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生物的基本特徵教案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物的基本特徵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物的基本特徵教案

生物的基本特徵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現象。

2.掌握生物的基本分類。

【過程與方法】

1.透過觀察、討論,能舉例說明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

2.透過開展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透過舉例子,分析生活中常見事物,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探究未知事物的興趣。

2.透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生物具有的生命現象。

【教學難點】

1.透過分析歸納說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徵。

教學過程

情境匯入

以生活中的常見例子如鯊魚、小鳥、樹木等引導學生透過常識學會辨別生物與非生物,再提出疑問,究竟生物是什麼呢?他們扮演是什麼樣的角色?

講授新課

知識點一:生物的類別

1.學生認真閱讀課本,自我總結歸納後後回答:太陽、石頭、水等是非生物,因爲它們沒有生命;蝴蝶、小鳥、草、魚、蘑菇等是生物,因爲它們都有生命。

【過渡】同學們非常優秀,能夠把咱們平時所遇見的事物與經驗結合,我們把有生命的物體稱爲生物。自然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組成的。生物分爲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在我們的身邊,生活着多種多樣的生物,它們與我們朝夕相處。

2.觀察教材圖1.1—1,插圖的生物分別屬於哪一類呢?

學生答:動物有中華鱘、啄木鳥、東北虎、蝴蝶;植物有銀杏樹;微生物有大腸桿菌。

知識點二:生物的生命現象(即生物的特徵)

【過渡語】仔細觀察周圍的動植物,你會發現它們的形態、大小和生活習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萬別中卻存在着共性:他們都是有生命的。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生命呢?

小組探究:以小組爲單位,結合教材插圖和生活經驗,舉例說明生物所具有的這些生命現象。

引導學生以動物的生活特點爲例做出分析:我們發現人體需要吃飯,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要吃小動物,從而能夠得出結論:生物的生活都需要營養物質。

引導學生從植物的角度進行補充:植物需要陽光、空氣、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

教師講解:我們發現人和動物可以透過出汗、排泄等形式將廢物排出,這說明生物都能活將廢物排出體外。人需要呼吸,魚用鰓呼吸,鯨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這說明生物需要呼吸才能活着。

教師提問:植物需要呼吸嗎?

學生答:植物和動物一樣每時每刻都在呼吸。

教師舉例:我們看到小鳥能長成大鳥,我們人類也能從小長大,蝌蚪長大變成青蛙,從而得出結論:生物都能生長髮育。用手碰觸含羞草,我們發現含羞草受到刺激後會合攏葉片,人體受到針刺後也會作出縮手反應,從而得出結論: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教師講解:向日葵的花盤像太陽,這是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嗎?其實是由於向日葵的花盤受到陽光的刺激,做出的反應。我們把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規律的反應,稱爲應激性。

教師講解:我們從圖上看到貓、狗等動物能繁殖後代,我們知道其他生物也能繁殖後代。

教師補充:一隻純色的貓生出的後代,毛色和斑紋上有深有淺,與母貓並非完全相同。我們人類也是這樣,這說明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生命現象。

【過渡】透過剛纔的分析,我們認識了一些生命現象,但生物還有一些我們剛纔沒有提到的生命現象。

課件展示:展示動物、植物、細菌、真菌、病毒的結構圖,引導學生理解:生物都有一定的結構,生物體除病毒外都是由細胞構成。

教師提問:仙人掌能夠生活在乾旱的沙漠裏,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說明了什麼?

引導學生回答:生物都能適應並影響環境。

【結束語】透過同學們積極的探究,我們認識了生物和非生物,也瞭解了生物所具有的一些生命現象。大家來反思一下: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疑惑?

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

1.自然界中的生物分爲幾類?

總結概括爲:植物、動物、微生物。

2.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徵?

