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初一生物教案:生物的基本特徵

教學目標:

初一生物教案:生物的基本特徵

1.知識目標

①學會描述身邊的生物,區別生物和非生物,會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現象。

②透過觀察、討論、領會,能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徵。(重點)

2.能力目標

透過事物的對比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課前準備:

一盆生長旺盛的含羞草,多媒體課件;學生查找與生物的基本特徵有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時間

安排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2分鐘課件展示: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雲、飛機、太陽,還有蝴蝶、小鳥。遠處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蟋蟀、螞蟻。近處有一隻母雞領着一羣小雞在覓食,小狗趴在旁邊吐着舌頭。還有一座小橋,水中有游魚、水草欣賞圖片,感受大自然的和諧之美。從美麗的大自然畫面引入,使學生從感到熟悉、親切、有趣,產生熱愛自然的情感,同時具有一定的啓發性。

匯入新課

2分鐘提出問題:畫面中哪些是生物?

哪些不是生物?爲什麼?

積極思考、嘗試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問題中來,提高課堂活動的有效程度。

自主學習

8分鐘知識點一:我們身邊的生物

1.學生觀察、小組討論後回答:飛機、白雲、太陽、山石、橋、水等是非生物,因爲它們都沒有生命;蝴蝶、小鳥、草、雞、狗、魚、蘑菇等是生物,因爲它們都有生命。

【過渡語】同學們觀察的很細緻,我們把有生命的物體稱爲生物。自然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組成的。在我們的身邊,生活着多種多樣的生物,它們與我們朝夕相處。

2.觀察教材圖1.11,插圖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生物?

學生邊觀察邊回答:有中華鱘、啄木鳥、東北虎、銀千年銀杏樹、蝴蝶還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大腸桿菌。

3.爲了加深學生對生物的理解,讓學生列舉自己身邊熟悉的生物,由學生介紹課前收集到各種生物的資料。

4.現在已被人們認識的生物有200多萬種。根據各種生物的特點,人們通常它們分成三類: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現在你能將圖1.11所示的生物進行分類了嗎?瞭解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

明確生物是有生命的。

學生要根據身邊的實例及教材的學習等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

嘗試分類:中華鱘、啄木鳥、蝴蝶、東北虎是動物;銀杏樹是植物;大腸桿菌是微生物。使學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透過提取腦海中的生活常識,自然而然的解決問題。

學生形成自然界是有生物和非生物(環境)組成的觀點。

在學生視野充分拓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衆多的.生物簡單分類,明確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三大類。

點撥建構

18分鐘【過渡語】仔細觀察周圍的動植物,你會發現它們的形態、大小和生活習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萬別中卻存在着共性:他們都是有生命的。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生命呢?

知識點二:生物的生命現象

1.小組探究活動:以小組爲單位,結合教材插圖和生活經驗,舉例說明生物所具有的這些生命現象。小組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發言人。

動物有哪些

生命現象?植物有哪些

生命現象?

2.教師巡迴指導,並參與小組的討論。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3.現在各小組將你們的發現與大家交流吧。

一組:我們發現人體需要飯菜,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要吃小動物,我們得出結論:生物的生活都需要營養物質。

師:很好!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其他組補充:植物需要陽光、空氣、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

二組:我們發現人和動物可以透過出汗、排尿、排便等形式將廢物排出,這說明生物都能活將廢物排出體外。

教師及時點撥,指出排便與排尿的區別。

並解釋生物從外界攝取食物,然後將廢物排除體外的現象,稱爲新陳代謝

三組:我們發現人需要呼吸,魚用鰓呼吸,鯨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這說明生物需要呼吸才能活着。

教師追問:植物需要呼吸嗎?

教師明確:植物和動物一樣每時每刻都在呼吸。

四組: 我們看到小鳥能長成大鳥,我們也能從小長大,一粒種子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所以得出結論:生物都能生長髮育。

師:說的多好啊!生長髮育是生物比較明顯的生命現象,請同學們來感受一下生命的神奇吧。(教師播放課件:一粒種子逐漸萌發、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的視頻。)

五組:剛纔老師讓我們用手碰觸含羞草,我們發現含羞草受到刺激後會合攏葉片,人體受到刺激後也會作出反應,結論:生物都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教師追問:向日葵的花盤像太陽,這是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嗎?

教師強調:你們的發現很有價值!我們把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規律的反應,成爲應激性。

六組:我們從插圖上看到貓、狗等動物能繁殖後代,我們知道其他動物和植物也能繁殖後代,我們猜想細菌等微生物也有繁殖的生命現象。

教師補充:你們的猜想是正確的。炎熱的夏天,食物很容變質,這就是由於微生物繁殖的速度快導致的。

七組:我們從插圖上觀察到,貓媽媽的三個孩子,毛色和斑紋上有深有淺,只有一隻小貓長得像媽媽。我們人類也是這樣,這說明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生命現象。

學生分組活動、討論、分析,並完成表格。

派代表向全班彙報,安排本小組同學補充發言,其他小組同學再補充。

認真傾聽他人發言,及時補充,在活動中體會各種生物所具有的生命現象。

透過思考和教師的提示,學生回答:植物也要呼吸。

觀看視頻,領略生命的孕育和生長之神奇。

透過碰觸含羞草,理解植物對外界刺激也能做出反應,只不過不如動物的反應明顯。

補充: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就是植物的繁殖現象。

結合自己與父母的相似特徵、不同特徵,理解遺傳和變異現象。

引導學生研究教材插圖以及生活中常見的植物、動物的生命現象,進而推廣到微生物,瞭解生物的生命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在小組間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火花得到了充分的綻放。

教材中出現了新陳代謝這一名詞,學生非常陌生,在此,教師適時點撥,這樣更有助於學生理解生物的新陳代謝現象,對後面歸納總結生物的基本特徵打下基礎。

透過小組討論發言,他人補充的形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得到加強,透過合作獲得成功,增強了自信心。

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表達交流都得到了很好的薰陶。

讓學生明確各種生物的繁殖現象是普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