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課文《故都的秋》教案設計

《故都的秋》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課文《故都的秋》教案設計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聯繫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掌握首尾照應,迴環往復的結構模式。

4.掌握散文鑑賞的基本方法,理解情景交融、以動襯靜的表現手法。

5.體會作者在秋景中寄託的憂鬱而孤獨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2.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秋天,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季節,也是一個讓文人墨客盡書愁緒的季節。古代有很多詩句都是寫秋天的,(跟同學們一起回憶)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古人對秋天都是寂寞悲涼孤獨的感受,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郁達夫對於秋天又是怎麼樣的感受?

二、作者介紹

1.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內心的“悲涼”也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課文第十二段)郁達夫也感染了中國文人的悲秋情結。郁達夫生於書香家庭,3歲喪父。17歲便隨長兄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也是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的十年。在個人性格方面,形成了抑鬱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

三、解題

“故”字,飽藏着眷念熱愛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寫角度。全題點出地點和節令,洗練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四、初步研讀課文

1、聽朗讀錄音,細細品味文章開頭部分講作者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麼?“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幾個詞說明?

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後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明確:“清”──清閒 恬靜安謐

“靜”──細膩 幽遠 幽靜深邃

“悲涼”──落寞 衰弱 蕭條

2、學生自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層次。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寫(第1、2自然段)

總寫作者對北國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

第二部分:分寫(第3~12自然段)

從記敘和議論兩個方面讚美故都的秋。

第三部分:總括(第13、14自然段)

總括全文,再次強調南國之秋的秋味不及北國之秋。

五、捕捉資訊,尋找文眼——“神”

1.朗讀課文,仔細想想文章的標題已指明瞭描寫的地點“故都”和描寫的內容“秋”,而在文章當中,作者是否只寫了北國之秋?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不是。作者除了寫北國之秋,還寫了南國之秋,這樣就形成了對比,更突出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眷戀之情。

2、提問:那麼,作者又是如何來描寫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的呢?請同學們閱讀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哪一位同學用最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一下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之秋的特點是“清”“靜”“悲涼”;南國之秋的特點是“慢”“潤”“淡”。(板書:北國之秋:清、靜、悲涼。南國之秋:慢、潤、淡)

3、小結:概括得好。顯然,在作者的心目中北國之秋要遠勝南國之秋;北國之秋已成爲作者的魂之所牽,夢之所縈,真是韻味無窮。

六、篩選語言,概括秋景——“形”

1、文中集中描寫故都秋景這一特點的是在哪些段落?這些段落中寫了哪些主要的景?( 學生閱讀圈點)

明確:從三到十一自然段。主要有蘆花、柳影、蟲唱、月夜、鐘聲;還有碧天、牽牛花、槐樹、秋蟬、秋雨、秋果。具體是:第3段主寫牽牛花,第4段主寫槐樹,第5段主寫秋蟬,第6—10段主寫秋雨,第11段主寫果樹。

2、提問:那麼這些景物組成了幾幅“秋景圖”?(學生討論、發言 )

明確:有秋花圖、秋槐圖、秋蟬圖、秋雨圖、秋果圖。

3、提問:這五幅故都秋景圖是分別從哪個角度來描寫的?如寫秋花,作者側重寫了牽牛花的哪個方面?

明確:寫秋花側重顏色這一角度,寫秋槐側重於落蕊的形狀的角度,寫秋蟬是側重寫聲,寫秋雨是側重寫其味,寫秋果重點寫它的果實。

4、作者在對這些景具體的描繪中,是如何體現故都秋“清、靜、悲涼” 的特點的呢?下面先請兩名同學來誦讀課文3—11段落,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圈出文中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二是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我們將從秋色和秋聲兩個角度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先學生討論,然後教師總結:

秋色:青天(藍綠) 藍朵(藍色) 秋草(黃色) 落蕊(灰白) 樹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藍綠) 棗樹(淡綠微黃)

5、那麼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還是暖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裏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

明確:冷色。感受:冷清。即課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點。我們知道,藍色和白色屬於冷色,藍色,憂鬱;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落寞。(明確:冷清、落寞)

師:每次我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這兩句詩,“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王安石罷相後無事可做,整日尋芳攬勝打發流年,獨坐無聊,就細數落花,透出的是落寞悲涼的心情。)可以說,郁達夫這時的心境和王安石頗有相同之處,清靜閒暇中透出了落寞。

6、我們來聽聽故都的秋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這麼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鬧呢,還是寧靜?

