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中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及課堂教學改革論文

論文2.81W

語文是中學教學基礎學科,語文教學目的是透過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而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這是當前如何培養能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大問題。中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識記等學習能力都處於極佳期,然而傳統的語文教學特別是現有的課堂模式沒有辦法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力,教學效果是費力大、收效小,那麼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如何進行語文課堂改革加以配合?下面對此發表一下粗淺認識。轟轟烈烈新課改的推行,對語文教學質量無疑提出了新的要求,隨着課改、考改步入深水區,“核心素養”的概念已經出現。語文教學中的核心素養主要分爲以下四類:文化修養、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審美能力。怎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的老師應在進行語文教學中,不斷激勵學生進行大量的知識積累,再透過訓練提升文化品質,由此帶動學生建立自己的審美判斷力,以此過程培養學生多種學科素養。本文透過對語文課堂可進行的改革分析入手,以期探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手段與途徑。

中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及課堂教學改革論文

一、想方設法幫助學生進行課堂閱讀

這需要,我們的教師必須切實改變“滿堂灌”模式,給學生足夠的閱讀實踐,積累足夠的文化品質。但現實是,學生面對浩瀚書籍,不會選擇,以致低級趣味、消磨時光之類書籍充斥手中。我們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幫助學生選擇優質的課內讀物,對教材的篇目認真遴選,導讀內容要精心設計,以期給學生良好的閱讀體驗;二、幫助學生選好課外閱讀材料,給出良性指導建議,讓他們接觸到的都是質量過關的好讀物;三、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畫出哪些書需要進行精讀,哪些只需要進行泛讀。學生只有透過足夠量的閱讀,才能從中建立起自己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閱讀趣味、批判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多種素養。

二、用課堂互動行爲強化語言能力的培育

語文教學本身是針對語言的藝術教學過程,課堂上,如果老師只注意照本宣科的內容傳授,不注意引導學生髮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體味、學會感知,語文各種素養很難得到培建。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提高學生的語言本真能力,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加強師生互動,透過師生互動幫助學生切身感知、深入感知語言藝術,提升學習興趣,培養語文特殊感知力。透過師生互動,還可以幫助學生真正進入學習角色,更好地學習語言,實踐語言。課堂上,老師還可組織生生互動,加深感受,強化理解,創建能力。這需要,老師預先設好研讀、研討、思維、辨析的情境,把學生拉進特定語文學習、交流、碰撞生活之中,最好是透過小組合作方式,增強論辯底氣,促進觀點支撐力,重要的是,透過集體行爲,共同面對,共同思辨,共同提升。例如,在進行《巴黎聖母院》的教學引導時,“敲鐘人的形象如何確定?”問題的拋給,就讓學生在合作與辯駁中得到了鍛鍊,語文素養得到了展現。

三、透過美文賞讀提升學生寫作素養

中國是個十足的文化國度,文化典籍浩如煙海,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積累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楚辭、唐詩、宋詞和元曲等沉澱爲珍貴的文學財富。老師透過引導學生有計劃學習,讓學生在學習傳統優秀文學中體悟這些作品的寫作技巧,並借爲所用,以此提高學生寫作素養。比如,在指導學習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深入賞析文章的寫作技法,然後要求學生模仿寫作,仿語言,仿結構,仿句式,仿手法,仿情調,仿志趣,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體會、運用已學的手法,並總結成自己寫作經驗的一部分。透過長期鍛鍊,學生的寫作素養就會逐步具備。

四、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

隨着網絡化、資訊化的普及,在教學中,資訊化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廣爲課堂所應用,教學的形式日漸出新。開放的網絡平臺實現了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資源共享,語文教學完全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引入海量新穎、直觀、生動的資訊,從而將課堂枯燥變爲生動,抽象變爲形象,概括變爲具體,甚至可以進行遠程教學,打破教學時空侷限,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延伸語文課堂的空間。網絡資源的大量使用,豐富了學生視野,提振了學生興趣,激發了學生探求欲,對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必是特別重要的手段。當前,新一輪教改、課改、考改正處發軔,研究中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當然,這場改革還得從現有的課堂教學改革做起,瞄準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相信應該取得明顯效果,這需要我們教育者在今後教育教學中,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繼續探索,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