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師說》教學實錄(蘇教版高一必修一)

上虞豐惠中學劉建鬆 班級高一(8)班

《師說》是文言文中王牌中的王牌,戰鬥機中的戰鬥機。當我們受到白眼冷遇,冷嘲熱諷,不公平歧視時,我們總會從老祖宗的八寶箱中氣宇軒昂的拿出這塊《師說》的傷痕累累的盾牌和破爛不堪的遮羞布,來遮蔽自身的軟弱和蒼白。當《師說》徹底離開語文教材,不再讓學生默寫,背誦之時,便是我們老師徹底翻身,幸福像花兒開放時。尊嚴、幸福、公正、公平。

設計的整體框架:《師說》議論文的特徵,所謂“文章合爲時而作”的特點,設計一個主問題:這篇《師說》寫給誰看的?串聯個個散落的點,完成一個文和言和諧統一的整體。

師:荀子的《勸學》意在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學生,怎樣做好學生。文章透過比喻和對比手法,勉勵學生內心要有學習的衝動,即學不可以已。要善於藉助外部力量,即善假於物也,另外必須端正學習態度,積累堅持再加專心,這樣才能學業有成。今天要上的《師說》是論述怎樣做老師,怎樣做優秀老師的一篇論說文。標題中的“說”就是議論文體的標誌。(從學過的知識引渡過來,把兩篇的議論文打通,然後能找出這兩篇文字的特性,即怎樣說理或者說理的技法的解讀)

師:說到老師的話題,大家最熟悉不過了,如果說要給好老師定些標準?你會定哪些標準,(學生自由說,比如學識淵博,態度和藹,公平公正。老師相機評)(問題設計貼近現實,可以讓學生有話可說,不流離於話題)

師:優秀老師的標準各有各的不同。唐代特級教師,高考研究專家韓愈老師是怎樣談論這個話題的呢?我們先自由朗讀《師說》,老師佈置一個問題,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看的,從書本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學生自由朗讀)(初步熟悉文字,這裏韓愈面前爲何要加“高考專家”這樣的現代感的修飾詞,還是爲下文打埋伏。)

師:韓老師寫給誰看的?

生:李氏子蟠。

師:這四個字怎麼讀?(學生很容易在氏後面斷開,讀錯,師糾正)(這是教學細節處理,文言斷句是一個重要知識點,怎樣講解這些知識點,透過語言實踐,讓學生犯錯,是很好的教學資源)

師:確實是寫給李蟠的。李蟠是怎樣一個人,和韓愈的關係?(兩分鐘背誦最後一節,開始)(兩分鐘後學生抽背,學生能背出,其中“傳”讀錯,老師糾正,講解)(爲何要當堂背誦,文字較短,適合背誦,課透過背誦能基本理解句式、詞語的大意。)

師:找出劃出有文言特色的難懂的詞語、句子。並嘗試翻譯疏通。(學生找出了不拘於時這個句式,“貽”“嘉”字)(這是文言文最基層的詞句解釋,不要求字字句句翻譯,有些跟現代漢語沒區別的課放過,有些有明顯文言句式的,要突出,深入。)

師:能翻譯這句話嗎?

生:(討論)不被時代所拘束。

師:這是一個

生:被動句。

師:哪個字表示被動?

生:於。

師:這還是一個倒裝句,是狀語後置。這是文言文的一個知識點。當然,於不僅僅表示被動,這裏還有一處“於”(怎樣把文言字詞解釋落到實處,老師的追問很關鍵,可以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以小的口子看見大的世界)

生:學於餘

師:呵呵,讀起來和拗口。這裏的“於”是

生:向的意思

師:很明顯,這是倒裝句,具體說是狀語後置。學於餘,前面省略了主語李蟠。這些都是文言文和現代漢語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必須要掌握的內容。(這些是文言教學內容的乾貨,如果這些基本內容不落實,連文字的基本意義不理解,其他一切免談,文言教學就是空對空,虛無縹緲。)

師:剛纔說道李蟠,誰是李蟠,李盤是蟠?