明確:有鴿聲(飛聲)、蟬聲、雨聲、人聲。是寧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舉一個例子,比如鍾,在白天,你根本聽不到它的走動聲,但在晚上,夜深人靜時,你便能聽到清楚的滴答聲,因此,假如要你寫夜的靜,你便可以以鐘的走動聲清晰可辨來襯托夜的靜,這也就是以動襯靜。

7、讓我們集中聽聽作者筆下秋蟬的鳴叫,看看會引起怎樣的感受?

師: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蟬多是哀怨、憂傷、憂愁的象徵,如《雨霖鈴》中的起句便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悽切的寒蟬已令人柔腸寸斷,蟬聲更令人備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戶戶都有蟬鳴,還是蟬衰弱的殘聲。文章所渲染的那種冷清,寂寞的氛圍也就不言而喻了。

8、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飄零者,身處在如此寂靜的秋天裏,心裏會有什麼感受?你心裏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孤獨、痛苦。悲涼。這便是故都的秋味。

七、把握感情

1.透過前面分析的內容和景象,想想作者是懷着怎麼樣的'情感來描繪故都的秋景的?(原文回答)

(明確: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八、總結:

本節課我們理清了文章思路,從散文的“形”和“神”兩方面分析了文章整體內容,作者分別從色、形、聲、味、實五個角度,爲我們繪就了五幅“故都秋景圖”,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下節課我們再具體鑑賞文章的寫作手法

第二課時

深入分析課文

一、由朗讀課文,體會優美語句匯入。

二、品味語言

1、作者在文章中寫了秋天的這麼多聲音,然而在文章的開頭他卻說孤獨的秋“特別的清、靜、悲涼”,聲音如此豐富,怎麼稱得上靜呢?

明確:這些聲音都不是噪雜的聲音,如果是噪雜喧鬧,就不會聽到青天裏的馴鴿聲、下雨的聲音,更聽不到落蕊的聲響。這些聲響都不很大。作者是以聲襯靜,以聲音反襯了故都的寂靜。這正達到了王藉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這一問題讓學生了解以聲襯靜的表現手法,加深對課文“清、靜、悲涼”基調的理解)

2、爲什麼要用“悲涼”這個詞來形容秋天?

明確:“悲涼”本是形容消極、低落情緒的,這裏用來形容故都之秋的特徵,是作者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之秋色,與自己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之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簡單地說,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寫出如此之景。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情與景的密切關係。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體會:寫了視覺形象、觸覺形象。落蕊滿地,寫視覺形象;腳踏落蕊,寫觸覺感受。寫觸覺,給讀者以逼真的感受。這裏寂靜無人,斯人獨徘徊,無人可與交流,便只有與自然相交融的孤獨、落寞和感傷。

4、作者爲何要寫“都市閒人”?

不寫上流社會或文化人士,而寫平民,即“着着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可能是因爲他們的形象更有地方特點,而且作者覺得與他們更親近,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似乎也能讀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閒人”那樣過無憂無慮的生活的願望。

三、分析文章結構:[

1、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爲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樣在結構上就形 成了前後呼應。

2、從這篇文章結構來看,2和13自然段相呼應,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應,那這篇文章的結構就更加嚴謹了,試問這兩段是否有呼應?

