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欣賞蘇聯民歌,練唱歌曲《山楂樹》,瞭解蘇聯民歌的特點。

2、感受民歌的內容及地方風格,並試着用表演的形式來表現歌曲。瞭解蘇聯的音樂文化。

3、過程與方法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會唱《山楂樹》這首歌曲。

4、情感態度價值觀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戰爭時代歌曲的熱情。

教學重點:

教師教唱《山楂樹》這首歌曲。

教學難點:

每位同學都會有感情的去演唱《山楂樹》這首歌曲。

教學方法:

口授法、分組練習和多媒體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歌曲簡介

歌曲《山楂樹》,原名《烏拉爾的山楂樹》。它誕生於1953年的蘇聯。這首蘇聯時期愛情歌曲,描寫工廠青年生產生活和愛情,曲調悠揚潺潺,詞語意境深綿。這首歌徒爲惟妙惟肖。韻律起起伏伏間,流轉着濃郁的烏拉爾風情——純真、優美、浪漫。曾有不少人誤以爲它是俄羅斯民歌,其實不是,它是當時的詩人拉德金和作曲家皮裏別科合作的。上世紀50年代,它隨着大量的俄羅斯歌曲傳入中國,立即被廣爲傳唱。特別是當時的年輕人,更是爲它傾倒和癡迷,隔着一個國界,情是相通的,愛是相通的。他們唱着它,火熱的青春裏,有着閃亮的幸福和甜蜜。純潔,質樸,如一株株開滿白花的山楂樹。

歌詞有改動,變得更適合青少年演唱,讓他們去傳承經典。

2、用錄音機或多媒體放原唱,讓學生對這首歌曲有個整體印象。

3、教師教唱。

(找出難唱的樂句,帶領學生打節奏,重點教唱。)

三、練習

1、學生集體唱一遍。

2、分組比賽唱。(選擇比較難的段落作爲比賽段落。)

3、老師點評。

這首歌曲大家學的非常快,唱的很熟練,老師很滿意,讓我們用掌聲來鼓勵自己吧!(師生鼓掌)需要注意的是,個別字的時值一定要拖夠,有感情起伏的去演唱。

(在教的過程中,老師已着重強調。)

五、延伸

1、小遊戲,比一比,看誰能列出關於戰爭時期的歌曲。

2、聽一兩首歌戰爭時期的歌曲,並請學生課後收集相關歌曲。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紅河谷》

六、小結

戰爭時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希望同學們下來多去找找聽聽,感受不同時代的音樂特點。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2

目標:

1.學習畫人物頭像,能表現出媽媽的主要特徵;

2.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準備:

人物紙型一個,各式髮型若干,繪畫用具。

過程:

1、向幼兒介紹"三八"婦女節的意義,使幼兒瞭解這個節日是誰的節日。

2、請幼兒說出自己媽媽長的什麼樣子。(可請幾名幼兒在全班講述,然後分組都來說明自己媽媽的特徵是什麼)。

3、教師出示紙型人物,再將若干種頭髮型式分別配在頭上,讓幼兒清楚各種髮型的特點及畫在頭部的主要位置。

4、請幼兒想想自己的媽媽平時最喜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的繪畫能力請幼兒自己畫也衣服並選擇顏色,也可以爲幼兒示範兩至三種服裝形式讓幼兒選擇。

5、教師在指導中注意鞏固幼兒對人物五官的掌握,根據幼兒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如:一個黑點的眼睛;有眼眶的眼睛;雙眼都有睫毛的眼睛等。

6、力求把媽媽半身像畫得端正,在繪畫中教師用親切鼓勵的語言調動啓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使幼兒身心投入。

活動反思:

媽媽是最美的……“把自己的媽媽畫得漂亮一些”這是我設計這堂活動的一個隱性目標,因此在指導導電中強調“把媽媽的眼睛畫的有神一些、把媽媽開心的表情畫出來……”。

活動進行之前,我有些擔心:孩子會誇自己的媽媽嗎?不料,當我問第二個問題時,幼兒表現得異常的興奮,簡直是七嘴八舌:“我媽媽長得很漂亮。”“我媽媽頭髮還卷的呢。”……以至於課堂有些亂哄哄的,爲了誇自己的媽媽,幼兒全然不顧集體活動中老師經常強調地一些規則。我高興之餘有些不知所措……

當活動疙疙瘩瘩地進行到“幼兒作畫”時我懸着的心才定了下來,我發現:那些思維活躍的、大聲地嚷着誇自己媽媽美的孩子表現出強烈的作畫動機,下筆大膽、構圖灑脫,而且,整個畫面簡直就是一氣呵成的。看着孩子的作品,我心裏美美的……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3

活動目標

1、體驗與老師間的美好感情,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2、初步培養幼兒臨摹做畫的能力,並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老師的照片

2、幼兒黑色水彩筆,蠟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出示老師的照片你們看看照片上的人是誰呀?

你怎麼看出是老師呀?誰能說一說王老師長的什麼樣子?

2.教師:請小朋友說說我長得什麼樣子呢?

