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初中階段資訊技術教學的論文

論文3.01W

一、前言

初中階段資訊技術教學的論文

首先,課時不足,導致教學任務不能真正完成。我們初中階段的資訊技術課程容量上是非常大的,需要較多的課時來有效的落實教學任務,但是很多學校一週往往就安排一節微機課,這就導致實際微機教師掌握的課時僅夠完成教學任務的一半,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增加每節課的教學容量來完成教學任務,這就造成了學生消化難的問題,學生消化不了所學的知識就導致了我們教學的無效。最後,教師教學模式相對單一,這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的實現。我們很多初中資訊技術教師之前都教授過微機課程,基本上是採用的之前微機教學採用的教學模式,但是從實際來看,我們初中資訊技術教學和微機教學是有一定的差異的,但是我們很多教師在教學模式上缺乏變化,基本上就是教師講授學生操作,久而久之學生因爲太習慣反而會失去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會大大下降,這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所謂時效性是指同一事物在不同時間上具有很大性質上的差異,教學實效性是指我們在單位時間內儘可能高地完成教學任務,在學生收穫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和綜合素養,最終使學生能夠切實的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我們當前資訊技術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們課堂教學的時效性,這不利於我們學科教學的發展。所以,我們教師必須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存在的問題。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存這些方面着手。

二、精心備課,準確把握教材

教材是我們完成學科教學任務的主要參照,學生是我們落實教學任務的出發點。就目前來看我們確實難以解決課時緊張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對已教材內容的準確分析,來有效的整合教材,精簡學習任務,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好、教師教好。資訊技術是不斷髮展的,其發展速度是非常驚人的,經常出現教材跟不上時代的現象,所以資訊技術教師在備課時,不能照本宣科,要適當調整、拓展教材的內容。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師在熟悉教材、研讀教材的同時,逐漸地會產生一個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這誘導即是教學思路,誘導的過程即是教學思路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一般地說,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主要是循着教師的思路進行的,因此教學思路就有了鮮明的實踐性的特點。它不只存在於教師的頭腦中、教案中,而必須轉化爲課堂教學活動。

三、聯繫實際,深化教學效果

資訊技術學科本身和學生的生活是聯繫非常密切的,生活中學生有經歷、有感受的`東西是他們學習過程中最爲感興趣的,也最容易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我們要利用好學生們的這一心理特徵,把我們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經歷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會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比如教學“上網絡搜尋”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透過“搜搜自己的網絡知名度”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這堂課的的第一個任務,開啟百度搜尋引擎,讓學生輸入自己的姓名,然後看一下搜尋的結果。學生透過自己的姓名搜尋,發現網上與自己同名的人有好多。搜出來的人,有當領導的,也有各種明星,同時也可能有犯罪分子,五花八門,這樣學生一下子就關注了自己,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透過教師的引導,還很好地進行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滲透。

四、合理採用組內協作,建立合理的幫助體系

由於學生的起點參差不齊,透過教師的統一演示或個別輔導,有時效果並非很顯著,這裏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進行分組協作學習。分組形式可以採用“異質分組和自由分組相結合”,也就是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能力強弱、興趣愛好進行異質和自由分組。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會出現小組內部分同學完成所有任務的情況,這就要求組內小組長需建立明確的責任制,保證每位同學都有任務,只有小組內成員都達到了預定目標,小組才能算獲得了成功。這種共同的目標促進了學生自願性的互幫互助,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和能力。建立一個完整的幫助體系,更有助於資訊技術的課堂教學實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設定創設自己的幫助體系。總之,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調整,如何在現有的時間內提升我們的學科教學效果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只要我們多反思、多實踐,一定會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