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小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做麻花》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做麻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做麻花》

一、活動目標:

培養寶寶搓、擰泥的技能

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彩色橡皮泥(紅、黃、藍、綠、巧克力色等);

一個盤子,泥工板,範例一盆麻花

三、活動過程:

1、教師頭戴廚師帽:

我是進階點心師,我做了世界上最好吃的點心,你們想看看嗎?(出示範例麻花)你知道它的名字嗎?(討論)這麼漂亮的麻花,寶寶想動手做一做嗎?

2、操作:

A、取一紅色橡皮泥,給它拉拉長,然後放板上搓搓長,搓成亮亮的細圓棒,再把它折過來兩端靠在一起,摺好後,雙手持兩端,輕輕擰一擰。這樣一根麻花就做好了!然後,把它輕輕放入盆中。

B、取綠色橡皮泥(顏色由寶寶的喜愛自選,可以是單色,可以是雙色)搓兩根小圓棒,然後兩根小棒放在一起,擰成麻花果。

注意:每根圓棒的長短要一樣,粗細要均勻,做出的麻花才漂亮。

3、寶寶操作並引導它邊搓邊念兒歌;橡皮泥兒拉拉長,放在板上搓搓長。

搓成亮亮細圓棒,捏起兩端輕輕擰。

小小棒兒變了樣,變成麻花的模樣。

展評:讓寶寶說說盤裏的哪根麻花最漂亮,一共有幾根數一下。教師給予表揚鼓勵。

提示:做好的麻花可以做多種遊戲,如:"分果果""請客"還可利用它來引導寶寶排序,數數分類比較等。

教學反思:

孩子總是喜歡新奇的東西,這是我們班第二節美工課,除了保持一貫的情緒高昂外,孩子們還有了一點點基礎。作出的彩泥麻花雖稱不上像樣,有的甚至擰斷了,有的只是把倆種不同顏色的彩泥粘到一塊,總還是明白了做彩泥麻花的要領。

我們上課總是要求孩子可以迅速按指令完成任務,常常用“小手背後,小嘴巴不說話”來調整課堂紀律,卻忽視了孩子有時也需要一個輕鬆、自由的空間,比如今天這節課,我一直在強調,試圖讓整節課保持安靜,可孩子剛一動手就安靜不下來了,我反覆強調了幾遍,可聲音卻越來越大,不一會我們班的一個小朋友跑過來讓我看他的成品:“老師,看我的麻花又香又脆”我撲哧一笑,這麼點的孩子竟然會用又香又脆,心裏滿是喜悅。又有幾個孩子跑過來,七嘴八舌的說着說那,有的說“老師我做的.麻花最好吃,送給你”有的說’老師我的麻花是雪糕味的”還有的吆喝起來“賣麻花了”教室裏好不熱鬧。有愛心、有美味、有童趣,我開始思考我們平日裏上課是不是太過嚴苛,總是以要求小學生、中學生的標準來要求幼兒園的孩子,扼殺了孩子的天性。我們的教育往往只爲滿足自己內心的私慾,把孩子當成自己工作的政績,卻往往忽視了孩子內心的聲音,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學習的孩子怎麼能真正愛上學校、愛上學習、愛上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