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原因及對策論文

論文1.57W

關鍵詞:高職生就業觀念就業市場教育改革

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原因及對策論文

摘要:當前?影響高職生合理就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職業期望與職業定位出現偏差、就業市場不規範、專業特色不明顯等。轉變思想觀念是實現合理就業的前提?同時必須規範就業市場?加強品牌專業建設?加大對實訓教學的資金投入?以及加強就業指導工作。

一、影響高職生就業的原因分析

一職業期望和職業定位出現偏差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而部分高職畢業生受傳統觀念影響很深?即使進了高職院校也不願意學習技能。而且?高職生爲接受高職教育而支付了高額的教育成本?畢業後期望得到較高的回報?但低薪的現實使高職生就業陷入困境。

二就業市場不規範

首先?社會對高職生缺乏瞭解。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用一種以學科爲本的模式培養人才?重理論、輕實踐?把職業教育視爲“二等教育”。部分人認爲“高職”就是“大專”?甚至認爲“高職”就是“職高”。其次?一些地方和企業不合理的人才戰略和盲目的“人才高消費”現象比較嚴重。再者?國家產業結構調整?企業面臨轉軌改制的新問題?每年萬職工下崗?一些單位不可能接收大量的高職畢業生。另外?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速度加快?對社會就業產生衝擊。以上幾個因素造成高職生就業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高職教育缺乏特色

年以後?由於國家出臺“三改一補”和“三多一改”的新政策?使高等職業教育進入了大發展時期?至今還不能妥善處理好職業性與學術性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專業設定功利主義嚴重、低水平重複等現象?在處理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關係上?不能堅持以質量爲核心。沒有協調好學歷教育與專業技術教育的關係?或將高職按普通高專模式進行教學?重視學科課程?而實踐實訓環節薄弱?職業教育特徵淡化?或者按職業技術培訓式來進行高職教育?將專業技能和技術的運用和掌握作爲教學的唯一?專業理論教學重視不夠?基礎文化課程開設嚴重不足。

四教育資金投入不足

目前?高職生工科類就業率普遍高於文科類就業率?如數控機牀、汽車修理、檢測等專業的人才供不應求?但這些專業並未因此得到調整或更新?主要原因是經費投入不足。由於設備不足?多數學校實訓時間不足一半?學生訓練缺乏真實的工作環境。

二、實現高職生合理就業的對策

一轉變思想觀念

根據國際經驗?當人均國民收入達到美元時?仍有的勞動力從事第一、二產業?第三產業只能容納左右的勞動力?目前我國人均收入美元?技工市場有,的需求?卻只有,的供應量。因此?整個社會要轉變思想認識?重視高職生作爲應用性人才所發揮的作用。高職生自身也要轉變觀念。

二規範就業市場

首先?國家要建立就業市場公平競爭機制。一是公平選擇?要消除或限制權力、利益等因素參與就業市場的人才選擇?二是公平計酬?防止用人單位低成本使用人才。其次?規範就業中介行爲?加強對就業中介組織的監管?創造良好的就業市場環境?依法保障用人單位和高職生的合法權益。同時?國家要加大對就業准入制度執行情況的監察力度。勞動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門要對違反規定、隨意招錄未經職業教育或培訓人員的用人單位給予處罰?同時?有關部門要完善職業資格標準體系和勞動准入制度。   三加強專業品牌特色

在國外?職業教育意味着職業資格准入證明。高職學校對專業設定和課程內容的更新要有一個前瞻性的把握?研究出專業建設中該保留的、該淘汰的、該發展的、該壓縮的有關內容並及時作出應對。高職院校要以市場爲導向加強對高技能應用性人才需求的預測、預報和宣傳。專業口徑可寬可窄?寬窄並存?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應用性和可持續發展?在方式上可採取“存入”足夠學分、“支取”相應學歷的模式。高職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應占有較大比重?要及時吸收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增加工藝性、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逐步形成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四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一方面要透過支援教師參與產學研結合、專業實踐能力培訓等措施?提高現有教師隊伍的“雙師”素質?另一方面要重視從企事業單位引進既有工作實踐經驗?又有較紮實理論基礎的進階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充實教師隊伍?兼職教師主要應從企業及社會上的專家、進階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中聘請。國家要爲校企合作培養的“雙師型”教師開通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的渠道。透過到企業實踐鍛鍊?職業院校中實踐水平較高的專業教師可按照相應專業技術職務試行條例的規定?申請評定第二個專業技術職務?實現“雙職稱”?還可根據有關規定申請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五加大資金投入

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需要大量的投入?政府有必要對學校在資本經營、盤活資源、多方面吸收教育資金等方面提供幫助。同時?國家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捐資助學?對透過政府部門或非贏利組織向職業教育的資助和捐贈?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探索以公有制爲主導、產權明晰、多種所有制並存的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推動公辦職業院校與企業一體化辦學?推動公辦職業院校與企業管理走規模化、集團化、連鎖化辦學的方式。

六加強就業指導工作

學校應建立學生就業資訊卡?構建共享的資訊平臺?將畢業生就業的各項工作引入市場服務的軌道?與社會就業和再就業服務系統相銜接?爲畢業生求職和用人單位選才提供更便捷的服務此外?應積極推進“大學生職業素質測評系統”的軟件開發工作?爲高職生正確地客觀認識、評價自我?並根據自身的能力、職業性向、專長、人格特質進行準確的職業定位提供必要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