總結出以下幾點:

(1)具有新陳代謝現象。

(2)能生長髮育。

(3)具有遺傳和變異現象。

(4)具有應激性。

(5)能適應和影響環境。

(6)能繁殖後代。

板書設計

第一節 生物的基本特徵

一、我們身邊的生物 二、生物的生命現象

動物:東北虎 遺傳變異現象

植物:含羞草 生長髮育

微生物:大腸桿菌 繁殖後代

生物——有生命的物體 應激性

新陳代謝

適應並影響環境

生物的基本特徵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學會描述身邊的生物,區別生物和非生物,會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現象。

②透過觀察、討論、領會,能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徵。(重點)

2.能力目標

透過事物的對比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課前準備:

一盆生長旺盛的含羞草,多媒體課件;學生查找與生物的基本特徵有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時間

安排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2分鐘課件展示: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雲、飛機、太陽,還有蝴蝶、小鳥。遠處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蟋蟀、螞蟻。近處有一隻母雞領着一羣小雞在覓食,小狗趴在旁邊吐着舌頭。還有一座小橋,水中有游魚、水草欣賞圖片,感受大自然的和諧之美。從美麗的大自然畫面引入,使學生從感到熟悉、親切、有趣,產生熱愛自然的情感,同時具有一定的啓發性。

提出問題

匯入新課

2分鐘提出問題:畫面中哪些是生物?

哪些不是生物?爲什麼?

積極思考、嘗試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問題中來,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程度。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8分鐘知識點一:我們身邊的生物

1.學生觀察、小組討論後回答:飛機、白雲、太陽、山石、橋、水等是非生物,因爲它們都沒有生命;蝴蝶、小鳥、草、雞、狗、魚、蘑菇等是生物,因爲它們都有生命。

【過渡語】同學們觀察的很細緻,我們把有生命的物體稱爲生物。自然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組成的。在我們的身邊,生活着多種多樣的生物,它們與我們朝夕相處。

2.觀察教材圖1.11,插圖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生物?

學生邊觀察邊回答:有中華鱘、啄木鳥、東北虎、銀千年銀杏樹、蝴蝶還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大腸桿菌。

3.爲了加深學生對生物的理解,讓學生列舉自己身邊熟悉的生物,由學生介紹課前收集到各種生物的'資料。

4.現在已被人們認識的生物有200多萬種。根據各種生物的特點,人們通常它們分成三類: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現在你能將圖1.11所示的生物進行分類了嗎?瞭解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

明確生物是有生命的。

學生要根據身邊的實例及教材的學習等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

嘗試分類:中華鱘、啄木鳥、蝴蝶、東北虎是動物;銀杏樹是植物;大腸桿菌是微生物。使學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透過提取腦海中的生活常識,自然而然的解決問題。

學生形成自然界是有生物和非生物(環境)組成的觀點。

在學生視野充分拓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衆多的生物簡單分類,明確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三大類。

組織交流

點撥建構

18分鐘【過渡語】仔細觀察周圍的動植物,你會發現它們的形態、大小和生活習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萬別中卻存在着共性:他們都是有生命的。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生命呢?

知識點二:生物的生命現象

1.小組探究活動:以小組爲單位,結合教材插圖和生活經驗,舉例說明生物所具有的這些生命現象。小組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發言人。

動物有哪些

生命現象?植物有哪些

生命現象?

2.教師巡迴指導,並參與小組的討論。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3.現在各小組將你們的發現與大家交流吧。

一組:我們發現人體需要飯菜,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要吃小動物,我們得出結論:生物的生活都需要營養物質。

師:很好!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其他組補充:植物需要陽光、空氣、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

二組:我們發現人和動物可以透過出汗、排尿、排便等形式將廢物排出,這說明生物都能活將廢物排出體外。

教師及時點撥,指出排便與排尿的區別。

並解釋生物從外界攝取食物,然後將廢物排除體外的現象,稱爲新陳代謝

三組:我們發現人需要呼吸,魚用鰓呼吸,鯨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這說明生物需要呼吸才能活着。

教師追問:植物需要呼吸嗎?

