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故都的秋》教案設計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對故都北平秋景的細膩描摹中流露出內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故都的秋》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故都的秋》教案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②第一單元的第2篇課文。這個單元學習寫景狀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領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領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靈的搏動,由此而進入一種審美境界。

這篇文章是郁達夫一篇頗具特色的散文,體現了他的藝術個性和審美追求,全文緊扣“清、靜、悲涼”,描繪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秋果奇景”這五幅畫面,透過“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方法,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本文是本單元的第二篇散文,示範作用仍不可忽視,因此,繼續重視指導學生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難點放在運用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表現手法上,進一步讓學生感悟作家對自然、對人生的豐富體驗和深刻的思考。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我的教學對象是民辦普通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不大好。但他們對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學過朱自清的《春》,剛剛又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鑑賞。爲了拓寬學生的視野,開學時,我就要求每位學生必須人手一冊課外雜誌。諸如《讀者》、《散文》、《青年博覽》、《小小說選刊》等等,讓它們成爲全體學生的共同資源,達到共享。經過調查,一般同學也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設計思想

1、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素質、能力培養爲主線。

2、語文課就要有語文味。教學注重整體感知,要學生能夠知人賞文,利用自身普通話過二甲及擅長朗誦的優勢,營造良好的氛圍,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情境。

3、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本單元的要求,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制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及難點。備課不僅備教材,也備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關注學習過程,適宜地啓發與評價,力求能夠實現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

4、本課只安排一課時,時間可能較緊,因此要求學生必須充分地預習課文,其一,朗讀課文三遍,找出五幅畫面;其二,查找有關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

5、鑑賞作品注重以點帶面,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6、有效利用多媒體。

四、教學目標

進一步體會散文“形”與“神”的關係。進一步學會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領悟文章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故都的情感。

難點:全文如何緊扣“清、靜、悲涼”,描繪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秋果奇景”這五幅畫面,透過“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方法,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六、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篇情深意濃的散文。在進入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幅畫,這是我請我們學校的一位美術老師根據大家初中學過的一首詞描寫的景象所畫的:

展示畫面一

出示《天淨沙·秋思》(個別背誦與師生背誦相結合)

思考: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你是怎麼體會到這種感情的?(學生自由發言)

明確: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淪落,秋日思歸,情與景在這首詞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的確,讀一首詩, 看一幅畫,常常是透過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更深遠的東西 ,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對於寫景抒情散文來說,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於景中,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時候,要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出示思維方向 借景抒情

這種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閱讀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深入其中的對景物進行細緻的揣摩和體會,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們就要在學習這篇課文基礎上掌握這種閱讀方法。

二、 整體感知

1. 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麼,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透過寫什麼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

學習目標:(幻燈)

1、體會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2、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學會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閱讀方法。

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這篇文章的題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一箇舊都的秋景,爲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蘊涵了什麼樣的深情?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請大家看課文,你們先齊讀第一、二自然段,然後聽我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樂朗誦。)

2、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明確(1) “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裏頗有點不寧靜”。

(2)五幅畫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 閒話秋涼 秋果奇景

三、分析鑑賞

“清”“靜”“悲涼”不是空穴來風,它來自作者對故都秋景的客觀感受上。作者是怎樣細緻入微的刻畫描寫這幾幅秋景的呢?什麼樣的景物,會使郁達夫感到這樣的壓抑,感到這樣的悽清和孤獨?

思考:(1)在五幅畫面中,作者是從那些方面來寫秋的?

明確:作者從秋聲和秋色兩方面(角度)來細緻入微的展開描寫。

(2)從秋聲秋色的角度來寫,有何好處?

明確:聲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現出故都的秋的特點。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入其境。

(3)描寫了哪些秋聲和秋色?(分兩組找,討論)

①明確:色: 碧空 藍朵 黃中帶白 青布 淡綠微黃

提問:A、本文選擇的秋色又有什麼特點?(顏色的格調)

明確:冷色調。用青藍色 ,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B、落槐爲何也是秋色呢?

明確:它的花白裏透黃,突出了秋天的特點,與文中描寫的其他顏色格調一致。

C、面對這樣的色彩與景物,你心裏會產生怎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處處散發着絲絲的涼意。

②明確:聲:帚聲 衰弱的蟬聲 風雨聲 人聲

A、如果說,秋色的.描寫是“清”;那麼,秋聲呢?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靜。處處透着寂靜與落寞。

B、寫了秋聲,爲什麼我們還說它靜呢?

明確:反襯。在秋天的故都,在那無際的碧天下,連小蟲的鳴叫、掃帚掃街這樣的細微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襯出故都的寂靜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藝術家們往往用這種以靜襯動的藝術辨證法來取得更強的表達效果。我們在《荷塘月色》中已經接觸過這種用法,用蛙鳴來襯托月下荷塘的幽靜。

C、舉一個例來說一說:

如看到掃帚的絲紋,爲何也讓我們彷彿聽到了那細微的聲音?精細的絲紋,灰土上一條條的痕跡。我們彷彿看到了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閒的揮動着掃帚,聽到了灰土與落葉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與衰敗嗎?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後,又聽到這微漠的聲響,作者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明確:更加孤獨,淒冷。息列索落的秋風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蟬聲的天籟,和着鴿哨的鳴叫,遠處傳來荒野的鐘聲,作者連細微的掃帚聲也彷彿聽得真真切切。“這次第,怎一個‘靜’字了得!”

