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論文高校學困生產生原因及轉化策略

論文3.22W

高校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及轉化策略

論文高校學困生產生原因及轉化策略

摘 要 學習困難學生是高校中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特殊羣體。做好高校學困生轉化工作,對高等教育和學生本身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高校學習困難學生產生的原因,並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透過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加強學困生的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家校聯繫制度;建立學困生的動態管理和幫學機制;加強學生黨員隊伍和幹部隊伍建設;深化教學改革等方面來進行貧困生的轉化工作。

關鍵詞 高校 學困生 轉化策略

近年來,由於高校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持續增長。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和學習效果上有較大差距。每年因學業問題而導致留級甚至退學的學困生人數不斷攀升。高校學困生問題不僅關係學生個人的前途,而且也嚴重危及了高校的聲譽,並對高校的日常執行照成了重大影響,成爲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亟待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1 高校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1.1 專業思想薄弱,缺乏學習興趣

一部分大學生由於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對所報專業缺乏瞭解,或是分數不足被調劑到其他專業等原因,對自己所學專業缺乏認同感。進入大學後沒能及時對自己心態進行調適,對專業學習處於消極甚至是抵制的狀態,並寄希望於調整專業。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問題隨着專業調整一般能得到改善或是解決,但一旦調整專業無望,即使是能夠調整學習心態,也會由於前期的學業問題而導致學習進度落後,學習困難,並進一步的影響專業學習的興趣,形成惡性循環。

部分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就一直存在學業問題。對於這部分學生來說,由於在高中階段知識儲備不足,偏科嚴重,對於基本的知識點未能掌握,影響了大學階段後續知識的學習。特別是進入大學後,課堂教學的知識容量變大,知識點更靈活,教學方式轉變爲以學生自學爲主的模式。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會使得這部分學生羣體學習效率低下,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長此以往會導致對後續學習的障礙,甚至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

1.3 自控能力不足,網絡成癮

高中階段高壓緊張的學習環境和大學階段自由靈活的學習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入大學後,缺少人管束,部分大學生開始不知如何分配自己的課餘時間。在他人的不良影響下,“吃喝玩樂”成爲了大學生活中的重要選擇,並佔據了大量的學習時間。特別是網絡的發展,使得部分大學生產生了網絡成癮現象,在網絡世界中不可自拔,並進一步影響到了正常學習生活,乃至現實生活中的與人交流。如不及時加以糾正,學業問題往往會隨着在校時間的增長而逐漸嚴重,並最終導致退學。

1.4 社會風氣影響,價值觀扭曲

由於大學畢業生人數增長,就業壓力增長,受社會上負面資訊的影響,大學生對於課程學習的更爲功利化。只關注和就業直接相關的專業課程,對於提升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公共基礎課程並不重視,學習態度消極,把考試及格,拿到畢業證書作爲大學學習的目標。同時由於社會上存在一些不良風氣,在就業過程中存在不公平現象,憑藉家庭背景等人爲因素,一些平時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能找到較好工作。所以部分家庭環境較爲優越的學生認爲學習成績的好壞,不會影響自身未來的`發展;而部分家庭貧困的學生則認爲社會不公平,僅憑自身努力難以獲得成功,故而自暴自棄。

1.5 事務性工作纏身,分不清主次

相對於單純以學習爲主的高中生活,大學生活更爲豐富。社團活動,學生會和勤工儉學等事務性的工作一方面鍛鍊了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增加了交流和協調能力,另一方面也佔用了部分學習和休息時間。有些學生身兼數職,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到這些事務性的工作中去,大大擠壓了學習時間。或是忙於經商賺錢、勤工儉學,把學習放到了次要的位置。所以儘管有時他們學習能力和態度都沒有問題,但因爲投入學習的精力不足,往往會造成成績下降,產生一定的學業問題。

1.6 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庭教育同樣是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對學校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論是放任溺愛,或是過度干涉,這些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會造成學生的自由散漫,偏激等性格特徵,無法適應學校的集體生活和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使得學校的教育事倍功半。而家庭經濟環境的影響,或是家庭的不和睦會導致學生無法集中精力在學習上,併產生一定心理上自卑或是敏感等心理問題。

 2 對高校學困生進行轉化的策略

2.1 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

獎懲制度是高校學生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並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目前大多數高校的獎懲機制停留在獎先懲後的層次上,對於學困生更多的僅僅只是批評和懲罰,缺失相應的激勵措施,對於學困生的轉化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只有認真分析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有針對性的採取不同的批評和懲罰措施;同時轉變思維方式,透過設立“學習進步獎”,“文體優秀獎”等獎項,給後進生一個展示自己潛力和特長的機會。透過強化學困生的成功體驗來激發他們的進取心,並轉化爲學習和前進的動力。

2.2 加強學困生的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輔導

學校要以兩課爲重要載體,以教師的個別輔導爲必要的補充,有針對性的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教育。透過培養大學生不怕困難、積極向上的精神,來改變一些學困生消極頹廢的生活態度。對於有心理障礙的學困生,透過心理量表以及交流等形式,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況,透過心理輔導等形式,減輕或解決他們的心理障礙,並引導他們進行心理的自我調節,在遇到心理問題時候能夠主動的尋求幫助。

2.3 健全家校聯繫制度

由於學生成長環境各不相同,性格習慣差距較大,考慮到高校師資力量的不足,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的特點,需要家校合作。高校要加強與學困生家庭的溝通交流,將學生在學習成績,在校情況以及學校相關的制度政策及時通報給家長,使得家長能夠配合學校調整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並參與到學校教育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中來;同時學校也建議家長主動與學校聯繫,反映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並共同制定學困生的培養和轉化方案。只有做好家校合力,學困生的轉化問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建立學困生的動態管理和幫學機制

要把對每個學困生的追蹤調查工作納入到學院的日常管理中去。每當有學生出現超過5個學分的課程沒有透過考試,就可以把該學生納入學困生動態管理系統中去,對該學生的不合格科目,不合格原因,學校基礎進行記錄,並透過任課老師,班幹部,宿舍同學瞭解該學生的曠課情況、學習態度和學習進度等資訊。給每個學困生配備導師,導師有針對性開展單獨輔導工作,幫助學困生分析原因,解決問題,並重新建立起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2.5 加強學生黨員隊伍和幹部隊伍建設

在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學風的改善和同學的影響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要抓好學生黨員和學生幹部兩個隊伍。透過這些學生骨幹,在班級和學校中建立起優良的學風,並安排對學困生進行一對一的幫學,使得學困生被積極向上的氛圍所影響,並能在轉化過程能夠得到更多同學的支援幫助。

2.6 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對學困生的學習方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