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二、展開

1.老師想請小朋友幫老師一個忙好不好?你們能給老師畫張相嗎?

2.觀察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老師。

請幼兒描述老師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徵。(頭髮的長短,是圓臉還是長臉,眼睛是大是小)

3.教師邊講解邊演示繪畫的步驟。

4.佈置作業,提出要求。

(1)在繪畫前要注意仔細觀察老師的基本特徵,觀察完先用黑色水彩筆畫出形象,再動手塗色。

(2)在繪畫時要保持畫面的乾淨。

(3)用色要大膽,美觀。塗色要均勻。

5.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指導幼兒掌握畫畫的正確順序。

(2)指導幼兒注意觀察老師的明顯特徵。

三,結束

佈置幼兒作品"我喜愛的老師"展,請幼兒互相參觀、介紹,並互評畫的像不像。

活動反思:

透過談話匯入,讓幼兒直觀說出老師的樣子,孩子們細心觀察、各抒己見,能詳細說出了老師的形象特徵,與此同時,我讓孩子用一些簡單的圖形來描述老師的五官,畫老師的大致輪廓就出來了,這爲幼兒後面的繪畫打下了很好的鋪墊。在作畫的過程中讓幼兒一邊觀察老師一邊畫,幼兒覺得這樣的畫畫形式新穎、親切,能夠大膽下筆。大部分幼兒能夠按要求完成作品。只有小部分幼兒還不能把人物的五官特徵表現出來。這在後面的教學中要加強畫人物的練習。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4

活動目標:

1、用樹葉拼貼出一副比較完整的畫,提升動手操作能力。

2、發揮充分想象將樹葉變形,發展組合造型能力。

3、體驗創作的樂趣,增強創作能力。

活動準備:

1、ppt收集各種形狀、大小的葉子,壓平待用。

2、乳膠、簡單、紙一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圖片匯入,引發興趣。

XX:小朋友們秋風婆婆給我們送來了禮物,你們猜猜是什麼?(小聲在耳邊說)

二、引導幼兒剪貼樹葉,啓發想象。

XX:它們長的各式各樣,有的大、有的小,還有各種各樣的顏色,你們看這片樹葉,它像什麼?

XX:小樹葉不但漂亮,還會變魔術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變個小魔術,將各種各樣的小樹葉變成一幅畫。

XX:瞧,許多大師們把樹葉變成了什麼?(播放許許多多的圖片,有動物、小人、小船的圖片)

XX:風婆婆要我們小朋友啊也來做一個魔術師,把這些樹葉變成你們喜歡的東西,做成一副作品。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XX:我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剪刀、紙、樹葉。請你們運用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樹葉,可以用剪刀、剪剪貼貼,拼出你們想要的樣子,操作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剪刀不要剪到手!(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指導她們樹葉的構圖)

四、評價幼兒作品

XX:請把你們的作品拿給秋風婆婆看一看,跟他介紹介紹。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5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捏人物的五官和表情,並能用色彩表現人物的情緒。

2、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認識不同的臉譜。

各色橡皮泥

活動過程:

1、玩“變魔術”遊戲,引起幼兒變化表情的興趣。

遊戲:“會變的臉”(苦臉、笑臉、生氣的臉、害怕的臉等)。

2、啓發幼兒互相觀察人的面部表情特徵。

提問:“人笑時、哭時、生氣、害怕時眼睛、眉毛和嘴巴有什麼不同?"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請幼兒分別描述出來。”(教師邊聽邊捏出來)

3、引導幼兒體驗色彩與每一種臉譜的關係。

提問:“當你生氣時,你的臉色會有什麼變化”?(變紅)“黑色使你感到怎樣?讓你想到什麼表情?”

小結:“表情不僅可以透過五官的變化來表現,還可以用不同的色彩來變現。”

4、幼兒製作臉譜,教師巡迴指導和幫助。

每個幼兒選一種表情。

5、戴臉譜到戶外玩“猜猜我是誰”。

 教學反思:

傳統藝術是美術欣賞中十分重要的內容,我們可以用傳統藝術鮮明、獨特的作品風格來拓展幼兒創作思路,達到欣賞、表現美的目的。同時也能讓幼兒進一步瞭解中華藝術寶庫中的各種奇葩,懂得欣賞、熱愛我們的民族藝術。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6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徵,透過繪畫形式表達表現。

2、樂意大膽添畫背景,使畫面更加豐富。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瓢蟲圖片。

2、紙、畫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感受瓢蟲的外形特徵。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猜猜看是什麼?

謎面:圓圓的身體像麪包,頭上一對小觸角,身上還有七顆星,會飛會爬真靈巧。(是七星瓢蟲)

2、幫助幼兒梳理謎面。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可以從七星瓢蟲的形狀和花紋猜出來。

二、瓢蟲作品欣賞——初步瞭解七星瓢蟲的特點。

1、七星瓢蟲長得怎麼樣的?

小結:七星瓢蟲有一個圓圓的身體,頭上有一對觸角,背上有7個圓圓的斑點,還有六條腿。

2、那瓢蟲是益蟲還是害蟲呢?爲什麼?

