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中學資訊技術教學論文

論文1.84W

中學資訊技術教學主要是讓同學們認知計算機,培養同學們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下面是中學資訊技術教學論文,歡迎閱讀了解。

中學資訊技術教學論文

二十一世紀是資訊時代,使資訊技術成爲社會成員必須具備的技術之一。當前,計算機與網絡逐步滲透於各行各業,並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貼近,網絡電話、智能小區、網上銀行逐一亮相,數字化城市、數字化地球的呼聲逐日提高,加上各商家、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使人們清醒的看到:不掌握資訊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將難以在現代資訊社會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電腦要從娃娃抓起,資訊技術學科教育己成爲中小學的必修課之一。

資訊技術屬於新興學科,加上各地實際情況千差萬別,所以資訊技術教學沒有既定的教學教法,我就三年來從事資訊技術教學進行的一些嘗試,談談自己的體會、心得。

一、 資訊技術課程的特點

時代性。資訊技術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從計算機延生之日起,計算機技術發展迅猛,帶動資訊獲取和加工、處理方法的不斷更新,這樣,資訊技術學科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處於高速度與高淘汰並存的發展狀態。

科學性。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推進了資訊技術的發展,反過來,資訊技術的發展,又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基礎性。資訊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提高,硬件資源更新發展迅速,人們在應用過程中創造了許多的新的應用方法。目前,可應用的資源很多,新技術和新知識不斷出現,僅僅依靠課堂學習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從培養學生的資訊素質角度出發,選取具有普通性和遷移性基礎知識的基本知識作爲資訊技術課的教學內容。

應用性。資訊技術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學科課程,培養學生應用資訊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課程的核心目標。在過去的計算機教育中,曾一度爲了學習計算機而學計算機,而面對現階段的現代化教學,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去應用它。在資訊技術教育中,要特別重視應用資訊技術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學生需要的是如何進行資訊檢索、篩選、鑑別、使用、表達和創新以及如何用所學的資訊技術知識來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整合性。資訊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逐漸成爲基礎教育其它學科的有機組成部分。整合的目的是學以致用,真正做到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應用資訊技術。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利用資訊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且透過這種不斷的訓練,學生可以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

二、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

根據資訊技術學科的基本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採用了以下的幾種教學模式,並取得可觀效果。

1、邊講邊練

我認爲,資訊技術學科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講授理論知識,而不給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資訊技術教學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反之,教師不講,只讓學生盲目的上機練習,那麼,學習效率難以保證,很多中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自學能力較差,面對一無所知的新興知識茫然無措,上過一、兩節這樣滿頭霧水的課之後,就會失去對該課程的興趣。所以一堂課我一般只安排15-20分鐘進行講解、示範,按照需要,該堂課的內容可以一次講完,也可以分幾次進行,講完一個問題就讓學生實踐一下,等他們掌握以後再講下一個知識點。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都能應用於實踐並得到鞏固,最後達到熟練掌握。

2、精講多練

講課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作出適當調整,力求精講、少講,僅把同學們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識點及難點作爲主要內容來講,把時間最大限度的放給學生去操作實習,實踐證明,學生在操作時提出的問題遠比講理論時提出的問題要多得多,這說明操作實踐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作爲學習主體積極主動的思考。

3、結合多媒體課件,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

多媒體課件以其生動的圖像、聲音等效果已越來越受到各學科教師的歡迎。傳統的教學強調教師講的作用,在課堂上多是利用粉筆、黑板和幻燈,教學過程顯得非常單調;而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可使學生手、腦、眼、耳並用,使學生有新穎感、驚奇感、獨特感、直觀感,能喚起學生的"情緒"和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4、演示教學過程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的功能,把學生用機的屏幕鎖定,使學生機的屏幕資訊與教師機一致,這樣再將教學過程中的操作步驟一步一步演示給學生看,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充分認識、瞭解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是如何與實踐相結合的,事實證明,以這種方式進行知識的講授,學生學習的效率非常高。

5、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師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學生之間也可相互探討,相互切磋,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教師一定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每節課我都挑選幾個出色的學生,和我一起進行輔導,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解決,而且在相互討論中,每個人還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受到新的啓發,效果不錯。