生:韓愈的學生,17歲。喜歡古文。

師:年輕啊,那爲什麼韓愈特意強調李蟠喜歡“古文”,這和韓愈有關嗎?(停頓)(這裏有難度,老師須有耐心和手法)首先解釋一下唐代的古文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古文是不一樣的,唐代的古人是相對於用詞華麗,內容空洞的駢文而言的,要學習先秦和漢朝的散文,特點是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爲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於反映現實生活。一句話,就是接地氣。(爲什麼要這樣詳細介紹古文這個點呢?其實有個《師說》這篇古文質樸自由特徵的考量)再問一下,爲何要強調李蟠好古文,這和韓愈有關嗎?要不老師提示一下,看韓愈的解釋(停頓)(學生看韓愈有關注解,發現了古文運動)

師: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扛大旗者,衝鋒陷陣的帶頭大哥,當然還有柳宗元等一幫小弟搖旗吶喊。

生:李蟠好古文是說他理解並支援韓愈。

師:也可理解爲是韓愈忠實的

生:粉絲。(學生思路阻塞時,要善於引來活水激活,用一些資料做支撐,讓課堂重新流動,通暢)

師:更厲害的是這位粉絲還是位學霸,讀一讀。

(學生朗讀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師:哪些字要重讀?

生:皆和通。因爲李蟠厲害、牛逼。

師:詩書禮樂易春秋,相當於語數外,政史地,科科優秀。厲害呀,更厲害的是這樣的學霸還要向韓愈學習,讓我們這些學渣情何以堪啊。

師:更更可貴的是,這還是一位有自己見解,有自己判斷的學生,哪一句?

生:不拘於時,時就是時代。

師:當時是怎樣的時代風氣?尊師重教嗎,有沒有9月10的教師節,領導給我們發發紅包。

生:註解告訴,李蟠沒有受到時代風氣的影響,不以從師學習爲恥,那麼就是說跟老師學習是很羞恥的。

師:如此一來,作爲老師的韓愈,對李蟠這麼多的優點更看重的是?

生:不拘時時。(以上就是文言文的文字細讀,善於透過對錶示情感的詞語如“皆、通”的細心品味看出韓愈的欣賞和欣慰之情)

師:很好。《師說》寫於802年,讓韓愈感到欣慰的是,第二年803李蟠參加高考,就高中進士。這很不很不容易。唐代科舉“五十少進士”說,五十歲考中進士還算年輕,你看杜甫永遠沒考中進士,當然像李白這樣天衆奇才不屑於這些科舉。另一個大詩人白居易27歲白居易考中進士,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自我感覺良好。(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還是爲下面蓄勢)

師:這一方面說明李蟠厲害,另一方面說明韓愈的學問大和教學質量高。你看,經過僅僅一年的輔導,學生就能進比北大清華還要難考的學校。可見老師是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教學內容在暗暗的過渡,殺人於無形之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師:關於老師的作用,韓愈有一句精闢的定義。能找出來嗎?並背誦記憶。(文言文中的精要關鍵句必須能當堂背誦)

生: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師:到如今,在一些教師的表彰會上,還能經常聽到這句話,成爲了經典語錄。這是一個判斷句,標誌是

生:…….者….也。(這是文言知識落實的技巧)

師:猜測一下,韓愈會用怎樣的心情寫下這句話?

生:自然,很相信自己,有底氣。

師:就是自信,那我們讀出自信的感覺來。讓我感到幸福,教師的作用(學生朗讀)

師:你再猜一猜,教師這個行業會消失嗎?(有學生說會消失,電腦可以替代,絕大部分說不會消失)

師:大家基本上說不會消失,那我的幸福指數又升高了,可以繼續爲人民服務了。那如果要讓你來講,爲什麼教師這個行業不會消失?你會怎麼講(學生自由說)

師:那我們看看韓愈怎麼說?他這樣說你同意嗎?爲什麼同意?朗讀相關句子。

師:爲什麼需要老師?最關鍵的是哪個字?

生:惑。

師:說一說,這裏的三個“惑”的解釋詞性是否一樣(學生辨別,兩個名詞,疑惑,一個動詞,有了疑惑)(落到實處)

師:我們連起來疏通一下,注意三個惑(學生解釋疏通)

師:只要學生有疑惑,老師就有存在的必要。韓愈這樣的分析是客觀冷靜,公正。那麼問題又來了,那我憑什麼當你們的老師?是不是我年紀比你們大,要麼我天生就是老師嗎?