小結:瓢蟲專門吃蚜蟲保護莊稼,所以是益蟲。

三、幼兒學畫——用繪畫形式表現瓢蟲的外形特徵

1、七星瓢蟲一家要去旅行,我們先來畫畫瓢蟲爸爸,自己來畫畫家裏的媽媽和孩子。

七星瓢蟲是什麼樣的?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繪畫七星瓢蟲。

添畫:他們到哪裏去旅行(草堆裏、花園裏、大樹上)

3、幼兒集體繪畫。

要求:把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徵畫出來。

觀察要點:能否星瓢蟲的外形特徵畫出來。

是否能添畫背景。

4、分享交流。

小結:七星瓢蟲的一家可真可愛,你們都畫對了它們的背上有7個小圓點,頭上的一對觸角,六條腿是對稱的,畫好左邊畫右邊。

四、活動延伸:討論還有哪些是益蟲。

你們還知道哪些蟲是益蟲呢?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着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本文擴展閱讀:瓢蟲爲鞘翅目瓢蟲科(學名:Coccinellidae)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豔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別稱爲胖小、紅娘、花大姐(指二十八星瓢蟲,這是一種害蟲)、金龜,甚至因爲某些種其分泌物帶有臭味而俗稱爲臭龜子(但這也是混稱)。英文名ladybirds(又稱ladybug)裏的"lady"一般被認爲是暗指在天主教信仰中的聖母瑪利亞。全世界有超過5,000種以上的瓢蟲,其中450種以上棲息於北美洲。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7

設計意圖:

在一次欣賞海底世界的錄像帶時,幼兒興致勃勃地說“我喜歡這一條,她身上有一橫一橫的間紋。”“我喜歡這一條,她身上有一點點的花紋。”…我看到孩子們的興致這麼高,恰好有一套卡通電影是介紹海底世界的,這套電影製作精心,色彩鮮豔好看,在我請孩子們欣賞後,孩子們畫出來的畫:魚,線條豐富,色彩鮮豔,幼兒園的老師看了讚不絕口,孩子們更加興致高昂,一有空就自己畫,還在日記畫中畫下來。恰逢我發現我國河南蔚縣的剪紙手工精緻,色彩美麗,而我在這學期的學習重點恰好又是剪紙,於是,我決定把這麼美麗的民間手工藝術介紹給孩子們認識。

活動目標:

1、在感受河南蔚縣剪紙的美的基礎上,能對此製作感興趣。

2、學習用點染的方法,模仿蔚縣剪紙,製作形態各異的魚,組成美麗的海底世界。

活動準備:

1、課前知識準備:欣賞電影《海底總動員》,感知美麗的海底世界,能畫出形態各異的魚。

2、環境準備:把活動室佈置成一個海底世界。

3、材料準備:磁帶、錄音機、小丑魚毛絨玩具一個、已經畫好各種形態的魚形宣紙、剪刀、油畫棒、油性雙頭筆、水彩筆、水粉顏料、水粉筆、棉花棒、透明墊板等。

活動過程:

㈠與幼兒小魚遊進場。

“小朋友,你們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海浪聲)“對了,我們今天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里,讓我們一起學小魚遊吧!”與幼兒一起小魚遊進場。

㈡出示小丑魚,引出話題,欣賞課件,感受蔚縣剪紙的美,並對此製作產生興趣。

“小魚遊得真好看,你們瞧,這是誰?”(小丑魚)教師扮演小丑魚與幼兒對話“小朋友,你們好!”(尼莫,你好!)“你們剛纔表演得真好看,我有一些好朋友想和你們做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想!)“那,請你們一起過來,認識一下我的好朋友吧。”

欣賞課件,請幼兒說出這些魚和平常見到的魚有什麼不同。(是用紙剪出來的)再請幼兒說出,這些用紙剪出來的魚和平常用紙剪出來的魚有什麼不同。(這些魚的身體上面有顏色)引出——這些就是河北省蔚縣剪紙,是我國剪紙作品的其中一個代表。

㈢出示幼兒已經畫好的各種形態的魚形宣紙,讓幼兒自己嘗試染一下,看看應該怎麼做才能做出這麼美麗的蔚縣剪紙。

“小朋友,我這裏也有一些你們以前畫好的小魚,如果跟蔚縣剪紙比起來,你覺得那種魚好看呢?”

