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我與地壇》(蘇教版高一必修課堂實錄)

 世界上最偉大的聲音 

《我與地壇》(蘇教版高一必修課堂實錄)

 

師:(展示奧運賽場的視頻)美國著名運動員卡爾劉易斯以9秒99的速度奪冠,卡爾劉易斯是數屆奧運短跑冠軍,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但卡爾曾經和一箇中國作家會晤時說,你是一個真正的強者,你比我更強大。這個人是誰呢?這是在一個文人相輕的傳統中,卻得到異口同聲頌揚的人!就是中國的傳奇作家--史鐵生。關於史鐵生,同學們瞭解多少,誰來談談? 

生1:我知道他是一個雙腿殘疾的作家,但卻寫出很多優秀的作品。 

師:什麼優秀的作品,能夠列舉一些嗎? 

生1:我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遙遠的清貧灣》,還有《我與地壇》等。 

師:好,說得不錯。知道史鐵生名字的含義嗎? 

生(齊聲):不知道。 

師:要知道,作家身上的任何一個細節,常常影響到我們對他們作品的認知。作爲當代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史鐵生這樣解釋自己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姓名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的生着,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蹣跚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着的心魂,看這心魂的可能與去向。”這段話也是對他作品的最好的詮釋。下面請同學們認真把課文默讀一遍,讀的過程中,要體會文章中蘊涵的深厚情感和哲思。 

師:好,都讀完了。我提一個問題,平常一篇散文,你們如何閱讀? 

生2:一般先是抓住文章的標題,把握住話題和整體。 

師:好的,就依你的方法,你覺得這篇文章透過標題如何把握整體? 

生2:《我與地壇》,應該是寫地壇和我的關係,或者說是地壇對我的幫助和啓示。這從第一部分很容易看出來。但第二部分好象是寫“我與母親”…… 

師:說得不錯,但第二部分爲什麼要寫“我與母親”呢?這個問題是這篇文章的關鍵,解決了它我們就可以一馬平川。現在給同學們一段時間,請你們認真思考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最好能從不同的層面說出道理。 

生3:我覺得這兩章是緊密聯繫的,從內容上來看,前者寫“我”與地壇的故事,後者地壇成爲背景,寫在地壇這個大背景之下,“我”與母親的故事;也可以說,地壇是史鐵生獲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愛最多的地方,“車轍”和“腳印”的重合就是一個證據。 

生4:從主題思想上來說,地壇幫“我”解決了要不要生的問題;母親幫“我”解決了怎麼生的問題。他們都給“我”生的啓示。 

生5:從構思上來講,地壇是“物”對作者的啓示,而母親是“人”對作者的啓示。我們甚至可以說,地壇是我虛化了的母親,而母親是我心目中的地壇。 

師:說得精彩!還有哪些高見? 

生6:我覺得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追尋,第二部分是解答。我覺得這樣理解,特別簡捷,思路也特清晰。 

師:有道理。剛纔同學們從不同的側面鳥瞰了文章的全貌,你們比較一下,哪一種思路進入課文更直接有效? 

生(很多人):最後一種。 

師:好,那就最後一種,路是你們自己選擇的,無論如何艱難,你們也要走下去,對不對?十五年來,史鐵生在地壇裏苦思冥想,上下求索,那麼,作者追尋的問題究竟有哪些? 

生7:史鐵生追尋的問題有三個。第一個是,我的身體是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該就此結束?也就是我該不該去死?第二個問題是,既然生命是苦痛的,那麼,我爲什麼還要出生?第三個是,我應該怎麼去活?這是作者的心魂。 

師:作者追尋的結果如何?引用文中的話,誰來說說? 

生8:對第一個問題,作者思考了多年,終於領悟到“死是一種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就是說,對於死,應該順其自然。 

師:第二個問題的感悟是什麼? 

