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核心素養初中地理教學策略論文

論文1.1W

摘要:在新一輪課改中提出的核心素養概念,對初中地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即教學必須注重能力和品格的培養,講究利用有限的時間將教學效果最大化。文章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常見教法爲例展開論述。

核心素養初中地理教學策略論文

關鍵詞:初中地理;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是應對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能力和品格,能夠持續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適應其一生所生存的社會,這種能力和品格就應當是抽象的、可指導解決衆多問題、處理很多事情的思想、方法,教師都知道,這些非具體的內容是需要化爲具體並假以時日才能爲學生所內化的。初中地理的核心素養包括地圖的判讀能力、區域的認知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和諧人地關係的觀念、發現地理問題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內容不比其他學科少,但時間不多,每週只有兩節課,這更需要教師在單位時間內,提供高質量的教學。因此,教師掌握各種規律作延伸,採用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等,就成爲課堂上的必然。常規的教學環節則常常蘊含着很多可供挖掘的培養機會,所以探討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並深入研究其在實際運用中的技巧與效果,是本文重點討論的問題。

一、鼓勵花式自主學習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爲所有學科教師的共識。初中地理雖然課時少,但內容不多也簡單,若能推動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是很有用的,因此我十分注重這一學習方法。根據初中生學習地理的特點,我採用榜樣法、活動法、分散法等進行示範和推動。例如,我將自己在網上看到的各種學習方法,把文字有趣有用的,按照原文讀給大家聽;或把既視感強的內容做成視頻放給學生看;再把效果不錯的、自己也有心得的,整合後介紹給大家。比如“複習黃河,你想象自己從源頭巴顏喀拉山脈,乘一條小船出發,兩岸長滿了綠油油的青稞、豌豆,山坡上有奔跑的藏山羊,有低頭吃草的犛牛,爲啥呢?因爲人家海拔高啊,很快順流而下來到了一片‘桃花源’,那是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一會我掉下一個瀑布,一會掉下一個瀑布……”這是原文介紹的。又如整理了一下某位老師的經驗:如果要梳理各地的相關地理知識,可以對照地圖,首先按照氣候條件進行劃分,區分常規的和特殊的進行排列,這樣學生的讀圖能力增強了,又比單純地看文字記憶印象更深。當然,這樣的介紹並非最終目的,主要還是想鼓勵學生們,以模仿繼而創新的方法,從多個渠道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能讓自己學得輕鬆的方法。所以我在佈置課後作業時,多以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提供能吸引他們高質量完成的興趣點,且每次安排的量都不會大,一定限於他們能接受的範圍內。例如,教學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中國的地形》時,我設計了三個活動,其中一個是“瞭解中國地勢的特點,認識它對氣候、河流和交通的影響”。接着,我讓學生課後在地圖上找到自己家鄉在中國地勢圖上的位置,並說說這一地勢對家鄉氣候、河流和交通的影響,這既能幫助學生讀圖和認知區域,也是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的過程。

二、注重質量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一方面有鼓勵學生向每天相處時間最長的同學尋求及時的幫助,解決問題,符合學習及時性特點;另一方面也寄託着教師能以小團體的形式,帶動好學上進、主動多思的班級學習風氣的希望。但要讓這種方法執行起來並不容易,教師要做好花費一定時間的心理準備,這對於每週只有兩節的地理課是比較奢侈的,但考慮到一般在新生入學不久,摸清學生情況後就可以開始了,初期我讓學生在課堂上四人一組交流時,雖然說了交流的內容,就是將自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來,可很多學生就一句話“沒問題。”我說:“如果沒問題我就問了。”問題一出口,我就感覺到自己對學生的逼迫,當他們急忙回答“不不不不”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必須改變方式,給他們更具體的指導,於是我告訴他們:“如果先做‘同步練習’,或者‘課課通’,把其中不會做的提出來,就是最好的問題;還有在看教材的過程中,放慢一點速度,不要一晃而過,那麼其中就可能會有一些不懂意思的詞句,這也是問題。”在這個提示下,學生們的提問思路日益清晰,隨着對這兩種提問熟練程度的增加,問題的來源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所提的問題也因發自學生內心而有質量。然後我再結合練習上、作業上的題目,與學生們分析什麼樣的問題纔是有價值、需要我們掌握的,讓學生的思維緊緊圍繞着學習目標,善於發現有用的問題並知道怎麼解決。在合作學習中,我不僅讓學生探究教學內容,也會抽時間讓他們討論學習方法及其運用。我從來不會用記錄的方式,約束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合作中來,因爲這就是另一種逼迫,所以我一般會在學生學會交流什麼、什麼時候交流後,建議他們建立一本優秀收藏本,裏面記錄自己平時遇到的優秀解題思路、別人好的學習方法、經自己整合後的適合自己的學法等,上課時,若遇到學生沒有答題思路、需要新的啓發,忘了學過的內容,需要複習彌補等的時候,我就會適度地“開啓優秀”,讓學生們想想他們的收藏中有沒有值得借鑑的東西。

三、引導深思尋找規律

深度思考是學習達到了一定境界之後方有的活動,學生必須十分熟悉地理知識,形成一定能力後纔可能有獨立的深刻思考,而不僅只是藉助別人的想法。目前初中生學習地理,多隻重視對教材上現有結論的記憶、理解和運用,通常不會脫離課本進行實地的觀察或對媒介上看到的相關內容進一步分析,對生活中的地理關心的不多,關聯的少。對此我非常注意引導他們思考問題的思路梳理,在他們解答問題後,通常會問問“你是怎麼想到的?”或者“能不能給我們說說你回答這個問題的思路?”當他們養成了注意思維過程的時候,培養核心素養的`“基肥”也就培育好了。八年級下冊第一章第三節,講的是從往常工業中剝離出來的“高技術產業”,獨立成節說明它的地位日益重要,但與工農業還是有緊密聯繫的。在教學第二個內容“高技術產業的分佈”時,我提出了三個問題,其中兩個問題分別是“分佈在哪些地區”和“原因是什麼”,學生能夠從教材上找到答案。爲了引導學生構建地理知識網絡,將分佈原因放到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下思考,我繼續追問:“你能發現它跟工業的分佈有什麼關係嗎?”這個問題很容易,原因的第一點就是“工業基礎強”,但後面的問題纔是關鍵:爲什麼要跟工業有關聯,那跟農業有關聯嗎?爲什麼?其實正兒八經的回答並不是重點,主要是希望引導學生髮現地理相關內容之間的關係,從而在腦子裏構建一張知識網,而不是學過之後,只懂得零星的地理知識,這是學生髮現問題後解決問題的良好底子。

在入行不久教學時,我經常會考慮到多佔用地理學習的時間,會不會影響到其他中考科目的學習,因爲平時確實偶有聽到有類似的議論,但隨着教齡的增加,我發現其實兩者並不矛盾,各學科之間的學習是相通的,不僅學法可以通用,就是知識也是相互幫襯的,因爲我也聽到學生說,某某老師上課會說,我現在要先幫你們補地理、補歷史,因爲這些都能幫助他們深入理解自己學科的教學內容,因此現在我的教學完全處於放開狀態,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主題,鼓勵他們自主學習,注重合作探究,引導他們思考尋找規律,這些全都不怕佔用課外時間。我相信,只要教學不採用“題海戰術”,只要它是思維性的,各科就只會相輔相成,而且這種輔助還會出現在學生步入社會後,甚至延伸至他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想這應該就是核心素養培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曉星.淺談初中地理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讀書文摘,2017(25):292-293.

[2]夏大莉,董進國.課堂教學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初探[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7(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