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故都的秋》的優質教案

素質教學目的:

《故都的秋》的優質教案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係及文章的結構。

3、理解情景交融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聯繫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4、聯繫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教學重點:1、 形散神聚的特點。2、 散文的一般鑑賞。3、 某些段落或句子的理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 、匯入新課: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嫵媚,夏有夏的妖嬈,冬有冬的莊重,而秋,更是風情萬種,千姿百態。從古到今,無數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筆、自己的心情去詮釋心中的秋(複習有關秋景的古詩詞)。今天,我們攜手步入郁達夫先學生的散文——《故都的秋》,來品味他筆下那獨有的“故都秋味”。(板書課題:故都的秋 郁達夫)

二、作家、作品簡介(檢查預習)

1、作者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

從1921年到1933年4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 由於國m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爲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結

透過以上的介紹,大家不難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蘊,特別是“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確指出了作者寫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點。瞭解了作者感情的特點,將有助於下面我們對本文景物特點的分析,從而能更好地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三、捕捉資訊,尋找文眼——“神”

1、過渡:文章的標題已指明瞭描寫的地點“故都”和描寫的內容“秋”,而在文章當中,作者是否只寫了北國之秋?有什麼作用?

明確:不是。作者除了寫北國之秋,還寫了南國之秋,這樣就形成了對比,更突出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眷戀之情。

2、提問:那麼,作者又是如何來描寫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的呢?請同學們閱讀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哪一位同學用最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一下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之秋的特點是“清”“靜”“悲涼”;南國之秋的特點是“慢”“潤”“淡”。(板書:北國之秋:清、靜、悲涼。南國之秋:慢、潤、淡)

3、小結:概括得好。顯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國之秋要遠勝南國之秋;北國之秋已成爲作者的魂之所牽,夢之所縈,真是韻味無窮。(板書:味)

四、篩選語言,概括秋景——“形”

1、文中集中描寫故都秋景這一特點的是在哪些段落?這些段落中寫了哪些主要的景?( 學生閱讀圈點)

明確:從三到十一自然段。主要有蘆花、柳影、蟲唱、月夜、鐘聲;還有碧天、牽牛花、槐樹、秋蟬、秋雨、秋果。具體是:第3段主寫牽牛花,第4段主寫槐樹,第5段主寫秋蟬,第6—10段主寫秋雨,第11段主寫果樹。

2、提問:那麼這些景物組成了幾幅“秋景圖”?(學生討論、發言 )

明確:有秋花圖、秋槐圖、秋蟬圖、秋雨圖、秋果圖。

3、提問:這五幅故都秋景圖是分別從哪個角度來描寫的?如寫秋花,作者側重寫了牽牛花的哪個方面?

明確:寫秋花側重顏色這一角度,寫秋槐側重於落蕊的形狀的角度,寫秋蟬是側重寫聲,寫秋雨是側重寫其味,寫秋果重點寫它的果實。

4、作者在對這些景具體的描繪中,是如何體現故都秋“清、靜、悲涼” 的特點的呢?下面先請兩名同學來誦讀課文3—11段落,其他同學要眼耳手腦並用,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圈出

文中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二是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我們將從秋色和秋聲兩個角度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學生討論,然後教師總結:

秋色:青天(藍綠) 藍朵(藍色) 秋草(黃色)落蕊(灰白) 樹影(暗灰) 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藍綠)  棗樹(淡綠微黃)

5、那麼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還是暖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裏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

明確:冷色。感受:冷清。即課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點。

6、我們來聽聽故都的秋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這麼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鬧呢,還是寧靜?

明確:有鴿聲(飛聲)、蟬聲、雨聲、人聲。是寧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這也正體現了我們在《天山景物記》中學到的一句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是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舉一個例子,比如鍾,在白天,你根本聽不到它的走動聲,但在晚上,夜深人靜時,你便能聽到清楚的滴答聲,因此,假如要你寫夜的靜,你便可以以鐘的走動聲清晰可辨來襯托夜的靜,這也就是以動襯靜。

7、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飄零者,身處在如此寂靜的秋天裏,心裏會有什麼感受?你心裏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孤獨、痛苦。悲涼。這便是故都的秋味。

8、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個時代,也有明豔之色,也有繁鬧的景象,作者爲何避而不寫,而寫秋天的“清、靜、悲涼”?