(蔚縣剪紙好看)“你有辦法把這些小魚也做得跟蔚縣剪紙一樣好看嗎?  教師觀察幼兒完成的情況,讓幼兒說說在製作過程中的情況,比較一下每一種材料製作出來的效果,那一種最接近蔚縣剪紙。

㈣小結幼兒完成的情況,並從中引出:蔚縣剪紙的特色,請幼兒繼續欣賞蔚縣剪紙的作品,知道蔚縣剪紙是面多線少,以方便人們點染顏色,一般常用紅、黃、藍、綠、紫幾種鮮豔的顏色。引發幼兒再製作的興趣。再出示宣紙畫好的小魚,請幼兒比較,除了顏色不同,還有什麼不同?(身上沒有鏤空花紋)

請幼兒再模仿蔚縣剪紙完成作品,教師在旁觀察指導。

㈤評價,並請幼兒把做好的成品貼在活動室的海底世界的牆上,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均對幼兒園美術教育做了全面具體的闡述,既要求幼兒園透過各種手段,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美的體驗,豐富幼兒對美的想象、美的創造,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現美、創造美。且新《綱要》中又明確規定:“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寓教於各種活動之中”。新鮮好奇,好動、好玩、愛做遊戲是幼兒的年齡特徵,也是幼兒的天性。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8

設計意圖

線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在班級的“材料超市”也投放了一些線,幼兒用線捆紮、繫結、玩花繩等,發現線可以用來做各種遊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出不同的造型。另外,前段時間孩子們接觸了繪本《跟着線走》,從中感受到了用線想象、創造的樂趣。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興趣需要,我設計組織了該活動, 引導幼兒感受用一根線創造不同造型的過程,感知新奇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體驗創意表現的樂趣。

在設計“跟着線走”這一活動時,我透過 PPT 課件引導幼兒跟着一根線進入奇妙的旅程,欣賞一根線創造的有趣畫面,獲得審美體驗,併爲大膽表現打下基礎。在整個活動中,我把培養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放在覈心位置,尊重幼兒自發的、個性化的表現與創造,使幼兒在充滿“驚奇”的情

境中盡情享受探索、發現和創造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欣賞用一根線所創造的有趣畫面,感知新奇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

2、嘗試用線表現不同的造型,體驗大膽想象、創作的樂趣。

重點難點

透過故事感受線條畫創作的樂趣。(重點) 能夠利用各種線條進行大膽的創作。(難點)

活動準備

1、幼兒前期經驗準備:

在“材料超市”中投放各種各樣的線,供幼兒自由活動時玩;活動室門外有一塊穿線板,供幼兒玩穿線遊戲。

2、教學具準備:

(1)教師用的 PPT 課件(繪本《跟着線走》的畫面),粘性畫板一塊,毛線一根,音樂《菊次郎的夏天》,繪本《跟着線走》。

(2)幼兒用的有粘性的操作畫板、不同色彩的毛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 PPT 課件,感知用線進行藝術表現的獨特方式

1、教師出示 PPT 課件,引出話題。

師:看,這是什麼?最近我們一直在玩穿線的遊戲,今天我想請你們一起跟着這根線去走一走、看一看,環遊大世界。

2、幼兒感受用線造型的魅力。

(1)畫面一:大海

師:猜一猜,線帶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教師逐步演示 PPT 課件中大海及帆船的分解圖,幼兒跟隨分解圖自由猜想。)

師:這片大海和這些小帆船是什麼變的?

師(小結):神奇的線帶我們來到了大海邊。真有趣!

師:這根線還會帶我們去哪裏旅行呢?(幼兒自由猜想。)我們跟着線出發吧。

(2)畫面二:天空

師(放音效):聽,什麼聲音?(飛機聲。)看,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

(天空。)

師:怎麼沒有飛機呢?(教師逐步演示 PPT 課件中的分解圖,幼兒用手指在空中畫飛機、熱氣球等造型。)

師(小結):這根線帶領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真神奇!

(3)畫面三:動物園

師:現在線又帶我們來到了哪裏?動物園裏有哪些用線變出來的動物?

(教師針對幼兒的回答及時迴應,如:有彎彎曲曲的小蛇,有長着長耳朵的小兔子……使幼兒感受到動物園裏有許多動物可以用線來表現。)

(4)畫面四:小農莊

師:線變出了農莊裏哪些有趣又好玩的東西?(如美麗的小樹林、漂亮的小房子等。)

(析:在該環節中,幼兒共欣賞了四個畫面。在欣賞畫面一和畫面二時,教師透過動態演示線的變化過程,引導幼兒理解用線變出不同物體的方法,解決了造型表現的難點問題;在欣賞畫面三和畫面四時,教師透過提供不同維度的畫 面,拓展幼兒的視野,拓寬他們的想象空間。)

3、師幼互動,演示用線造型的過程。

師:這根神奇的線帶領我們環遊了好多地方。如果你也有一根神奇的線, 會帶我們去哪裏旅行呢?我們可以看到什麼呢?

師:這裏有一塊神奇的魔術板,誰來試試看?

