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傷仲永(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結合課文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並掌握“之”“於”的用法及文言詞活用的情況。

3、學習課文詳略得當的寫法,揣摩精當的語言。4、認識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學習重難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翻譯課文。2、體會揣摩本文簡潔、凝練的語言。

3、方仲永“混然衆人”的原因。

學習方法

1、朗讀法。學習語文,朗讀很重要,對文言文的學習,這點尤爲重要,我們一定要熟讀成誦。

2、質疑法。學則須疑,疑則引發探究,探究才能發現真理。對於文言詞句,,我們可以採用質疑的方法,利用工具書與註解,自主學習。

一、激情匯入:

1、導語設計:古語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千古名言,道破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真諦。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才能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要求。反之,如果你不進行學習,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個神童,一個天才,也會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變成一個庸才、蠢才。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王安石的《傷仲永》,來了解一個典型的例子。

2、作者及題解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做官後,向朝廷上萬言書,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張,繼而推行各項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於保守派的強烈反對,他兩次罷相。晚年封爲荊國公,諡號“文”。著有《王臨川集》《王文公文集》、

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是採用隨筆的形式而寫,借一件事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闡明某種觀點。敘述是基礎,闡明道理是核心。

題目中的“傷”是“哀傷”的意思,文題的含義是:爲仲永的經歷遭遇而感傷,表達作者對方仲永遭遇的哀傷、惋惜之情。 

二、感知文意:

(一) 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停頓、節奏、表情。

2、讀準下列字詞的讀音:隸(  )  謁(  )   扳(   )   稱(    )

3、朗讀時注意下列語句的停頓。

①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

③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

④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⑥餘聞之也|久

4、熟讀課文 

(二)譯課文:

1、結合註釋理解課文,粗通文意。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2、A、對文中的“之”“於”進行歸類,並指出該詞在句中的含義與用法。

之:①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與之:      ③餘聞之也久:      

④不能稱前時之聞:           ⑤卒之爲衆人:

於:①環謁於邑人:     ②於舅家見之:      ③賢於材人遠矣:       ④受於人者不至: 

B、從文中找出詞類活用的詞語,並解釋。

①邑人奇之:       ②賓客其父:       ③利其然:        ④傷仲永:     

3、小組內互相試譯課文。 

三、合作探究:

(一) 整體感知:

1、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課文是怎樣敘述的?

2、方仲永由神童淪爲平庸之輩的原因是什麼?

 

(二)深入探究: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交代了關於方仲永的哪些情況?聯繫下文說說作者爲什麼這麼寫?

 

2、語段閱讀:閱讀第3段,思考下列問題。

a、這一段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有何特點?

b、這一段“受於天”指什麼?“受於人’又指什麼?

c、這一段講了幾層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3、這三個發展階段的敘述,"見""聞"交織,詳略有序,這樣安排組織材料有何好處?

 

4、在語言表達上,用詞洗煉、生動。

a、用詞的精當傳神。

如第一段中寫方仲永"啼求之",一個"啼"字生動地寫出了索求書具的情態;"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這一句用極其凝鍊的筆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資盡喪的原因。一個“利”字,寫出其父貪求錢財、目光短淺的性格,“環謁”把方父貪圖小利、目光短淺、愚昧無知之態刻畫得淋漓盡致。“不使學”更是一語中的,批判其父的錯誤做法,暗示仲永“泯然衆人”的必然結果。這些詞語用得既傳神又貼切,寥寥數語便起到了言簡意賅的效果。

b、從全篇來看,行文也是筆墨極省,既高度概敘,以至難以再刪一字,同時也富於文采,描寫細膩,與文體特點相映生輝。 

四、表達訓練: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爲題,在課堂上即席發言,談感受:

  

五、總結課文,談收穫

六、課外拓展

①讀了方仲永的故事後,你一定有許多感想,請寫一篇讀後感。背誦全文。

③蒐集有關“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