生:學問高,讀書多。

師:我們教師有句話,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呵呵,老師難當啊,尤其當你們的老師,我是好老師嗎? 

師:剛纔我說了老師的八字真經,在韓愈看來,可以濃縮兩個字,我能當你老師的資本?哪兩個字?

生:聞道。

師:聞道是

生:懂得真理。

師:孔子有句名言,叫朝聞道

生:夕死可矣。

師:什麼意思(學生>生:夕死可矣。

師:什麼意思(學生翻譯理解,易錯,老師糾正,早上聽到真理,即使到了傍晚爲這個真理而死,這也是值得的)

師:因爲學生有疑惑,而老師掌握了道,即知識真理。這裏在有意識的強調“道”,真理。

師:這幾句話連起來讀一遍,自己口頭翻譯。注意其中的“師”字。(共同解釋)

師:大家讀了這些文字後,能不能體會韓愈老師寫這些文字的心情?猜一猜。

生:韓愈講的理直氣壯,氣勢很足。非常自信。

師:爲什麼會有這種感覺,我們發現第一段的句子很連貫,自然。句子長短交叉,有些句子首尾相連,這樣文章有氣勢,勢如破竹,氣勢磅礴。

師:剛纔我們說,這篇文章寫給學生李蟠看的,但如果從第一段來看,極力的寫出教師的作用,教師的必要性,以及好教師的標準,韓愈自身是全國名師,那寫給誰看的?

生:寫給老師,寫給韓愈自己。

師:是不是可以理解,韓愈作《師說》來激勵自己,更激勵所有像韓愈這樣的老師,不僅僅鼓勵李蟠。你看,韓愈的套路真深啊?留兩個問題。古之學者必有師中的古之兩字能去掉嗎?這篇文章還寫給誰看?下節課繼續。

《  師說》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課前檢測一些學過的知識點。“惑”“師”,“於”“乎”被動句、狀後句,判斷句,一些重要的詞語和句式。(文言文的教學特色,不要虛空要紮實)

師:上節課我們圍繞一個主問題,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看的?(開頭就集中火力,攻其一點)

從文章結尾可看出是寫給學生李蟠的,表揚肯定這位好學生。從第一段我們又可以看出是寫給

生:韓愈自己看的,鼓勵自己。(概括引入,不拖泥帶水,用主問題帶動學生思維,流程緊湊而不枝蔓)

師:如果從第三段來說。你說又寫給誰看的?自由朗讀第三段,能口頭疏通語言。注意其中的“師”的解釋。(文言中朗讀太重要了,透過朗讀可以直觀感知哪些字詞學生不懂,是知識盲點,當然,老師自己要有預設,可以猜測學生的不易明白處)

師:這一段的觀點可以說顛覆了我們對傳統老師的理解,甚至說革命性的。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停頓)如果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你覺得哪句話你讀起來最爽?(這是一句學生能直接感受的句子,難度不大,問題設計的梯度要有體現,不能一下把學生悶死,有話可說,想一想有話可說,在無話可說處有話可說是課堂提問的梯度)

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師:好吧,讀出並背出的自豪感來。(學生興奮讀)讀來很解氣嗎。爲什麼解氣?

生:是說學生能超越老師,老師不比生聰明。

師:是學生一定能超越老師,還是老師一定比學生笨嗎?這裏的不必是(怎樣講解“不必”這樣的文言異義,這也是一種方法,故意出錯,

加深理解)

生:不必是不一定的意思

師:看來“不必”現在的意義和古代不一樣,這樣解釋我聽了更舒服。

師:能再說說顛覆你觀念的句子嗎?

生:聖人無常師。就是說聖人沒有平常的老師,

生:是固定的老師。聖人老師不固定,有很多。

師:對,說到聖人,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

生:孔子。

師:文章是怎樣引進孔子的?

