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貫徹課程理念,培養語文素養(教學論文)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石碼中學  餘碧煌 

貫徹課程理念,培養語文素養(教學論文)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語文素養的定義是--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還應透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本文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寫作素養的培養、綜合性學習、名著閱讀與積累三個方面來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 開發課程資源,培養寫作素養

寫作素養的構成因素有:品德素養、認識水平、思維品質、知識儲備、情感積蓄和語言素養六種。

品德素養是爲文真誠的基礎,爲了避免學生做假、大、空的文章,就要注重學生內心世界的道德操守。認識水平是指一個人面對問題時所具備的富有個性,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思考與分析能力。認識水平是立意深刻的前提,文章的立意來源於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和體察,它的深刻程度與學生的認識水平大體一致。而思維品質是文章創新的關鍵,能夠全面地、多角度地考慮問題,見他人所未見,言他人所未言,有豐富的聯想、想象能力,纔會有新穎獨特、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知識儲備是寫作的源泉,所謂厚積薄發,豐富的知識需要一點點日積月累,才能在一定的觸發下,噴發成一篇優秀的作文。情感的積蓄則依賴於對生活的細心觀察和體驗,對文學作品的深入閱讀和感悟。因此,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並進行適量的課外閱讀,對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至關重要。語言素養是指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它與一個人各方面的素養息息相關。

如何自主地開發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寫作素養呢?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1、 有效利用課本,培養品德素養

能被選進語文課本的文章多是文質兼美的典範作品,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以,有效利用課本,可以培養學生的品德素養。

比如在教《行道樹》一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拓展練筆--當你的奉獻不被理解,你的付出沒有回報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學生們的看法有很大的差異,我先對他們的看法表示理解,再分類進行點評,最後高度肯定了一個同學的'看法:只要我認爲自己做得對,自己做的事有意義,不被理解也沒關係,我仍會繼續做下去,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奉獻本來就不爲索取回報。我相信,只要我堅持奉獻,總有被理解的一天,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當我被理解了,並能感動大家跟我一起奉獻的話,那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了。

透過這樣的訓練、交流、點評,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促進他們自覺地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自身的道德修養提高了,自然就有了比較健康的道德評判標準,分析問題,寫起作文來,自然能做到有理、有情。

2、 引導課外閱讀,喚起觀察生活的意識

精挑細選一些談生活感悟,抒柔情、閒情的文章,比如賈平凹的《訪蘭》、《落葉》,蘇雪林《禿的梧桐》,張曉風的《遇見》、《母親的羽衣》、《衣履篇》等等,把它們印發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他們認識到寫作的材料來源於生活,文章的立意來自對生活的認真觀察和獨特思考,可以喚起學生重視觀察生活的意識,培養他們的認識水平和思維品質。

3、 合理利用傳媒,儲蓄知識與情感

要求學生看電視,讀報紙、圖書,聽廣播,蒐集新聞人物故事與媒體評價,時政要聞及輿論導向,科教知識、風俗民情等等。教師可以一週檢查一次,看看學生的積累情況;隔週佈置一次練筆,精選最近的新聞人物或時政要聞、社會熱點事件,要求學生寫出兩三百字的評論,談談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評價。

這樣的積累與訓練可以儲蓄知識與情感,引導學生從小我中走出來,學會關注大我,把目光投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培養是非觀念、愛國情感和責任意識,對於培養語言素養也是很有幫助的。

二、 聯繫課堂內外,實現綜合性學習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說: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結合,是溝通課堂內外,聯繫學校、家庭、社會生活的一種特殊的學習形式。它最能體現大語文的概念,也最能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到民間採風去”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可以讓學生走進生活,去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我是這樣佈置這次學習活動任務的:把學生分成六組,每組分別完成對“清明、端午、中秋、冬至、春節、元宵”六個傳統節日習俗及其成因的採風任務;小組合作,可以運用錄音、拍照、採訪錄的形式記錄採風資料;小組合作完成對資料的整理,最終形成文字配圖片的成果,準備在班上交流。

這樣的活動需要小組合作完成,最能考驗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採風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也能考驗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與人交流中又能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整理資料時可以訓練寫作能力。到了成果交流階段,則可以採用小組自評、其他組評價、教師評價,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後取平均分的評價方式,評選出頭三名給予適當的獎勵,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其實,學生對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熱情比對課文學習高多了,因爲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空間不僅在課堂,它可以讓學生走進更廣闊的空間,去體驗更多彩的生活,去鍛鍊自己,活動過程中每一次小小的成就都足以提升他們的自信。所以,多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不僅可以貫徹新課程理念,對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是大有助益的。

三、 走進名著與古詩文,培養審美情趣

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與中國古代優秀的詩文,是語文學習重要的課程資源,但也恰恰是農村學生接觸最少的資源,所以農村學生的語文素養比城市學生差得多。作爲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師,我總是認命地接受現實,不抱怨,在讓學生完成《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幾部名著的閱讀與50篇必背古詩文的背誦之外,儘可能多地利用拓展閱讀的形式,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與積累,儘可能地讓學生多讀名著,多背古詩文,藉以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

我一直認爲,一個富有審美情趣的人,必是一個有品位的人,一個懂得詩意生活的人,也必是一個純粹的人。所以,從教十幾年來,我一直不遺餘力地向學生推薦名著和古詩文,也一直最喜歡抽查古詩文背誦,最喜歡改學生的讀書筆記。因爲批閱讀書筆記讓我看到了學生心智成長的軌跡,看到了他們語文素養的不斷提升。作爲語文老師來講,這是最有成就感的,最值得欣慰的。

餘碧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