明確:這與作者的心境有關,前面我們在學習本文的寫作背景時,曾提到作者寫作的心境,簡單地說,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寫出如此之景。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情與景的密切關係。

五、總結:

本節課我們理清了文章思路,從散文的“形”和“神”兩方面分析了文章整體內容,作者分別從色、形、聲、味、實五個角度,爲我們繪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圖”,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下節課我們再具體鑑賞文章是怎樣將景與情有機融合在一起的。

第二課時

一、由朗讀課文,體會優美語句匯入。

二、繼續賞析文章結構: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體部分,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他段落寫什麼。

1、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2、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爲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樣在結構上就形 成了前後呼應。

3、從這篇文章結構來看,2和13自然段相呼應,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應,那這篇文章的結構就更加嚴謹了,試問這兩段是否有呼應?

明確:第1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感受和嚮往,第14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眷戀之情,都是抒發情感,“嚮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戀”是在離開故都之時,其實質是一樣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構成了呼應。

4、最後來看第12段,這一段主要採用什麼表達方式?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採用議論,透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爲了突出故都之秋。

三、形散神聚,景人合一 —— 鑑賞

1、提問:這五幅圖畫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呢?——時間順序,還是空間順序?(學生討論 、發言並具體談意見。)

提示:請同學們注意:學習語文,既要運用“求同思維”,也應學會“求異思維”。大家想想看,作者在寫這幾種景物時,爲什麼不考慮文章的先後順序呢?

明確: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這五幅畫面從表面上看是無序的,既不是時間、空間順序,也不是邏輯順序,這恰恰體現體現了散文“形散”的特點。

2、提問:那麼,把這五幅畫面連接起來的“神”又是什麼呢?又是怎樣體現出“清、靜、悲涼”的特點的呢?(學生討論 、發言 )

明確:是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1)牽牛花本來是五顏六色的,而作者筆下的牽牛花卻只有藍色和白色。從美術的角度來說,這兩種顏色屬於冷色調,給人一種清、靜、悲涼的感覺。

(2)作者寫槐樹,不是寫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寫秋槐的落蕊。看到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

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涼呢?

(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詩情畫意;夏雨是粗獷豪放的,還常常不期而至,給人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而秋雨,總讓人感到一種寒意。

(4)秋果本來可以給人帶來收穫的喜悅,可作者筆下的秋果卻並不是成熟的,還有些青澀,這也給人以悲涼之感。

3、小結:同學們的發言很精彩。運用聯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體驗聯繫起來,表述形象、貼切,還運用了美學知識來品評。正如同學們所說,作者用“清、靜、悲涼”的共同點把五幅畫面連結起來,充分體現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板書:形散神聚)

4、過渡:故都的秋景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有紅葉似火的香山,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有明澈如鏡的昆明湖等等,作者爲什麼不選取這些色彩絢爛的景色,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聯繫時代背景及作家的特點,學生討論、發言 )

明確:(1)作者處在一個黑暗的社會裏,思想苦悶,逃避現實,因此,筆下的景物就自然是清、靜、悲涼的了。(2)作者當時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這樣看來,作者選擇“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也就不起怪了。(3)郁達夫個性憂鬱善感,是個抑鬱質的人。

5、剛纔我們所討論的,是作者爲什麼要寫這些景物而不寫別的景物,我們所取的角度是從作者的主觀方面來考慮的;現在,我們換一個角度,從客觀上講,這些景物是不是真是的?

明確:這些景物不是主觀臆造出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北平的秋天的自然景觀。作者並沒有因爲自己的主觀感情而將自然景物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徵,而是透過對這些自然景物逼真的描繪,流露出一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這就說明: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決定了作者選什麼樣的景抒什麼樣的情。

6、引導:大家知道,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是“劍人合一”,道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那麼散文家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

明確:自然景觀和主觀感情相結合,或者就稱爲“物我合一”。王國維先生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文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景”與“人”合爲一體,“物”與“我”完美交融。郁達夫先生就以其卓越的藝術才華創造了一種“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板書:景人合一)

四、由內到外,生髮點染 —— 遷移

1、過渡:學習了課文,我們知道散文不僅要“形散神聚”,還應做到“景人合一”。下面我們來做一點閱讀訓練。讀下面的文段,請你談談各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文段(1)秋天像一把柔韌的梳子,梳理着靜靜的團泊窪;秋風如同發亮的汗珠,飄飄揚揚地在平灘上揮灑;秋天的團泊窪啊,好像在香甜的夢中睡傻;團泊窪的秋天啊,猶如少女般羞羞答答。

標籤:教案 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