生9:第二個感悟是,“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也就是說,“我爲什麼出生”,這是一個無須思考的問題。 

師:那麼,現在剩下的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文章的核心問題,“我應該怎樣去活?”以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怎樣面對命運的冷酷、殘忍、不公。 

生10:對於這個問題,第一部分作者沒有給我們清晰的解答,而是透過景物的描寫,達到託物言志的目的。 

師:具體來說說。 

生10:比如,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小生命活躍其間。還有夕照的燦爛,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氣味等等,都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人生應該有所作爲的信念。 

師:說的不錯,我現在再回到文章的切入點上來。作者爲什麼把自己人生的追尋,放在地壇裏來完成?就是說,我與地壇有什麼聯繫?地壇在我的追尋中起了什麼樣的作用?爲什麼能起這樣的作用? 

生11:我認爲作者和地壇惺惺相惜。從“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作者強調兩者的近,不僅是距離上的,還有緣分上的,甚至還有命運上的。 

生12:我認爲地壇是作者的人生上的導師。他用自己的歷經滄桑,荒蕪並不衰敗來開導作者,提高作者對生命意義的理解。 

生13:我認爲兩者的關係是同病相憐。有共同的遭遇,所以,作者纔會有共鳴,纔會因此想通很多問題。 

師:好的,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我提煉出了以下關鍵詞。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人生導師。下面請同學們爲它們找出依據,當然還可以補充新的見解。 

生14:作者花費很大的筆墨來寫地壇的破落,我覺得是大有深意的。地壇剝蝕、坍圮、淡褪、散落;而我殘疾、沒工作、沒出路。地壇荒蕪冷落,而我失魂落魄。兩者之間確實有一種宿命。 

生15:我想補充,地壇在喧囂的都市,給作者提供了一個冷清的寧靜的背景。我覺得這個背景起碼有兩個好處,一是這種情緒正好和作者的心境相吻合,二是在安謐、沉寂、荒蕪的園子裏,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另外,作者對地壇、對地壇的景物的解讀,實質就是對世界對生命的解讀。 

生16:還有,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這時候,什麼時候?應該是地壇破落的時候,應該是我殘疾無路可走的時候。該來了,爲什麼該來?自己因爲雙腳殘廢,而心情悲涼,需要一個合適的環境來調試自己的心緒,而園子正好處於一個荒蕪冷落的境地,也需要人的陪伴。所以說,史鐵生和地壇的相遇,可以理解成是一種精神上的相遇,這或許是一種緣分,一種宿命! 

生17:地壇儘管荒蕪了,但作者說:“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的。”我覺得這是作者借地壇來說自己。地壇在歲月的流逝中顯出永恆的一面,作者由此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恆,欣賞到人類前進的步伐與舞姿,讚美着生命的呼吸和歌唱,在不屈中獲得尊嚴,在苦難中享受幸福,在虛無中創造價值,完成了自我的“超越”。 

師:在這個荒蕪的園子裏,作者化了幾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對生命的思考和解讀。這一過程是艱苦的,但也是必要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作者經歷了哪些肉體上的掙扎和心靈上的洗禮。且看史鐵生對生與死的思考,他認爲:“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就是說,死是目的,生便是過程,所以,史鐵生把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改成了“不知死,安知生”,所以,他這樣告訴別人,“人有時候太看重了我們要回到虛無裏去,結果忘了我們本來從虛無裏來”。在他的另一首詩歌裏,史鐵生這樣寫到: 

“午後,如果陽光靜寂 

你是否能聽 

往日已歸去哪裏?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極處 

時間被忽略在存在中 

生死同一” 

“生死同一”,即過程就是目的,死是一種迴歸。史鐵生眼裏的死,有着回家的溫馨。他曾經和友人說,“我越來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懲罰,是原罪。對懲罰之地最恰當的態度,是把它看成鍛鍊之地,便有了一種猜想--靈魂曾經不在這裏,靈魂也不止於這裏,我們是途經這裏!……我們途經這裏,那就是我們可以期待一個美好的世界,比如說極樂世界。”史鐵生對死的嚮往,不是意味着對生的淡漠嗎?同學們,你們怎麼看? 

生18:ript">s("content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