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語文教育小論文

論文2.92W

當下的語文教學,存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咬文嚼字,那麼,你會怎麼寫語文教育小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育小論文,歡迎閱讀。

小學語文教育小論文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培養人文價值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是教育目標的要求。這樣,如何在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就是老師們研究實踐的重要問題。在小學語文課堂裏,傾注仁愛之心,耐心養成“正當行爲”,靜思中入情入境,能夠達到內化成學生自己的人文價值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滲透  人文價值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良好思想道德風尚,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段話體現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的重要性。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所涉及的內容是比較廣泛的,我們嘗試從三個方面入手,主要採取以下一些策略。

一、傾注仁愛之心

塞斯亞·賽·巴巴曾說過:“你可以透過仁愛學生來教學生學會仁愛。” “仁愛”是重要的人文價值。我們的語文書裏,有很多課文都滲透“仁愛”教育。我們可以在傳授學習方法之餘,培養學生的仁愛之心。《窗前的氣球》是二年級上冊第六組教材中的一篇課文。本組以“關愛他人”爲專題組織教材內容,《窗前的氣球》是一篇充滿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文章,表現了同學之間純真的友誼。課文以科利亞的情感變化爲線索,講述了科利亞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學用氣球給科利亞帶去問候的故事。透過本文的'學習,學生能充分感受到科利亞的同學關心、關懷之情,從而體會到要在生活中關愛他人、珍惜友情。

教學中,我藉助導學案,讓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精心設計“自學導航”,讓學生思考:窗前的氣球,是誰送給誰的?爲什麼要送氣球?這是兩個很關鍵的問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濃濃的友情,體會到友情的可貴,認識到要爲有困難的人送去自己祝福。在合作學習這個環節,我就引導學生髮現科利亞心情的變化。一開始,科利亞獨自呆在病房裏,覺得“真沒意思”,當他看到窗前的氣球,“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並高興地笑了。科利亞心情的變化,原因在於同學們的“問候”和關懷。課堂結束的時候,我運用了靜思,學生安靜地閉上眼睛,專心地聽我朗讀課文,再一次走進課文,感受深刻的友情,明白到要學會關心他人,有仁愛之心。

就這樣,學習了這一組以“關愛他人”爲專題的課文後,我能感受到學生在關愛他人方面的表現更明顯了。看,小年同學即將要嘔吐了,小恩馬上拿一個小桶給他;小朱流鼻血了,同學們爭着送紙巾;小聰忘記帶筆盒上學,大家連忙把自己的鉛筆和尺子遞給他。我越來越欣慰,“仁愛”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讓班集體更溫馨、更和諧,學生更融洽。

二、耐心養成“正當行爲”

“要控制好自己的行爲,必須具有辨別力,因爲在判斷錯誤行爲時必須要用到辨別力……切不可讓錯誤行爲去傷害別人。”——塞斯亞·賽·巴巴

“正當行爲”是五大人文價值的其中一個,它包括:禮貌、整潔、尊重、責任感、服務、勇氣、義務和自我控制。這段時間,我着重幫助學生養成“正當行爲”的“自我控制”。

二年級的男孩子活潑好動,課堂上有時很難做到“自我控制”。看,A同學正在專心致志地玩着尺子和鉛筆,頭也不擡,把自己置身於課外;B同學則神遊太空,眼睛沒有焦距,盡情地發呆:C同學手舞足蹈,興奮得很,自得其樂。這些情景常出現在語文課堂上,嚴重影響着學習。我分析,這是學生缺乏“自我控制”的控制。雖然他們都清楚課堂的要求,但控制不了自己,不能靜下心來專心學習。如何幫助他們解決這頭“攔路虎”,讓他們做到“自我控制”呢?我充分發揮了賞識和批評教育。當他們專心學習時,我就給予大拇指和賞識的眼神,並播放優美的音樂,讓他們感受到“自我控制”帶來的好處。當一些學生無法控制自己時,我只有不厭其煩,不斷督促,並藉助學生的力量,讓學生互相提醒。一些可惡分子屢教不改時,只能在課後繼續教育,並採用“補習”的方法,讓他們在別人玩耍時補回之前的學習。

作爲老師,我們要耐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擁有正當行爲,讓學生漸漸具有辨別力,儘量不出現錯誤行爲,不讓錯誤行爲影響自己,更不能因爲錯誤行爲去傷害別人。

三、靜思中入情入境

靜思,是一種讓師生在短時間內放鬆的技巧,也可以用來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靜思也是一種對自我情緒的調整,透過靜思可以讓情緒平和。想象靜思是很常用的一種靜思方式。

《“紅領巾”真好》是二年級上冊第七組教材中的一首小詩。兩幅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文章採用擬人的手法,向我們展示了小鳥的快樂、活躍和勤勞。“紅領巾”的愛鳥行動點明瞭“保護自然,愛護鳥類”的主題。課後男孩的思考:“除了愛護小鳥,我們還應該愛護哪些小動物呢?”耐人深思。

課堂上,播放一段鳥兒在森林中鳴叫的輕音樂,孩子們閉上眼睛,豎起耳朵,我就輕聲描述音樂所展示的美妙畫面:清晨的森林,霧濛濛,可愛的小鳥在林間嘰嘰喳喳,蹦蹦跳跳,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梳理蓬鬆的羽毛;太陽出來了,機靈的小鳥撲棱棱,飛來飛去,不停地捕捉害蟲,保護翠綠的樹苗。多麼惹人喜愛的鳥兒呀!多麼美好的清晨呀!孩子們用心傾聽着鳥兒那美妙動聽的聲音,感受着舒緩的樂曲,似乎看到了詩歌所描述的情境,看到了快樂、勤勞的小鳥,愛鳥之心油然而起。這樣,“保護自然,愛護鳥類”的人文價值觀念就悄悄地在靜思中進入了孩子的心靈。

語文教學中還有許多滲透人文教育的方法。我們完全可以發揮課文字身所固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目的、自覺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蹟,高尚的思想情操等薰陶學生,教育學生,在學生的心靈上播撒做人的良種。妥善尋找教學與育人的最佳結合點,在“滲透”“滋潤”上下功夫,從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各環節仔細揣摩,有機的進行人文教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制定:《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1年版.

[2]楊愛粉.以生爲本 努力搞好語文課堂教學 [J].科學教育,2008,(11),126.

[3]雅斯貝爾斯.鄒進譯.什麼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