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平行線的性質教案設計

平行線的性質教案設計

平行線的性質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平行線的三個性質,並能運用它們作簡單的推理.

2.使學生了解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區別.

重點難點

1.平行的三個性質,是本節的重點,也是本章的重點之一.

2.怎樣區分性質和判定,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問:我們已經學習過平行線的哪些判定公理和定理?

學生齊答:

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問:把這三句話顛倒每句話中的前後次序,能得怎樣的三句話?新的三句話還正確嗎?

學生答:

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教師指出:把一句原本正確的話,顛倒前後順序,得到新的一句話,不能保證一定正確.例如,“對頂角相等”是正確的,倒過來說“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就不正確了.因此,上述新的三句話的正確性,需要進一步證明.

二、新課

平行線的性質一: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怎樣說明它的正確性呢?

方法一透過測量實踐,作出兩條平行線a∥b,再任意作第三條直線c,量量所得的同位角是否相等.

方法二從理論上給予嚴格推理論證.(以下證法,教師可視學生接受情況,靈活處理講或者不講)

已知:如圖2-32,直線AB、CD、被EF所截,AB∥CD.

求證:∠1=∠2.

證明:(反證法)

假定∠1≠∠2,

則過∠1頂點O作直線A′B′使∠EOB′=∠2.

∴A′B′∥CD(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故過O點有兩條直線AB、A′B′與已知直線CD平行,這與平行公理矛盾.即假定是不正確的.

∴∠1=∠2.

另證:(同一法)

過∠1頂點O作直線A′B′使∠E0B′=∠2.

∴A′B′∥CD(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AB∥CD(已知),且O點在AB上,O點在A′B′上,

∴A′B′與AB重合(平行公理)

∴∠1=∠2.

平行線的性質二:兩條平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啓發學生,把這句話“翻譯”成已知、求證,並作出相應的圖形.

已知:如圖2-33,直線AB、CD被EF所截,AB∥CD,

求證:∠3=∠2.

證明:

∵AB∥CD(已知)

∴∠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對頂角相等),

∴∠3=∠2(等量代換).

說明:如果學生仿照性質一,用反證法或同一法去證,應該給以鼓勵.並同時指出,既然性質一已證明正確,那麼也可以直接利用性質一的結論,這樣常常可以使證明過程簡單些.然後介紹或引導學生得出上面的證法.

平行線的性質三: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要求學生仿照性質二,自己寫出已知、求證、證明.教師請程度較好的學生上黑板板演,並巡視課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克服困難,最後對黑板上學生的板書進行全班訂正.

已知:如圖2-34,直線AB、CD被EF所截,AB∥CD.

求證:∠2+∠4=180°.

證法一:

∵AB∥CD(已知),

∴∠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4=180°(鄰補角),

∴∠2+∠4=180°(等量代換).

證法二:

∵AB∥CD(已知),

∴∠2=∠3(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4=180°(鄰補角),

∴∠2+∠4=180°(等量代換).

例已知某零件形如梯形ABCD,現已殘破,只能量得∠A=115°,∠D=100°,你能知道下底的兩個角∠B、∠C的度數嗎?根據是什麼?(如圖2-35).

解:∠B=180°-∠A=65°,

∠C=180°-∠D=80°.(根據平行線的性質三)

小結: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區別:

1.從因果關係上看

性質:因爲兩條直線平行,所以……;

判定:因爲……,所以兩條直線平行.

2.從所起作用上看

性質:根據兩條直線平行,去證兩角相等或互補:

判定:根據兩角相等或互補,去證兩條直線平行.

三、作業

1.如圖,AB∥CD,∠1=102°,求∠2、∠3、∠4、∠5的度數,並說明根據?

2.如圖,EF過△ABC的一個頂點A,且EF∥BC,如果∠B=40°,∠2=75°,那麼∠1、∠3、∠C、∠BAC+∠B+∠C各是多少度,爲什麼?

3.如圖,已知AD∥BC,可以得到哪些角的和爲180°?已知AB∥CD,可以得到哪些角相等?並簡述理由.

教後記:.

學生學習了這個平行線的性質後,不能理解它的用途,兩直線平行不知道應該是哪些角應該相等,哪些角應該互補,哪個是前提哪個是結論不能充分的理解。導致使用的錯誤。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學生圖形的認識能力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