堅持從新課程理念出發,注重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透過歡快有趣的遊戲“小青蛙跳荷葉”的教學活動,全面激發、提高學生學習跳躍的興趣和能力,也將本課的教學難點有機地落實到每個教學細節中去。整堂課注重學生的體驗教育,處處讓學生當好學習的主人,教師始終作爲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幫助者,激勵者,爲學生搭建起“表現”和“展示”的舞臺,用激勵性的語言正面引導學生“跳”出樂趣,“跳”出友誼,“跳”出創新,使學生在民主、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度過本節課。

二、教材、學情分析:

立定跳遠是高年級跳躍動作教學的重點教材,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時對促進學生的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器官機能的發展,提高學生靈敏、速度、力量等身體素質有着積極意義。本節教學內容的立定跳遠(水平二)是學生在基本掌握一些簡單單腳、雙腳跳躍的技能上加以提升,它是由擺臂、蹬地、起跳、落地四個環節組成,將兩腳用力蹬地起跳動作協調作爲本課教學重點。爲今後學習跳遠、跳高等教學內容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因此,根據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對提高,但情緒變化較大,而身心發育快的特點,結合農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習慣,本課將透過語言描述、教師示範、

情景創設、音樂渲染等教學手段,誘發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讓學生置身於情景中去體驗各種學習內容,在探究和體驗中掌握運動技能,從而達到增強學生健康,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之教學目的。

三、教學目標:

1.透過“立定跳遠”學習,讓大部分學生能體驗,熟悉雙腳立定跳遠的動作技術,會做出一些雙腳立定跳遠的簡單動作。

2.透過“立定跳遠”學習,發展學生靈巧、協調、速度等身體素質,增強學生身體平衡控制能力。

3.透過“立定跳遠”學習,培養學生集體意識和責任感,鼓勵學生努力展示自我,培養學生活潑、愉快、主動、積極上進的精神。

教學重點:兩腳用力蹬地起跳,動作配合協調

教學難點:雙腳屈膝緩衝,輕巧落地

四、教學特色:

1、教學過程中體現主體意識和情感意識。

力求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結構嚴謹,給學生創造機會,有自主練習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主動參與、主動發展、面向全體、關注差異。

2、教學方法中體現身體練習意識。

力求精講多練,體現體育課讓學生在身體練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術、技能特點。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符合教材、學生和教師實際,注重課堂效率。

3、場地、器材運用中體現資源意識。

針對農村學校實際,採用“一材多用”充分體現體育器械的多功能性,同時合理佈局場地,最大限度體現出場地的功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