6、耐心輔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感

學生在上機過程中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有些深度,有的非常容易,中學生是個獨特的羣體,有着不同於成年人的心理,敏感而脆弱,很容易失去興趣和信心,一般來說,對學習內容懂了,通了,有了學習成果,就有了自信心,興趣也就隨之萌發、高漲。作爲教師,一定要注意聆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並根據情況做出不同的解答、有些問題需要演示操作過程,有些問題需要簡短的討論,有些問題需要直接了當地回答,有些問題則需要用另一個問題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整個輔導過程中,老師要站在與他們平等的'角度,切忌不耐煩,也不要因爲問題簡單而嘲笑、訓斥學生。

7、分層次教學

目前,計算機在我國正處於普及階段,很多學生家裏有計算機,近三分之一的同學參加過這樣或那樣的培訓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從來沒碰過計算機,這樣就造成了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給中學的計算機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有基礎的學生"吃不飽",很容易失去上課的興趣;而後進生因"吃不了"常常會失去了信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試着進行分層次教學。中學資訊技術教學主要是讓同學們認知計算機,培養同學們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在開始學習新一類內容時,先測試一下,基礎薄弱的學生按教材學習,從易到難,逐步認識、使用計算機。對教材所要求的內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練的學生,在完成當堂練習的基礎上,根據他們的興趣,我安排他們另外的任務。實踐證明,這激發了他們濃厚的興趣,任務結束時,他們不僅學會了新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獲取資訊的能力、思考能力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三、運用好的教學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是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重要環節。經過多年的嘗試,我覺得以下幾種方法還是可行的。

1、適當運用比喻

計算機及網絡是個新的領域,目前,很多同學對它還感到陌生、不可想象,教師在講課時適當的運用比喻,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講檔案在磁盤中分門別類的存放,我們可以拿生活中如何利用書架分門別類放置我們的書籍爲喻,又如,在講網絡時,關於域名和IP位址,我是這樣講的:世界上的人很多,我們怎麼來區分彼此呢?我們可以透過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證號兩種途徑,我們可以使用身份證號來唯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證號太難記了,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名字來指定某人。網絡中的計算機也一樣,爲了區分彼此,他們也有"名字"--我們稱之爲域名,同樣他們也有自己的"身份證號"--IP位址,IP位址可以唯一的指定一臺計算機,但是,記住它不太容易,平時,我們只用域名來指定網絡中的計算機。這樣,學生們很輕鬆的就揭去了域名、IP位址的神祕面紗。

2、結合現實生活

計算機和網絡中的很多構想都來源於現實生活,教師可以拿大家熟悉的現實生活對照講解,使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以便於學生理解。比如關於電子郵箱的用戶名和密碼,我是這樣講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在郵局申請一個郵箱以後,屬於我們的信件、報紙等,郵局會每天派專人送到我們自己的郵箱中,每個郵箱都有它的號碼和鎖,要使用郵箱,我們必須記清自己的郵箱號,拿好對應的鑰匙,這樣,找對郵箱、開啟信箱門上的鎖就能拿到自己的信件。網絡中,有很多計算機在網絡上爲我們傳送電子信件,我們稱之爲電子郵局,我們可以向電子郵局申請一個電子信箱,用於收發自己的電子信件。申請電子郵箱時要提供用戶名和密碼,有什麼用呢?同生活中一樣,每個電子郵局中有很多電子信箱,爲了區別辨認,每個電子信箱也有一個郵箱號和一個密碼鎖,申請時提供的用戶名就是我們爲自己的電子郵箱所設的郵箱號,密碼就是我們爲密碼鎖設定的密碼,那麼,我們使用電子信箱時,只要提供正確的郵箱號和密碼,就能開啓信箱,從而收發電子信件。這樣講解,很多同學恍然大悟,原來,網絡世界和現實生活如此一致!

3、任務驅動

讓學生有目的的學習和實踐,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鍛鍊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能力。我經常精心設計一些作品,在一堂課的開始,讓學生自己試着實現,然後根據他們的實習結果,針對性地進行補充講解。比如,學習WORD中圖文混排時,我先給他們展示了一幅圖、文並茂,版式精美的文檔,其中包括了圖片的典型格式應用、圖片作爲背景及各種文字環繞格式。如我所願,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他們進行了各種嘗試,對於我補充的內容,他們也掌握的既快又牢固。

4、表揚鼓勵

每當學生有好的作品完成,利用多媒體教學網,我都會展示給全班同學,同時提出表揚鼓勵,這不僅會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對其他同學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5、自主學習

我認爲,自學能力、獨立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是一個當代中學生所必須具備的,所以,對於學生自己能看懂或是透過實踐可以獲得的知識,我都鼓勵他們自己學習,自己掌握。

