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綜合性學習漫話探險教學設計

綜合性學習漫話探險教學設計

綜合性學習漫話探險教學設計

教師

一、活動目標

1.對人類探險及其意義有進一步的認識,學習探險家樂於探究進取、勇於挑戰自然與自我的精神。

2.瞭解在探險過程中必備的生存知識和基本技能。

3.在活動中培養戰勝困難與挫折的勇氣和信心。

4.在活動中培養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清晰明確地陳述自己觀點的能力。

二、活動指導與建議

1.這三項活動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條件,任選一項,亦可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三個活動小組,每組開展一項活動。三項活動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根據需要相繼開展。一般來說,同時進行便於在課時上作統一的安排,除了前期準備外,兩節語文連堂即可完成。但相繼開展教育面更大一些,在某一小組開展某項活動時,其他兩組的同學便可前往觀摩,甚至互派“探險小記者”作及時報道。三項活動就其難度和綜合程度而言,呈現出由易到難、由相對簡單到比較複雜的階梯性分佈。本次活動約用5個課時,其中寫作佔2個課時。若時間不夠,有的活動可放在課外進行。

2.開展“探險家的故事”這一活動,一是要讓學生學會蒐集資料,挑選資料,培養學生處理、利用資料的能力;二是要讓學生把蒐集到的“故事”用口語表達出來,培養學生語言複述能力和口頭描述能力;三是要讓學生在對古今中外的探險家探險故事的追蹤中培養開拓創新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這項活動以“故事會”的形式來展示,但開故事會不是活動的惟一方式,也就是說,作爲“綜合性學習”,應該考慮到它的整體性和關聯性,如,“故事會”之前,可以透過適當的形式來比比誰的探險故事蒐集得最多;“講故事”結束時,還可以開個座談會,各人說說自己“講故事”或“聽故事”的體會、感想以及從中受到的啓迪等。這樣,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就超越了以往的語文課外活動,不再是某一單項語文技能的訓練,而是藉此可以達成多種教育功能的整合。

3.“七嘴八舌說探險”這一活動,在綜合程度和自主性方面比上述活動要更進一步。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設定“辯題”要使辯論雙方都有話可說,有理可辯,使雙方觀點能夠交鋒。如果一方理據確鑿,而另一方理屈詞窮,論辯就難以展開和深入。教科書中設定了關於“探險”的正反兩種不同的觀點,乍一看,正方(“推崇探險論”)的觀點更容易找到理據支援,教科書中的選文和教科書編寫的價值取向都是對正方的支援。但是,深想一下,反方(“反對探險論”)的觀點也不無道理,除了教科書所提示的“消耗了許多時間”“浪費了許多錢財”“有生命危險”之外,是否還可作更深廣的思考?比如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啓發:從一定程度上說,探險是“人類中心主義”觀念支配下的產物。這種觀念認爲,面對自然世界及其生物世界,人類無處不可以涉足,只要人類力所能及,便可以“佔山爲王”“插旗爲疆”,據爲己有。但是,如果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框架,我們可以質疑:人類的步履就沒有限度或限界嗎?只要人類足跡所至,那裏就必然屬於人類嗎?就理應由人類來主宰嗎?事實上,人類探險的足跡所到之時,也就是那裏的災難發生之日。不是嗎?人類飛向太空,太空的垃圾已環繞地球;人類登上“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峯,今天的長江之源已受到污染;人類出入原始森林,那裏的“土著”動物、生靈即受到驚擾和侵害,甚至難逃劫難……如同哥倫布探出“新大陸”帶來了殖民主義的擴張,當今人類無所自律無所限制的“探險”,也反映了人類中心主義的擴張。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探險也是如此。人類探險在哪裏留下腳印,也就在哪裏留下了灰塵。

上述觀點未必全部正確,也並不完全代表編者的觀點,這些都不重要,因爲,開展這場辯論的旨趣也並非要弄個誰是誰非,而是藉此幫助學生對“探險”有個更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和勇於創新的思維品質。

在開展關於探險的是是非非的辯論過程中,教師要更多地關注有可能在辯論中處於弱勢的一方,使辯論雙方大體勢均力敵,讓雙方觀點激烈碰撞,充分展開,以期達成深度交流。不過,教師的指導和調控,主要是在正式辯論之前幫助學生做好充分準備,而不要在辯論之中“披掛上陣”。