(析:教師透過提問,一方面幫助幼兒拓展視野,從不同維度去想象,另一方面也藉此瞭解幼兒的想法。另外,教師有意識地和個別想象力較豐富的幼兒一起在操作畫板上互動,起到了示範的作用。)

幼兒可能出現的情況:能想象出一根線去旅行的地方,但不會表現自己的想法。

二、創意製作,體驗用線創作的樂趣

1、幼兒明確創作要求。

師:現在請你們和一根線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它會帶你們去什麼地方旅行,你們看到了什麼東西。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三、欣賞交流作品,感受成功的快樂。

展示所有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大膽交流自己表現的作品內容。延伸活動:幼兒自主閱讀繪本。

師:今天我們跟着線去旅行,去了許多神奇的地方。線還會帶我們到哪裏去呢?(出示繪本《跟着線走》,鼓勵幼兒進一步閱讀,跟線一起去旅行。)

都說藝術源於生活而作用於生活,這堂課的教學正是遵循了這樣一種原則。繪畫活動是一種手、腦並用的實踐操作活動,實踐本身比成功或失敗更爲重要。

活動反思

因此,在實踐中,我以生活中常見的線作爲幼兒認識和感受的範圍,同時在活動中,把幼兒對線的觀念、形象、情感有機的結合起來。把教學目標化難爲易,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課堂呈現得井然有序並非常的富有節奏感。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大膽表現京劇臉譜的特徵。

2、在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臉譜藝林的美,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3、知道京劇是中國的國粹,爲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5、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京劇視頻、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匯入,欣賞臉譜,京劇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特別的東西,想不想知道呢?"(出示臉譜)"來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幼兒回答)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段錄像,你仔細看就能想到答案。(出現視頻),"剛纔我們看了錄像,你有沒有發現唱戲的人臉上就像我們剛纔看的圖片一樣?表演戲劇的人臉上纔要化這樣的妝,你知道他表演的這種戲劇叫什麼嗎?(京劇)"

小結:京劇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戲劇,全世界只有中國纔有,就像大熊貓一樣,是我們的國寶,京劇就是我們的國粹,表演京劇的演員臉上用油彩化的了很濃的妝,像面具一樣,在京劇裏有一個名字叫"臉譜"。

 二、欣賞四種臉譜瞭解臉譜的特徵

師:"京劇臉譜有很多,今天老師帶來了四種臉譜,我想請小朋友用顏色來爲臉譜取個名字嗎?看一看,這幾張臉譜你最喜歡哪一張,你覺得這個人怎樣?"

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在京劇裏不同的顏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紅臉的人非常勇敢,黑臉的人就像包青天一樣特別聰明,正直。黃臉的人在非常,別人都害怕他,白臉的人非常狡猾,像狐狸一樣

師:"我們來看這張臉譜除了紅顏色外還用了哪些顏色?(幼兒觀察)爲了讓臉譜更好看,我們要用到幾種顏色讓臉譜更生動。"

師:"這些臉譜除了顏色很漂亮外還用了很多圖案、花紋。(出示一張臉譜)這是什麼形狀?找找看臉譜上有沒有和它一樣的圖形。"

小結:這兩個圖案形狀一樣,大小一樣,顏色一樣,以鼻子爲中心,在臉的左右兩側位置也一樣,這就叫左右對稱。

 三、欣賞臉譜

師:京劇臉譜除了剛纔我們看的這些,還有很多顏色多樣,圖案對稱的臉譜,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四、幼兒作畫

師:"我們欣賞了這麼多的臉譜,想不想自己也來設計一個呢?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個空白的臉譜,請小朋友先用記號筆在臉譜上設計左右對稱的花紋,然後用水粉塗上好看的顏色。

"注意:1、顏色,花紋要對稱。2、設計的圖案要大一些。3、注意衛生,不要弄到衣服桌子上。

 五、展示臉譜,互相欣賞,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爲了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大班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在這次活動中,我以中國傳統藝術——臉譜作爲欣賞對象,旨在讓幼兒瞭解中國的工藝藝術。以臉譜精緻、絢麗、獨特的裝飾風格來吸引孩子,引起創作興趣,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幼兒透過這一主題內容獲得了較好的發展。然而,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困惑與問題:

1、由於幼兒對美術的感受能力不一,部分幼兒不能很好地觀察並把握臉譜對稱的特點,所以裝飾繪畫中出現了臉譜不對稱的現象。

2、由於幼兒對美術表現能力的差異,有的幼兒不能較好地運用線條、色彩誇張地表現臉譜特徵。比如:線條不夠連貫、流暢,色彩較單一、配色不夠鮮明等。

在以後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應加強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多進行個別引導,讓幼兒帶着問題去觀察,並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平時注重對幼兒線條練習及色彩搭配的指導。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感受力和表現力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

本文擴展閱讀: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於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不同行當的臉譜,情況不一。“生”、“旦”面部妝容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潔面”。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0

活動背景

所有孩子的第一筆塗鴉都是從線條開始的。線條是一種神奇的符號,是孩子最簡單和最直接地表現自我的一種繪畫語言。線的變化多姿多彩,線的魅力無窮無盡。《綱要》中藝術領域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本節活動所選用的就是幼兒感興趣的線描畫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線條進行想象畫。

2.藉助“小蝴蝶跳舞”自然分割圖案,進行想象和添畫。

活動準備

背景圖、繪畫紙

活動過程

1.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1)在音樂伴奏中教師以角色身份帶領幼兒進入情境。

師:小朋友,春天來了,花園裏的花兒都盛開了,各種各樣的好漂亮呀!你們想不想跟着老師去賞花嗎?那我們聽着音樂跟着老師出發吧!花園裏的花真多呀,瞧!這朵花還跟我們眨眼睛呢!哇,那朵花真特別呀,喔,瞧,這朵花也很有趣喔,說說看那裏特別呢?它的花瓣像什麼呀?呦,那邊的花兒排列得真有趣,像什麼呀?(波浪形)公園裏的花兒不僅美還真有趣,有的花瓣是波浪形的,有的'花瓣是螺旋線的還有的花瓣是三角形的,真是太有意思啦!