四、做好教學過程設計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某個問題產生興趣,纔會啓動思維,纔會主動去尋找解決它的辦法,纔會主動獲取相關的知識,將"要我學"變爲"我要學"。並且,一個人只有在做事情時感到其樂無窮,精神纔會高度集中,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纔能有所創造,有所發明,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也是激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因此,在資訊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從問題的引入和學習活動的設計上下功夫,引人入勝的開題,生動活潑的學習活動,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

我對這一點很有體會,因此,我非常重視每次課引入任務的設計,常常爲設計一個任務苦思冥想,力爭每節課都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1、引入趣味課題,激發學習興趣

課題能否成功的引入,直接決定了一節課效果,每節課我都力求採用同學們最感興趣事物來引導他們,比如學習從網絡上下載軟件,教材上只說明瞭下載的方法,我認爲,這些內容並不能引起同學們的注意,更不要說產生好奇心了,我進行了以下設計:學生通常對音樂、歌曲感興趣,對用計算機欣賞歌曲更懷這巨大的好奇和興奮,所以當他們走進教室時,我就用REAL PLAYER 播放一首很流行、很受他們歡迎的歌曲,這一着立竿見影,他們馬上被吸引過來,簇擁在計算機前,一邊聽,一邊竊竊私語,我趁機向他們簡單講述用REAL PLAYER聽歌的方法,但是學生機上沒有歌曲,也沒有播放器,怎麼辦呢,我們到網上下載一個!課題就這樣悄悄引入了,同學們聽得全神貫注,做得專心致志,他們不僅學會了下載軟件,還學會了安裝軟件,興趣也大大提高,下課很久了還不肯離去。

2、即學即用,透過學習結果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透過學習活動,在不斷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時,就會爆發出強烈的繼續學習的願望,學習興趣也就越來越濃厚。我想這是學生們癡迷網絡知識的主要原因:學會使用瀏覽器,就能瀏覽各種自己感興趣的資訊;學會發送電子郵件,就能和朋友們相互聯絡;會發帖子,就可以和許多志趣相投的網友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學習結果立竿見影。學以致用是任何一門學科所追求的一個目標。計算機由於可操作性和應用性的特點,在即學即用方面獨具優勢。作爲一種工具,學習資訊技術不必過分強調系統性,它的每一個應用模組都可以相對獨立出來,學一點就可以用一點,如學會WORD的使用,就可以用WORD編輯文稿,而不必去學微機原理,更無需知道什麼是程序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邊學邊用的方法,學一點就讓學生應用起來,不但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學生自身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總感覺到有新的挑戰,新的興奮點,這樣既保持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資訊技術的興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作爲教師,還可以有意識的擴大、增強這一效果,當某個同學的作品比較完美時,藉助多媒體網的優勢,我通常會給全班同學展示一下,並提出表揚和鼓勵。

3、講課內容打亂教材順序,抽取精髓,激勵同學們主動獲取知識

資訊技術基本知識並沒有嚴格的難易程度界限,特別表現在應用軟件上,比如WORD,POWERPOINT等,並不是必須掌握了所有的瑣碎的基本知識如拼寫檢查、背景設計、模版設計等等才能作出作品,長篇大論的介紹介面、選單、模版、版式等基本知識只會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講授這樣的課程時,我的經驗是打亂教材順序,首先抽取精髓來講,緊緊吸引他們的興趣。比如講POWERPOINT時,我首先用POWERPOINT做了一個課件作自我介紹,課件中使用了文字、聲音、視頻、動畫及幻燈片的切換,而且每一對象都進行了的動畫設定,展示完成時,他們很好奇,我就帶領着他們具體去實現它,簡單介紹了文字、聲音、圖片的插入,幻燈片的切換效果的設定及每一對象動畫效果的定義,然後要求他們也做一個自我介紹的課件,他們很快完成了,很興奮,但是種種問題也出現了,爲了讓課件更爲美觀,錯了的字怎麼改正?字型、字色的怎麼改變,幻燈片的背景如何的置換,以及我沒有講到的各種媒體的使用,如二維圖形、藝術字等如何應用、調整?透過思考、實踐,有的同學掌握了這些知識,沒掌握的壞着迫切的心情認真聽我講解,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且記憶深刻。只用了短短的幾個課時,大部分同學以能隨心所欲的製作作品了。

這是我的幾點膚淺認識。資訊技術日新月異,爲了緊跟科技的發展,中學資訊技術教材內容的更新頻率相對較高,教學方法也應隨之調整,教學是一門藝術,資訊技術教學剛剛起步,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探討,共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