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故都的秋明細優秀教案

故都的秋明細優秀教案(1)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明細優秀教案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主要學習寫景狀物散文。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透過鑑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領悟文中的哲理。引導學生能透過文章精巧、綿密的構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欣賞語言的過程中,使學生從文章的“景語”裏,品讀出作家筆下“景”的獨特之美,進而品讀出作家的獨特心境,品讀出作家蘊含於文中的獨特的情與理,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在對故都北平的秋景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的作品,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作者透過獨特的表現手法,表現出了“秋”獨特的風姿,獨特的色彩,獨特的音響,獨特的韻味,獨特的意境。

學情分析

我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學生對散文並不陌生,能對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鑑賞。

透過早讀的自讀與齊讀課文後,學生大多反映喜歡郁達夫細膩的文字,喜歡他筆下的秋的獨特的韻味。但同時,由於對於作者以及作者所處的時代的陌生,他們普遍反映不大能理解作者當時的心境,也難以領悟主觀色彩籠罩之下的景物描寫的妙處,難以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學生大多喜歡散文,同時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也正在形成之中。所以 ,課堂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既讓學生鑑賞課文,又指導學生學會鑑賞的方法,並對作者與背景予以詳細介紹,可讓學生逐步學會品味課文並逐步走入作者內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觀情感。品味文章簡潔清麗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 由景入情,品味文章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熱愛、眷戀故都的美好情感以及內心的`憂思及落寞,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對故都的秋景特點進行討論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2.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爲

設計意圖

一、匯入新課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三、文章細讀,品味語言,理解作者情感

四、佈置課後作業:鑑賞佳句並仿寫

(匯入)秋天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騷客。從古到今關於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名篇名句舉不勝舉。(和學生一起舉例並指出秋的不同特點)

那麼著名現代作家郁達夫筆下的秋是一種怎樣景象呢?這節課讓我們一齊來學習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提問引導並點撥:1.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有着怎樣的特點?(文眼)

2.爲了展現這些特點,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概括)

3.除了直接描寫,作者還運用了什麼手法來展示故都秋的獨特韻味?(對比襯托)

1.感知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感情(眷戀、嚮往、讚美)

2.承上解題:文題中“故都”指的就是當時的北平,爲什麼不直接以“北平的秋”爲題?

3..研習五幅畫面,品味語言,把握以情馭景、以景馭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引導討論)幾幅畫面,生動精彩,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幅呢?誦讀你喜歡的文句。

(找學生誦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和句子,然後問他喜歡的原因,從而引領學生體會情感,品味語言。有重要的表現手法時,點撥一下。多找同學讀,透過品評來把握。)

4.聯繫背景及作者深入剖析作者的內心。

1. 秋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2. (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於白乾,稀飯之於饃饃,鱸魚之於大蟹,黃犬之於駱駝。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壯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爽朗、明媚)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蕭瑟)

學生於文中進行勾畫、概括,思考問題並回答

(學生文中勾畫、分析討論並回答)

學生課後在作業本上完成

匯入新課

在逐步引導中讓學生初步感知郁達夫筆下的秋色、秋味,明晰文章結構。理解對比襯托手法。

引導學生品味語言並走入作者內心,領悟“清、靜、悲涼”的秋景背後作者的心境

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鑑賞能力並強化仿句能力

板書設計

總起:思秋 (1—2)

分寫:繪秋(3—11):1、秋日清晨 2、秋槐落蕊

3、秋蟬殘聲4、秋雨淅瀝 5、秋日佳果

議秋 (12)

總結:戀秋(13—14)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評價學生的誦讀,從音準、語調、停頓、輕重讀及情感等角度評價。

評價學生對語言的品味能力及表達能力,從問題回答中及時反饋。

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雖然教學還相對較爲傳統,但是透過巧妙的設問,激起了學生探究作者情感的意識;再進行恰到好處的資料提供,又與學生進行了互補協作。學生對郁達夫筆下的秋有了較深的品味。

在對語言的品味上,學生還只能停留在感性的感覺上,不能深入地品味剖析並恰當地表達,還需要進一步訓練。

故都的秋明細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2、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3、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語言鑑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u 教學重點:

加強朗讀,提高語言鑑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u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u 教學方法:

1、 美讀法。反覆誦讀,體味意境。

2、組織討論法。如對“清、靜、悲涼”等秋的特點的深層把握。

u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讀課件,製作powerpoint課件。

u 教學課時:1課時 。

u 教學步驟:

一、導語: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我們閱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蘊含在文章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融入了郁達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板書題目)

我們主要透過1、美美地聽;2、美美地讀;3、美美地品;4、美美地練四個環節來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美美地聽:

聽讀配樂朗誦,思考:全文可以分爲幾部分?描寫了哪幾幅秋景圖?

(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讀課件)

明確:1、課文分四個部分:思秋、繪秋、議秋、戀秋。

2、“繪秋”部分有五幅圖畫: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蟬殘鳴、橋頭秋雨、

庭院秋果。(依次出示幻燈片)

三、美美地讀、美美地品:

1、全班齊讀思秋、戀秋兩部分。

2、學生找出最喜歡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語言,體會情景交融的意境。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

A、找出關鍵詞語。B、比較不同句式。C、體會深層含義。D、誦讀精彩片段。

四、美美地練:

1、思考討論: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點是什麼?請用幾個詞概括。

(2)爲什麼北國之秋給作者以悲涼之感?(提示:結合作者生平與寫作背景。)

(3)你認爲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

明確:(1)清,靜,悲涼。

(2)在作者的心中,“悲涼”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的感受。

(3)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戀之情和對故都的秋的嚮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全文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從課文中的最後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可以看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讚頌之情。

標籤:明細 教案 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