第二,指導學生認清“探險”和“冒險”的聯繫和區別。探險是指去從來沒有人去過或很少有人去過的地方考察(自然界情況);冒險是指不顧危險地進行某項活動。若進一步推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區別:①“探險”是過程,也是目的,之所以要“探險”,就是要解開那些極少有人涉足或人類從未涉足的自然之謎;而“冒險”只是一種手段,之所以要“冒險”,是要透過“冒險”行爲來達到預定目的;②探險是有充分準備的漫長之旅,整個過程是考察和研究的過程,是人類認識、探索自然世界的一種方式,也是人類對自我的體能與智能的挑戰和考驗,而冒險是在某一具體情境之中的不得已而爲之或應急性的行爲;③探險和冒險常常是連在一起的,冒險並非就是探險,而探險常常需要冒險,因爲面對自然界之謎,每前進一步都具有一定的冒險性,甚至可以說,探險的過程就是無數次冒險的聯結過程。

第三,“七嘴八舌說探險”的綜合性主要表現在:要完成這一活動不僅需佔有大量的古今中外探險的材料,而且要從探險的成敗得失、經驗教訓、光榮與災難、功績與損害中提煉出足以說服對方的觀點,特別要能聯繫歷史與現實、現實與未來來談論探險的功過得失。總之,透過這一話題的辯論,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辯證的觀點和綜合的思維能力、思維方法。教師要在這些方面多加引導和啓發,而不要拘泥於知識性問題的解答。

4.“生存夏令營模擬招聘”這一活動的突出特點在於“情境模擬”性。如果說,透過“講故事”“辨是非”活動的開展,對“探險”有了形象感知和理性思考,那麼,開展“生存夏令營模擬招聘”活動,則把學生引入具體的活動情境之中,讓學生設身處地體驗探險,以此來鍛鍊學生意志品質,培養其生存能力和獨立精神。開展此項活動,宜分四步進行。

首先,“招聘小組”要設計好情境,即值得挑戰的自然環境,並用語言文字或圖畫具體描述或描繪出這一情境,要描述或描繪得具有神奇的魅力,以吸引挑戰者前來應聘,接受挑戰。

其次,招聘小組根據不同的情境(或荒野大漠,或荒灘孤島,或林海雪原等)設計出不同的問題(惡劣的自然環境,意外情況發生,面臨生存困境等)。這些問題可以提前發佈,讓應聘者作好準備。

第三,招聘和應聘。在招聘小組作好“情境設計”和“問題設計”的準備之後,向同學們徵聘“挑戰者”,鼓勵同學們前來應徵。應徵者先具體指定挑戰的地點,接着陳述自己挑戰的理由和所做的準備。應徵者陳述之後,招聘小組成員嚮應聘者提出各種問題。這些問題既有已發佈的問題,也有根據應聘者陳述而提出一些必須應對的問題。應聘者均應一一予以回答,其回答應既符合情理,又具有膽略和創意。

第四,根據應聘者在應聘過程中的表現和處理複雜困境的機智、魄力、能力等,評出“最佳挑戰者”。

有條件的學校,語文教師可以與計算機教師取得聯繫,協作配合,開發電子探險的遊戲課件,讓學生利用電腦多媒體來虛擬探險情境,經歷探險過程,體驗探險樂趣,以此來培養學生在探險過程中處理問題、應付困境、獨立決斷的能力。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開發、變通、改造某些有探險主題的遊戲軟件,在教師組織指導下,開展“電子虛擬探險活動”。

5.關於作文指導

需要注意的是,學生作文“話探險”中的“探險”,其概念應理解得寬泛一點。就學生的經歷而言,一次對未知世界的勇敢闖入,就應屬於探險。儘管學生所闖入的世界對成人來說已視爲尋常,但對初中學生來說,仍具有“探險性”。

作文題目自擬,體裁、字數不限。這給學生寫作以較大的自由度,但同時也給教師的作文指導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啓發引導。

第一,記敘類作文。記敘類又可分爲記實類和幻想類。記實類可以寫“×××探險的故事”“我的一次探險經歷”等;幻想類可以寫成童話故事,如“小鴨歷險記”,“初探神祕島”等。

第二,議論類作文。可以對某一傳奇人物、探險壯舉進行謳歌或評價,亦可對人類探險的是非功過加以綜述或評說等。

對於這類自由度較大的作文,最好先讓學生擬定題目和寫作提綱,教師根據學生擬定的寫作提綱來分門別類地指導。

三、活動評價

1.這次活動的評價主體是學生,評價的對象也是學生。也就是說,要注意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這次綜合性學習的三項活動都具有一定的競賽性,不僅要讓學生自主組織其活動,還應讓學生自主評價,對活動進行評價,對同學進行評價,對自我進行評價,讓學生們評選出“故事大王”“優秀辯手”“智勇挑戰者”。

2.教師也要參與評價,評價從三個維度展開:

第一,評價學生在活動中所表現的積極態度。

第二,評價學生的參與過程(即參與度或曰參與的深度)。參與的形式可以各有不同,有的作爲選手參與,有的作爲組織者參與等,對每一種參與都應有相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