教師明確:植物和動物一樣每時每刻都在呼吸。

四組: 我們看到小鳥能長成大鳥,我們也能從小長大,一粒種子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所以得出結論:生物都能生長髮育。

師:說的多好啊!生長髮育是生物比較明顯的生命現象,請同學們來感受一下生命的神奇吧。(教師播放課件:一粒種子逐漸萌發、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的視頻。)

五組:剛纔老師讓我們用手碰觸含羞草,我們發現含羞草受到刺激後會合攏葉片,人體受到刺激後也會作出反應,結論:生物都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教師追問:向日葵的花盤像太陽,這是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嗎?

教師強調:你們的發現很有價值!我們把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規律的反應,成爲應激性。

六組:我們從插圖上看到貓、狗等動物能繁殖後代,我們知道其他動物和植物也能繁殖後代,我們猜想細菌等微生物也有繁殖的生命現象。

教師補充:你們的猜想是正確的。炎熱的夏天,食物很容易腐爛變質,這就是由於微生物繁殖的速度快導致的。

七組:我們從插圖上觀察到,貓媽媽的三個孩子,毛色和斑紋上有深有淺,只有一隻小貓長得像媽媽。我們人類也是這樣,這說明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生命現象。

學生分組活動、討論、分析,並完成表格。

派代表向全班彙報,安排本小組同學補充發言,其他小組同學再補充。

認真傾聽他人發言,及時補充,在活動中體會各種生物所具有的生命現象。

透過思考和教師的提示,學生回答:植物也要呼吸。

觀看視頻,領略生命的孕育和生長之神奇。

透過碰觸含羞草,理解植物對外界刺激也能做出反應,只不過不如動物的反應明顯。

補充: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就是植物的繁殖現象。

結合自己與父母的相似特徵、不同特徵,理解遺傳和變異現象。

引導學生研究教材插圖以及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動物的生命現象,進而推廣到微生物,瞭解生物的生命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在小組間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火花得到了充分的綻放。

教材中出現了新陳代謝這一名詞,學生非常陌生,在此,教師適時點撥,這樣更有助於學生理解生物的新陳代謝現象,對後面歸納總結生物的基本特徵打下基礎。

透過小組討論發言,他人補充的形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得到加強,透過合作獲得成功,增強了自信心。

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表達交流都得到了很好的薰陶。

讓學生明確各種生物的繁殖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的基本特徵教案3

生物見聞

從太空中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將是一幅美麗的圖案,藍色的海洋,綠色的森林和原野,白色的雲朵。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的世界,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生物都在這裏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層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環境構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生物圈中生物的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現在已被人們認識的生物有200多萬種,其中植物大約有30多萬種,動物約有150多萬種。

要了解這些生物的共同特徵,需要進行觀察。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音機、攝相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緻和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對於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要有計劃,有耐心;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爲什麼。在觀察的基礎上,還要同別人交流看法,進行討論。熱烈的討論能讓你迸發思想的火花。

教學目標:

1、透過列舉、辨認具體事例,學會描述身邊的生物,區別生物和非生物。

2、透過討論、領會並能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徵。

探索之旅

1、請你列舉出一片農田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爲什麼?

2、列舉自己熟悉的生物,並試着將它們分類。

3、玩具“寵物狗”的形態、大小、毛色、叫聲等足可以“以假亂真”,你將如何辨別其真僞?請將你的所有理由寫下來與大家交流。

4、觀察課本第4頁圖片,並結合日常觀察,總結生物的生命現象有哪些(即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徵)?

5、試分析下列現象分別屬於哪些生命現象?