生:孔子拜的老師很多,並且這些老師也比上孔子。

師:這是舉了著名的例子,叫例證法,很有用的。(及時總結)

生:還引用孔子的說過話,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師:這是引用的手法,引用和舉例簡潔明瞭即可,因爲孔子是大人物,在封建社會是神一樣的存在的,有說服力,你不服不行。(這是對怎麼寫和寫的怎麼樣的總結,是寫作技法範疇)

師:當然,這些觀念在當時可能比較難以實現,是理想化的境界。(出示)後來有位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提出這樣的觀念: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引進外來資料,增加課堂教學深度和厚度,也可開拓視野)

師:如此看來,這段文字最好寫給誰看的?

生:後來的老師的學生

師:是,這是對未來的老師和學生的勉勵,是一種期待和理想。我們再讀一遍第三段,向1000多年的韓老師致敬。(學生朗讀)(朗讀的方法的方法最實用,簡捷,短平快)

師:重要的問題問三遍,這篇文章還寫給誰看的呢?(停頓),答案就藏在剩下的段中,我們先讀一讀這個段,我們會發現這個段語氣詞很多,這是什麼原因?找出相關語氣詞,自己揣摩,如有時間,可以做相關聯繫(在橫線上加上不同的語氣詞,使句子表達不同的意思。 

1.______,這個人我見過?

2.______,這個人我見過。

3.______,這個人我見過!

 表現出疑問的樣子 .

嗯要表現出肯定的樣子.

啊,哈等語氣詞,要表現出驚奇的樣子.(此環節是搭腳手架,讓學生領會,語氣詞的作用和效果,可靈活機動)

生:語氣詞有嗟乎,矣,乎,也與、嗚呼。

師:有些語氣詞是單用,有些是兩個字連用,這一段作者似乎很有情緒?韓老師似乎很激動,小宇宙要爆發的感覺。這一種情緒怎麼來的?如果我們聯繫一下結尾的“不拘於時”四個字,可能會新的發現。那當時的時代究竟是怎樣的時代?能用原文中的話語來回答嗎?

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而恥學於師。(學生不傳也的“也”停頓有錯誤,老師之處,文言的停頓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

師:這裏的恥是

生:以什麼爲可恥。(重要的詞語必須落實,不玩虛的,只來真的)

師:韓愈對此的態度是,

生:難過

師:不僅僅是難過,還痛心,哪個語氣詞表示這種心態

生:嗟乎

師:你看,語氣詞背後站立這憂心忡忡,痛心疾首的韓老師。爲了更有力的批判這樣一個荒唐的時代,韓愈有了一種很有表達效果的殺手鐗,很明顯的表達手法叫?

生:對比

師:找出對比手法的句子來,並找出與之相照應的表示情感和語氣的句子(學生找出三處,和三處語氣句,並疏通)(這是解讀第二段最重要的一次設問,《師說》中最難講的就是第二自然段,總是感覺沒講到點子上,在文字的表面滑行,文字的精彩和奧祕,作家的情緒、內在的不平和批判精神容易丟失,師說之所以成爲經典,是因爲浸染了韓愈的吶喊,儘管孤獨而缺少知音,這種孤獨類似於魯迅的孤獨,是傳統士大夫、知識分子的擔當和責任。更是孔子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延承。三處對比和三處重要的語氣句照應,就是突破文字陣地最好的點)

師:古代的聖人和今天的一般人比較,找出了聖人和一般的差距,不僅僅是天資,更主要的是情商,一個愛學習,一個以學習爲恥。所以作者有個反問句,讀一讀?

生:其皆出於此乎、

師:哪兩個詞表示反問?(指向性明確,切口又小,效果很好)

生:其。。。乎

師:這裏的“其”是猜測語氣,實際上也可以理解韓愈對這樣的結果是深信不疑的。對比手法,在我們平常太常見了,我們學習時,永遠有個對手叫

生:別人家的孩子。

師:呵呵,別人家的優秀的孩子對我們幼小的心理是大大的刺激。第二處對比是?

生:對自己孩子和對自己本身

師:能不能在愛其子前加上合適的主語?

