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資料

落日與英雄之美(蘇教版高一必修)

 落日與英雄之美

落日與英雄之美(蘇教版高一必修)

─-論《西地平線上》文字研習的兩個層面

沛縣中學語文組 封欽佩

    高建羣是一位善於描寫西部風光的作家,是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義的寫作者,其創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詩風格。他的作品《西地平線上》就充分的體現了他的創作風格。《西地平線上》記敘的是新疆風景,描述了極具西部風情的景象──落日,作者以切身感受富有激情與文采的描述了這種“人間大美”。本課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文字研習,針對第一版塊“諦聽天籟”,蘇教版《語文必修(一)教參》建議“第一版塊學習材料側重於對自然感性層面的欣賞”,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審美能力。但我認爲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文字研習不能僅停留在感受自然景觀的層面上,還要重點研習文字中的歷史人文層面,並研習這兩個層面的內在聯繫。

一、文字研習,感悟“落日之美”。

文章共記寫了西地平線上的三次日落,文脈清晰,文字研習要抓住三次落日的特徵。

第一次日落是在甘肅的定西高原。遠景是羣山,近景是左公柳。一輪血紅的落日,柔和、美麗而又安謐。在跳躍着、顫抖着沉入西地平線下的那一刻,還依戀慈愛地注視着人間。

    第二次日落是在羅布淖爾荒原。這次寫日落採用先抑後揚的手法,先寫太陽不死不活的照耀着,再寫一次不經意的回首中那最輝煌的一幕。這次落日景象更莊嚴、神聖和具有悲劇感。

第三次日落是在阿勒泰草原。這次沒有直接寫日落,而是借火燒雲的景象間接寫落日,寫落日所導演的雄偉風景。這世間驚世駭俗的一幕使作者感受到了卑微和平庸。

二、文字研習,感悟“英雄之美”。

在對三次落日之美的描述中,作者涉筆歷史知識和文學影視作品,描寫了獨特的審美感受。

描寫第一次日落時,寫到了定西高原上的左公柳。左宗棠,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將領。19世紀70年代,俄英支援浩罕國阿古柏匪幫侵佔我新疆達十年之久。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爲欽差大臣,負責收復新疆。左宗棠臨危授命,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援下,先後收復天山南北的土地,粉碎了俄英侵略者妄圖利用阿古柏分裂我國西北領土的陰謀。接着又配合曾紀澤(曾國藩長子)與沙俄談判收回伊犁的外交鬥爭,在哈密設立抗俄司令部。在前往哈密的途中,左宗棠讓士兵擡棺在前,表明誓死抗擊俄國、收復伊犁的決心。由於有左宗棠強大軍隊作後盾,沙俄被迫將伊犁歸還中國。落日依戀慈愛地注視着人間,人間是它的故鄉。左公柳一路望鄉,一路直抵新疆的伊犁。左宗棠依戀故鄉,保衛祖國邊疆。文字由日及柳,由柳及人,立意頗深。

描寫第二次日落時,背景是適時播放的薩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號》的音樂。97年《泰坦尼克號》風靡中國,劇中那種崇高的人情人性之美深深的感動着每一位觀衆。爲了愛,露絲不惜拋棄富貴,被子彈追趕;爲了愛,傑克自沉大西洋底,將生的希望留給愛人;爲了愛,露絲將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拋入洋底。聽着哀婉悠揚的音樂,聯想到電影中那動人的一幕幕,作者“突然掉下淚來”,感到“死亡原來也可以是一件充滿莊嚴和尊嚴的事情。”在作者看來傑克自沉大西洋底,海洋之心沉入洋底與太陽沉入西地平線下同樣具有莊嚴和神聖的感覺。而約翰克里斯朵夫在東地平線上出現,是爲了烘托落日的悲劇感,約翰克里斯朵夫爲了他鐘愛的音樂事業孤身奮鬥了一生,他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筆下的人物,也是作家心目中出現在東地平線上的英雄。

描寫第三次日落時,作者再次筆涉歷史,寫到成吉思汗西征。成吉思汗西征之後,在他的精神的“導演”下,他英勇善戰的蒙古子孫東伐西討,南征北戰,征服的版圖橫跨歐亞大陸,建立了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國家。在這種落日與英雄輝映的獨特的時空感受中,落日的背影顯得分外雄壯,使得作者感受到一種渺小與平庸,落日所具有的豐厚的審美蘊涵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現。

三次日落既有雄偉的“落日之美”,又有崇高的“英雄之美”,既有自然風情之美,又有歷史人文之美。作者三次寫落日既有共同的特徵,又有不同的感受。既描寫了西部獨特的風景,也描寫了西部雄壯的歷史,因而每一次都使人感到靈魂的震撼。落日之美是西地平線之美,是西部風情之美,也是西部歷史與人文之美。

                                                  ( 字數:1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