(1)人需要蔬菜、瓜果、、肉、糧食等食物;

(2)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

(3)虎、狼、豹要吃小動物。

(4)植物需要陽光、空氣、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

(5)魚用鰓呼吸;

(6)鯨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等。

(7)晚上睡覺時,屋子裏有過多的花卉對身體不利等。

(8)小動物、人透過出汗、排尿等形式將廢物排出;

(9)含羞草受到刺激後會合攏葉片;

(10)狗看到骨頭會流口水;

(11)地衣能生長在岩石上,併產生一種酸性物質將岩石分解變爲土壤

(12)對於植物來講,如果澆水不均勻,植物的根會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長。

(13) 有的植物用種子繁殖,比如小麥、玉米。有的用莖繁殖;比如月季。

(14)植物透過落葉帶走廢物等。

(15)一粒種子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等。

(16)一棵參天大樹,其最基本的結構單位是細胞。

6、閱讀短文,說出小球藻是生物嗎?從文中找出證據。

宇宙航行時代的到來,使“宇宙食品”的供應成爲人們關注的問題,於是人們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徑只有3—5毫米,卻能夠吸收人們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陽光,使自身產生大量營養物質並且放出氧氣,淨化太空飛船中的空氣。它還能用一分爲二的方式進行繁殖,一晝夜產生2—3代。

海納百川:

自養:象綠色植物這樣,能夠自身合成有機物,並且儲存能量,這樣的新陳代謝方式叫自養。

異養:人和動物不能象植物那樣合成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獲取能量,這樣的新陳代謝方式叫異養。

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生物體的應激性、生長、發育和生殖都是在新陳代謝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生命現象,應激性是適應性的基礎,生長、發育是生物生殖的前提,透過生殖實現了遺傳和變異的特性。除病毒等少數種類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一特徵爲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了物質方面和結構方面的保證。

地層深處的微生物:科學家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和科羅拉多州地下三千米的深處,發現了活的細菌。據介紹,這些細菌是在90℃的高溫、巨大的壓力和缺氧的條件下生存的,它們以鐵爲食,排出的廢物是極微小的磁體,這些活細菌被命名爲“地獄桿菌”。它們大約從恐龍滅絕時就生活在地球深處,幾乎從未繁殖,其生命過程非常緩慢。這些細菌的發現,更加激發了科學家探索地外生命的興趣。因爲,既然在地下三千米深處的極端條件下可以有生物存在,那麼也就不能排除在火星、木星、土星等星球上有某種生命形式存在的可能。

當堂達標:

1. 人體內部分廢物隨汗液排除,屬於( )現象

A. 生長現象 B. 遺傳變異 C. 新陳代謝 D. 應激性

2. 黑豆幼苗不斷長大屬於( )現象

A. 遺傳變異 B. 新陳代謝 C. 生殖現象 D. 生長現象?

3. 在下列各組中都屬於生物的一組是( )

A. 含羞草、真菌、水 B. 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

C. 貓、蘑菇、細菌 D. 蝴蝶、小鳥、鐘乳石?

4. 下列哪種現象是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 )?

A. 兔子發現狼之後迅速奔跑 B. 種子萌發長成幼苗?

C. 綠色植物的葉由小長大的現象 D. 鳥產卵?

5. 下列哪種現象屬於生物體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 )?

A. 松鼠不斷尋找食物吃 B. 鐘乳石由小變大?

C. 小狗排尿 D. 人暈車嘔吐?

6.鯨浮出水面時,在頭部往往會形成巨大的霧狀水柱,這是鯨( )時產生的。

A. 吸氣 B. 取食 C. 呼氣 D. 呼吸 ?

7.貓媽媽生小貓,小貓能長大,長大了的貓能再生小貓,這一過程說明貓具有( )特徵。

A. 生長、發育和繁殖 B. 生長 C. 發育 D. 繁殖

8.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都要不斷從外界獲取_______,同時不斷地排出體內的______,這是_____現象;能夠由小______;個體成熟後______後代;親代與後代之間既_____又有____,這是_____和______現象;能夠對各種刺激作出有_______的反應,生物所表現出的這些生命現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徵。

9. 在生物大家族中,除了植物、______、______外,還有細菌、_______等。

10. 現在被人們認識的生物有_______多萬種,而且還有許多未知種類,它們的形態、大小和生活習性______,但又存在着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