生:家長。

師:在這處對比中,我們發現一個表示轉折對比的詞語

生:則,翻譯爲“但是”(重要文言虛詞的落實和手法,內容融爲一體,不是單純的講解虛詞的用法,而是放到句子中讓學生自己體會,和文章的章法聯繫起來,這是一種教學的大視野)

師:第二處對比,我們可以理解爲家長的家教觀。即家長如何教育子女,這對我們現在也有借鑑意義。想想,我們的父母師怎樣教育我們的((這裏點到爲止,否則很容易劃入家庭教育討論的話題,這不是語文的教學內容,而淪落爲政治社會的話題,千萬不要黃了自己的地。打住剎車)((停頓)家長對子女要求其好好讀讀,天天向上,而對自己卻

師:則恥師焉

師:同樣是學習,卻採用雙重標準,小孩的學習就很糾結了,我們看看,當時學生的學習內容是?用原話來回答?

生:受之書而習句讀者,就是一些文字的誦讀。

師:當時家教的觀念也有問題,用原文回答(這些都是貼住文字教學,牛皮糖一樣粘住)

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

師:這些學生學到的可以理解爲一些基本知識,比如數理化中的一些公式定理,但是你不會用,這些知識的價值就不大,這些都是家長錯誤的觀念導致。家長只要求子女學一些基本的知識,而放棄了了對道德追求,只注重智育,不忽視德育。這就是知識和智慧的區別,也是智商和情商的區別。(此處比較難懂,學生不易理解時,老師要及時灌輸,講解,提高課堂效率高。怎樣灌輸是一門學問,教學不僅僅是引導。千萬不要被所謂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束縛手腳,水無定勢,教無定法)

師:“吾未見其明也”要讀出怎樣的語氣。

生:責備諷刺。

師:最後一處比較,是--

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

師:這些人,用現代語言怎麼說 ?

生:手工業者和公務員比較。

師:這能比嗎?爲什麼韓愈偏偏要比?

生:手工業者不恥相師,不以相互學習爲恥辱,一直在學習

師:而士大夫對於學習?

生:則羣聚而笑之

師:這裏的笑應該是?

生:嘲笑、譏笑。

師:嘲笑並且似乎有充分理由。(朗讀相關句子,位卑則足羞一句)

師:韓愈對於這樣的嘲笑他人的士大夫是很

生:生氣,失望,

師:甚至痛恨。你看他馬上抓住這些人不放,又用了對比,關於士大夫用了兩處對比,爲何用兩處對比?(學生討論回答)

師:韓老師的情緒激動到了極點,有一個詞表示這種語氣, 

生:乃,竟然

師:出乎意料,嚴厲的表示出對你的鄙視。最後是兩個語氣詞連用,讀一讀,其可怪也歟?(學生朗讀)能體會其中的語氣嗎?(依然抓住語氣句做文章)

師:士大夫的智商竟然比不上打工者的智力,難道值得奇怪嗎?言外之意是

生:不奇怪,很正常。

師:這裏“其”和“也歟”三個虛詞連用,我們感受到了韓愈對這些可笑的士大夫的自作自受的鄙夷和唾棄。

在這一段三處對比中,韓愈更關注是第三處對比,一個國家士大夫也就是國家的知識分子,他代表了社會的良心、良知、正義。他們理應成爲社會精英,國家棟梁。!如果社會精英、國家棟梁這樣的代表人物都這麼墮落,這麼下濁,這麼醜陋,這麼卑鄙,這麼寡廉鮮恥,欺世盜名。那麼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還有什麼出息的呢?現在,你認爲這是一篇寫給誰看的文章?

生:社會上的這些醜陋的人,尤其是不學無術的士大夫。

師:這是一篇寫給誰看的文章?表面上表揚李蟠,實際上在鼓勵自己獨自前行,還展望了未來的理想的師生關係,更不留情面的批判恥學於師的壞風氣和不學無術的所謂的社會精英,這哪怕是現在,也是發人深思的。

文章開頭之所以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其實韓愈在痛心的說今天的讀書人已經沒有老師,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當一個時代以個人出生貴賤,地位高低,來評判衡量人的價值時,這又是一種更大的更深的悲哀。我們相信有朝一日,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對整個教學程序的濃縮總結,提升。)

 

小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