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作文教育教學論文

論文3.11W

《語文課程標準》對3—6年級學生寫作方面的要求是從“習作”的角度提出的。“習作”既有別於低年級的“寫話”,也有別於“作文”。“新世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對教材編排作了一個新的改動,習作欄目不再以指令性的形式出現,而是和課文閱讀、綜合實踐活動、生活緊密結合,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自然引出話題。這種設計既能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又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養,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把作文教學提升到一個新的程度:“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由此可見,作文教學的目的,應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創造性表述自己對世界的感受和認識,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能力。從事三年級教學作文一個學期以來,頗有體會。

小學作文教育教學論文

一、拓展寫的思路

和所有從事三年級語文教學的老師一樣,剛剛接觸到作文,我也是一個頭兩個大,不知從何着手。經過一番培訓,我發現新課程特別重視學生“勤練筆”,把寫作與閱讀教學、綜合性活動,以及生活結合起來,所以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我總是細緻地做好備課工作,備教材,備學生,特別是一個單元之間的聯繫,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以拓展寫的思路。

在第三單元語文天地的筆下生花部分,習作分爲兩個部分:一是根據教材擬的題目寫,二是圍繞“初顯身手”的內容展開。其中有一條特別引人注目:學困生可記錄“暢所欲言”的內容,學習語言表達。這充分顯示了新課程的人性化、個性化設計。在這一單元的習作要求裏,還是堅持同樣的原則性:儘可能開拓思路,使學生願意寫,有得寫。習作與閱讀結合,與生活結合,與活動結合。二是具有選擇性,所以在我教完《國徵》這一課之後,就着重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做什麼事能爲國徵增添光彩?先讓學生思考,然後進行全班交流,最後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在有感而發的基礎上,結合旁邊的吐白,指導學生進行落筆。

二、我手寫我口

小學教材裏有許多優美的課文,不僅詞句優美,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強的思想教育力,這不僅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文字美,更讓學生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我手寫我口”,強調的是學生的有感而發;應該說,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在於教師的勢時引導。在教授第一單元的《愛什麼顏色》之時,我透過讀、感受、聯想激發學生的情感,再引入課後習題二:你愛什麼顏色?由於學生的情緒已經到了一個高潮,所以這個時候,他們也渴望自己像個小詩人一樣,能寫出優美的詩句。我抓住時機,先引導學生說,再讓學生寫,然後朗誦自己的作品,讓學生進行評價,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創作慾望,從而在開始之初就激起了他們的創作慾望,打下良好開端。

《七色花》是一篇童話故事,學生深深地陶醉於這美好的童話故事,多麼希望自己也能有一朵七色花呀!在我拋出了“假如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會用來做什麼?”這個問題之後,課堂上頓時像開了鍋一樣,學生饒有興趣地與同學們交流了起來。看到他們交流得差不多了了,我讓他們寫下了名爲《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的作文,同時強調要用七色花來做有意義的事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練習落筆

有的學生會說,說得活靈活現,但是讓他寫的.時候,卻不知道要怎麼樣寫出來。新教材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在教材編排上也突出了這個特色,在相關的語文天地中穿插了對作文落筆的指導。在第四單元的筆下生花部分,我們可以發現有三個小朋友的吐白,這就是關於如何開頭的提示。

第一個小朋友說“看看課文是怎麼樣開頭的。”提示學生要從閱讀中學習寫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有特別引導學生比較各種課文的開頭方法。《你一定會聽見的》就採用了反問的形式,《葡萄溝》開門見山……我例舉了幾種開頭方法,然後學生自己看書討論,進行總結。

第二個小朋友說:“我模仿《葡萄溝》的開頭寫。”在上面的講述整理之後,我鼓勵學生大膽地運用從課文中學過的東西。其實我從來都不反對學生模仿課文;在學生對作文還不是瞭解的情況之下,這樣子反而讓他們心中有底,更何況隨着年級的增長,他們也越來越有自己的風格,所以在開始模仿之初,教師不要操之過急,循序漸進,讓學生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儘可能地鼓勵學生模仿,模仿出自己的特色。

第三個小朋友說:“我覺得怎麼開頭都可以。”寫無定法,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當學生能寫出與衆不同的開頭時,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落筆,寫出自己的特色,形成個人風格。

這樣的編排在文中隨處可見,只要教師善加應用,就可以發現一番新天地。

關於作文教學,每個老師都有每個老師的方法,這也僅是個人的一點心得。教學之路,漫長而上下求索。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必然不斷地加以精進,確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使學生不再望文生畏,真正 “我手寫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