(師邊說邊隨手畫出不同的線型,螺旋線和波浪線是線描畫的基本表現手段,對於處在線描畫萌芽期的中班幼兒來說屬於難點。於是我將線條作品巧妙地裝扮成花園,並將波浪線和螺旋線分別設計成花園裏的小路、小池塘,將難點蘊藏在場景佈置中,從而使幼兒在玩耍中積累線描畫的表象。同時透過擬人化的富有激情的語言的引導,充分調動起孩子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用貼有蝴蝶的筆在花上舞蹈,畫出各種不同的線條,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逛公園逛累了嗎?我們坐下休息會吧!剛纔我們都欣賞了漂亮的花兒,誰來告訴我你最喜歡的花兒是用什麼線條寶寶變成的?原來不塗顏色,用不同的線條。也可以變出美麗的花兒你還可以用動作來表示這些線條嗎?小朋友表現很棒喔!

師:“老師這兒還有一幅鮮花圖呢(出示範圖),我們一起來看看畫裏有什麼.?(這幅畫裏有漂亮的花朵)這些美麗的花朵會把誰給吸引過來呢?(蝴蝶,蜜蜂,蜻蜓)喔,小朋友真是愛動腦筋,花兒的確把美麗的花蝴蝶給吸引過來了。瞧,它在這兒呢!咦,花蝴蝶它在想什麼呢?(想看花)花蝴蝶很想去花朵上玩玩,可是它想請小朋友來做引路人,帶着它一起去賞花,可以嗎?(可以)那小朋友想從那裏開始賞花呢?喔,這朵花可真漂亮,就從這朵花開始好嗎?先到這朵花上去跳個舞,再從這邊飛到那邊看看吧,還是回這花瓣上跳個圈圈舞吧!哇,在花瓣上旋轉可真開心呀!小朋友,還想飛到哪兒去玩玩呀?飛到那朵花蕊上聞一聞花香吧,真香啊!喔,好累呀,到花蕊上休息一會兒,睡個覺吧。(用符號表示)我從這邊飛到那邊(直線),在花瓣上旋轉,在花蕊上轉個圈(螺旋線)。”在整個示範過程中。沒有一句有關畫畫方法的講解。老師講完了,一幅美麗的線條分割圖也就完成了。孩子們睜大眼睛,不由地讚歎,嘴裏發出嘖嘖的聲音。在情景化的語言中孩子不但受勤美的薰陶,而且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線描畫的畫法。真正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育理念。

2.初步嘗試用勾線筆畫出蝴蝶跳舞的痕跡。

師:“小朋友們,你想到花朵上跳過舞嗎?你想用什麼線條寶寶來跳舞呢? (幼兒說出後,教師帶領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爲幼兒下面的勾畫做準備。)那請你爲自己選一朵最喜歡的花,去跳個快樂的舞吧!(個別幼兒作畫)(幼兒在音樂聲中勾畫蝴蝶跳舞的各種線條。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畫出不同的線條。)

3.觀察由蝴蝶跳舞痕跡所組成的各種圖案,想象並添畫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來仔細觀察畫面,還和剛纔一樣嗎?現在畫上有了許多神奇的線條,看着這些線條你想做什麼?怎麼變,變什麼,誰來說說看? (幼兒說出後,教師帶領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爲幼兒下面的勾畫做準備。)看看這朵花可真漂亮,我想把它裝扮成我的花房子。我要把這兒裝扮成我的客廳。瞧,這就是我愛吃的巧克力和棒棒糖!我想把這兒變成我的池塘,養些小魚,小螃蟹,小青蛙等,我還想在這兒種上一棵蘋果樹呢,等到秋天的時候一定可以嚐到甜甜的蘋果喔!這兒,我添個太陽吧,我還可以變成許多許多寶貝呢!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擁有這樣一個美麗的花園,讓你的花園有美麗城堡,有可愛的小動物,還有許多神奇的寶貝呀??(想)那現在就請小朋友拿起記號筆先在花朵見跳個舞,然後根據線條變出你想變的東西喔!記得在你的花園用添上花花草草呀,各種小動物呀,把你的花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會去你們的花園裏面參觀喔!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透過同伴間的互動和交流啓發幼兒更多的想象,豐富添畫的內容。美術活動中的範畫部分都往往以老師說教爲主。難以激發幼兒興趣。在本環節中,充分考慮幼兒的生活經驗,用具體生動而且富有童趣的教學語言創設了一個家居的生活場景,將枯燥乏味的線條融合在孩子們喜歡的、熟悉的家庭場所中,讓孩子在愉悅的情感體驗中習得技能。 (圓形和雙線條圖案);這裏是我的小櫃子,藏滿了我愛吃的餅乾、棒棒糖、巧克力、玩具……(方形,螺旋形間隔排列)。”裝飾的圖案都是從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和感興趣的物品中簡化或變形而來的,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