四、揣摩感悟

1、秋色冷清,秋聲寂寞,作者在這樣清靜的秋色秋聲裏品味到一種什麼樣的秋味呢?我們大家已經抓住秋景的特點對景物進行了分析,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意境中去體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麼呢?意境是內在的情趣與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來是沒有感情的,作者帶着某種特定的感情來看景物,那麼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則對於同一景物的觀感也不相同。這就是我們美學上常說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們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觀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請全體女同學誦讀,這是故都小院秋天的清晨之景。男同學在聽的時候試着概括一下客觀的景。

展示畫面二

(預設學生回答)

小院晨景:天高色青下,馴鴿飛天,一椽破屋旁,一棵老槐樹,破壁腰靜對着牽牛花的蘭朵,日光穿過槐樹葉透射下來。

院中之人:清晨,穿着青布長衫的作者坐在院中的槐樹下,喝着大碗濃茶,細數日光或靜對牽牛及產生的聯想(疏落的秋草)。

主觀感受:清閒、寂寞、悲涼。

明確:同學們回答不錯。這是一幅巨大的畫面,帶有立體的美感。碧綠的天空作了畫的背景,地面上五顏六色的牽牛花薈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與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間,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可與天工媲美。穿着青布長衫坐在院子的人,手捧茶碗,舉頭望望碧空,細數槐葉間透下來的日光,俯身擷牽牛,耳邊傳來馴鴿的飛聲,畫面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秋之美,秋之情趣完全融合在藍天白花之中。這種“清、靜”中略帶“悲涼”的情調,體現了故都秋的原始美和質樸美。

“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也是美麗的。同學們,老師想透過解讀“小院秋晨”來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希望同學們課後能以點帶面去分析其他四幅畫面的意境。(板書“以景顯情”)

2、國學大師王國維有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那麼作者爲什麼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靜與悲涼”?

這跟當時作者的生存環境有關,由於國民x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作爲知識分子的郁達夫在30年代中期,思想苦悶,過着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爲了逃避現實,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爲了排遣現實給他帶來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正是帶着這樣的心境來看故都的秋景,才使原本無感情的景物染上了濃重的主觀色彩,內外和諧。(板書:“以情馭景”)

五、細節分析

課文的主體部分已經學習完了,希望大家對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最後,由大家來問問題。

預設問題1、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爲何還要寫南國之秋?用三個字來概括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全文既直接描寫故都的秋景,又透過寫南國之秋來間接寫故都之秋。直接寫從故都的秋景的聲色着手,抓住特點,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靜 悲涼”,間接寫透過二者的對比,也反襯出故都秋景的特點。“慢”“潤”“淡”。

預設問題2、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到底是頌秋,還是悲秋?

明確:讓學生各抒已見,言之有理則可。

六 、深情結語

《故都的秋》是一篇頗具特色的散文。“清、靜、悲涼”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作者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

我們彷彿和郁達夫先生共同品嚐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芳,清爽宜人;又彷彿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餘音繞樑,不絕如縷。

七、聯讀悟寫

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八、教後反思

1、本文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但由於本文的寫作年代離今天已七十多年了,學生要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味、情味的確有些困難。“清、靜”好理解,“悲涼”就不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消除時代隔閡,從而感受人文情懷。培養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透過教學此文,我感覺人文精神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課文裏,就在師生們的共同品讀活動中。

2、利用對比閱讀的方法,把《故都的秋》與《荷塘月色》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3、對散文的特點“形散神聚”的分析還可以更到位些,如:沒有點出本文選材的零碎性,五幅畫面之間沒有明顯的時空聯繫,卻都能相提並論,這是爲何?這是本課教學的一點敗筆。不過,我又常常以“課堂教學永遠是‘遺憾 ’的藝術”來寬慰自己,不知能否得到同仁們的諒解?

說明

此次編寫教案,參考和借鑑了不少優秀教師及教育工作者的編寫方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九、點評

高中新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本設計較好地體現了高中新課程這一理念,同時恰當地處理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時間的關係,教學中突出重點,課堂容量大,節奏緊湊,可操作性強。

關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一)綜合與分析。本設計在佈置預習時,指向具體,要求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包括形象和情意)的前提下,概括文字的五幅畫面,這樣,學生對文字有個初步的映象。課堂實施過程主要是分析,對文字的分析是深入理解的過程,即課堂探究的過程。整體把握有必須依賴於文字的局部切入分析才能更加深刻,整體與局部又不是絕對的,文字的每個層次相對於整個文字來說是局部,但相對於其內部層次來說又是整體。本設計透過師生對五幅畫面的共同探究、分析,對“清、靜、悲涼”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然後透過對“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分析,理解作品的總體與局部,表象與意蘊、主觀與客觀是如何統一成一個整體的,進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深入與淺出。本設計以學生熟悉的《天淨沙·秋思》匯入,運用已學過的課文《荷塘月色》與文字相比較,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又以問題探究的形式,層層深入地逐步揭示文字的內核,引向對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

對本設計的建議

(一)整體與局部關係的處理。文字的局部切入分析後,一般要再進行概括整合,這樣反過來又促進了對文字的整體把握。也就是形成“整體——局部——整體”的格局。預設時,在“細節分析”後,再讓學生完整地閱讀,體味、感悟文字的意蘊,可能是有效果的。

(二)多元解讀的把握。在課堂教學的尾聲,預設了“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到底是頌秋,還是悲秋?”的問題,擬構的情景是“讓學生各抒已見,言之有理則可”。這裏顯現出爲“多元”而“多元”的痕跡,既然課堂上師生解讀、探討都是文字的“清、靜、悲涼”所蘊涵的情感,怎麼還會有同學認爲本文是“頌秋”,而且“言之有理”?豈不是把哈姆雷特解讀成李爾王,還言之有理!如果要比較,讓學生舉出幾個頌秋的文章,也許會更好些。

標籤:故都 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