明確:第1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感受和嚮往,第14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眷戀之情,都是抒發情感,“嚮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戀”是在離開故都之時,其實質是一樣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構成了呼應。:高*考試題∠庫]

3、最後來看第12段,這一段主要採用什麼表達方式?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採用議論,透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爲了突出故都之秋。

4、提問:這五幅圖畫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呢?——時間順序,還是空間順序?(學生討論 、發言並具體談意見。)

明確:這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這五幅畫面從表面上看是無序的,既不是時間、空間順序,也不是邏輯順序,這恰恰體現體現了散文“形散”的特點。

5、提問:那麼,把這五幅畫面連接起來的“神”又是什麼呢?又是怎樣體現出“清、靜、悲涼”的特點的呢?(學生討論 、發言 )

明確:是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1)牽牛花本來是五顏六色的,而作者筆下的牽牛花卻只有藍色和白色。從美術的角度來說,這兩種顏色屬於冷色調,給人一種清、靜、悲涼的感覺。

(2)作者寫槐樹,不是寫它的高大挺拔,而是寫秋槐的落蕊。看到這落蕊,怎能不叫人有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涼呢?

(3)秋雨和春雨、夏雨是不同的:春雨是濛濛的,富有詩情畫意;夏雨是粗獷豪放的,還常常不期而至,給人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而秋雨,總讓人感到一種寒意。

(4)秋果本來可以給人帶來收穫的喜悅,可作者筆下的秋果卻並不是成熟的,還有些青澀,這也給人以悲涼之感。

6、小結:同學們的發言很精彩。運用聯想,把文章中的景物和自己的生活體驗聯繫起來,表述形象、貼切,還運用了美學知識來品評。正如同學們所說,作者用“清、靜、悲涼”的共同點把五幅畫面連結起來,充分體現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板書:形散神聚)

四、思考探究

1、故都的秋景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有紅葉似火的香山,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有明澈如鏡的昆明湖等等,作者爲什麼不選取這些色彩絢爛的景色,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聯繫時代背景及作家的特點,學生討論、發言 )[來源:高∽考╬試|題!庫]

明確:(1)作者處在一個黑暗的社會裏,思想苦悶,逃避現實,因此,筆下的景物就自然是清、靜、悲涼的了。(2)作者當時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這樣看來,作者選擇“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也就不起怪了。(3)郁達夫個性憂鬱善感,是個抑鬱質的人。

五、討論主題

1、同學們能以自己的心去體會文章的情,那麼我們所學的《故都的秋》是贊秋呢,還是悲秋?(學生討論、發言 )

明確:作者是在頌秋,但全文的基調的確有點悲涼。故都的秋像一首詩,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幅畫,美麗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首歌,憂傷而又蒼涼。郁達夫先生是在用自己的心去品味故都的秋味,真是“一物一景總關情”。

六、鑑賞表達方式

1、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作者身處在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並籠罩着淡淡的“悲涼”。正因爲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罩着池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和香山紅葉,也不寫遊人如織的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並沒有因爲作家的主觀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徵。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麼逼真,多麼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數語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 語言明白曉暢,簡潔清麗。

課文不用生僻的詞彙,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於作者的精心的錘練,認真琢磨,細膩清新的敘寫裏,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了優美的畫面,給人以高度的藝術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兩段對槐樹和秋雨後描寫: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這兩段文字象輕輕飄浮的白雲,又像呆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敘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是有動有,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裏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3、 運用渲染、襯托的手法

課文寫故都的秋,緊扣“清”“靜”“悲涼”,是透過選擇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刻畫的。比如寫北國槐樹娜 一段,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幾句,給人以清靜悠閒的感覺。“潛意識水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這些都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在描寫某個事物的時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它更鮮明更突出地顯現出來。文中寫到的“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人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

(板書:頌秋)

七、佈置作業

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800字左右的散文。

八、(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頌歌) 郁達夫

北國之秋:清、淨、悲涼

南國之秋:慢、潤、淡

形散神聚 景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