4.幼兒作品展示。

課後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在物質方面的準備有創設春天小花園的情景蝴蝶胸貼,讓孩子充分感受音樂形象,使抽象的音樂內容變成有形、有情的生活情景。活動的第一環節我讓幼兒都變成一隻小蝴蝶飛到花園裏,幼兒在聽第一遍音樂的時候,我讓幼兒猜小蝴蝶在音樂裏做了些什麼,都飛到了什麼地方?幼兒在我的神祕口吻的帶動下認真地去聽,去想象,因此在聽完之後幼兒能踊躍舉手發言,在接下來的環節,先讓幼兒理解樂曲結構,然後讓幼兒用拍手的方法打節奏。我看幼兒基本瞭解了音樂的結構,就讓幼兒變成一朵小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造型,然後老師扮演蝴蝶,一起跟着音樂遊戲。最後我讓幼兒分別扮演花和蝴蝶聽音樂表演,並且強調蝴蝶一定要在花兒們說完:“蝴蝶蝴蝶真美麗,飛到東,飛到西,快快飛到我這裏,快快飛到我這裏。”這句話之後才能停在花身邊;幼兒在遊戲中感受到了與同伴遊戲的快樂。但是,我活動中,我沒有強調蝴蝶飛舞動作的多樣性,花朵的造型也不豐富,導致蝴蝶們飛舞的動作和花朵的造型都大同小異。透過本次教學實踐並且聆聽了教研老師們的點評後,我也深深感受到要上好一個集體活動不僅要深入鑽研教材,更要心中裝着幼兒,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活動內容,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組織教學,要真正確立以“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如進行好一個活動首先要來源於幼兒,幼兒要有生活經驗和興趣,如果脫離了幼兒進行一個活動,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活動的準備中幼兒要有生活經驗的準備。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老師要作到師幼互動,生生互動。而在活動中要注重情感的激發,如創造力,想象力,或是成功,快樂等情感,因爲情感的目標對幼兒更有長遠的價值。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1

設計意圖:

“小豬的婚禮”是一部有趣、富有想象創造,孩子非常喜歡的動畫片。孩子們對於婚禮的歡快現場尤其是小豬們爲整齊的出席婚禮而進行的富有創造性的着裝非常的感興趣。對於生活中的服裝和飾物孩子有一定的經驗,它們造型生動,花色多樣,絢麗多彩。老師試圖運用其中生動、具體的情節、極具美感的動物形象與孩子生活的經驗相結合,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讓孩子在幫小老鼠們準備結婚禮服的過程中體驗婚禮的喜慶與歡快。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圖形與線條創造性地打扮鼠寶寶。

2、知道受邀參加聚會要打扮出席,在幫小老鼠們準備結婚禮服的過程中體驗婚禮的喜慶與歡快。

活動準備:

動畫片:“快樂的婚禮” 、動畫截圖PPT音樂:門德爾鬆的“婚禮進行曲”

幼兒創作材料:各種小老鼠造型、記號筆、炫彩棒、裝飾品粘紙

活動過程:

一、幼兒回憶動畫片“快樂的婚禮”

1、幼兒重溫動畫中“小豬着裝”片段

師:還記得“多哥的婚禮”嗎?小豬們爲了隆重參加多哥的婚禮正在精心的準備呢!(播放着裝片段)

2、欣賞PPT照片,討論服裝打扮的要素

邊看邊與幼兒一同討論小豬們服裝的款式、花紋和飾品,並與幼兒一同嘗試命名,如彩條衣、花邊服……

引導幼兒說說:鈕釦、花邊、口袋、繡花一般裝飾在衣服的什麼部位。

(截圖照片有:條紋揹帶褲、圓點領結、波浪形花邊、新娘吊帶裙等)

3、與幼兒交流參加婚宴的快樂景象

師:小豬們好聰明,都穿上了美麗的禮服參加婚宴,我們一起爲它們鼓鼓掌——你們真棒!

他們精心的打扮自己,是表示對新郎新娘的尊重。我們和小豬一起共同爲新郎新娘祝福。

二、引發討論,引導幼兒爲小老鼠設計服裝

1、交代鼠小弟結婚

師:在這個美麗的春天裏,又有一場婚禮要進行了——那是鼠小弟的婚禮。(出示底版)

2、匯出小老鼠們沒有漂亮的衣服

師:鼠小弟邀請了許多小老鼠參加結婚典禮呢!可是小老鼠們有點犯愁:小白鼠穿着白衣服,小灰鼠們只有灰衣服,你們看白白灰灰的,一點好看的花紋都沒有,這個樣子能去參加別人的婚禮嗎?他們多麼渴望自己能擁有一件華麗的衣服去參加鼠小弟的結婚典禮。

離鼠小弟的婚禮只剩半天時間了,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吧!

