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教學反思範文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教學反思範文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我根據教材編寫意圖,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組織學生進行乘法結合律的發現與探索活動。這次的數學活動基本完成了預設的學習目標。上完這一課我收穫以下幾點:

1、充分挖掘教材進行再設計,組織學生估計,多角度觀察與多種算法,這一環節設計安排得較好,做到充分利用教材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估計意識。

2、兩次的驗證活動安排設計得較好,第一次借直觀圖形進行驗證,第二次在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啓發學生思考第一次的發現是否適合其他算式呢,引導學生擴大驗證的範圍,用抽象的算式舉例驗證,爲發現、概括乘法結合律奠定基礎。

3、及時幫助學生梳理思路,掌握探索的基本步驟。

探索數學規律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需要學生自己體驗、感受。本課教學,我在學生已經概括出乘法結合律後,沒有立即組織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練習,而是詢問學生:剛纔我們是怎樣發現乘法結合律呢?對學生剛剛經歷的體驗與感受及時進行梳理總結。

在教學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學生初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乘法結合律比較困難,會出現表達不夠嚴謹的現象,此時,我引導得不夠巧妙,有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的意圖。另外,在歸納總結探索步驟時,學生歸納得較爲遲鈍,是否前面的探索經歷對學生而言不夠深刻。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教學反思 篇2

透過本節課教學,由此引發了我的幾點思考和體會:

1、提供主動參與的條件,促進教學資源動態生成。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依據教材給的例子,透過觀察,發現規律,再進行模仿練習,課堂沉悶乏味。首先,透過教材重組,呈現教學內容結構,學生在感性認識上獲得了基礎,從而爲發現、概括乘法結合律奠定了基礎。其次,爲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教師啓發學生用抽象的算式來舉例驗證,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師生、生生多向互動,人人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第三,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課堂中獲得的資訊進行判斷和辨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因此,課堂上體現學生在主動參與中思維的靈活性和開拓性,出現了許多令我意外而驚喜的資源。如有的學生提出:乘法結合律不僅是三個數相乘,還可以是四個數相乘。另一個學生提出:兩個數相乘也能運用乘法結合律的例子等。

2、捕捉和利用教學資源,促進教學過程動態生成。

當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產生多種教學資源時,教師能否及時捕捉,給予準確、即時的判斷,並且利用這些資源進行教學,促進教學資源的再生成與提升,不斷推進教學過程,顯得尤其重要。課前,考慮學生在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課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思維方向,即時調整教學方案和教學行爲,促進課堂教學過程不斷動態生成。從學生質疑“乘法結合律不僅是三個數相乘,也可以是多個數相乘”,可以看出學生的思維相當拓展,已經不惟書、不惟師,敢於質疑、批判的精神風貌。我再次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怎樣歸納乘法結合律,你能說說嗎?”及時促進學生的思維提升到更高的層面,進行思維的聚合。當學生提出“125×16也能運用乘法結合律”時,我覺得這節課的教學已經成功了。學生學會遷移,學會從個別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從而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把課堂教學再次推上新的“高潮”。

透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深深體會到:一個真實的教學過程是不可預設的,而是一個師生等多種因素間動態的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應多關注學生,要爲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源,要善於開發和利用學生資源,使課堂成爲一個資源生成和動態生成的過程,成爲促進師生生命共同發展的場所。

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教學反思 篇3

本課是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乘法》中的第三節,它是在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和初次體驗有趣算式規律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乘法結合律這一內容與以往教材安排不同的是把認識乘法結合律放在學生自主探索中,透過創設情境活動,讓學生逐步發現乘法計算中的特殊現象。這樣安排不僅是讓學生能發現乘法運算定律,更主要的是讓學生經歷探索過程。但是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對這節課內容的研究,進行了修改。

本課我着重突出了以下幾點:

⒈充分挖掘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進行再設計。

教材中對於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探索是兩個分散的情景,在備課時我依據書上的過程設計教學,可試課時發現在探索結合律時,教師在引匯出書上的算式上也有些牽強,而且我發現學生對乘法交換律理解的更容易。所以我將探索交換律的過程作爲探索結合律的階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我改變了教材結構,先探索乘法交換律,突出整體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⒉注意滲透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

對於結合律的教學,不應僅僅滿足於學生理解、掌握乘法結合律,會運用乘法結合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數學學習的過程,瞭解所要學習內容的目的是什麼。在學習中滲透運用定律解決問題的好處,讓學生學得積極、主動。

⒊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課堂上老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

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這節課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我感覺比較好的地方:讓學生經歷探索的過程,發現問題——找出規律——舉例驗證——歸納結論。雖然學生要真正理解老師所做的概括還需要大量的體驗,但我相信他們經歷多次這樣的嘗試過程,一定能逐步理解並掌握探索的基本步驟。

這節課感覺存在不足:

1.學生初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乘法結合律比較困難。

2.在介紹結合律時,應及時引導學生髮現“括號的位置不同”。

3.括號的位置不同說明什麼?這裏引導不到位。