3、幼兒討論如何打扮小老鼠

師:胖胖鼠穿的是揹帶褲,它最性急了,很想找人來幫忙;愛心鼠穿的是吊帶裙;高高鼠說“我長得很高,衣服老長的,能幫我設計好看衣服的小朋友本領要大一點”……(幼兒根據老鼠造型瞭解它們服裝的款式特徵給老鼠命名並選擇幫助對象)

●那我們趕快動腦筋想想,能把什麼可愛美麗的花樣幫小老鼠穿上呢!

●你想幫哪隻小老鼠的忙?幫它穿什麼花紋的衣服?

請個別幼兒上前與老師合作示範:教師注重引導幼兒對所設計服裝的命名和佈局安排(注意:花紋是許多還是一個、花紋的佈局是否有講究、色彩搭配是否有講究)。

●你幫忙的老鼠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你覺得它喜歡什麼花紋的衣服呢?

●你已經想好了嗎?想好了可以來找小老鼠去幫忙了。

三、引導創作,幼兒爲小老鼠設計服飾

1、介紹材料。

我們先幫衣服設計漂亮的花紋。

花紋設計好了之後,再讓小老鼠的衣服染上亮麗的色彩。

最後還可以給小老鼠帶點裝飾品呢!

2、幼兒創作(背景音樂)

(1)幼兒聯繫生活和已有經驗,在老鼠身上用蠟筆描畫自己喜歡的熟悉的花紋,並有意識的對花紋和佈局進行設計。

(2)及時發現幼兒創造性的創作,對幼兒的創作給予建設性的指點。

(3)較快完成設計的幼兒給小老鼠粘貼飾品。

四、交流分享,體驗快樂

1、幼兒陸續將着裝完成的老鼠送至版面

師:***老鼠嘉賓前來參加婚禮了,***老鼠嘉賓也來了,請其它嘉賓趕快前來。

婚禮的紅地毯已經鋪好了,許多嘉賓已經入場了,新娘新郎也馬上要到場了,婚禮馬上要開始了。

2、婚禮正式開始了:新郎新娘在門德爾鬆的“婚禮進行曲”中緩緩走上紅地毯。

師:趕快拍拍手向他們表示祝賀!新娘新郎要給大家發喜糖了——謝謝你們幫助小老鼠設計了這麼華麗隆重的衣服參加我們的婚禮!

五、活動延伸

用小老鼠裝扮教室環境,繼續欣賞“快樂的婚禮”後半段,請幼兒模仿裏面新郎的方法爲新娘設計“新房”。

活動反思:

一、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

“婚禮”對幼兒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新郎身穿禮服笑吟吟地迎接朋友,新娘穿上了仙女般的婚紗,來賓們也是個個打扮得喜氣洋洋,婚禮的熱鬧場面,讓幼兒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親密無間的快樂。“小豬的婚禮”是一部有趣而富有想象創造、深受幼兒喜愛的動畫片。他們對於婚禮的歡快現場,尤其是小豬們爲出席婚禮而進行的富有創造性的裝飾打扮的片段非常地感興趣。繪本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

二、目標關注幼兒的發展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三個目標:

1.知道受邀參加婚宴要注意儀表,瞭解着裝得體是對主人的尊重和禮貌。

2.按照豬先生、豬小姐的角色身份設計裝扮,選用有規律的元素進行裝飾,能夠注意裝扮整體的美觀、得體。

3.感受婚禮的喜慶氣氛,體驗裝扮小豬的快樂。

三、活動中注重幼兒的主動發現

生活中的服裝和飾物造型生動,花色多樣,絢麗多彩,對於這些孩子已有一定的經驗,在此基礎上讓孩子透過欣賞產生興趣,從而大膽設計服裝的式樣,也能適應幼兒的發展,預定的教學目標也能自然實現。活動中,幼兒在生動、具體的動畫情節中,與極具美感的動物形象產生了心靈的共鳴,孩子的生活經驗得到了提升,他們不僅產生了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還在幫助小豬準備禮服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了婚禮的喜慶與歡快,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密和友誼。

四、活動過程尊重幼兒主體

1.順應幼兒的情趣傾向,引發自主閱讀。“小豬的婚禮”這個動畫片以極其生動的情節和動畫效果調動了幼兒的主動觀賞,小豬們的有趣表現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2.診視幼兒的本我觀點,引發語言分享。我用啓發性的問題引導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觀察所見,幼兒暢所欲言,個體主動性得到發展。

3.激發幼兒的創造熱情,引發設計。讓幼兒進行示範創作,是一種大膽嘗試,是爲了激發全體幼兒的創作熱情,釋放幼兒的繆斯性創造力。孩子們都充滿了自由設計、自由表現的慾望,並設計出了各種式樣的服飾。從作品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幼兒生活的影子,還更多地感受到了孩子們想象的奇特和有趣。

五、不足與改進

根據《指南》的要求,在藝術活動中教師應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充分進行主動創造性的活動,在操作環節可根據提供的材料的不同(繪畫材料、剪貼材料、撕貼材料、印染材料……),讓幼兒分組選擇進行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